郭 丽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论民国时期村治派的发展
郭 丽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起源于中华报派对村治思想的提倡和实践。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以《村治月刊》为核心,米迪刚、王鸿一等人以“三民主义”为旗帜,将村治运动推向新的阶段;后期梁漱溟、吕振羽等人的加入更使村治派在思想和实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报派;村治;村治派
乡村建设运动起源于清末民初河北定县米鉴三、米迪刚父子在其家乡翟城村仿行日本模式创办“模范村”,进行提倡自治、普及教育、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建设活动。米迪刚既是翟城村自治的实行者,也是乡村自治思潮的首倡者,他先后创办了《中华报》和《村治月刊》两份杂志,并以这两份杂志为核心,先后形成了“中华报派”和“村治派”两个乡村自治流派,成为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重要组成力量。
《中华报》创办于1924年3月,至1925年12月因资金短缺停刊,历时近两年。米迪刚、王鸿一、尹仲材等人在《中华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提倡乡村自治、普及乡村教育、改良乡村农业、提倡乡村移风易俗的文章,他们试图以乡村自治的方式完成乡村改革,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乡村自治是国家振兴和社会建设的基础。他们之所以选择立足乡村自治,主要是因为:
清末“新政”揭开了近代地方自治运动的序幕①虽然清政府规定士绅参与地方自治事务仅限于公益事业,但实际士绅参与范围往往远超出公益事业,从而引发乡村社会的某些变革。,米鉴三、米迪刚父子作为河北定县富甲一方的大乡绅,更是积极参与了翟城村的革新活动;尤其是米迪刚,曾作为定县首批留学生于1903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留日期间,他对日本乡村社会的高度组织化和日本乡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达留下了深刻印象。1908年,他学成归国后,就开始仿行日本乡村自治形式,对翟城村各项事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②由于清政府规定下级自治单位体为城镇乡,所以清末翟城村只有各项自治事业的发展,而无村治制度上的变革。直到1915年国民政府内务部重新推行自治后,翟城村才取法日本模范町村,实行村自治。。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基本以西学为是,但一战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弊端的暴露,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审视中西文化问题。他们开始反对不参照中国国情就照搬西方制度的行为,认为这是“橘变为枳,迁地弗良”③王鸿一《:建设村本政治》《,村治月刊》,1929年3月,第1卷第1期。。他们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在中国人固有的国性民情基础上寻求政治出路。中国既然处于农业社会,以农立国,那么自然应在农村立足,实行乡村自治。
米迪刚等人素来服膺颜李学说④颜李学说,清初的实学派,因创始人为颜元、李而得名。提倡实学实用,与清初官方思想宋明理学相对。米迪刚、尹仲材一直服膺颜李学说,王鸿一最初重程朱,后因程朱空疏、不切实际而转向颜李。,一直以来都欲提倡颜李“经世”学说复兴中国,而颜李学说对上古文化的推崇,更促使他们从上古文化中为自己寻求理论依据。他们认为上古时代孔孟对于村治都持有重视态度,孔子有“吾关于乡,而知王道易易”,孟子有“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说法,只是秦汉以后县治发达,才使民治精神尽失,造成官治国家而遗祸无穷。所以“于大学八条目中,‘齐家、治国’之外,加入‘亲乡’一条”①米迪刚、尹仲材《:翟城村》(副刊),中华报社,1925年,第77页。,才算完成了对上古先贤圣哲遗志的继承,才能使中国走上治平之路。
基于以上原因,中华报派不但在翟城村实行了具体的村治改革措施,还拟订了一套以村治为核心的国家与社会改良方案:
确立民主传贤政体,建构以村治为基础的国家与社会体系。即以村治为单位,选举一县中最贤能的村长为县长,选举一省中最贤能的县长为省长,选举全国中最贤能的省长为总统,以此递进,选出最合适也最完美的治国人才;选举的方式和时间,都以古代的“大比”为范例。他们认为,实行这种传贤政体,就可以使知识分子由“求名于朝”改为“求名于野”。那么,农村自会发展,国家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局面也会不期而至。而要实行民主传贤政体,“又非先有略具教养雏形之全国划一组织之村治不为功”②米迪刚、尹仲材《:翟城村》,中华报社,1925年,第217页。,所以,要实行民主传贤政体,先要有划一的村治组织。
政府发挥职能作用,促进村治构建。他们对政府提出了三个建议:第一,设立村治育才馆,以乡制古意,结合翟城村、山西、云南等地的村制成规编辑教材,进行村治教养。第二,颁行划一全国的村治条例。第三,改良钱粮纳税向例,作为村治经费后援。即令效法翟城村,组织纳税组合;由县村会直接汇解省财政机关例收的地丁总额。
规划村治具体方案。他们认为,村治内容包括以下几项:(1)议定村治组织大纲、户口登记法、清理地产法、村治考绩章程及村治大比宾兴章程。(2)组织村公所与村议事会。(3)管理公产,组织因利协社、纳税组合、义仓等。(4)劝农,组织农业会、制造水利或凿井组合,制定看守禾稼、保护森林等项规约。(5)普及教育,制定教育普及计划书,成立村治讲习所,建立图书馆与阅报室,准备教育费贷用储金会。(6)改良风俗,组织德业实践会、风俗改良会、查禁财博会。(7)改善环境,建立卫生所、医院、公共浴室、公园,制定平治道路、共同保卫等事项。
中华报派试图通过以上村治方案,从乡村开始,由上而下完成对中国乡村和社会的改造。他们的村治方案,一方面将村治置于国家与社会的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又立足于翟城村模式,并结合山西村制的某些长处,使村治制度更加理想化。从总体上说,中华报派是“五四”以后,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中国乡村出路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上承儒学实学思潮,下启民国村治思想,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封建军阀割据混战,中华报派的村治方案除在翟城村获得小范围的实践外,在全国并未引起广泛的回应。
进入2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国民政府北伐的胜利,全国统一基本告成。对于如何实践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国人一时又众说纷纭。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中华报派的米迪刚、王鸿一、尹仲材等人又活跃起来。1928年初,他们开始筹办村治月刊社,次年3月正式发刊,由王鸿一任社长,吕振羽任总编辑。这样,以村治月刊社为中心、以王鸿一为首,又形成了一个宣传研究村治的新团体,他们通常被人们称为村治派。
村治派的主力军仍然以原中华报派为主,只是在新的政治环境下,米迪刚、王鸿一、尹仲材等人对原中华报派的政治主张进行了新的改良,除了坚持村治方向不变,“三民主义”成为其高扬的旗帜。为了配合三民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县政建设,他们提出了四个新问题:(1)如何继承中国固有文化精神,并兼融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优点,建立起复兴中华民族的新文化。(2)如何实行村本政治,将政治重心移至下层,建立民众直接参与的政治活体,以实现乡村经济改良、教育普及和民众训练。(3)如何进行移民拾荒,以巩固边隅,融和文化,调剂人口。(4)如何振兴水利。他们明确指出,提出这四个问题的目的是“希望我民族的新文化能够树立;真正民主的精神,在民权主义的原则之下,从村本政治中表现出来;垦务和水利,在民生主义的原则之下,见诸事实”③《发刊词》《,村治月刊》,1929年3月,第1卷第1期。。“三民主义”思想的加入,使村治派的思想比中华报派时期有了历史性的进步。
除了中华报派之外,村治派也新增了不少面孔,如梁漱溟、吕振羽、杨天竞、王惺吾、茹春蒲等,这其中又以梁漱溟最为引人注目。梁漱溟本是哲学家,后走上乡村建设道路,这与王鸿一的指导密不可分。梁漱溟20世纪20年代初即与王鸿一关系十分密切,其成名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就是应王鸿一邀请在曹州演讲的讲稿辑合而成,但当时梁漱溟还倾慕西方民主政治,对于米迪刚、王鸿一的某些村治主张,如农村立国、传贤政体等并不完全赞同。所以当《中华报》成立,王鸿一邀梁漱溟参加时,梁漱溟婉然拒绝;对于《中华报》的约稿,也迟迟没有作出来。直到大革命失败以后,他才对先前倾慕的西方民主制度灰心,转而接受了米迪刚、王鸿一等人的村治理论,走上了村治救国道路。梁漱溟的加入,大大扩大了村治派的影响,他以自己特有的哲学思辨和理论洞察能力,将村治理论进一步系统化,成为20世纪30年代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指导理论之一。
梁漱溟在乡村建设方面最有名的著作,当属1937年出版的《乡村建设理论》,这本书基本承载了梁漱溟关于乡村建设理论的全部重要成果。在这部著作中,他首先明确指出了乡村建设不仅是为了救活旧农村,更是为了创造新文化、构造新社会。其次,他又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阐述了西方地方自治制度在中国难以通行的理由。他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的民族精神根本不合:公事表决与尊师敬长不合;私事不得干涉与重道德的风气不合。因此,他认为构建中国的乡村组织不能单纯效仿西方,而应以中国的老道理为根本精神,以伦理情谊和改过迁善的人生向上为基本原则。再次,他还设计了乡村建设和国家振兴的具体方案,即改造旧日乡约组织为新的村学乡学组织;由村学乡学组织引发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复苏;再由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复苏引渡工业的发展;最后由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富强。
梁漱溟为了区别自己的村治主张与国民政府地方自治的区别,改以往使用“村治”、“乡治”等名称为更有积极意味的“乡村建设”一词。1931年,随着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建立,梁漱溟开始以乡村建设派的领袖之名蜚声国内外。虽然“乡村建设”与“村治”用词不同,但梁漱溟的思想与米迪刚、王鸿一等人却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认为中国社会并不适合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存在;都强调地方自治应以乡村为单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导;都提倡教养精神和伦理情谊。梁漱溟超越前人的,是他特有的哲学思辨和理论洞察能力,他将村治理论彻底系统化,提升到了前人无法达到的高度;而且他不仅限于理论阐述,还不遗余力地将村治理论导入了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1927年他一路南下,宣传乡治主张,并在广州得到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李济深同意试办乡治。1929年又为广东办理乡治参照,前往江苏、河北、山西等地考察乡村改革状况;虽因广东政局变动,未能返回,但由王鸿一推荐,前往河南村治学院任教,并担任教务长一职。1930年10月河南村治学院停办后,他又前往山东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是梁漱溟声名鹊起的地方,也是他一生的心血所在。梁漱溟在此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被迫停止。他在这里改良新品种,推行新技术,培养新道德,建立新风尚,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民国乡村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今天的农村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梁漱溟之外,村治派还新增了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时任《村治月刊》主编的吕振羽。吕振羽是国内外公认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史学奠基人之一。但在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之前,吕振羽也曾接受过村治思想,并担任过《村治月刊》的主笔,是村治派的重要一员。吕振羽在中学时代就有自治思想,五四时期曾任武冈县立中学学生自治会会长。1925—1926年吕振羽先后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国民党,参加了国民革命。但国民革命的失败,使吕振羽认清依靠军阀政客是不能改良中国的,只有自下而上建设“平民政治”,中国才会有出路。1928年,经尹仲材介绍,他在北京结识了王鸿一、米迪刚等人,接受了他们的村治主张,并参加了《村治月刊》的筹备和出版工作,担任主编。在此期间,他一方面大力宣传村治主张,一方面结合当时已有的村治经验,提出了自己关于村治实施方案的新构想。1929年,他用时一个多月,在考察完翟城村和山西村治后,写成《北方自治考察记》,提出以翟城村和山西村治为样板,以村治为“政治活体之组织”,“使各级机关与全民众构成一严密的灵活的社会,而且可以由互助合作的精神,去解决过渡的民生经济,由小范围的活体政治之组织,能完成平民教育,提高民智程度,去解决民权问题”;那么,“有此数点,则足以强固之安宁秩序的组织,而进于大同社会”①吕振羽:《乡村自治问题》(上),《村治月刊》,1029年8月,第1卷第6期。。
虽然同样提倡村治,吕振羽与米迪刚、王鸿一等人的理念却有很大不同。吕振羽对村治的热心,实际是他在大革命失败后,对于民主政治实现方式的一次探索,即以“村政”作为“训政之楷模”、“宪政之基础”。村治在他看来只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手段,这与米迪刚、王鸿一等人以农村为本、以伦理为纲,以教养学说改头换面以迎合三民主义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他们虽然暂时在村治学说上达成了一致,但由于理念不同,终不免要分道扬镳。中原大战后,吕振羽就村治思想作了反省。他在《三民半月刊》发表的《农村自治问题论中》指出,要解决农村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不得解决,则问题的自身终是问题,再多说什么技术改良、消灭‘六害’、‘三大问题’,终是扯皮”,“不过让资本家大地主独占上风”①吕振羽《:农村自治问题论》《,三民半月刊》,1931年6月,第6卷第7、8期合刊。。此时,他已经认识到“地方自治”不过是军阀割据混战的幌子,而不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沃土。因此,他于1930年春辞去了《村治月刊》的主编职务,结束了自己的村治派历程。
客观地说,民国时期的村治派,无论是对民国初期的乡村改造还是对民国发展中的地方自治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米迪刚、梁漱溟、彭禹廷、茹春浦、杨天竞、王惺吾等人,也都曾积极参与村治理论的讨论和实施。如茹春浦,他在担任河北内丘县县长的时候,也在内丘县进行过村治试验,他以山西村治为范本,以提高民众政治觉悟为方向,从改选村长副入手进行改革②村治月刊社编:《村治之理论与实施》,北平文林书局,1930年版,第107页。:第一步多选举识字之人为村长副,第二步对选出的村长副进行基本培训,第三步以施政功过监督村长副;于此之外,他还广设学校,大力宣传伦理孝悌之义,实行教养措施,感化民众人格。这都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日益衰败的农村社会,减缓了农村社会的衰败速度。但是他们对农村社会的拯救是表面的,也是暂时的,他们始终难以克服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他们都过分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都只注重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而忽视了现实阶级斗争的激烈性,更没有意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因此,所以他们改革的所有重点都只放在伦理教养、技术改良、移风易俗等细枝末节上,而没有认真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因此,他们的村治思想最终只沦为一种社会改良思想,没能完成对国家和民族的拯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吕振羽对于村治思想的扬弃,符合了当时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农村问题,是唯有通过彻底的革命才能解决的。
[1]村治月刊社编.村治月刊[J].村治月刊社出版,1929年4月—1933年8月.
[2]米迪刚,尹仲材.翟城村[M].北京:中华报社,1925.
[3]北平村治月刊社编.村治之理论与实施[M].北京:北平文林书局,1930.
[4]茹春浦编.中国乡村问题之分析与解决方案[M].北京:北平震东印书馆,1934.
[5]公葬王鸿一先生办事处编.王鸿一先生遗文[M].济南:公葬王鸿一先生办事处出版,1936.
[6]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M].邹平:山东邹平乡村出版社,1936.
[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又名《中国民族之前途》[M].邹平:山东邹平乡村出版社,1937.
[8]朱汉国.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研究[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9]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0]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Governance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GUO Li
(School of Histo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e rural 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originated from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advocated by the Zhonghua Newspaper group.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Northern Expedition,the National Government tookThe V illage Governance Magazine Monthlyas the core.Mi Digang,Wang Hongyi et al,guided by the“Three People’s Principles”,led the village governance movement to a new stage.Later,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Liang Shuming,Lu Zhenyu and others,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school came to a new height in the course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which left a thick and heavy brushstroke of colours.
Zhonghua Newspaper group;village governance;village governance school
K26
A
1008-469X(2012)01-0006-04
2011-11-28
郭丽(1986-),女,山东烟台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