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涛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取得经济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生态危机使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人们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成为当务之急。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此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以帮助大学生提高生态文明认知、增强生态文明情感体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每一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实践的课题。为此,拟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为切入点,对生态文明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的路径进行探讨。
大学生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否具有理性的生态文明观念,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目前,我国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不论是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还显得较为薄弱,缺乏应有的连贯性,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整体生态文明素质仍不容乐观,自觉主动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较为薄弱,浪费型消费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十分必要和迫切。
生态文明理念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的洞察而提出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它标志着我党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和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就大学德育而言,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高校德育体系创新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是以如何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为主要内容,相对较为忽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关系的教育内容。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与时俱进,要求不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现有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不断拓宽德育新领域,丰富德育内容,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之中,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尊重并维护自然界的权利,并对原有的价值观进行重建,把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之中,使他们能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创造人类历史上罕见经济奇迹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有可能成为当前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一。生态文明就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的支撑,全社会包括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对生态保护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较为肤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任,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重要内容。它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树立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和谐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把生态文明观念内化成为自觉的理念,进而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去。高校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新的价值观,把自身的需要同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协调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激发其净化环境、节约资源、保护地球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现实社会生活变化的积极回应,由此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当前,高校推行的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引导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认知和践行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这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但不可否认,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进而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不足。而针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在提高其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内和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态是非感、生态荣辱感、生态义务感、生态参与感,达到知行统一,自觉承担起对生态文明的道德责任,最终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为高校德育注入新的内涵的同时,也为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提供了思想上的帮助与指导。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成长之必然要求。而系统的课堂教学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应主动承担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尽管没有专门的章节讲述生态文明的内容,但是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和社会的新的历史命题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因此,4门课程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把生态文明教育新理念渗透于其中,具备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具体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阐述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大学生的社会理想、爱国主义、道德观、法律观与生态文明的联系,引导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的视野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全新的态度,结合自身的思想修养,达到重塑人格、践行人生之目的,并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其在人生旅程中矢志不渝地实践生态文明的理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内容特点,结合有关生态、环境的历史材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契合性,说明建设生态文明是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和崛起的需要,以及我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魅力和感召力,由此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其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生存基础等生态哲学的视角,阐述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要性,提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协调发展思想,并从生产和社会制度等方面提供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途径,由此促使大学生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掌握正确的生态思维,形成生态文明意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着重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有关“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生态文明内核,激发大学生的生态环境危机感,帮助其树立生态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提高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形成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素质,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这一关系:人与自然是对立的,二者是认识和被认识、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其中人类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同时人与自然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贯通,共处于生态系统这一统一体中。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300年间,人类以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为目标大举向自然进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而正是这种无节制、掠夺式地从自然界索取的不义之举,换来了大自然的无情回报。恰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不要过分得意于对自然征服的胜利,因为每一次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反馈性惩罚已经危及到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一个能源、耕地、水等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1/3的国家,更应从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公正的角度出发,切实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及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全球意识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促使大学生从哲学角度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生态文明的根本问题,培养其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观和责任感,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其对后代和其他生命形式乃至整个自然界的道德观和责任感,进而使其牢固树立用现代科学技术去协调、服务于自然的观念,并最终形成自觉的行动。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于着力培养其生态文明道德观。作为人类道德重要方面的生态道德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更是以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它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范围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要求人们用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望;用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对自然的义务感和责任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因此,生态道德教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德”教育,而是公民德行和人格养成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学生充分认识人类在地球这个自然体系的正确定位,引导大学生形成理性的生态行为取向,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奠定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人类道德的自觉,还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以此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而要让人们遵守生态法制,就必须要加强生态法制的宣传与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传授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使他们的生态行为有法可依,多角度树立他们的正确生态法治观念。
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已经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为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资源,把生态文明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只有把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对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全方位、立体式地覆盖到大学生的全面成长过程,在他们心底唤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唤起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良知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生态文化的传播者和亲历者。教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实调整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明教育的框架,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在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从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互相渗透地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和价值观上得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描述人类社会的生态足迹,教育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类文明的进程,以和谐观念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是人类整体利益所在,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同时,在教学中以时政热点专题的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现代文明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牢记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教学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教师轻学生、重说教灌输轻情感激发、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实践等局限,无法适应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要创新教学方式,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其德行的生成和发展,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得以激发。具体而言,第一,情景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丰富的生态文明的课程资源,设置有关生态环境、绿色产业、低碳生活等的真实或虚拟的情景,着眼于大学生的情绪体验,让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形成道德意识、价值认同感,从而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第二,活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和生态问题,通过座谈会、专题讲座和报告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国际国内相关实际,通过分析现实问题,让大学生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存空间,引导和帮助其确立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的生态意识。第三,多媒体教学法。教师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音、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围绕教材重点、难点,结合国内外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生态破坏或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事实,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他们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而必须通过实践环节,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观照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并有意识地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生态行为取向,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落脚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要鼓励大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注重本地乡土资源的利用。 比如: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园、湿地公园等园区为依托,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为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创造客观条件;以科普宣传节日及其相关的宣传活动为载体,比如“国际地球日”、“国际湿地日”等世界性纪念日,以及我国的“植树节”、“爱鸟周”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加大生态文明教育与影响的力度;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和绿色社区中考察、参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社会的成效,从而亲身体验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进而端正态度并积极行动起来;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消费,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丰富了感性认识,回答了理论困惑,巩固和深化了理论教学的成果,也有助于大学生改善个体生态知识与生态行为相脱节的状况,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进而实现大学生生态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
[1]冯之浚.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J].中国软科学,2008(8):7-16.
[2]束洪福.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4):56-59.
[3]赖章盛.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内涵与目标[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5):132-135.
[4]江灶发.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118-119.
[5]丁林.略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