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芬
辽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辽阳 111000)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贯彻高职教育宗旨,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面向市场,使培养出的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
《建筑工程预算》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能够熟练地编制建筑工程预算是学习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本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课程内容涉及建筑工程的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规范、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及体系、建筑工程预算的编制和造价软件的使用等知识点;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地区性,当国家、地区的建设规范和造价文件变更时,课程的内容必须及时更新并与新规范和新文件相适应。
从高职教育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首先通过企业调查、专家座谈和对毕业生回访,明确建筑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每个岗位对建筑工程预算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要求;然后对照专业岗位群及每个岗位要求分析确定《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组织设计以及教学资源建设方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提高学生的造价计算能力,即提高学生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和实践计算能力。再提高学生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掌握和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清单报价的应用能力,最后再提高学生应用预算软件编制预算文件的应用能力。
⑴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的改革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训两个阶段环节共同完成。以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为两条主线,将相关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全面化,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将造价员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中的要求纳入课程教学中,便于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造价员职业资格证书。
⑵教学手段的改革
根据《建筑工程预算》这门课实践性很强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黑板+粉笔”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和教学录像,房屋构造和构件、施工工艺则可以借助于图片或视频进行动态的演示。通过实际的模拟,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效果显著。
⑶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与项目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真实工程案例,结合学习的某一阶段进行教学。采用让学生结合实际所学进行工程计算,能立即的学以致用。将学生分成4-6人小组作为基本操作团队,共同完成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的技能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从而产生了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动力,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求知。同时锻炼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⑷教学主体的改革
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师生互动,激发主体活力,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加以适当的引导,最后,教师应当对分析和讨论进行总结,并对知识要点进行讲授。
⑸实践性教学的改革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本课程实践性教学主要是编制土建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它是对学生工程量计算、定额应用、造价计算等多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课程实训前,教师精选实际中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的施工图纸,在课程实训中,要求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及要求,按照企业现行预算定额、清单计价规范等计价依据,编制完整的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书。实训中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辅导为辅。
⑹课程考核环节的改革
在考试考核方面,考虑到本门课的特殊性,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分离考核的模式,即考试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采用闭卷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及工程量计算规则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采用开卷的形式,即为课程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占平时成绩的70%。
⑺课程教材的改革
教学选定的教材应作为本门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框架,作为教学的一种参考,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教师应以教材为底线扩展知识面,建构新的信息平台。教学中应结合目前工程领域的前沿科学,同时考虑该课程的地域性和时效性,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及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使学生全面掌握最新的相关知识。
[1]马芸.《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朱平.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效果.考试周刊,2009(4).
[3]魏显峰,李前进,陈建国.提高《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效果方法探究.教师理论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