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石油会战始于1989年。23年来,塔里木油田坚持“两新两高”工作方针,在西北边陲建成了2000万吨级的重要油气生产基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区。
塔里木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集中优势资源,优选重点领域,油气勘探持续突破,储量保持高峰增长。截至2011年,油田共探明26个油气田,已累计探明油气当量18.8亿吨、三级油气储量当量达到40亿吨,形成轮南、东河、塔中、哈得4个油田群,库车-塔北、塔中北坡、塔西南3个天然气富集区和轮南-英买力富油区带,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更加坚实。
目前,投放开发21个油气田,先后建成国内第一个超深高产高丰度海相砂岩油田-东河塘油田,第一个亿吨级海相砂岩油田-哈得逊油田,国内最大的凝析气田群-牙哈-英买力凝析气田群,建成并高效运行西气东输主力气田-克拉2气田。油气产量当量连续5年保持2000万吨水平。截至2011年底,累计生产原油超过9000万吨、天然气近1100亿立方米。油气发现成本、油气操作成本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炼化业务成为新经济增长点,。2010年5月,塔里木石化大化肥项目建成投产。油田已具备加工原油50万吨和生产尿素13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油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巩固。近年来,油田累计获得1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1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2项技术或产品获专利授权,攻克了一系死世界级难题。
摘自2012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什么是晶洞?这是岩石内部的一种地质构成,通常为球形团状,有玉髓壳,里面包含不同的矿物质,通常为石英。其外部的基岩为石灰石或是相关岩石。
晶洞是怎样形成的?地质学家认为,火成岩的气泡、沉积岩的空腔,甚至树根下的空穴和动物挖的地洞,都可以形成晶洞。在围绕空腔的熔岩冷却变硬后,溶解的硅酸盐和(或)碳酸盐积在空腔内表面。经过漫长时间,来自地下水或热液中的矿物成分持续、缓慢地渗入,晶体得以在空腔内形成。数百万年后,晶洞随着地质运动回到地表。
晶洞内包含什么物质?大多数晶洞中包含透明的石英水晶,也有包含紫水晶、玛瑙、玉髓、碧玉或方解石、白云石、天青石等的晶洞。要想知道一个晶洞中有什么并不容易,除非将它切开或打碎。天然晶洞的价值较高,但一些色彩或结构特别奇异的晶洞是经过上色、合成等人为手段加工而成的。
摘自2012年第五期《大自然探索》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2640处自然保护区(不含港澳台地区),总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4.93%。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虽然“十一五”以来新建国家级自然区120处,但是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国大会通过的《爱知目标》相比,我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为做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工作,我国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卫星遥感监测和现场实地核查工作。
从2009年起,利用环境一号卫星,对申请晋升和调整的10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遥感监测。2011年起,利用环境全国3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遥感监测。同时,从2007年至今,17个省份的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和评价工作也已完成。
摘自201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信息显示,虽然“十一五”以来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系统仍不稳定,生态功能仍呈退化趋势。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目前,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44%的野生动物数量呈下降趋势。同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突出,严重威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为此,我国将尽快启动生态红线的划定工作,以更有效的方式保护生态。
所谓生态红线,即国家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各类主体功能区分别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生态功能保护要要依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限制开发;落实责任、奖惩并重;示范先行、分步推进”的基本思想,加快划定生态红线,加强生态评估,严格生态准入,强化生态监管,施行生态补偿,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恶化趋势尽早得到遏制,主要生态功能区尽早得到恢复和改善,从而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据介绍,环保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着手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前期正在确定红线划定依据和技术方法,制定红线管制要求并严格落实。
摘自2012年5月24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