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玲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江苏苏州215006)
PBL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吕晓玲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系,江苏苏州215006)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当今国际上广受关注的教学方法。旅游心理学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面对的多是复杂的情境性、结构不良的问题,这为PBL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本文结合实例介绍PBL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实施的关键环节: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自主学习、展示成果与总结评价,并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PBL教学法;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PBL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整体把握和具体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自我导向式学习。由于对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非常有效,PBL教学法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已不仅局限于医学教育领域,在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此同时,PBL教学法也逐渐渗透到实践性较强的旅游专业课堂教学之中[1]。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研究旅游这一社会现象中与人有关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规律,具体包括旅游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旅游服务心理与行为,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与行为[2]。旅游心理学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综合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基于讲授的学习(Lecture Based Learing,LBL)中,教师所教的都是经过简化处理了的结构知识,注重抽象的概念和规则的学习,将问题解决看做是概念和规则的应用,并没有作为直接的教学目标,因此忽视了对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致学生难以有效地把课堂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实际情境中[3],导致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生活的脱节与错位。旅游心理学以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为教学目标,面对的多是复杂的情境性、结构不良的问题,这就为PBL教学法的实施既提供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介绍PBL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实施的关键环节,以抛砖引玉,为更好的发展PBL教学法,提升旅游心理学教学效果提供一己之见。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在具体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与沟通,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基于此,PBL教学法遵循的基本流程一般是: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自主学习——展示成果——总结评价。
在PBL教学中,学习是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主动学习掌握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因此,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PBL教学的核心,直接影响到PBL中学生学习的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所提出的问题应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备一定的难度,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与创造性[4]。并且这些问题必须能引出旅游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与原理,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自然地层层深入学习。如在有关旅游决策的学习中,提出“大学生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热情,分小组收集资料,交流讨论,并进行总结与归纳。通过问题的解决对旅游决策的模式以及影响旅游决策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心理因素等都能更好地理解掌握。一般,每个教学模块需要提出一组类似的问题供学生自由选择。
小组学习是PBL模式的主要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学生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的合作、沟通、交流与讨论,激发主动学习热情,并在问题的探讨中加强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且通过小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建立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人际交流能力,在争论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组织小组至少要注意两点:一是小组成员数量控制。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能充分参与与相互交流。二是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任务,避免小组责任分散,只有部分学生卷入学习活动的情况发生。如在“家庭生命周期与旅游行为”的教学中,根据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相应的工作,最后再共同探讨,合作提交总结性报告。
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精神,积极参与PBL问题的解决,是保证PBL模式成功的关键[5]。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PBL教学比较陌生,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适时适当的指导,促进其积极、自主地建构知识[6]。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应该向学生讲解什么是PBL,以及其在学习中应该如何做。在学生组建小组,自主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该加以方向引领与规范指导,使之不偏离教学的目标。其次,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旅游动机”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自己及社交群体的旅游经历出发,初步认识旅游动机。再查找资料,访谈调查,扩大认识;最后通过探讨交流,深化对旅游动机的理解。这样的问题生动有趣、资料收集较易,操作性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被激发。
此阶段,各小组呈现研究成果,呈现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口头报告,书面报告,PPT演示,戏剧表演等。如“饭店服务心理”的学习中,学生采用情景喜剧的方式呈现旅游者对于饭店的需求心理及饭店服务人员的服务心理,形式生动活泼。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比较常采用的成果展示形式是由小组代表进行一个5至10分钟左右结合PPT进行的发言,阐述问题解决的思路、方法、过程及结论。小组代表发言结束后,其小组必须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创造力的提高。
每次PBL教学完成之后,总结与评价必不可少。评价的形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自我学习、合作能力、问题解决、小组代表表达能力等。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以加深对问题地理解。同伴评价,有利于形成相互探讨地良好学习氛围。教师评价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全面的总结。包括需要点评各小组的优缺点,并指出有待提高的地方及提高的路径;总结归纳出该问题所涉及的旅游心理学知识点、原理与方法。让学生不仅更系统地掌握相应知识,而且更好地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研究报告及教学效果调查分析,采用PBL教学模式后,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了其自学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在试卷分析中,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体在论述题及案例分析中,思维更为开阔,分析更为深入,表达更为清晰、细致。
在PBL的教学尝试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有旅游心理学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为每周三个课时。PBL问题的探讨、交流与成果呈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并且会占用大量时间。大一新生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资料收集与信息检索、旅游学科的认识都还很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并且每周三课时也难以满足大量讨论的需要。因此,PBL教学模式必须与其他教学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使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PBL教学需要学生课内课外投入很大精力,现有的教学考核形式仍然要求以标准化的闭卷考试为主,考试成绩与PBL教学的关联性不够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PBL教学的热情。另外,PBL教学容易导致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习惯于传统课堂讲授方式,一时难以转变学习方式,在PBL教学中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不佳。怎样更好地辅导学生,提高其自学能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1]刘 纯.旅游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孺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3-76.
[3]师保国.心理学课堂中的PBL教学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13-17.
[4]刘 庆.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讨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35-38.
G424.1
A
1674-5884(2012)04-0109-02
2012-02-17
吕晓玲(1973-),女,四川蒲江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旅游者行为研究、旅游电子商务、中国近现代旅游史研究。
(责任编校 许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