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芬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论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①
——以信阳师范学院为例
方桂芬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之一,涉及多种模型及定性与定量方法的使用,应用性很强,实践教学是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支撑。文章从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出发,结合信阳师范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物流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在商品流通体制和交通运输体制方面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物流配送基础设施也得到不断地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物流理论、流程及网络逐渐发展起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成为了国家的紧缺人才。河南省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也滋生出对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渠道,为适应我省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需要,本着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学生就业的出发点,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培养方向。优秀的物流人才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系统规划分析等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这对物流方向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属于工商管理专业物流方向的专业课,在大学本科第六学期开设。前期开设了物流基础、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同期开设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立足于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理论,阐释物流中心的选址模型、内部平面布置规划方法,以及物流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置策略,以期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系统观和全局观,能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强调要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物流中心是物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整个物流网络的支撑,为现代物流提供承载平台,有利于整合资源,实施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管理领域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结点,不同层级的物流中心又构成结构多样的网络形式。物流中心的选址在整个物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属于物流管理战略层的研究问题,需要研究适用于物流中心设立的选址方法及物流网络设计和调整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而物流中心的内部平面布置规划要根据物流作业流程和物流作业量,合理确定物流中心功能分区以及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相对位置,直接影响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选择以及后续运营。拥有系统观念,掌握这些方法和技能的物流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信阳师范学院该专业2011年毕业生32人,2012年应届毕业生43人,物流方向就业学生多从事订单处理、仓库管理等基础业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本专业学生多数是高中文科考入,数理知识薄弱,如何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物流系统规划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该院物流教师致力探索的一个课题。
实践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它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物流管理在我国依然是个新兴的学科,物流专业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以及实践教学在内容、管理、保障等方面的陈旧和不科学。培养出的学生应用能力不强,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物流业对优秀物流人才的需求。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涵盖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物流中心的选址模型、内部平面布置规划方法,以及物流中心各功能区域的布置策略,还涉及建筑结构、机械设备、工业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无法实现预期效果,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针对本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原理和方法,案例教学可以便捷地创设一个真实而深刻的学习环境,向学生展示企业的运作实战,为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氛围。
精选和设置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选取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兴趣,最终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时代特点,结合知名企业以及地理邻近等因素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必要时撰写教学案例并分别设计问题。比如在讲授物流中心选址时,首先通过导入知名企业信阳市西亚和美商业有限公司物流中心的案例,让学生基本掌握了知识点。其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全班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以4至6人为宜,各组选出组长一名。由各小组的组长及学习委员组成案例分析指导小组,负责案例分析的执行工作。在第一章概论章节结束后,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围绕案例问题,小组自行搜集资料并讨论学习,在学期结束前专门进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提问,由展示小组解答,并由教师点评,营造热烈的实战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再次,由任课教师及案例分析指导小组,对各组的分析成果以及现场解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并公布名次,名次成绩以一定权重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从3年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然有待提高,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09级学生各小组都提炼了自己的小组名称和口号,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了学生办公自动化软件等软件的操作能力。
对物流中心选址及内部布局规划设计、方案筛选等需要一定经验积累和灵活运用的知识,教学中可以给定必要的背景和备选方案,采取组织小组讨论的办法,先由小组成员在小组内交换意见,再组织小组间辩论,形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本着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出发点,小组的成员一般与案例分析小组不同,这样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一定帮助。
课程论文是对单个学生本课程学习成果的一个检验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物流中心领域中外研究前沿,提供多个方向供学生选择研究,比如如何搭建城市共同配送网络、信阳市物流枢纽地位的SWOT分析等;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在课程结束前一个月,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题目的可行性论证,课程论文成绩以一定权重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由于条件所限,特别是受到时间、经费和实习单位的严重制约,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十分薄弱。高校是理论教学基地,企业是实践培训场所。为了加深学生对物流中心的功能和进货、保管、分拣、包装、出货等流程的直观了解,可以采取校企互动的教学方式,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的配送中心参观学习,另一方面邀请有实战经验积累的企业配送中心管理者来校授课,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讲座,使学生能够准确、扎实地掌握知识。另外,鼓励学生在大二、大三假期到企业实习,切身体会物流相关活动的运作,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自己今后学习的方向。
虽然物流业在国内蓬勃发展,但我国对物流中心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物流中心规划和设计方面的资料和经验还比较欠缺。随着物流相关技术和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会日趋多样化,以培养学生有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
[1]张 芮.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1):132-134.
[2]苗春竹,唐玉斌.参与式教学法在物流配送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0(4):122-123.
[3]李 华.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技术,2007,26(3):34 -35.
G642
A
1674-5884(2012)04-0080-02
2012-02-08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1B662)
方桂芬(1984-),女,河南商丘人,助教,硕士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研究。
(责任编校 晏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