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

2012-04-02 17:09:15曾四龙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学风大学建设

曾四龙

(大庆师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0 引言

学风是指高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并体现了校园文化氛围,它包括教师风范和学习习气两个方面[1]。另外,学风还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内在行为,是学生在学校内经过长期教育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目标等的综合反映。良好的学风包含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博大的教育功能,它不仅仅有利于学生高效率地完成学业,而且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每位学生不同的行为、意志、品德,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进步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良好的学风对学校的学习环境、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它可以使处于其中的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产生紧迫感;同时它也是一种动力,可以使学生们能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并制约了不良风气的生长;它是一种凝聚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它是一种推动力,推动着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因此高校学风建设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它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需品。

当前,加强学风建设已成为每个高校的共识,它既是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风建设不简简单单是一个教学问题,它对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弘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求真务实的道德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具有积极而深远影响。同时学风建设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学校创立品牌、树立信誉、谋求生存发展的基础。

1 高校学风的现状

1.1 新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作为刚从高中毕业的新生,他们自身还存在很多高中时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接受并服从了高中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学习习惯。然而这种学习习惯与大学学习方式方法背道而驰,虽然在大学里学习也讲究课堂教学,但是更多地还是注重课堂之后的自主学习。在大学里,我们培养的是学习的自主学习习惯,所以作为刚入大学的新生,他们还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1.2 学习态度不端正

在大学里,养成自主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积累。因此在这种积累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学习具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只是想学自认为对将来有用的课程,自认为没用的课程,总是抱有消极的态度,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有些学生上大学就是为了混得文凭,因此对于学习就是抱着图过关的心态,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不认真做,平时主要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只有临近考试,才努力学习;有些同学自制力有所欠缺,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而且学生上课的效率和积极性不高。

1.3 轻视课程学习

大部分同学对于基础课的学习不认真,因为他们觉得大部分基础课对于将来都是没用的,甚至觉得有些基础课开设的意义不够大,因此对于基础课的学习并不认真,挂科现象普遍,挂科率也居高不下。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部分同学依旧抱着不重视的态度,自认为书本知识旧、老套,自己应该学习一些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殊不知最新的知识也是建立在这些书本理论之上的。

1.4 消极对待学科竞赛和课外实践活动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物质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一部分学生思想上变得懒惰,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待在自己的宿舍里,对于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也仅为应付学校要求,即使参加活动,效果也并不理想。学生对于学科竞赛的不积极参与,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自身学习不刻苦,自己觉得即使参加了也无法获得荣誉;二是自我要求不严、纪律松弛,对竞赛没有任何兴趣[2]。

1.5 考试作弊、考风不正

如今,一些学生由于平时对课程不重视,学习不认真,因此考试时就会想方设法作弊,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考场上如何作弊。尽管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严肃考风考纪的规定,但每次考试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生不遵守考场纪律、考试作弊的现象,长久下去就容易出现不良的考试风气,这种考试风气的形成其中也包含监考老师监考力度不够等客观原因。

2 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是高校扩招之后,一些高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学生基础条件较差;其次,学生在高中阶段,有“高考”这个明确的目标要努力,而进入大学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出现了松口气的思想;再次,有些学生受到社会不正之风影响,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扭曲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得学风不正;最后是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学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上各种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涌进校园。而且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方法以及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变化对学风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3 改进学风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又是学生的朋友。因此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必要条件。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最好的教科书,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良的师德可以使得教师散发出一种超强的人格魅力,这将终生影响学生。因此,学校要建立长效机制,激励教师热爱教学,尽职尽责、倾情奉献,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提供有力保证。

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提高教学质量,小到对于教材的选择,一本优秀的教材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到改进授课效果,包括课程内容的编排、课堂内容的讲解方法等方面,始终围绕在以学生为本,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听课兴趣的原则周围,从而使得学生对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3.2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建设学风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通过形势政策、职业生涯等,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感受到知识时代人才的重要性,使得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并解决学习动力问题。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觉形成严谨求实、勤奋守信、奋发进取的良好学风。

3.3 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

学生在刚入大学的时候,一切都处于懵懂状态,他们身上还保留着高中时刻苦学习的精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平台,因此加强学生的学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也是为今后更好地加强学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1)引导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制定自身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对自己有个合理的定位,明确努力的方向,明确各个阶段自己的任务,从而不再盲从。

2)端正学习态度。由于受到高中影响,学生往往会觉得上了大学就可以放松一下,不用再像高中那样辛苦地学习了。这个观点一定要转变,通过各种实例让学生明白:上大学后还是应该一如既往地学习,而且还要比高中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不是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3)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大学自主学习方法一开始是很难适应的,因为他们已经习惯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因此辅导员及导师一定要告诉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方法,使其明白在大学应如何学习,并尽早适应在大学的学习方式。

4)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应该正确引导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在大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最后的期末考试,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文凭,更重要的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本领,以便将来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

3.4 创建宿舍文化,提高学习风气

高校宿舍是集学生学习、休息、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学生们在这个自由天地里,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和时代气息的寝室文化。建设寝室文化的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从而创建求真务实、求知创新的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使整个环境都能体现知识和学习的气氛,进而再完善宿舍制度,为学生在宿舍正常地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3.5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

学风建设需要依靠每位师生的努力,但仅仅依靠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学生党员来带领学生们搞好学风建设。首先,学生党员应该从自身做起,在学习等各方面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在完善自身学习的基础上,党员们还应该发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积极帮助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同学,促进班集体逐渐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

3.6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积极开展以立志成才、自立自强等为主题的课外文化活动,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准的学术报告或讲座,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生活中充实自己, 使其提高文化水平, 扩大知识面, 陶冶情操,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全方面的素质。

3.7 注重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相结合

通过认真开展调研活动,加强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对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实习等环节加强改革,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大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考试的环节上,要结合每门课程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加大对学生平时成绩考核,注重过程教学,使学生在平时能够多学到知识。

3.8 注重预警制度与家长沟通相结合

学校应及时将达到学业预警和课堂预警条件的学生,由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向学生下发预警通知书,并到相应部门备案。进一步规范学风建设制度化,对于预警学生及时同家长取得沟通与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充分做好预警学生的转化工作,提高学风建设的层次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学风是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种综合风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衡量育人环境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学风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 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只有当每个方面都有所提高,才能真正地推进学风建设。我们相信只要明确了目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本着求真务实的铁人精神,从各角度多方面的做好工作,全力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就可以促进学风建设,最终为国家培养建设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 王少君.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4(5):132-135.

[2] 杨晓东.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1(5):78-83.

[3] 王淑云.当代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8,6(3):34-37.

[4] 赵存生.加强学风建设,树立精品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2-05-04.

猜你喜欢
学风大学建设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