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柏成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100089/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Mercer, Sarah.2011.TowardsanUnderstandingofLanguageLearnerSelf-Concept.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 New York: Springer.Xiii+220 pp.ISBN: 978-90-481-9568-8.
在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相对于非语言因素中的学习动机、态度、策略、认知风格、焦虑、归因等引起较多关注的课题,自我概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展开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外语自我概念的构建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人们对这一重要课题的认识和了解还十分肤浅。这不利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有效推进。外语环境下的非语言因素对于外语学习极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讲,其重要性甚至要超过语言因素,因为外语自我概念往往与学习动机、归因、学习策略、焦虑等息息相关,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待外语学习的态度和付出努力的程度,进而影响甚至决定外语学习效果。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在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严重缺乏,呼唤更多研究成果的面世。《探索语言自我概念》一书便是为弥补此类研究缺憾所付出的努力之一,它已被选入《教育语言学》研究书系。作者Sarah Mercer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专门研究外语自我概念,本书便是其多年专题研究的结晶。
本书共分七章:前言、什么是自我概念、理解外语学习语境下的自我概念、如何形成自我概念、外语自我概念的内部系统、外语自我概念的外部系统、对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启示。
前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自我概念的原因,研究方法的选择,本书研究背景、目标及本书写作框架。明确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英语自我概念的理论特征是什么?(2)影响英语自我概念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章主要关于自我概念的理解问题。为便于明确定义,作者区分了“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以及“自尊”三个相关概念,并回顾了应用语言学领域里与“自我概念”相关的另外三个概念:“二语语言自信心”、“元认知个人知识”和“身份认同”。紧接着,基于对心理学和外语领域的自我概念研究的回顾与梳理,作者总结了两方面的启示:(1)自我概念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极其重要;(2)课题研究的范式发生了明显转变,研究更倾向于采用质的方法,将“自我概念”理解为在具体社会语境中产生的、复杂的和动态的构造。最后,作者将“自我概念”定义为“一种内在的心理构造,包含个体对其在具体领域的能力的自我感知及其相关自我评价”(Mercer 2011:33)。
第三章讨论外语学习语境下的自我概念。本章从六个方面展示了乔安娜的自我概念网络:学术自我概念、一般语言自我概念、母语自我概念、外语自我概念、英语作为外语的自我概念、意大利语作为外语的自我概念。有别于主导当前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自我概念模型(Marsh & Shavelson 1985),乔安娜的数据显示与其不同语言相关的自我概念极其复杂,且相互关联,很难用上述模型的层级性以及多面性特征概括,因此,作者在本章提出了“乔安娜自我概念网络模型”,模型中的各种自我概念之间并非层级性特征,而是以复杂且常常不可预料的方式互相关联;相关自我概念在网络模型中的重要性体现为概念节点的大小,与其他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用节点之间连线的虚实及粗细来表示。
第四章基于对相关研究分先的梳理和分析,作者阐明了自我概念的动态性及其构建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者认为自我概念有稳定的方面,但在更多方面表现为动态性特征,随着个体的成长,其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复杂化、多面化和抽象化。此外,本章重点介绍了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自我概念内/外部参照系统模型”(Marsh 1986),并把它作为下面两章分析质性数据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在Marsh的自我概念内/外部参照系统模型框架内,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外语自我概念建构的内部要素。基于该书研究的质性数据,作者首先进行了不同科目之间、外语之间、母语和二语之间、不同语言技能之间以及不同任务之间的跨领域自我概念的比较;然后从语言学习信念、具体语言学习信念以及归因信念三方面进行了信念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探讨了情感(状态)对自我概念建构的影响。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概括出影响外语自我概念构建的主要内部因素:自我概念网络里的内部跨域比较、信念系统和情感反应这三大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影响外语自我概念的建构。
第六章基于质性数据,在自我概念内/外部参照系统模型框架内探讨外语自我概念建构的外部要素。研究发现五大影响因素,分别是社会比较、来自重要他者的反馈和自我反思评价、学习者感知到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先前的语言学习经历以及他们生活中的关键经历等,它们对外语自我概念构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基于内部与外部要素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二语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模式,由四个同心圆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社会文化语境、人口因素、情景语境、内部与外部因素。首先受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影响,进而受到具体情景语境、人口因素以及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最后,作者概括了影响外语自我概念构建的三个主要内部因素和四个主要外部因素及其相关要略。
第七章结尾部分,介绍了该书给外语教师和研究者带来的启示。对于教师来说,作者认为虽然不存在增强外语自我概念的万灵药,但仍然有办法通过营造学习氛围,为提供安全感,帮助学习者树立积极的外语学习态度和动机。自我概念理论结构及其构建过程的影响因素等理论主张可以提高外语教师的意识,使他们能有效帮助在外语学习语境下形成符合现实情况的积极的自我概念。研究方面,作者提出要深化对自我概念的理解,个案研究尤其适用。此外,作者还提出了未来可以围绕该课题展开研究的若干问题,如自我概念的波动变化、语言教学(使用)环境对在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构建的影响等等。作者认为,随着对这些颇具价值的研究课题的深入开展,人们对自我概念的理解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刻。
《探索语言自我概念》是第一部研究自我概念及其构建的专著,它扎根于自我概念的基础理论,在许多方面有别于绝大多数运用心理测量工具进行量化的该领域研究。对于自我概念研究而言,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尤其是个案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历时跟踪,运用观察、访谈、问卷等多种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多重解读,捕捉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及其特征,能够发现心理测量等量化研究方法可能遗漏的变量和特质。显然,这样的研究路径在考察自我概念构建的动态性以及复杂性方面,效果要远远优于量化研究方法。正如作者所言,相对于量化研究范式,以个案研究为代表的质化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自我概念研究,它能深化人们对自我概念特征及其构建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当然,质化的个案研究也存在代表性的问题,若能将质化和量化研究范式结合起来,可弥补单一的量化或质化研究的缺陷。
本书作者并非名家,但他的研究设计、对质化数据的解读分析以及对分析结果的报告都为此类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书结尾章节对课题的未来研究进行了颇有见地的展望,并提出了极具价值的研究问题,为深化本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作为一本成功之作,其价值显而易见,能入选《教育语言学》研究书系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本书也有几处不足。首先,正如作者自己所意识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可能导致外语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人的因素,如性别、年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种族、语言水平等。其次,从第六章的“图6.3”这一图示来看,比较明显地标示了影响自我概念构建的主要因素,但该图主要表现为静态,没有体现出自我概念构建的“动态性”以及该图示名称所标明的“过程”特征。如果在原图上增加一些箭头,表明图中标示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建构过程的动态性,效果会更好。此外,将“人的因素”与“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并列似乎不妥,不利于更好的理解自我概念构建过程及其所受到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可以将“人的因素”中的相关具体因素分别归入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中,在“具体情景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之间可以增加一个“教育系统语境”。最后,本书在体例编排方面有一个小的瑕疵:第五章第5.1.3节下面仅有一个小类,因而不宜将其以小类(5.1.3.1)的形式单列出来。
但瑕不掩瑜,本书在自我概念研究的方法及内容等方面,仍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Marsh, H.W.& R.Shavelson.1985.Self-concept: Its multifacete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J].EducationalPsychologist20 (3): 107-23.
Marsh, H.W.1986.Verbal and math self-concepts: An 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J].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Journal23(1): 129-49.
Mercer, Sarah.2011.TowardsanUnderstandingofLanguageLearnerSelf-Concept[M].Dordrecht, Heidelberg, London & New York: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