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玲 李燕萍 陶厚永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人才培养新思路*
● 李 玲 李燕萍 陶厚永
本文分析了MBA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产—学—研—用”结合培养MBA人才的可行性,剖析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理念,并围绕在“产—学—研—用”的结合过程如何构建MBA教育的“双师制”,开发本土的MBA教学案例,以及如何建设MBA学员的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MBA人才;“产—学—研—用”合作;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2011年MBA的招生已接近尾声,今年各大商学院对MBA生源的争夺呈白热化,尤其是一些知名院校,如北大国际、长江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都加大了推介力度。在通胀压力下,业内已经对MBA学费的上涨形成了足够预期,但对各类商学院而言,它们却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课题:学员就读MBA的回报究竟有多高?能否培养出?虽然目前各个院校MBA教育的目标在表述上各有差异,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基本还是殊途同归的,都是通过MBA教育提升学员的自我价值,培养出“学以致用、经世济民”的经营管理精英人才。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无论从主观感觉上,还是从事实角度出发,总是存在某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尤其是近年来,用人单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渐理性,MBA教育中的“学和用”脱节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从而致使MBA教育陷入了暂时的窘境: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抱怨国内的MBA人才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MBA毕业生想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越来越难,MBA毕业生的收入也有缩水的迹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这与MBA的教育模式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的MBA教育基本上被看作是研究生教育,因此基本上还是沿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MBA教育并非传统的研究生教育,而类似于职业教育,但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类型,它从培养目标到教学内容、学生的质量评价都有其自身的原则、标准和要求。MBA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技能和品格的培养与训练[l],需要在“干中学”积累实战经验,因而运用“产—学—研—用”合作来培养MBA人才可能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其基本的价值取向是培养MBA学员的应用型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高MBA学员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通过构建多样化课程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出科学人文主义课程的开放性,而且反映出社会性和生产性。同时,它强调通过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营造、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创建学生自主学习软硬件环境,构建“教与学互动”的教学模式,使学校教学和实际应用成为双向互动的有机系统。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要求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首先,所谓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企业运行的机制和规律,重构MBA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等教学管理系统,以企业需求为航标,调整和修正MBA教学机构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它要求MBA教育机构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积极为企业提供高职业素质和高行为能力的MBA人才。其次,由于企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用人单位特别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希望自己所聘用的MBA毕业生是只懂理论知识,不懂企业运作实务、没有市场应变能力的书呆子。由于实际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MBA毕业生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因而那种“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培养模式显然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此外,考虑到目前我国MBA教育的现状:2010年,全国新增工商管理硕士(MBA)办学资格院校有52所,自1991年我国开办MBA以来,至2011年国内MBA招生院校将达到236所。如今,我国MBA每年取得学位的人数已超过3万,如此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如果想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招生和教育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精心组织和培养,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过程中培养MBA人才。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虽然MBA教育着重是培养学生驾驭市场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和人力资源激励的能力,但这与基础理论教育以及知识的传授并不是互斥的。目前MBA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人认为这都是“理论教育惹得祸”。笔者并不苟同这种观点,其中问题的关键是没有处理好理论知识的传递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一,理论知识种类繁多、体系复杂,因此在教授理论知识时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体现出时代发展特点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特色,要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MBA教育课程雷同现象严重;第二,在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训练之间的配比问题,还没有把握好其中的“度”。如果二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它们不仅不会相互排斥,而且还会相互促进。因此,为了培养MBA学员的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同国外水平相比,我国培养的MBA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比较薄弱,这已引起国内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当追溯到根源时,人们普遍认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科学技术的差距及实践训练的缺乏等因素等造成的。虽然这些原因是造成MBA学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但是,MBA学员知识面窄,基础理论不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并不否定理论知识的传授,它认为基础理论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人类进行思维训练、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它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基础理论知识,许多管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直接得益于基础理论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MBA教育质量,需要对基础理论课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整合,淘汰了一些陈旧的课程,推出了一批内容与现代职业经理人发展紧密结合的、层次较高的课程。在新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中,从思维训练、技能训练、应用工具、前沿发展等角度出发,增加了一些能够适应未来管理发展方向的新课程。同时,调整好理论知识教授与实践能力训练课程之间的比例,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教育模式中,“研”的突出特点是,在教学、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渗透着项目研究。它要求MBA学员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把研究做在工程上,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试行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很多院校MBA教育都是以案例为基础来开展,虽然案例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开放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例如,案例教学很难有效解决理论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学生要么陷入狭隘经验主义,就案例谈案例,上升不到理论层次;要么牵强附会成为理论注释;此外,案例的收集与编写十分困难,特别是素材丰富、结构新颖、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案例的编写更为困难。同时,限于案例资料的编印等经费条件,与国外案例相比,我国的MBA教学案例往往显得过于单薄、简略,案例本身缺乏足够的信息含量和多维分析角度,结果使得讨论也失之简单、重复和肤浅。而以项目研究为基础来进行教学改革,就是在课堂教学时大量采用学生做的真实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使得课堂教学思路超越西方模式,从而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中国情境。其次,“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要求在MBA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依托企业和行业组织,创新实习实践模式,形成企业与高校共同开展项目研究的机制。通过组织MBA学生真正深入到企业中去,发现问题,进而开展诊断性和对策性研究,真正做到“实战演练”。再次,“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要求MBA学员的论文撰写,必须结合企业实际项目去开展,这样论文的研究过程也是企业实际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真正做到“研以致用”,在研究中学习和锻炼,在研究中提高。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要求MBA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准确定位于“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形成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质量考察体系。通过工读结合和研读结合的途径,以岗位和研究项目为结合点,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与产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在“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MBA人才培养理念中,体现着:(1)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MBA的培养目标。(2)以社会需求为标准,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教学体系。(3)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础。(4)围绕“产—学—研—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非常适合于MBA的人才培养,因而国外的商学院很早就将“产学研”合作培养MBA人才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上。已形成以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联合设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引进企业人才兼任MBA导师、校企联合开办培养MBA等人才培养模式。然而,由于我国MBA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以及我国产学研合作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差异性,因而在实践过程中,各个高校需因地制宜,在依托当地经济和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各个学校MBA办学定位以及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探索和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产—学—研—用”合作的MBA教育模式。依据我国MBA教育以及经济体制运行的特点,围绕产学研合作,从“应用”视角,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MBA教育的基本模式,以供参考。
通过高校与企业合作,依托“产学研”合作平台,让MBA教师与企业进行深入接触。让MBA的担任导师到企业挂职或担任咨询顾问、参与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等方式来增加他们的实际经验,促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等不断优化,从而使MBA教员能够掌握一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大力聘请企业家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做兼职教授,使每个MBA学员既有来自高校的导师,也有来自生产、科研第一线的企业导师。同时,积极筹建“企业家讲堂”与“企业高管课堂”,谋划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进教室、上讲台的长效机制。定期或者不定期邀请企业家来给MBA学员做专题讲座或学术讲座,建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师资队伍,让他们担任MBA学员某一课程的授课教师。此外,那些兼职教授的所在单位可作为MBA的实习基地,为MBA学员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有条件的单位可根据自身需要接纳和安排MBA学员到本企业进行短期调研或者长期实习,这样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MBA学员也可积累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经验。等到MBA学员毕业后,可直接到兼职教授所在单位工作,这样企业不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MBA人才,MBA学员也能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状态,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案例教学是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方法,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启发性,如果使用得当,能够使MBA学员进入情景,全面提升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的根基是要有符合本土情境的案例库。尽管国外MBA教学案例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整体质量比较高。但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社会环境与企业制度、法律制度也明显不同,而我们的学员,绝大多数是本土企业的从业者(无论内资还是外企,也无论民企还是国营),所以直接套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案例,学生很难真正融入所使用的国外企业案例的情境,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质量。所以,我国MBA教学案例的开发,要在学习国外案例的前瞻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要在引进、使用国外企业案例的同时,注意结合中国特殊的情境,编写优秀的本土化MBA教学案例。
虽然在本土化教学案例开发过程中,可考虑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例。但是“产—学—研—用”作为企业实际运营中一项重要生产实践活动,可为本土案例的开发打开“便利”之门。如很多学校聘请了企业导师,这些导师主要是为学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实践提供帮助。但从获取案例资源的角度来说,企业导师所在的企业也许就有值得研究的内容。学校可以动员教师和学员积极地与企业导师沟通、联系,赴企业调研,参与企业诊断,收集原始资料,撰写案例报告,而这些案例报告通常会成为教学案例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此外,成功的“产—学—研—用”合作过程的本身,也可能会发展成一个典型的案例。
MBA教育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学位教育,企业实践及岗位角色扮演是其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建立MBA实习基地是MBA培养院校、MBA学生和实习企业三赢的模式。建立体系完备的MBA实习基地有助于完善MBA教育的流程,增加教育服务的内容,补充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和模拟教学方式的不足。MBA学员在实习基地调研、挂职有助于个人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的制订。实习基地也为自己培养、选择和储备职业管理人才开辟了通道。实习基地建设的效果取决于商学院、MBA学生和实习企业需求的满足程度。
由于实习基地是提高MBA学员的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环节,因而只有把实习基地建设好了,才能顺利完成MBA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由于MBA教育院校、实习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加之实习经费严重短缺等诸多因素,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产—学—研—用”联合建设实习基地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例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学生实习基地”2003年在北京同仁医院挂牌,这是继2002年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姻”后,北京同仁医院又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建MBA实习基地;西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先后与陕鼓集团、陕西煤业集团建立MBA实习基地并挂牌,并定期组织学员到实习基地学习考察。这种在 “产—学—研—用”合作过程中,基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之上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依托、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近些年来,企业和高校通过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办学培养MBA的模式逐渐兴起,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学校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及MBA任课教师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问题,另一方面也可解决企业对员工有关管理知识经验方面系统培训不足的问题。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MBA学员可以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的系统化训练,尔后通过到企业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培养了MBA学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MBA学员毕业后也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
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参与教学活动、指导MBA学员实践等。例如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期货研究院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城人才发展中心强强联手,共同成立了一个金融期货MBA班,这些学生有半年的时间会在陆家嘴人才金融港上课,实行双导师制,由同济资深教授和金融期货公司老总共同指导学员,这样学员很容易将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市场需求来积累知识和经验。爱立信与复旦大学、挪威管理学院合办MBA班,面向信息通信这一高速发展的产业,旨在为更多的产业管理者们提供与欧洲前沿管理理论相接触的机会,以便提高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效控制和发展企业的能力。武汉大学EMBA09级拉萨班开学典礼于2010年11月份在拉萨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银行业协会首次与国内著名院校联合开办EMBA学位项目(为满足在职人员的需要,大多数工商管理学院开展了EMBA(Executive MBA)教育,即专门培养在职经理人员的MBA教育),体现了企业(或者行业)根据自身对专业的需求联合高校开办专业的MBA教育,具有非常强的行业针对性和专业性。此外,诺基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及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商学院合办MBA班,摩托罗拉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管理学院合办MBA班等等,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不仅为MBA学员提供了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培训,也为企业员工提供了将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进行理性思考的时间和升华的机会。
高校受当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地方事业单位委托,接受在职工作人员到高校攻读MBA,以提高员工的应用创新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为此,学校除了开设全职的MBA学位班,也为那些在职人员开设非全日制的MBA课程班。如半日学习制、夜校学习制、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制、每周一日学习制、周末学习制等,部分时间制的总学习年限一般比全日制MBA学习年限要长,以适应在职人员攻读MBA学位的需求。武汉大学就有受银行、烟草公司委托开设的MBA课程班,如交通银行MBA班,武汉烟草公司MBA班等,这些非全日制MBA班,上课时间一般在晚上或者周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受企业委托定制培养MBA,比如巴斯夫(世界化学企业巨头)以及SAP(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都与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签订了高管的培训协议,他们所有与中国业务有关的高管都会拿到同济大学来培训,这些高管也会经常与同济大学的MBA学员进行一定的互动,他们在接受培训的同时也为在校的其他MBA学员提供一些实践上的指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企业对MBA的需求还是巨大的,这一方面有效地保证我国MBA教育在未来20~30年间将继续热下去,但同时也为国内商学院的MBA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只有以企业实际要求为基础来培养MBA人才,才有出路。产学研用结合能融科研、生产、教育为一体,能通过对三者合理安排,使之有效配合,既达到教育为生产、科研服务的目的,同时生产、科研又可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相应的教育环境,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产学研结合形式下的教育创新,大大有利于应用型MBA人才的培养。它不仅能够准确抓住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能培养和锻炼MBA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从而使MBA教育由高校得以向社会其他领域延伸,而社会的有效资源则为高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MBA管理人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积极探索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MBA学员的新思路,可能是解决目前MBA教育中存在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1]钱颖一:不该把MBA教育看作知识的传授[EB/OL].[2010-07-29].http://ecdu.sina.com.cn/bschool/2010-07-29/0944260892.shtml
[2]施杰,贾生华.论我国MBA教育的隐忧与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
[3][7]王昭慧.关于我国MBA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5).
[4]戴继平.对我国MBA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9).
[5]田晖.我国MBA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教育管理,2007,(8):119-120.
[6]吴世农,仝允桓.中国MBA教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杜沔.我国MBA教育问题探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9]赵署明.MBA教育与中国企业职业经理人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2).
[10]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1).
[11]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12]吴子贵,胡旭阳.浅议博士研究生培养与产学研耦合新模式的建立[J].高等农业教育,2006,(9).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产学研用结合的模式、机制及政策研究”(10JZDW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员工身份的‘差序格局’对其敬业度影响的机理研究”(71002099);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 “武汉市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01040333111-02)以及国务院学位办MBA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项目资助。
李 玲 李燕萍 陶厚永/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