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地理教育家陈尔寿的光辉一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地理教育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离休干部、编审、原地理室主任陈尔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6日2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我们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
陈尔寿同志祖籍浙江杭州。1916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1931年8月到1937年7月先后就读于江苏东台县立初中、省立扬州中学、上海开明中学。1937年考入中央大学地理系,1941年10月毕业。
在大学期间,陈尔寿同志与同学创办过文学类刊物《野火》,参加过“中大剧社”演过话剧,这个剧社曾公演过《雷雨》、《日出》、《原野》等话剧。在他担任“中大”学生自治会常务干事期间,由于当时物价飞涨,学校发生学生伙食团要求增加平价米供应的斗争,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这次运动通过同学自治会成员的斗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大学期间,陈尔寿同志学业优异,其毕业论文《重庆都市地理》为《地理学报》编委会所选中,发表在《地理学报》上。
1941年10月,陈尔寿同志大学毕业后,任四川合川国立第二中学高中部地理教员。1943年1月到1945年10月,任中央大学地理系助教。1945年11月至1949年5月,在上海临时大学、暨南大学任讲师,并在光华大学附中等校任教。在中央大学当研究生兼助教时,协助老师胡焕庸整理了《美国经济地理》讲稿,由正中书局出版。此间他自己的重要论著和译作有《中国与印度》一文,讲两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的交往;《国都位置和地理中心》一文,从当时全国的土地、人口、农产、工业、交通等统计角度和地理方面来阐述战后定都问题;《北极航空地理》一文,从世界北半球主要国家地理位置的角度,论述通过北极圈如何为这些国家提供最短航线,阐明北极圈航空地理的重要意义;翻译了美国地理学家G.B.Cressy的《亚细亚洲》中的两章《亚洲地理及其未来》和《美国与太平洋关系》;与何敏求、程路合作,编著了《中国地理概论》,该书涵盖了中国的疆域、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矿产工业、农业、交通、人口等,较系统地表述了中国地理特点,由正中书局出版;与卢村禾编写《新世界地理》,1948年由上海新中国出版社会出版。新中国成立初期,此书曾被推荐为高中代用地理课本。
1948年,陈尔寿同志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上海中小学教师协会”,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接管上海市格致中学,同年10月被任命为该校校长,工作到1953年7月。他任职期间,继承优良传统,树立社会主义新风,把学校建设成培养全面发展高质量人才的全国重点学校之一。他特别聘请了一批造诣很深的地理学家担任地理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地球科学的热爱,许多毕业生报考了地质专业,成为我国地球科学的骨干人才。其中有的成长为院士、教授、部长等,至今每年春节他的学生还来给老校长拜年,不忘他的教导。
1953年8月,陈尔寿同志由上海奉调入京,调入教育部教学指导司任地理组代理组长。其间与郭敬晖、褚绍唐共同草拟了新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地理教学大纲。这套大纲突破了旧中国中小学都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三次循环的旧体系,建立起小学讲地理常识、初中学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高中学外国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的新体系。
1954年11月,陈尔寿同志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任地理编辑室副主任,主持编写了新中国全国通用的一套小学地理课本4册和教学参考书,参加编写初中中国地理课本和中国经济地理教学参考书。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一些科普和通俗读物,如《台湾经济地理》《祖国的河流》等,均已出版。由于他的工作业绩突出,1956年被特邀参加全国先进工作者会议。
1957年,陈尔寿同志因对中小学大量削减地理课时持不同意见,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1月被下放到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教育厅普教处任一般干部,后调入内蒙古教育出版社任普通编辑,一直工作到1978年。他在内蒙古的工作,虽然与原来的地理教育业务相关性很小,又受到了近20年的不公待遇,但他始终秉持“不计荣辱毁誉,但求无愧于心”的信念,没有消沉,积极参与完成了耕读小学语文教材、蒙汉文外文对照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词典》和《外国地名蒙语拼音手册》的编写,并在工作中结交了许多蒙古族朋友,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高尚品质。
1978年9月,陈尔寿同志又重新调入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开始担任地理编辑室主任。他回社以后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忱,他主持制定了两套地理教学大纲,领导主编了四套中小学地理教材。1980年他主持新编了小学地理课本和高中地理课本。1986年离休后,仍不辞辛苦发挥余热,领导编写了初中地理课本和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本,并审读高中地理课本。
陈尔寿同志常说:“为千百万孩子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的职责。”为此,他刻苦钻研,潜心研究。他关注国际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地理教育的动态。1980年他参加中国中小学教材考察团赴日本考察,写成《日本中小学的地学和地理课程》一文。他对我国百年来中小学地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国内外的资料进行研究,写成了《从国内外经验中探索改革我国中小学地理教育的途径》一文,引起了地理界的广泛重视。
陈尔寿同志为地理教材的改革呕心沥血,不断创新。初中中国地理区域部分过去一般讲省市,或分成七、八个区,知识量大,头绪繁多。陈尔寿同志首创分成四个区,删减了内容,这一举措得到地理界的认可,后教学大纲、教材均采用这一意见。1980年,他主编的高中地理课本上下册首次提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讲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资源观、环境观。这套教材使用了20多年。1990年,他已年近80,仍笔耕不辍,主编了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四册。这套教材图文并茂,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启发智力、培养能力,教材面貌焕然一新。这两套教材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受到师生欢迎,获得中国出版者协会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优秀地理图书”评奖的一等奖。
陈尔寿同志1983年被评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兼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同年又被国家教育委员会聘为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审定委员。他认真地为各套送审教材严格把关。陈尔寿同志曾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名誉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他在任期间团结全国各省市研究员、教师,积极开展各项地理培训、考察、评比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国中小学地理教育的发展。
陈尔寿同志对我国地理教育事业始终怀着深厚的责任感。他认为学校地理教育是关系到国民素质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1993年由于高考科目取消地理科,使中学地理教学受到很大影响。陈尔寿同志无私无畏,以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多方奔走呼吁,最终,教育部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高考恢复地理内容。
陈尔寿同志学识渊博,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兼职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卷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编纂委员兼总卷主编。1996年,他编著了《地理教育与地理国情》学术论文集,凝聚了他编写几套地理教材的宝贵经验。由于他对地理教育的突出贡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对有突出贡献专家的特殊津贴。2004年,他荣获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获奖者共10人,其中6人为科学院院士)。
21世纪来临之际,面对新时期,陈尔寿同志又提出了“以地为生、人地协调、持续发展”与史学界的“以史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立论并列。他把复杂的人地关系进行了高度简括,以唤起人类对地理资源的珍惜和对环境的保护。陈尔寿同志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到地理教育上,在他95岁高龄时,又编辑了一本地理教育文集,这是他几十年从事地理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也展示出我国百年大中小学地理教育发展的轨迹。这本宝贵文集即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但陈老未及见书,此书成为他最后的遗作。
陈尔寿同志襟怀坦白,对党忠诚,敢于直言,坚持真理。他遭受的委屈和不公正待遇长达20余年,但他仍能坚持党的信念和宗旨,心胸豁达、从无怨言。在他95岁高龄参加建党90周年大会时,还发言“一生跟党走,永做党的人”。他在逝世前十天还做为特约代表参加了我社第九次党代会。陈尔寿同志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工作勤奋,富有创新精神。他为人热情诚恳,不计名利,一心为公。他团结同志,热心培养年青人。他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学习的榜样。大家都十分敬佩他。
今天,陈尔寿同志离我们而去,他留下的遗嘱使我们深为感动。2011年5月15日,陈尔寿同志写下遗嘱:“丧事从简,不要举行告别遗体的仪式,以节省社领导和亲朋好友的时间和精力”“遗体的眼角膜,可捐赠给急需的贫困病人”“遗留的存款中,可捐十万元给慈善机构,作为助学之用”。他临终仍然为他人着想,他的遗嘱,令人肃然起敬,彰显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风范。
陈尔寿同志一生热爱祖国、热爱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国地理教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逝世是党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他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为教材建设和教育出版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