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中原,朱景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政法部,安徽 芜湖 241000)
自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虽然职业性的办学价值导向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强化,高位运行的就业率也为学院领导们所津津乐道,但毕业生就业的对口率和稳定度却令社会和家长不甚满意。如何破解这一瓶颈,实现毕业生就业的优质化转变?这在学界已达成基本共识: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实现学院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无缝对接。高效的学生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于是改革在训学生的管理模式就成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的首要任务。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要解决好在训学生的管理难题就必须先了解和分析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较为久远。英国早在1903年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就是其雏形。这种模式在我国也有先例,早在“八五”和“九五”期间我国就在部分城市进行了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试点改革,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但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被写入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却是在2005年,这也是有其深刻历史背景的。
鲜明的办学特色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根基。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模糊化的现象日益凸显。办学特色模糊化的实质是办学目标的迷失和办学定位的偏离。现在的高职院校大都是在大学扩招后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由于受到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他们大都只是沿袭以往中职学校的办学模式,而没能搞清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更没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和中专学生在理论素养上差不多。殊不知,高职院校属于高校系列。高素质人才是其培养目标之一。基本的高等知识理论素养与持续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是高职学生有别于中专学生的重要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即在办学目标上没能体现高等性。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过分重视高等性而忽视了其职业性,结果是培养的毕业生其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不突出,即在办学定位上没能体现职业性。在泛学历化的人才市场上招聘单位日益以能力为本位,看重毕业生带给他们的利益预期。因此,没有较高的知识理论素养就只能从事低端行业的职业,就业的稳定度和满意度难以保证。没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就只能从事宽领域的职业岗位,就业的对口率也就难以提升。就业的低对口率和低满意度汇合为就业的低质化倾向。这种倾向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和纠正会影响到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最终会影响其招生状况。
20世纪末,伴随着大学升格的东风,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高职院校的招生困难也逐步显出端倪。首先,生源竞争是高职教育招生前景压力的最大来源。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持续发力,高等教育的适龄人数在锐减。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开始逐年大幅下降,2008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050万,到了2011年高考报名就减到了933万。一方面是高等教育适龄人数的锐减,另一方面是高等院校数目的不断增加。2008年我国有普通高校2263所,到了2010年普通高校数量就发展为2358所,两年增加了近百所。适龄人数与学校数目之间的张力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生源竞争压力。其次,社会舆论对职业教育固有偏见的加重是导致其招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本科教育培养白领,高职教育培养蓝领”的观念在学生及其家长的脑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是高职毕业生就业低质化倾向的逐渐凸显。这两个因素交替发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考学生的志愿填报,进而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招生状况。最后,就业前景压力是高职教育招生难的又一重要成因。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国家建设将需要更多的理论型创新人才。巨大的就业前景压力成为影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的重要因素。招生难的问题困扰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迫使高职院校不断加快办学模式改革的步伐。
面对激烈的生源竞争和巨大的招生前景压力,高职院校必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革新当下办学特色模糊化的现状。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的办学方针。在培养学生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职业技能要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办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订单过少等原因而惨淡度日,学校的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训急需新的平台。随着近几年企业“用工荒”的出现,很多企业愿意与高职学院进行合作,主动提出在企业内部建立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更有一些企业直接要求进行校企合作,在学院教学系统内部建立校企合作班,培养优秀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去该企业工作。学院与企业合作办学的优点在于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缩短了毕业生的职业适应周期。基于校企双方对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合作意愿和近几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对此进行的诸多尝试与实践,国务院2005年底专门召开教育会议并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要大力支持和推动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教育与管理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共同保障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1]。当下很多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教育改革方面做出了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学生管理方面却还没有太多的改革,以致使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冲击了当下集中式的学生管理模式。首先,分散性的顶岗实习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在训学生大都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学院对学生的管理由集中式变为分散式,管理的空间范围和经济成本大大增加。其次,企业实训使得学生管理的内容不断泛化。以往学生管理无外乎是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两大内容,但随着企业实训次数和时间的逐渐增加,学生的实训管理和安全管理也成为学院对在训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最后,半社会化的实训环境形成了学生情绪的不稳定因素,增加了学生管理的技术难度。对高强度实训劳动、复杂人际交往的恐惧心理与对纷繁社会现象的困惑、不解等都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实训情绪,间接影响学生实训的态度和热情,进而减弱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一方面是工学结合过程中在训学生管理难度不断增大,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另一方面的学生管理主体的缺位。与中职学校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不同,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理论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在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大都侧重在校管理和安全管理。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管理部门很容易出现“甩包袱”的心理,错误地认为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工作应由实训单位负责。而实训单位则认为自己只承担实训教学和工作管理的职责,对在训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情绪安抚等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应由学校负责。管理主体缺位与管理难度增大之间张力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工学结合的实效性出现低质化倾向。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于校企双方都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合作双方虽然基于人才培养的共同点而走到一起,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但是其在核心文化价值上仍有着很大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点:
1.校企文化理念不同。高职院校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目标和职能,培养人才是其运行之根本,教育为本是学校的核心文化。企业是盈利性的社会组织,追逐利益是其最大目标,利润和效益是其运行之根本,利益为本是企业的核心文化。
2.人才观念上的不同。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职能,使用人才是企业的手段。学校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总是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在育人观上坚持育人为先,企业在使用人才的角度,考虑的只是想如何高效地让人才发挥作用以带来最大化的利益预期,在用人观上坚持效益为先。校企文化思想上的冲突必然带来校企双方学生管理观念上的迥异。企业坚持“管理是手段,利益是目的”的管理理念,学校坚持“管理与教育并重,育人是目的” 的管理理念,因此,在实训过程中企业最关心的是学生劳动操作和技能提升的速度。学校不但关心学生职业技能等就业硬实力而且关心职业品德等就业软实力的培养。思想影响行为,观念左右行动。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以管理代替教育,以奖惩来实现管理,以考勤来量化奖惩 ”。这种简单化的管理模式不但会弱化思想育人的实效性,而且会招致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恐惧和反感,增加学生管理的难度。没有了企业对在训学生的科学管理行为,学校在实训中的职业教育就无从谈起。没有了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上的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就会流于形式,实训效果就难以保障。
随着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实施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中的一些利益矛盾也开始逐步暴露出来,顶岗实习的利益矛盾是其中最尖锐的矛盾。在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都出现过学生罢工、闹事等群体性事件。顶岗实习利益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定期和长周期的顶岗实习严重打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由于供需波动等市场因素的影响,企业用工量具有不稳定性,学院的实践教学安排要与之配套,为之服务。这样一来学院的整体教学秩序就被严重打乱。企业出于利益角度考虑,希望学生的顶岗实习更具有稳定性,他们一般要求学生实习周期必须达到三个月以上。学生的实践教学周期变长,学院的理论教学时间也就被挤压。
2.顶岗实习的异质化招致在训学生的反感和反抗。实训是定岗实习的主要目的。但在用工荒形势背景下的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对顶岗实习的理解往往更侧重于顶岗,即把在训学生当做正式员工来使用,更有甚者把在训学生当做廉价或免费员工使用。高强度、低工资和短假日成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常态化特征。学生对此甚为不解和不满,加上企业和学院没能对在训学生进行及时的释疑解惑和情绪安抚,往往会出现学生罢工、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3. 就业前景落差使得学生实训情绪低落,加大了实训管理的难度。顶岗实习前学生对未来就业充满期待和向往,但实习岗位工作的高强度和低薪金使得学生实训情绪日渐低落,对实训任务敷衍了事。这样一来实习企业冰冷的制度管理对其约束效果也就大为减弱。利益冲突历来是协作教育的难点。如果解决不了实训三方的利益冲突,那么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就无从谈起,其管理的实效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分析问题的价值在于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路径。问题的解决不能凭空进行,其一定是建立在深度剖析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之上。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其问题解决的可能路径。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解放思想,优化管理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为主,管理为辅。顶岗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育大幅提升在训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学生管理只是保障实践教育的手段。学生管理的意义在于昭示错误、促进改正,而绝不是处罚惩戒。因此,对学生的制度管理一定要温情化,要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处罚惩戒为辅。
2.自我管理为主,制度管理为辅。在训学生大都已经成年,他们心智成熟并且渴望自我管理。校企双方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自我管理的热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实现自我管理,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组织能力,学会对集体的责任感”[2]。在训学生毕竟不同于企业正式员工,因此冰冷的制度管理只能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辅助手段。
3.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企业实训是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顶岗实习主要是在企业里进行的。企业应当是在训学生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学校要做的事就是为学生实训提供好后勤保障服务。因此,学院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应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应该是服务。管理理念的革新是一个过程,实训三方都要不断解放思想,要敢于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加强对实践性教学的管理,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3]。在训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放羊状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上的强度弱化现象不能回避,必须客观地、实事就是地去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强化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力度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力度。学院要把在训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工作任务体系,同时要制定各项具体保障措施。例如实训管理的专职负责制度、活动费用的实报实销制度、工作绩效的定期考核制等。
2.健全各项考核制度。首先,考核主体要社会化,要引入社会主体评价机制,对在训学生管理的考核可以邀请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参与评价。其次,考核对象和内容要全面化,考核既要有对在训学生的考核又要有对带队管理人员和企业实训师傅的考评,考核的内容要包括德、勤、能、智等多个方面。最后,考核标准要科学化,考核的标准要清晰而具体。另外,考核的标准应当难易适度,贴合对在训学生管理的实际。
3.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学院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带队管理人员要给以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实训单位对优秀的实训师傅也要给以一定的奖励。学院也要对众多的实训单位进行评比和遴选,最终确定一批优秀的单位作为长久合作伙伴和实训基地。实训三方必须脚踏实地、实事就是地分析实训学生管理现状才能真正找到加大管理力度的牢固抓手。
强化对在训学生的管理要以校企协作为抓手。实训三方要团结一致、通力合作,形成管理的合力。首先,要强化实训三方的管理意识。学院要革新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在思想意识层面把在训学生管理纳入全院学生管理框架;企业要改变学生管理思路,变制度化惩戒纪律为以人为本的人文化管理;在训学生要树立自立、自律和自我管理的思想。其次,要全面整合管理资源,改革在训学生的管理模式。校企双方要坚持在训学生管理工作的全员管理和全程管理,杜绝任何一个在训学生游离管理之外,杜绝任何一个实训环节出现管理盲区;学院安排专人带队进行实训甚至可以安排专人进驻实训基地蹲点式管理学生,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应该变纪律管理为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和作风管理。最后,要落实贯彻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和交流机制。实训三方要定期召开实训工作通报会、管理信息反馈会和思想心得交流会。实习企业要为带队人员提供一个专门的办公场所作为校企合作的联络点;学院也要定期给企业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定期邀请企业管理人员给在训学生做专题讲座。在训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实训三方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只有这样,管理平台才能搭建好,实训工作才能出实效。
化解管理难题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关键。利益矛盾是在训学生管理难题的本质问题。巧化管理难题要把以下三个方面做好: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学院把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定位好。学院进行工学结合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品德。遴选实训基地和合作伙伴时学院一定要严守标准。实训企业要把实训的次数与日期提前告知学院以便学院制定总体教学计划,避免出现教学开展的波动性和无序性。
2.文化融合,互利共赢。学院以育人为宗旨,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校企文化核心有很大不同。“校企合作需要整体设计,从观念、制度和行为多层面综合推进两种文化的有机融合”[4]。企业实训是学院培养人才的手段,学院培养出优秀人才又是企业盈利的手段和保障。企业实训本身就是企业培养、遴选和储备人才的过程。企业实训是关系到学院培养人才和企业利益预期的一件大事。校企双方都要用高远的眼光去看待它。
3.心理减压工作要跟进到位。实训前学院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实训过程中带队人员要及时对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和情绪安抚工作。校企双方的学管人员和政工人员对于学生出现的情绪低落、厌恶实习、工作懈怠等问题要及时分析问题、查找原因、思考对策、消除根源。化解管理难题的关键在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只有站在长远利益的高度从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最后解决好实训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矛盾难题。
对在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革新在训学生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效果,校企学三方责无旁贷。这点已经在高职学界达成共识,但如何改革和优化在训学生管理模式已求实现这一目的却是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值得高职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乃至学院领导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嵇芹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期深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2):90-91.
[2] 曾文彪.钱伟长与上海大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174.
[3] 林小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8):23-26.
[4] 刘义国.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职业技术教育,2011(10):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