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现状综述

2012-04-02 14:04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奖励制度科学科技

吴 恺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0世纪以来,伴随科技在世界范围的飞速发展,科技奖励也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得到广泛开展。世界各国普遍制定了有利于促进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奖励制度,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由于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起步较晚,与科技奖励活动较早国家的研究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故对中外关于科技奖励制度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和综述,有利于找到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工作。

一、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对科技奖励制度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19年,M.韦伯在《作为一种职业的科学》的演说稿里,对于科学的内部环境进行了研究,指出科学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而以后会持续下去的专门化阶段”。他还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出发,把科学和艺术、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进行比较,最后论及科学与政治的关系、科学的价值等问题。他首次把科学活动作为一种职业,分析了科学家的具体社会角色以及履行其角色的行为模式。20世纪40年代后,一批新的交叉学科陆续兴起,如科学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系统工程学等。在上述各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对科技奖励制度都有不同程度涉及。如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的“激励论”、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等,都对科技奖励运行的心理学机制进行了探讨。但这些还不能算作对科技奖励制度的专门研究,对科技奖励最早做出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默顿从科学社会学角度,分析了科学奖励[注]在早期科学社会学家的话语中,“科学”这一概念包括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科学奖励”等同于现在的“科技奖励”。制度的起源和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充分肯定了科学奖励制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1942年,默顿发表了《科学和民主的札记》一文;1957年,他又发表了《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一文。这两篇重要论文所阐述的思想,对追溯和探索科学奖励制度起源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解释模式。这种解释模式以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为切入点,其核心就是把科学奖励制度看作对科技人员精神世界强化的产物,由此引出“科学奖励系统”这个概念,并基于科学目标对独创性的强调以及科学规范、科学奖励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科学奖励系统理论。默顿认为,应从规范论、角色理论和优先权之争来理解科学奖励系统,并认为科学界中的优先权之争是科学建制目标与科学规范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发现的优先权》一文,较好地解释了科学奖励制度的运行动力与机制,使默顿范式得以完整地表达,从而被视为“科学社会学起飞的‘契机’”[1]1。文中的基本思想“导致了对在科学共同体中出现的各种致病状况的系统认识,并且在更大范围内,对科学家产出率的不均衡后果,对传播职业认识系统中公平的程度以及科学工作的观察者和某些从事实际工作的科学家本人所赞成的怪论,提出了意味深长的置疑”[2]380。默顿的科学奖励系统理论影响了同时代和之后的科学社会学家,从而形成了一个以默顿为核心、以他的学生为主体,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即“默顿学派”。20世纪60年代开始,“默顿学派”把科学奖励系统与科学规范、科学的社会分层、科学的交流系统、科学的评价系统相结合,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奖励系统的运行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默顿的科学奖励思想。1952年,伯纳德·巴伯出版了《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作为一种社会体制之科学的运行模式及其与其他社会体制之间关系的著作。伯纳德·巴伯“作为默顿在30年代末的一名学生,以及此后作为默顿的同事和亲密朋友”[3]4,将默顿所说的“科学成就”、“独创性和优先权”发展为“发明与发现”、“新颖性”。他认为,“所谓凸现的新颖性必须是社会承认而受社会奖励的。当新颖性仅由个人掌握,没有为某些社会群体所享有时,它只是私人想象力的产物,必须通过交流并获得社会承认,才成为发明”[3]228。科尔兄弟是默顿的研究生,他们在默顿指导下,深入分析了科学奖励系统的运行情况,从而成为科学社会学领域中的佼佼者。科尔兄弟以研究科学奖励所造成的科学界社会分层而著称,但他们认为默顿“是这个研究方面的知识之父”,他们只是“站在默顿相当坚实的肩膀上”。[4]5科尔兄弟认为,“科学奖励”本质上是一种“给个人安排地位的方式,分配报酬的方式,给杰出表现提供奖励的方式,以及给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创造机会的方式”[4]16;“科学奖励”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正在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问题上”[4]55,“对科学家个人、授予机构以及整个科学共同体发挥重要的奖酬功能”[4]55。显然,从默顿到科尔兄弟,他们研究科学奖励的基本思路、观点和方法是统一的、一贯的。总之,由默顿及其后继者形成的“默顿学派”,长期、持续地关注科学奖励,在20世纪构建了具有浓厚社会学意味的科学奖励研究范式,即从社会学角度以科学共同体为核心研究科学奖励的本质、作用及运行机理,是研究科技奖励必不可少的经典理论。“默顿学派”的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标志着专业性科技奖励研究的正式形成,在科技奖励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科学奖励研究领域,同“默顿理论”的辉煌相比,“贝尔纳路线”的影响力显然在其之下。其实,J.D.贝尔纳、M.戈德史密斯、C.F.鲍威尔等人,虽未专门研究科学奖励问题,但他们倡导科技与社会的互动,对科技的社会功能、科技发展的政策等均有独到见解,对当代科技奖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裨益良多。具有强烈社会忧患意识的贝尔纳,把对科学的理解建立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他在《科学的社会功能》(1939)、《科学与社会》(1953)和《历史上的科学》(1954)等著作中指出,要准确把握鼓励科学研究的度,必须把科学发展置于社会大系统中,从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科学的社会功能来解释科技活动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戈德史密斯和鲍威尔在论文集《科学的科学》(1964)中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贝尔纳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的社会性和社会进步对科学依赖性的结合。可见,尽管“贝尔纳路线”给予人们的不是实施科技奖励的明确方案,但对引导人们深入思考科技奖励、跳出“默顿理论”在“大科学”背景下的固有局限,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在科技奖励理论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著名学者从科学社会学角度,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其中与科学奖励紧密相关的有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W.O.哈格斯特龙的《科学共同体:为获得承认而竞争》(1965)、本·戴维的《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1971)、科尔兄弟(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的《科学界的社会分层》(1973)、哈里特·朱克曼的《科学界的精英》(1979)、杰里·加斯顿的《科学的社会运行》(1988)等。这些论著的发表,标志着对科学奖励从制度层面、行为规范层面、价值观层面进行研究的完美结合,也标志着对科学奖励制度的文化解读进入一个新阶段。W.O.哈格斯特龙的《科学共同体:为获得承认而竞争》首次完整提出了科学奖励系统的“交换理论”,认为科学奖励是科学家在互换研究成果中获得的一种承认——科学家为了得到承认而相互交换他们的研究成果,因而“礼物馈赠”在科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哈里特·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以诺贝尔科学奖为案例,指出了诺贝尔奖之所以成为科学成就最高象征的原因,并强调了马太效应在科学家成名过程中的巨大影响。杰里·加斯顿在《科学的社会运行》一书中,以统计和实证方法对科学奖励系统的运行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运转良好的科学奖励系统应该是遵循普遍主义原则的社会建制。他认为,科学奖励在科学家之间的分配应基于其角色表现,“科学界的奖励系统体现了科学家扮演其科学角色的好坏与相应报酬之间的关系”[1]17;科学奖励系统应当“根据科学家作为新知识的发现者或创造者怎样履行角色,来对他们加以奖励;履行这种角色的标志就是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161。通过科学奖励系统,一方面对最先在某领域做出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给予承认和肯定,一方面又鼓励更多科技人员尊崇科学规范,做出更多贡献。因此,科学奖励系统是对科学社会功能的一种强化,科学奖励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功能强化制度,它通过约束机制和动力机制来强化科学的独创性认识功能,推动科学发展。从研究方法看,本·戴维着重于科学史比较研究;库恩、朱克曼直接从科学史研究出发,探讨科技奖励制度;科尔兄弟、克兰等则进行深入的实证性研究,较好实现了科学史与社会学研究的结合与统一。这一系列著述,对科学家的职业与角色特征、科学体制化、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共同体及其运行模式和行为规范、科学界社会分层与层间流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制度层面、价值观层面和行为规范层面对科学奖励制度进行了全面研究。

在国外一些关于科技政策的研究成果中,也涉及到科技奖励相关问题。例如,美国研究中国科技政策的专家理查德·P·萨特米尔在其著作《科研与革命——中国科技政策与社会变革》里,分析了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制定、科技人员的管理、科技体制的创新等问题。美国的《为了国家利益的科学》、《为了国家利益的技术》等政策性文件,英国政府颁布的《科技政策白皮书》等,也包含了各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政策性成果。

二、国内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对科技奖励制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以前,我国学界仅对科技奖励工作有少数零星性研究。此阶段研究的特点是自发的、个体的、分散的,研究内容缺乏交流和整合。由于当时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独立性不强,属于科技管理中的一个环节,故研究人员主要是科技管理人员,主要从管理学角度研究科技奖励。研究主要针对科技奖励实际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如科技项目的推荐和申报、评审专家的遴选和管理、科技奖项的设置及奖金分配等。

1985年以后,随着科技奖励的普遍开展,已经形成的科技奖励制度很难适应科技奖励工作日新月异的发展状况,这就要求我国科技奖励研究必须从以往个体、自发的活动发展到有组织、有目标的群体性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国科技奖励的研究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学者投入到这项研究中来。许多学者从社会学、科学学、行为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角度,对科技奖励的理论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科技奖励的主客体、科技奖励的本质和原则、科技奖励的评价方法、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在此期间,中国科学院于1987年组织专门力量对前苏联、美国、日本、法国、印度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科技奖励工作和一些国际性科技奖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国内科技奖励研究提供了很多第一手资料。1989年刘泽芬等主编的《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一书就是其中重要成果之一,被后来研究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学者大量引用。

1985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此后,专门的科技奖励工作机构在各省、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相继建立起来。1986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创办的《科技奖励工作》(《中国科技奖励》的前身)杂志成为我国科技奖励研究的前沿阵地。1987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写信给《科技奖励工作》编辑部,倡导创立“科技奖励学”,并提出了具体的科技奖励研究方案。钱学森指出,我国各级科技奖励多不胜数,且科技奖项的数目呈不断增长趋势,故通盘研究全国各级科技奖励并去粗取精非常必要;“科技奖励学”的具体任务,一是对我国科技奖励的历史与现状进行调查,探寻科技奖励的基本规律,二是吸取国外科技奖励的有益经验,发展和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此后,我国一大批科技管理专家和部分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奖励研究,国家各有关部门也纷纷立项资助,对科技奖励的奖励体制、运行机制、效应理论、社会功能、派生待遇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法,如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国家科技奖励调查表》(1987)、《中国科学院现行奖励制度执行情况调查问卷》(1987)、《中国科学院科技奖励改革调查问卷》(1991),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主持的《国家科技奖励工作调查问卷》(1988)、《国家科技奖励运行机制调查问卷》(1996),华中理工大学主持的《国家科技奖励机制研究调查问卷》(1991)、《国家科技奖励运行机制及获奖项目奖后情况跟踪调查问卷》(1996)等。与此同时,我国一些科学社会学专家开始翻译国外科学奖励专著,介绍国外科技奖励理论、制度,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科技奖励作出了理论上的准备。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里,我国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创新与突破。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为主的科技奖励研究基地和以《中国科技奖励》为主的学术阵地,构建了一支人数多、学科范围广、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科技奖励研究队伍,并取得了一批有一定水平和深度的理论成果。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指南》(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1988)、《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刘泽芬等,1989)、《科技奖励》(张忠奎等,1991)、《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王炎坤等,1993)、《中国科技奖励实用知识手册》(萧兴寿,1993)、《科技奖励学——科技奖励系统的机制和功能》(周寄中、吴佐明,1993)、《科技奖励学》(万君康、吴允裕,1994)、《科学价值系统论》(张彦,1994)、《科技奖励的理论与实践》(郭学武,1996)、《科技奖励论》(王炎坤等,2000)、《中国近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研究》(曲京安,2005)、《国家科技计划与科技奖励》(钟书华等,2007)、《科学技术奖励综论》(姚昆仑,2008)等。这些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成果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科技奖励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同专家的研究侧重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科学社会学专家刘珺珺、顾昕、万朝领等侧重理论研究,他们在系统梳理西方科学社会学理论和实证分析成果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科技奖励的起源、概念、本质、社会功能及科技奖励系统的结构、特点、运行机制、社会效应等;科技管理专家张忠奎、万君康、方新等侧重制度研究,主要探讨国内外科奖励制度的设立、类别、运行模式、社会分层、奖励原则及改进方案等,并分析各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经验教训,为推进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开辟新道路;科技政策专家王炎坤、钟书华、严金海等侧重问题研究,主要探讨科技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时间效应、派生待遇、越轨现象、奖励的声誉与强度等)和新形式(如民间奖、重奖等),并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和升华,以提出建设性方案。

关于科技奖励的论文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表的学术期刊主要有《中国科技奖励》、《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科学管理研究》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等,评述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等报纸。据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从1980年5月到2009年9月,有关科技奖励的文章有1932篇。这些文章有的侧重科技奖励制度、体制研究,有的侧重科技奖励评审标准、公正性和社会效应研究,有的侧重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和理论的介绍与引进。这些论文或理论探微,或案例分析,或实证研究,多层次、多视角地审视科技奖励活动,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课题研究方面,直至1989年以前,我国由政府设立的科技奖励研究课题仅6项,它们是“我国科技成果奖励制度和办法的研究”(1987)、“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励设置及若干原则和规定的研究”(1987)、“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与办法调研”(1987)、“我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研究”(1988)、“我国科技奖励体制利弊分析与方案的研究”(1988)、“北京市科技奖励体系的研究”(1988)。[5]3这些课题主要是以改革当时的科技奖励制度、改进科技奖励运行机制等为主的应用性研究。1990年以来,我国科技奖励研究工作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华中理工大学王炎坤、钟书华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周寄中、吴佐明等,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立项资助,加强了对科技奖励理论的研究。如1995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组织华中理工大学承担国家科委下达的软科学课题“市场经济下我国科技奖励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历时3年,取得了一大批新的理论成果。王炎坤、钟书华、艾一梅等课题组主要成员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6篇,并于2000年出版《科技奖励论》一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了一股科技奖励研究高潮。他们的研究成果也被后来学者大量引用。此后,科技奖励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又有了大批课题,这些课题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奖励的体制、制度与改革措施,科技奖励学的对象、方法、本质、原则、功能、效应和机制,科技奖励的评审、派生待遇问题,科技奖励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问题等。2008年,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委托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承担了“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奖励推荐、评审和监督机制的研究”、“国家科技奖评审组设置、评审范围及专业代码研究”两个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将对改进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推荐、评审及监督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国内外科技奖励制度研究有待深化和发展之处

国内外对科技奖励制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关于科技奖励的研究成果和著作主要建立在课题之上,偏重于完成课题目标,缺乏自由选题内容。这些成果主要目的在于改革与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对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及社会效应、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现状的分析很深入,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未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第二,缺乏对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比较分析,缺乏把国内科技奖励与国外科技奖励相结合,通过与国际接轨,使中国科技奖励制度走向世界。

第三,自默顿开启了从理论上研究科技奖励的先河之后,20世纪50至60年代成为科技奖励研究最活跃、理论成果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对“小科学”奖励系统进行研究,所取得的关于科学奖励的本质、功能、原则、效应等研究成果也是针对“小科学”范畴的。在当今“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科技奖励研究并没有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很多成果仍局限于“默顿理论”的框架内,科技奖励的理论研究显得停滞和老化,缺乏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系统的探讨。

第四,以往学界对科技奖励的研究,存在宏观性太强、微观考察不够的缺陷。体现在研究成果上,就是更多从科技奖励社会运行角度考察,较少分析科技奖励对科技人员的心理激励机制。这导致政策性成果多,有价值的科技奖励理论成果较少,对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科技政策的理论支撑还显薄弱。

第五,我国学界对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文献还不够多。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之后,随着省(部)级科技奖励大幅减少,社会力量设奖大量涌现,呈现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对新形势下社会力量设奖进行系统研究。

因此,对科技奖励制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除了要注重实地调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广度上应对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和更多发达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并系统研究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学科的综合性,结合哲学、社会学、科学学、管理学、运筹学、系统论、数理统计论等对科技奖励制度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力求实现学术性和理论性在更高层面上的结合。在研究对象上,可更加细化和量化,如探讨科技人员对不同激励手段的敏感度系数、适合不同类型科研工作者的激励模式、中西文化对科技奖励制度的影响、影响科技奖励声誉的具体社会因素、科技奖励品牌效应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等。结合新的研究方法,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对科技奖励制度的研究,必将使研究成果的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英美科学界的奖励系统[M].顾昕,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 R.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伯纳德·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顾昕,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4] J·科尔,S·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赵佳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 王炎坤,钟书华.科技奖励论[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奖励制度科学科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高校本科生奖励制度新探
科技在线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