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日报》记者 张玉峰
2011年8月份,为了深入开展“走转改”,我们《扬州日报》开展了“环市行”活动,一线记者积极响应,青年记者们更是热情请战。幸运的是,总编室将首批下基层的任务交到了我和王荣斌的肩上。临出发前,日报总编辑陈征宇说:“年轻记者一定要阔步走向基层,通过现场体验式采访,深入田间地头、基层一线,与百姓交朋友,记录他们的真实生活。因为脚底的泥巴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
的确,这次走基层,我们收获了很多,感受到老百姓身上的故事,情真意切;群众心底掏出的话语,感人肺腑。
下基层前,我们一直在想到底要写什么?怎么写能出彩?动员会上,领导曾提到要抓人物,写他们的故事和细节,基层里有很多可写的人和事,正等待记者去挖掘。果不其然,当我们第一天走到农村后,发现那里到处都是丰富的素材,正等着我们去捕捉、去写作。
“环市行”的第三天,我们来到范水镇,原打算在京杭大运河附近探访船民的生活。但当我们过轮渡时,船老大说这附近有一名警察,一个人呆在河对岸的警务室21年,管了七个村子的治安,刑事发案率全市最低,大家都称其为“大老李”。听到有这么一个人,我和王荣斌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赶紧打电话给领导报选题,并联系了当地县公安局打听这名民警。电话联系上当事人后,记者再次乘轮渡过运河时,大老李已经骑着摩托在对面等我们。
停下车,一路走,一路聊,一路用笔记录,直至来到他的警区,我们才知道,李树干是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在方圆63平方公里的范光湖地区,他是唯一一名警察。《一个人的警务室》——日报领导当即定下了文章主题,要求对大老李的故事进行重点报道。有了生动的素材,这次报道我们一改以往的写作方式,细致地描述了人物性格,通过加入大量的直接引语,生动讲述了李树干的故事。
作为年轻记者,我和王荣斌平常跑政法条口,案件、活动、突发新闻及领导布置的任务都比较多,总觉得守好条口新闻就已经足够。但走到基层后我们才发现,要捕捉到好新闻,的确需要硬功底,这些我们平时积累的却太少。于是,针对自身的问题,我们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思索怎么找选题,如何沉下身子走入“民间”去挖掘那些真实的百姓故事。
有了这样的态度转变,我们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入百姓中间,报道了下岗工人老张充实专业技术,进入民企成为中层干部的故事;在昔日“跳农门”今日回“龙”门的界首镇龙祥村,我们以返乡创业者故事为主线,报道了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和所发生的欣喜变化;在高邮市儿童福利院,我们关注了6年前全省率先推行的“模拟家庭”,并亲身走进其中一个家庭,感受“模拟家庭”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这些新闻“活鱼”的获得,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只有走到故事主角的身边,才能有不一样的新闻感觉。
现在,日报的走基层仍在继续,年轻记者们也没停下脚步。我们将继续按照“走转改”活动的要求,摒弃“假、懒、散、娇”,挖掘最新颖、最抢眼、最原生态的新闻素材,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写作,做好本职工作,彰显党报风采。
这样的稿件组合是之前的《报业观察》栏目不曾尝试过的,这一次我们把版面留给了一线的媒体、一线的基层记者。也许他们的表达不像领军人物那样高屋建瓴,不像最新产业动向那样鼓舞人心,但是,当时代和使命共同对报纸提出“内容为王”的要求,或许这些最基层的记者才是整个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那枚“细胞”,也因此他们的实践与感悟、他们的“走转改”才真正显示出报纸发展的“媒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