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嫦
(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
大学英语语音有效教学探析
游春嫦
(东莞理工学院外语系,广东东莞523808)
语音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但是教学低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英语语音教学。大学生受方言影响,一些音素发音不准确;语调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调传情达意;对英语的话语节奏规律认识不清。认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确立适切的语音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实施语音有效教学。
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1](P1)。这就凸显了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因为学生语音语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听说能力能否提高,也影响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语音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缺乏系统性。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针对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朗读课文时暴露出的语音语调问题进行指正,不特意安排课时对学生语音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语音教学较为盲目、随意,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沦为听说教学的附属物。这是部分教师不重视语音教学和一些教材中语音教学内容缺失而导致的。
重音轻调,有失偏颇。由于课时有限,一些教师往往把语音教学的重心放在纠正学生音素的错误上,而对语调及重音、节律等重要内容却轻轻带过,造成学生对语音知识掌握不全,语音水平未能得到全面提高。
(一)受方言影响,一些音素发音不准确
外语学习者往往会受到本族语发音习惯的干扰。我国是一个方言众多的国家,这给英语语音教学带来了困难。以笔者所任教的学校为例,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广东省各个地区,粤语是他们的生活语言。有不少学生受粤方言的影响,不能发好辅音/∫/、/ʒ/、/t∫/、/dʒ/、/tr/、/dr/、/r/。另外,吞音现象也较为严重。在粤方言中,“除鼻辅音外,只有不爆破的/p/、/t/、/k/三个辅音出现在词尾”[2]。受此影响,粤语地区学生讲英语时不自觉地省略词尾的辅音。例如,把name读为/nei/,girl读作/gə:/。所以,如何克服方言的影响,减少方言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是学习者要面对的难题,也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语调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地运用语调传情达意
受英语语调本身较为复杂,汉英两种语言语音体系存在很大差异以及教学中重音轻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调规律缺乏正确的认知,讲英语时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调进行有效交际。
1.语调使用单一,缺乏变化
一些学生对语调的基本调型掌握不好,习惯用降调代替其他的调型,会运用升降调的更少。一句话的意义由词汇意义和语调意义两部分组成。忽视语调意义,语调运用单一,势必会造成交际的困难:既无法正确理解别人,也无法让别人理解自己,甚至彼此产生误解。
2.选择语调模式(调型)只依据语法句型,忽略了语调的得体性
语调既反映词义和语法结构,彰显语句的目的(陈述、疑问、祈使),更反映说话人的语气、态度,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不少学生只知道依据句型,不懂得按环境的需要和说话人的态度来选择语调。以祈使句“Come here tomorrow”为例,多数学生只知道读祈使句时用降调。其实,用升调或降调说这句话产生的交际效果是不一样的。用升调通常是表示邀请,用降调则给人感觉像是命令。
3.语调平直呆板,缺乏自然、流畅之美
汉语是声调语言,每个字都有声调,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字义的重要作用。汉语语调受到字调的限制,不能像英语那样自由地、大幅度地起伏[3](P307)。受此影响,我国学生说英语时语调平直,升降调不明显。另外,用升调或降升调时比较生硬。
(三)对英语的话语节奏规律认识不清
英语的自然节奏是一种有规则的节拍。英语话语节奏规律是:以重音为主导,重读与非重读音节交替出现。重读音节说得响亮,时间较长;而非重读音节快而含糊,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话语中重音之间的间隔时间大致相等。根据这一规律,重读音节之间的非重读音节越多,就要说得越快、越含糊;说完一个句子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句子中重读音节的多少,而非句中的单词数或音节数。而在汉语中,除了一些轻声较快、较含糊外,一般每个字都说得很清楚;虽然音节也有轻重之分,但不如英语那样明显,且每个字所占时间都大致相等。因此,一句话字数越多,所占的时间就越长;反之亦然。
我国学生对英语这一规律掌握得不够好。他们习惯将英语的每个音节、每个单词都平均用力、清楚地说出来,即将句中的单词全部读成重读单词。这种说话方式使得以英语为母语的听话人难以听懂说话人的意思,甚至产生误解,因而不能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
(一)认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首先,在英语学习中,标准的语音语调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对其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学习者发音有问题,其语言能力会被他人给予消极的评价,从而对其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其语言学习。其次,语音错误较多的学习者对正确的语音语调缺乏认知,在口语交际和听力理解中势必对正确的语音缺乏敏感度,从而妨碍其正常交际和听力理解。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都应该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在语音教学中积极提高其有效性。首先,教师要对新生的语音水平进行摸底,掌握其发音中存在的问题,制订语音教学计划。其次,语音教学需贯穿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并非仅在语音练习中进行,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学生入学之初进行集中教学,之后还要结合不同课型帮助学生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才能真正提高其语音水平,提升语音教学的有效性。
(二)确立适切的语音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它规定了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结果应达到的要求和水准,它具有激励、导向和标准功能[4](P431~432)。正确的、适切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障。研究表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了解程度与学生的学习成就以及学生的满意度密切相关[5](P115)。
传统的语音教学把获得母语语音或接近母语语音作为衡量学生语音水平的唯一标准。随着英语日益成为一种国际语言,传统的语音标准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否定,社会语言学不再把获得母语语音或接近母语语音视为语音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同语种的人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更看重的是发音的可理解性。对于已过语音习得的关键期的大学生而言,要获得母语语音或接近母语语音是非常困难和不切实际的,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使教师感到沮丧、缺乏成就感。对大学生来说,获得母语语音或接近母语语音只能是其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已具备一定语音基础的大学生,教师要针对其特点和认知水平,正确引导,使他们掌握正确的音素发音、语流音变、节奏、重音和语调等语音基本技能。教学中不应以掌握繁复的语音知识为目的,重点要针对学生的不良发音习惯,确立正确的发音标准,使他们的发音流利顺畅、清晰易懂,实现有效交流的目的。
(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传统的语音教学过分关注音段音位的教学,将较多的学时耗费在音素的教学上,忽略了语流音变、节奏和语调的学习,从而导致费时低效的状况。现代英语语音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外语音教学的实践证明,在交际中,掌握诸如节奏、重音和语调等超音段方面的知识已成为教学的关键[6]。因此,教学中要依据英语语音学理论、语音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语音问题,确立教学重点。首先,对多数学生而言,正确的发音是建立自信、开口讲英语的基础。但是,过去那种全面讲解所有元音和辅音音素的方法应该被摈弃,要针对学生受方言影响发音、辨音困难的音素进行重点讲解,帮助他们找出症结,重塑正确的发音习惯。其次,以超音段音位的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要使学生对英语的语流音变、节奏、重音和语调的基本规律有清楚的认知,帮助学生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从而克服汉语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在教学中要突出重音、节奏、语调等超音段音位的训练,并在日后的教学中持续关注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体地运用在口语交际中。
(四)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根本
有效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核心是学生的有效学习[7]。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高效地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考量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大学英语语音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由过去的“重教”、“轻学”,转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效学习是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语音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学生语音学习的兴趣点,创设任务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学习策略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最后,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注意个体差异。新生语音基础参差不齐,语音学习的个体差异明显。语音教学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妨碍了语音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分级分层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分层、教学任务分层;采用多元教学策略组合,进行全班、小组与个别化教学的组合;开展多元的教学评价。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有效的学习,而教学行为对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有效学习行为的发生以有效的教学行为为前提[8](P207)。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有效教学行为以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基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保障。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要达成有效教学,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较好的语言基本功以及较强的语言教学技能。具体到语音教学中,要求教师掌握较全面的语音语调知识,并且能得体地运用于口语交际中;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音结构差异,具有诊断学生发音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同时要求教师了解语音教学理论及其最新的发展,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语音教学实践中。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娅玲.广东学生英语语音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建议[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3]桂灿昆.美国英语应用语音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4]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Cruickshank,D.R.,K.K.Metcalf.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6]赵文辉.英语语音教学新探[J].外语电化教学,2002(4).
[7]鲁子问.提升英语学习成效的有效策略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6).
[8]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H319.32
A
1673-1395(2012)04-0117-03
2012-02-20
游春嫦(1967-),女,湖南宁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 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