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楚强
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现状和信息化程度调研分析(中)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楚强
(接上期)
(三)信息素养
1.信息来源呈多样化趋势。书籍、报刊、互联网、电视、多媒体都是重要渠道,而且同一信息的获取,也有很多途径。《问卷》显示:对一般信息的获取首推“互联网”,有79.8%的人首选和次选;其次是“期刊和著作”,首选和次选的共占47.4%;其后依次是广播电视、集会报告、同事同伴,分别占36.2%、20.7%、13.6%。
但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取首选“著作和期刊”占45.6%,次选的有21.6%,共67.2%;首选“专项培训”的占20.6%,次选的占30.1%,共50.7%;首选“互联网”的占24.9%,次选的占17.8%,共42.5%;“交流研讨”首选和次选的合占34.7%。而教育方法、技术的获取首选“专项培训”的占45.6%,次选的占26.8%,共72.4%;其次是“互联网”,首选和次选的合占45.6%;而“拜师学习”“技术著作和期刊”及“交流研讨”不相上下,分别为26.8%、26.3%、24%。需求不同,差别明显。
总体上看:4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首选互联网,其次是交流研讨,其后是著作期刊;而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首选期刊、著作,其次是专项培训和交流研讨,其后是互联网。
2.有原则地选择并接受新信息。在网络时代,互联网提供海量信息且难辨真假。对此,科研工作者是怎样对待呢?信息选择并接收来自信任的网站的最多,占55.9%;凭直觉判断选择的也不少,占31.1%;无原则茫然无措的人占10.7%。
3.主动学习的意识强烈。55.7%的人自认为比较积极地主动学习掌握教育教学新理论或技术方面,而非常积极主动的有14.9%,26.5%的人表现一般,不主动和很不主动的仅占2.7%。选择“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上网查找资料或了解科研动态信息”共占83.9%。说明多数教育科研工作者的信息意识较强。
4.工作需要是获取新信息的主要动因。在分析获取教育新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动因时,33%的人“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32%的人“因为教育教学中问题的需要”,22%的人“因为评职称的需要”,近10%的人“因为自我提升的需要”。
5.信息知识与技能基本具备。科研人员在“文字处理、网上传接文档资料、利用网络查找收集信息”三方面表现出色,自认为“非常熟练”的分别占54.5%、56.1%、53.4%,“比较熟练”的分别占34.2%、32.2%、35.4%,“不熟练和一般”的少于10%。而“非常熟练”地运用电子表格和网上交流研讨问题的各占26.7%、42.4%,“较熟练”的分别为41.2%、30.1%,有31.5%的人对电子表格“一般或不熟练”,72%的人“一般或不熟练”在网上进行交流与研讨。
6.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基本普及。在“课题资料存储和呈现方式”上选择“多数资料为电子化的,少数资料是纸质的”占60.1%,“全部为电子文档”占9.4%,合计近七成之多。“在教育科研中,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主要进行哪方面工作”,选择“查找资料”、“文字处理”的分别占89.7%、78%;进行“文件资料传递”和“数据处理”的各有48.4%、 28.5%。另有18.5%课题组成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问题研讨、交流”;“科研培训”“成果展示推介”和“共享资料信息”分别占22.9%、16%和14.6%。可见,我市科研人员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比较普遍,但在广度和深度上明显不足,如几乎没有跨区域、学校(园)开展“科研活动和协作研讨”,也没有人利用计算机来规划研究、设计方案。
7.在收到内容不健康的邮件或视频时,93.2%的人选择“删除”,3.7%的选择“举报”。说明绝大多数教育科研工作者信息道德素质很高,能自觉抵制不良东西,不会传播“三俗”和有毒、有害的东西。当然,法制观念仍须大力加强。
8.对推进“教育科研和规划管理信息化”认可度很高。我们设想“课题资料、文件文档、数据报表等全部在互联网上传递,并在互联网上进行论文评审、中期检查、课题结题、成果鉴定、互动研讨等科研活动”,68%的科研人员认为“有必要且可行”,而且有不少教师希望尽快推行。
(四)组织机构
1.机构设置比较健全。参加调查的14个行政区有4家独立教科所,有8家教科所与教研室合署办公,没有相应职能的区级科研机构仅2个。被调查的238所学校(园)有独立教科室的占45.4%,教科室与教务处合署办公的占18.5%,没有相应职能部门的学校(园)占36%。
2.区级科研干部及研究员基本配备,农村学校(园)的科研干部及人员普遍缺乏。15位区科研管理干部中专职的占80%,兼职的占20%;35名区科研员中80%是专职,20%为兼职。学校(园)方面要弱一些:专职与兼职的科研干部人数相等各占39.3%,还有20.7%的学校(园)没有科研干部;在专(兼)职科研人员方面,校长的回答与教师的回答有出入,校长认为有13.7%的专职、75.2%的兼职,而教师认为21%的专职、68.2%的兼职。无科研机构、无管理干部、无专或兼职科研员的三无现象仅占4.6%,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3.经费投入相对偏低,区之间、校之间不均衡。14个行政区有5个区的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五年累计不足10万;有2个区的科研投入偏低,五年累计约10~20万;有5个区的科研经费较好,年投入5万左右,五年累计超过20万;另2个区科研经费充裕,五年累计超过50万。学校(园)科研投入差别巨大:提供数据的176所学校(园)中,五年累计有14所少于5千、有50所达到1万、有68所达到3~4万。应该说多数学校(园)的科研经费不足,年度投入超过万元的仅有33所,占18.8%。
4.科研设施设备基本具备,但边远农村学校和幼儿园设备配置明显不足。调查的14个区科研部门,78.6%的干部和82.6%的科研员认为本单位实现了一人一台电脑,直接上网;其他区为多数人提供了电脑,能直接上网。被试的176所校(园),50%的校长、主任和36.4%的教师说本单位实现了一人一台电脑,直接上网;另有41.6%的校长、主任和47.4%的教师说本单位为多数人提供了电脑,直接上网;只有5.1%的校长、主任和8.1%的教师说本单位不提供电脑和网络设备。
5.科研队伍建设乏力。十一·五期间,部分区、校在科研队伍建设上的措施不多、力度不大、效果不显。28.8%的教师说本区、校“帮有培养前途的教师立项并给予专项资助”;36.1%的教师认为本区、校“确定培养对象,指定科研专家帮扶”;47.5%的教师说只参加了市规划办组织的科研培训、互动,本区很少组织科研培训、研讨等活动。58%的干部、教师认为科研队伍“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在座谈、访谈中,校长、教师们说:“领导的支持、经费的保障和上级科研部门的引领”是科研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一些教师说:“一些领导会上重视,会下不重视;谈问题时重视,给经费时不重视”,“好不容易有了上面的课题,本想好好研究,但区教科所就是不组织学习、研讨,课题组又请不起专家来校指导,真是愁死了”。
6.探究了影响学校(园)教科室职能发挥的因素。大家的看法趋同,把“没有相应制度和机制保障”列第一、二位的共占60.8%;把“教育科研不是学校中心工作,骨干教师没有积极性”列第一、二位的共占53.3%。当然,有27.3%的认为“领导不重视、不支持”;“没有领军人,不能履行职责”也是重要因素,占25%。
7.相当满意市规划管理,基本满意区科研工作。区科研干部、科研员对市规划管理工作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共占76.6%;校(园)科研干部、教师对本区规划管理工作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共占63.6%。各区情况不一致,非常满意和较满意的最高达70.4%,最低的仅39.4%,有三个区(占区总数21.4%)的满意率不到50%。
8.“八项改革举措”被充分肯定。对市规划办在十一·五推出的八项改革举措,各区科研干部和科研人员充分肯定,“开放开题”“实行匿名评审评比”“出台立项结题细则及标准”和“改革中期检查”四项非常赞成的超过六成,另外四项非常赞成的也达到半数。但学校干部、教师的评价却不尽相同:六成以上非常赞成“提供规范的科研文本框架”和“开展跨区、校课题互动研讨”,超过五成非常赞成“改革中期检查”“开放开题”和“改革资助方式”,四成以上非常赞成“重建科研制度”,三成五非常赞成“实行匿名评审评比”,只有三成非常赞成“出台立项结题细则及标准”。
同一措施,为什么区科研干部、科研员和校科研干部、教师的反响不同,差别还很大呢?分析个中原因:市规划办日常工作只与区教科所联系,也经常邀请区科研员参加活动,却极少与学校直接联系,学校也不能直接获得市规划办的各种信息、文件,只能由区教科所“中转”。如果本区教科所工作得力,及时传达市规划办的政策要求、布置各项活动,那么本区学校不仅知晓且能配合落实;如果本区教科所打了折扣或不履行职责,那么该区学校干部、教师就无从知晓,更不能配合工作了。数据统计印证了这一结论:凡是学校干部、教师对本区科研规划管理工作评价差的,对市规划办推出的举措反响消极,反之则十分积极。
9.区、校(园)科研活动效能偏低。主要表现为科研活动频次少、形式单一、内容没针对性。23%的分管校(园)长、科研主任说本区每月有1次科研活动,55%的说本区每学期活动1~2次,22%的说本区“从未开科研例会、培训或研讨等活动”。46.4%的分管校(园)长、主任认可本区的科研培训、专题研讨和报告会;认可本区科研培训、研讨、报告会的教师各占57.1%、51.6%、46.2%。占25.1%的分管校(园)长、科研主任和12%的科研骨干教师明确表示不参加本区各项科研活动。
10.你认为市规划办在十二·五“针对我市科研队伍建设采取的措施”要重点突出:“组织专家指导”的占20%,“加强过程管理”的占18%,“开展系列专题培训”的占19%,而“组织课题互动研讨”和“提供成果交流与推广平台”的各16%、14%,选择其他的有13%。共性问题不突出,说明各区、各校(园)的主要问题各有不同,需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五)其他方面
1.课题来源呈现多样化。问卷显示:31.6%的课题来自市规划课题指南,30.6%的课题是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突出问题选定的,23.1%的课题来自省规划办、区规划办和各级教育学会,11.4%的课题源于报刊杂志。
2.科研工作环境条件亟待改善。53.6%的教师要求“改善科研工作条件”“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尤其要“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经费”;64.6%的认为“科研应计入工作量”;67.9%的强烈要求“科研成果应作为评先评职的重要指标”。访谈中,教师们说:“做课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大家愿意为科研工作多付出,但当前中小学科研氛围不理想,研究者的待遇差,劳动及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个别领导对科研不‘感冒’,有人认为‘不务正业’”。有教师说:“如果是领导的课题,经费与人员有保障;如果是一般教师的课题,经费、合伙人都很难,研究工作全靠自己”。
3.强调外部因素对课题质量的影响。在分析“课题质量不高的原因”时,把“没有专家指导”排第一、二位的共占42.2%,把“资料缺乏”排第一、二位的共占37.2%,“没有经费支持”和“过程问题”各占25.6%、23.4%,选择“方法问题”的占13%,认为是“课题成员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问题”的仅8.5%。可见,影响课题质量的因素很多,每个单位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都特别看重“专家指导”。这与课题结题评审和中期检查的专家组意见明显相左:影响基层单位课题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是课题成员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其次是科研方法,包括收集资料和加工提炼。
4.成果推广应用的原因分析。分析“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时,把“没有推广应用平台或媒介”排第一、二拉的共占60%,把“成果质量低不能应用”“没资金和政策支持”排第一、二位的各占40%、38%,另有33.5%的人认为“成果特殊没有普适性”。然而,长期从事基层学校教育科研指导的专家们说:中小学幼儿园的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的首要原因是成果质量低,多数成果都是经验总结,没有提炼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次是基层学校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选择的对象都比较特殊,成果的普适性差;最后才是推广政策、平台问题。另外,有些项目是为了评职评先,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推广价值。
(待续)
责任编辑 向保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