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 静,张建新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论互联网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
连 静,张建新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信息时代的浪潮已席卷全球,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交往性、开放性,使其成为全球性交流通道的同时,也对教育带来了利弊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有着怎样的影响,并对其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互联网;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影响
互联网作为全球性交流通道的数字媒体,与教育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不仅作为一种技术文化因素影响着教育,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因素引发了一场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到教学内容乃至教育观念和教育目的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1]。作为未来教师队伍接班人的高校师范生自然也身处这场教育变革之中。如何正确的认识这场由互联网所引发的教育变革对高校师范生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对他们教育信仰的影响,积极的促进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生成和稳固,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主要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中,高校师范生受众在全面、客观地接触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吸收正确的信息,从而形成教育信仰的过程。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具有区别于高校教育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虚拟性的网络社会把高校师范生的学习、生活从物理空间转移到电子空间,打破了高校环境对学生的种种限制,使学生体验到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的感受,提高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兴趣,使学生的认识能力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加速学生教育信仰的形成。
互联网打破了高校教育单向性的传授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的交往。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与他人不仅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且可以意义互换:受传者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也可以成为受传者。这种交互性使学生平等地与教师或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相互启发和入情入理的商讨,使学生接受并形成科学的教育信仰。
高校师范生在互联网上的交流打破了现实生活居住的地域、自身的经济状况、身体条件的种种束缚,只要学生一进入网络,就犹如进入了信息的海洋。互联网把图像、声音、文字以及以往人们传统意义的各种传媒融合在一起,以前所未有的迅捷速度发送到学生眼前,使学生可以快捷、方便、全面地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信息量要求,成为学生加强学习、提高自我素质、形成教育信仰的有效载体,使他们能够更积极、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特征,使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生成的环境越发复杂化。在多元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教育不仅要实现自己的功能与使命,而且还要有效地协调社会环境与网络环境之间的矛盾。要实现这些使命,就要科学地把握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利用互联网对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仰产生积极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互联网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形成的负面影响,促使高校师范生树立科学的教育信仰,并将之内化为自我精神的内核和指导行动的准则。
1.互联网为高校师范生实践自律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训练场”。互联网是一个世界规模的巨大的信息和服务资源中心,可谓是精彩纷呈、包罗万象,最先进的思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低俗的垃圾信息同样可被检索、传播。在这样一个良莠混杂的虚拟空间里,缺少他律的道德力量,只有依靠个人自主的道德意识和自律精神才可能坚决杜绝低俗垃圾信息的毒害。因而,高校师范生在对互联网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过程,也是提升他们的道德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律精神的过程。
2.互联网也为高校师范生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全世界范围的人们共享的信息不可计数,要在这个庞杂的信息资源库中找寻对自我认知发展有利的信息资源,一定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否则将陷入善恶不明、美丑不分的危险境地。因而,高校师范生在选择互联网信息的过程中,他们的辨别意识得到锻炼,他们的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互联网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发生,提供了人对人的理解以及感受共同普遍人性的更大可能,从而也推动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等“致善”的思想与行为的发生。互联网上精彩纷呈的信息世界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人自愿地花费时间和精力蚂蚁般辛勤工作的支撑,他们构造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互联网,并允许他人去共享自己的劳动果实。这反映了在互联网环境中人类所共赏的无私精神。当高校师范生在互联网上享用信息资源的同时,意识到这种无私精神的可贵,就可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留下极宝贵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同。
不论是道德自主意识和自律精神的提升,还是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切实感受到互联网环境中人类共赏的道德品质的渗透,都有利于促进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生成和稳固发展。
1.互联网信息的超容量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带来了认知上的“弱化”
在网络世界里,海量信息汇聚成一个多元化价值呈现的虚拟空间,容易使部分高校师范生注意力分散,认知弱化,思维肤浅,缺乏对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他们被网络的虚拟性存在异化为一个“符号人”,抱着游戏人生的态度,崇尚无厘头和非理性,并躲避崇高,精神矮化。不仅对信仰的认知缺乏,甚至还认为人类所应有的精神信仰毫无价值,对于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教师工作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转而崇尚网络娱乐,渴望和追求当红明星的奢华生活,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定位于金钱、名誉与地位。
教育信仰的需求是建立在对正确的信仰认知基础上的,高校师范生倘若对信仰的价值认知混乱,对人生价值目标认识模糊,就会出现精神世界的荒漠化和教育信仰需求的边缘化,而将成为“无根”(无教育信仰)的教师。
2.互联网生活的虚拟性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带来了情感上的“淡化”
网络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流转变为“人——机——符号——人”的交往模式,即互联网中人们之间的交往总是以机器为中介的间接交往。这种新的社会活动使得传统的面对面交往的“熟人”社会变为虽然交流却互不见面或互不相识的“陌生人”社会。在这个虚拟的社会中,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下得到宣泄,是非感、荣辱感、义务感、责任感、尊严感就被置之脑后。加之高校师范生处于情感的叛逆期,对传统的道德教化、封闭式灌输等感到厌倦。龟缩在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世界的规制、责任,拉开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寻求情感与精神寄托。长此以往,远离信仰客体,就会造成他们的人际关系疏离,道德情感淡化,缺乏对社会人生及现实生活真实的情感体验,对社会、对他人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下降。甚至上网成瘾,过度依赖这个虚拟的符号世界而被异化为一个缺少真实情感的人,最终成为一个精神家园荒芜的“无根”教师。
3.互联网生活的便捷性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带来了意志上的“退化”
网络信息的便捷大大提高了高校师范生利用信息的效率,使他们可以随意在互联网上娱乐、游戏、读书、交友、评论等等,可以花比以前更少的时间和成本获取同样甚至更多的信息。但这种便利却往往会造成他们的网络依赖感,使他们不加分辨和思索的进行信息利用和传播,形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容易丧失自律和自主的毅力,丧失道德意志养成的基础。再者,面对互联网上的道德行为失范以及各种黄色、暴力信息,一些高校师范生缺乏足够的免疫力,对于某些不良网站和论坛中兜售的各种“新主义”、“新思潮”等,也缺乏足够的抵抗力。高校师范生长期被这类不良思想所浸染,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他律与自律的缺位,容易使他们的“精神家园”空无,处于信仰意志悬浮的状态,从而影响他们教育信仰的生成。
4.互联网生活的自主性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带来了行为上的“浊化”
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匿性等特点不仅对高校师范生的思想、情感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影响了他们生活行为的变化。高校师范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还不够坚定的道德意志难以抵挡扑朔迷离的网络吸引力。于是不惜占用学习、休息时间去上网,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致使学业荒废,损害身体健康。更有甚者,迷恋于黄色网站、通过网络非法侵犯他人信息和隐私等等,这些失控的网络行为衍生到道德领域,就诱发了他们道德行为上的失控。种种行为上的浊化,不仅带来了高校师范生个人的道德危机,还直接影响了他们教育信仰的生成。
互联网环境对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生成和价值取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小视,我们要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有效的利用网络,重视高师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从各方面注重培养高校师范生的知、情、意、行,促进其协调发展,使其获得精神动力和支撑,从而强化道德凝聚力,促进他们教育信仰的生成和稳固发展。
互联网浪潮中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通过对信息的掌握更有效地把握客观的物质世界,不断提高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把信息加工成真正的知识。因此,作为高师院校的教育者应当与高校师范生一同进入网络之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感同身受、解其所难。其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监察机制,利用计算机监控、软件隔离手段剔除网上的不良信息,限制网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内容的流传;建立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机制和管理制度,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并督促准则的规范实施。再次,高师院校的教育者要主动出击,赢得虚拟空间中的主动权,积极开发利于促进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网络媒体生动的呈现模式,让学生能有途径了解到各个时代中伟大教育家的先进事迹,感受到他们为教育而奉献毕生精力的崇高品质。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其前提就是要教育学生如何科学地走进网络,“帮助人们与传媒和信息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属于真实生活中的主体,也能在符号世界中把握自己的主体地位。高师院校要有意识地将一个丰富的真实世界展现于高校师范生的面前,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包裹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从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建学生真实世界中的精神家园,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增进真实的情感交流,让他们时时刻刻能感受和意识到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他人,满眼都充盈着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将自己的未来与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知、情、意、行是道德修养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只有这四个要素协调发展,一个人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也才能成就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要在互联网环境下铸造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仰,就要培养他们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提高他们在信息世界中的主体意识,增进他们真实的情感交流,调动他们强化道德意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践行规范、健康的网络行为,强化实践体验,增强生活磨练。还要进一步树立高校师范生对教育信仰的价值认识和理解,并肯定和尊崇教育信仰对个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终极价值,对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至高意义,以拥有自己的教育信仰为荣,成就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总之,在网络时代,高校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教育就是要利用网络对自律道德的吁求与发展自律道德的可能,因势利导,促进这种自律道德的发展,促进道德主体的养成,并以此为基石促进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的生成和稳固发展。
[1]陈俊坷.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之利弊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4,96(6):20.
[2]何国平.当前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的新动向——基于广州大学城的问卷调查[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160(5):120.
[3]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J].心理科学 2007,30(6):1482.
[4]魏长领.道德信仰与自我超越[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1.
G651
A
1674-5884(2012)05-0072-03
2012-03-2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师范生教育信仰研究”(09YJA880037)
连 静(1985-),女,甘肃天水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研究。
(责任编校 莫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