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慎独”思想的现代意蕴

2012-04-02 03:40赤沙沙郝鹤冯景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慎独中求本性

赤沙沙 郝鹤 冯景欢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慎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儒家重要的个体修身思想之一,是指牢固地保持自己的道德本性及本心,在思想上内自省,在情感上正心诚意、不自欺,在行为上常戒惧、审慎自律,即使是在一个人独处或独知时也能谨慎地固守自我的道德本性。《中庸》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因此,“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人修身所追求的一种道德境界。

“慎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是“入德之方”,是人伦日用之理,体现了人的自律精神。要求人们即使在无人监督注意时,也要遵守道德准则、做到自律。“慎独”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始终彰显着人的独立自主精神,体现着对人主体性的高扬。强调人的自我觉悟,主张反观自身,确立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并从自身出发寻求普遍意义。“慎独”是一种修身养性追求的道德境界,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了人之自我超越。要求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反躬自省,坚守内心的道德信念,持之以恒,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克己修身过程中,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塑造内在动机和外在行为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因此,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全面阐述“慎独”的现代意蕴。

一、“慎独”是一种自律

当“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时,主要包括慎隐、慎微、慎欲、慎辨几个方面。第一,慎隐。隐,即不显露、藏匿之意。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隐”注解为“隐,暗处也”。慎隐指在无人监督、不被人发觉时,也不昧良心做坏事,即在他人不知的隐蔽处做到自律。“慎隐”是“慎独”的最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恪守“慎独”的硬功夫。第二,慎微。微,即细小。小事、小节之类都是微。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微”注解为“微,细事也”。古人强调慎微,并不是不重视“著”和“大”,而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忽略细微之处。“慎微”指要谨慎微不足道的细节,或重视最初发生的事端,以防造成比较大的错误或者损失。第三,慎欲。欲在这里指欲望、贪欲。慎欲并不是要人们无欲、除欲,而是要人们慎重对待自己过分的、不正当的、违背道德和良心的欲望。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物质、精神需求,要对自己过度的、违背道德的欲望加以节制并做到最后坚决抵制,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常思贪欲之害,才能在心中建立一条道德底线,面对生活的种种诱惑时,心不为其所动,志不为其所丧,做到问心无愧。第四,慎辨。辨,即区分、辨别之意。“慎辨”即对于别人的流言、传闻的是与非,不能人云亦云、盲从轻信,要根据自然和人事之情理做出谨慎地辨析,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可见,“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是指无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是在个人独处独知无人监督时都能谨慎地固守自我的道德本性,能做到隐微之处常怀戒惧之心、慎重对待自己的欲望、注意分清善恶,体现着主体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即具有理性自觉、心诚、自控、自觉实践性,使道德主体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反省、真诚地好善恶恶、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并能做到知行合一。

二、“慎独”是一种主体性的高扬

“慎独”体现着主体性的高扬,这种人之“主体性”的高扬主要体现在“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几个方面。第一是反求诸己。即反观主体自身,通过自我反思获得人生和世界的意义,这种以自身为对象的自我反思是一种内向的自我觉解、自我觉悟或自我直觉,是体现主体能动性的过程,是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儒家“慎独”思想注重反省内求、“反求诸己”的主体内向型思维,通过“反求诸己”的人心内省、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身,实现自身价值。儒家“慎独”强调的“内自省”即在心中进行自我反省,突出道德主体的自觉性和道德责任感,注重个体为善的主动性。儒家的“内自省”主要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省察,即用“仁”和“礼”的道德标准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二是仿效,即以圣贤、君子为榜样,学习其长处,克服自己之不足,不断奋发进取。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此意。“内自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发现自己有不符合伦理道德的思想言行,督促自己加以改正;二是自己的思想言行如符合道德标准,就要鼓励自己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可见,“内自省”的核心在于分析、权衡和抑制,即分析行为是否合理,权衡行为的利与弊,抑制自己私欲的膨胀和对他人及社会不利的行为。第二是情感体验性。即从内在情感需要出发,确立主体的存在原则。“慎独”是离不开“诚其意”的,“诚中形外”,无内心之诚,必无外显之真。“诚其意”指意念诚实,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自欺,也不欺人,发自内心地认同道德要求,将其与内在的道德本性合二为一,真诚持守。“慎独”是道德主体对内心良知的唤醒,发挥道德自觉性和能动性,乃是真实自我的实现。讲“慎独”,“诚意”是其要义,只有“诚意”,才会具有强烈的道德需求,才会忠于自己真实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良知。道德主体内心越真诚,道德体验效果越明显,道德情感越能稳定持久。“慎独”作为一种情感体验的“心地功夫”,是在涵养与省察中,体验自己的良知。在这种体验中,主体意识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天地之心即我之心,天地之用即我之用,即“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乃为大乐”,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精神性、人性的真善美。第三是主体实践性。即以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主体实践为根本途径。人只有通过主体实践才能“致良知”,才能实现自主自律,才能“知行合一”,才能在实践中体会道理,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在实践中自我完成、自我实现。“慎独”既注重人的自我觉悟,主张反观自身,确立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又强调在行为上常戒惧、审慎自律,即使是在一个人独处或独知时也能谨慎地固守自我的道德本性,能够做到“慎守其独”。“慎独”思想中特别设定了“幽暗之中”、“细微之事”等他律力量无法到达的情境,此时往往能反映出真实的道德心理。正如徐干在《中论》中所言:“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跡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紧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1]”。此时保证人们“须臾不离道”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人们的主体意识,时刻敦促自己坚守道德信念,做到“常戒惧”、“不逾矩”,形成至德至仁、至诚至真、真善一体的理想人格,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崇高境界。

三、“慎独”是一种人之自我超越

“慎独”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更是人修身所追求的道德境界,所追求的终极意义是实现人之自我超越。“慎独”是人业已实现人性自足的状态,是一种被真实的自我完全占有的人生境界。冯友兰曾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2],而“慎独”作为一种状态就属于“道德境界”,其向外生发到极致就是天地境界。“慎独”作为一种“道德境界”的状态,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体现了人之自我超越的和谐的崇高境界,即道德主体不断超越现实中的我,不断探索人之存在的价值和目的,寻求思想和精神的超越,在自我超越中发展提升自己的内在心灵、追求人性的完善与卓越。“慎独”作为人之自我超越的和谐的道德境界并不是必然到来,而需要主体不断努力、不断修身,是主体由律己、真己、完己、超己的境界提升过程,最终达到一种彻悟的良知状态。律己是在大众中求诸道,强调道德主体的言行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是一种自我约束;真己是在人性中求诸道,强调道德主体要忠于自己的良知,“求其放心”,做一个真实的自我;完己是在个性中求诸道,强调道德主体虽然个性各不相同,但是追求同一个道,即本性为一,求善的人性是不变的,所以道德主体要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性的完善;超己是在崇高中求诸道,是“慎独”的最高境界,体现了人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超越性,总要超越既有存在而寻求一种意义、一种价值,来充分实现自我。可见,“慎独”经由律己、真己、完己而最终达到超己的过程是道德主体积极自为的过程。而超己这种人之自我超越的和谐道德境界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欲望规范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通过合理控制,使人性和生命达到自然交融。人在这种境界中,才能反求于己,才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才能实现本真的自我,才能体会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才会使人性趋于完美,道德得以实现。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冯友兰.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225.

猜你喜欢
慎独中求本性
等差数列中求Sn最值的几种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이보촉온(以保促穩) ·온중구진(穩中求進)-20년20 중국 양회(兩會) ‘ 메시지’를 읽다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慎独”的境界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从“慎独”看境界
本性最美
在模仿中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