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慈善事业比较研究

2012-04-02 03:40陈玉梅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慈善机构慈善事业慈善

陈玉梅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现代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意义出发,现代慈善事业具有扶危济贫、协调社会发展的内在功能,从而具有了社会保障的作用,可以把慈善事业看成是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部分。从其运作过程看,慈善事业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合理、有效的重新配置和开发。在美国,慈善事业已经十分发达,为社会保障提供了—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许多经验,这对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中美慈善事业比较研究

(一)慈善文化基础比较研究

1、中国慈善事业的文化基础

中国慈善文化主要源于儒家文化,同时也深受道教、佛教等宗教文化影响,并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聚合[1]。道家有“损有余以补不足”的思想,这种“仇富文化”表现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心结和对劫富济贫的道德推崇。而佛教的慈悲观及劝善理论也不断渗透于儒教传统之中,使得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慈善文化具有更厚实的内容。另外,救急文化、浓厚的父爱主义、官本位文化也成为我国慈善文化基础的一部分。

2、美国慈善事业的文化基础

美国的历史虽然较为短暂,但它所承接的西方文明历史却比较悠久。基督教教义主张平等、博爱、向善和互助,尤其是基督教义中的“罪富说”已经浸润到美国人的骨子里,潜藏在其文化血脉之中,它培养了美国富人的财富观,从而孕育出发达的捐赠文化。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是美国慈善事业发达的又一推力,其基本理念是自由与平等,强调个人优先于政府,个人高于政府。另外,互济文化也对美国慈善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这表现在社区文化发达、社团众多和发达的义工服务体系。

3、中美慈善文化基础比较分析

中国文化把慈善动力归为人的良心良知,行善目的乃是人获得良心满足的内在需要,所以慈善是一种自律要求,从而决定了慈善的道德教化特征。美国基督教文化则把行善动力归于上帝的启示,爱上帝就要行善。所以慈善是一种他律诉求,它强化了慈善的责任和义务,进而使之演绎为人的本能意识乃至生活常态。

中美两国慈善事业文化根基的不同,导致了发展路径的不同,美国是自下而上的推进,而中国是自上而下的安排。这种不同的路径意味着慈善事业主体的巨大差异,即民团主体与官政主体之别。而主体的不同又决定了慈善事业的社会动能也不同,以民团为主体的慈善事业有着宽厚的群众基础,而以官政为主体的慈善事业往往依赖统治者的恩赐。

(二)慈善组织机构比较研究

中国的慈善组织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作为国家福利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补充而出现的。在我国,“慈善”的定义与国际惯例不同,仅指扶贫、赈灾、助学等传统的慈善项目,而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等非营利组织很少。在1949年到1993年间,中国没有一家慈善组织,1993年到2001年出现了172家。2004年,全国大约有395家慈善(总、协)会,慈善组织与人口相比,大约是325万人有1家慈善组织,到2009年,中国已有慈善与公益组织几十万家[2]。但由于我国慈善公益机构起步较晚、数量少、动员社会资源能力弱,慈善公益机构专业性不强,再加上行政派生式的形成路径,使得我国慈善组织运作欠缺规范性。另外,中国公众与慈善组织接触面少、接触频率低,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感受不到慈善组织的影响,这样难以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导致中国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意识薄弱。

到2008年,美国注册的慈善组织和基金会数量达到120万家[3]。在美国,主要为济贫助困、宗教慈善、环境保护、科学及教育等公益目的服务的组织都被归类为慈善组织,这些组织包括传统的非营利的组织,也包括私人的、授权的基金会。美国的慈善组织主要分为四类:社区邻里机构、宗教团体、基金会、联合集资与募款组织。从数量上看,美国1998年豁免减免税收的慈善公益机构约有120万个,大约相当于每50人就有一家慈善组织。美国慈善组织遍及各个社区,比邻于医院、企业、学校,如此高密度的组织网络使得慈善机构与广大公众接触广泛,人们能够经常了解和接受慈善组织的社会宣传,接触慈善活动,并受其影响而参与其中。这实际上起着广泛的社会动员作用,使慈善活动和行为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社会工作。

(三)慈善捐赠比较研究

1、我国的慈善捐赠情况

从民政部的统计看,2005年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30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社会慈善组织的捐款共约60多亿元人民币,与同年18万亿元的GDP相比,仅占约0.03%[4]。另据中华慈善总会统计,我国每年的捐赠款大约75%来自国外,在这些捐助中,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20%的富人阶层占有50%以上的社会财富,而在社会捐助金额上,只比平民多5%。2004年,中国国内的135家慈善家共计捐款9185亿元,约合l亿美元。

2、美国的慈善捐赠情况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每年一次的“美国捐赠报告”(Giving USA)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04年捐赠2485.2亿美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17%。其中,个人捐款1879.2亿美元,占全部捐款的75.6%;公司和企业捐款120亿美元,占全部捐款的4.8%;基金会捐赠288亿美元,占全部捐款的11.6%;遗产捐赠198亿美元,占全部捐款的8%[5]。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富豪对慈善事业的热衷,2004年,美国50名最大的慈善家捐款总额是650亿美元。其中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捐款超过100亿美元,他在过去的四年里共捐款230亿美元,相当于他的净资产的54%。事实上,在美国,捐赠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富人把它看成是回报社会的方式,企业把它看成是提高公司形象、改善社会名誉、增强员工士气的主要途径,普通百姓则把它看成是宗教信仰和个人善心的表达。

3、中美两国慈善捐赠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慈善捐赠数额连年增长。然而,就可比较的方面或指标来看,中国的慈善捐赠与美国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从人均捐赠来看,2005年美国人均捐款870美元,中国人均捐赠大约为O.16美元,中美人均慈善捐款额相差5437倍。2007年,中国公众和企业的慈善捐赠总额是223.16亿元,约占2007年全国GDP的0.09%,人均捐赠17.16元,美国的相应数据分别是3063.9亿美元、2.2%和1010.7美元[6]。按照2007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7.61计算,美国捐赠总额是中国的105倍,占GDP的比重是中国的24倍,人均捐赠额是中国的448倍。美国人平均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2%用于慈善捐赠,而中国人用于慈善捐赠的数额约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0.2%,相当于美国的1/10。2008年由于举国抗震救灾等原因,中国慈善捐赠总额达到1070亿元,占GDP的比重上升到0.356%,但到2009年,捐赠趋势出现明显回落[7]。从慈善捐赠来源看,美国慈善捐赠中75%以上来自个人,而中国在2008年以前来自个人的慈善捐赠一般不到20%,大部分慈善捐赠来自企事业单位[8]。可见,美国的慈善捐赠来源广而多,中国的捐赠资源还比较希缺,总体捐赠水平不高。

(四)慈善透明度比较研究

1、政府定位及监督管理方式比较

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中,政府一直是慈善事业的主体,政府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主要采取行政手段。政府不仅直接开展各种慈善救济活动,还直接组织建立遍及全国的慈善组织网络。如中华慈善总会等各级慈善机构都是事业性编制,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由财政负担。这使得在中国慈善事业中政府既是慈善事业的管理者又是组织者、参与者[9]。中国成立的一些非营利性慈善机构,大都带有浓厚的官方背景,形成了众多的事业性和行政性的慈善组织,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少之又少。

美国政府通过制定税务优惠政策、建立法律政策体系来规范各类慈善机构的活动,而不以行政方式直接介入。美国现已形成了一套机构自律和政府监管并重的机制。机构自律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慈善机构内部监管;二是行业自律;三是公共监督。政府行政监管方面,联邦政府的国内税收署是慈善机构主管部门。根据国会2000年通过的国内税务法第6104款,要求慈善机构每年都必须向国内税务署上报详细的年度财务报表,称为990表。在地方层面上,美国绝大多数州都规定慈善机构必须向州总检察长提交年度报告,包括机构现状和人员变动等情况,总检察长还可以代表公众对触犯公共利益的慈善机构提起公诉[10]。

2、慈善捐赠监督管理透明度比较

目前中国慈善捐助信息公开的程度比较低。据民政部主管的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性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监测报告》(2009),其所监测的82家全国性社会组织的信息披露均不够公开透彻,部分仅公布捐赠来源,不公示捐赠实际支出或转移。在捐赠款项使用方面,官方网站信息公布方面做得远远不到位。虽然相关法规也要求慈善基金会和服务机构公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提交年度检查报告书,但这些报告文本中所要求申报的内容项目和向社会公开的程度却是十分有限的。

美国对慈善捐赠的监督管理主要涉及内部组织治理和外部公共监督两个方面。从内部组织治理来讲,组织章程规定慈善组织的基本运行规则,包括机构宗旨、董事会选举、部门设置、工作程序等。在慈善捐赠的外部监督方面也形成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司法监督等一套可靠、有效的机制。这使得美国慈善行业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尽力保持透明度,慈善捐赠成为“玻璃口袋”里的公益事业。

(五)慈善功能比较研究

在中国,慈善事业在扶助社会保障、协调社会发展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甚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支出规模为21100.17亿元[11]。另外,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捐赠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接收国内外捐赠款物总额为845亿元[12]。由此来看,我国慈善捐赠占社会保障开支的比例仅为约4.05%,这相比美国2000年14.8%的水平,大约也只是美国的1/4。

在美国,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慈善捐助款主要用于资助贫民、赞助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扶助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康复以及社会体育和文化事业。在2000年,美国慈善事业捐助款占社会保障总支出的14.8%,这大大地减轻了政府财政上的负担。此外,美国慈善事业还发挥了精神抚慰的功能,如在社区、医院、养老院、孤儿院、青少年活动场所,都有慈善组织动员的自愿者提供的服务。

二、中美慈善事业比较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通过中美慈善文化的比较研究,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慈善文化的民族共同性意味着慈善文化在不同民族之间具有共享性,这是不同民族在培育慈善文化和发展慈善事业时能够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内在基础。在发展慈善事业的实践中,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慈善文化,这是实现本民族慈善文化更新的重要途径。

慈善思想的民族差异性告诉我们,不同民族的慈善文化之间是难以完全相互通融和嫁接的。每一个民族的慈善文化中都有自己独具的成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慈善文化都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一个民族的慈善文化演进都不能超越路径依赖的约束与制约。所以在培育与建设新型的民族慈善文化时,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慈善文化传统源流,才能寻找到自我发展与更新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美国发展慈善事业的成功经验向我们展示了慈善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的民间团体的旺盛生命力。现阶段中国政府的功能定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慈善组织的规范和管理,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慈善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理顺政府与慈善的关系,使慈善组织与政府形成一种彼此独立、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政府在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监督和保障方面。

中美慈善事业现实状况的比较说明,我国的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也不能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借鉴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经验,采取各种措施弥补或改进目前存在的许多不足,对我国慈善事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规划,不仅可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支持作用。

[1]黄家瑶.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慈善文化[J].科学.经济.社会,2008,(3).

[2]任海霞.中美慈善事业比较中的反思[J].理论界,2007,(3).

[3]美慈善组织超120万家注册易以税务提高透明度[EB/OL].http://gongyi.sohu.com/20090402/n263157328.shtml,2009-04-02.

[4]李静.特别关注:“既患贫又患不均”正视收入分配问题[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2005-04-08.

[5]白晓威.美国捐赠总额再次突破2600亿[EB/OL].http://www.crcf.org.cn,2006-06-28.

[6]民政部慈善协调办公室,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07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8-01-31.

[7]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08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 [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03-10.

[8]高鉴国.美国慈善捐赠的外部监督机制对中国的启示[J].探索与争鸣,2010,(7).

[9]李冰.论政府在慈善事业中作用的重新定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

[10]杨晴川,王勃.美国、德国善款的监督、管理[J].农村工作通讯,2008,(1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012年第34号公告: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EB/OL].http://www.audit.gov.cn/,2012-08-02.

[12]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2011年捐赠数据[EB/OL].http://www.charity.gov.cn/fsm/sites/mewmain/idex2.jsp,2012-06-25.

猜你喜欢
慈善机构慈善事业慈善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慈善义卖
英国慈善制度对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启示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基于法治视角探析我国慈善机构监管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