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 夫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一场密集而且强度空前的“贸易战”正在中美之间上演。从抡起“反倾销”大拳,到举起“反补贴”屠刀,从撒开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大网,到联合盟友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从对一般性工业品出口的遏制,到向战略性资源出口的高压……,美国对中国动用的“火力”不仅级量凶猛,而且手段彪悍。当然,面对着对方的蛮横与张狂,中国政府除了力争和解之外也不排除跟拳出击的可能。
正当专家学者发出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的警示并且国际社会为此提心吊胆时,这一理智的推断如今却演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而且残酷的结果竟发生在全球最大的发达经济体与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间。
风起于青萍之末。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发表的上任以来第三份国情咨文中毫不遮掩地五次提及中国,并将美国经济萎靡不振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一个月之后,根据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的政策安排,美国启动了跨部门的贸易稽查中心(ITEC)。按照奥巴马的说法,这一由包括50多名律师、研究人员和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组成的强势执法机构就是“动用联邦政府的所有资源来调查并打击包括像中国这样进行不公平贸易活动的国家”。而就在ITEC成立的同时,白宫发布的《美国基业长青蓝图》中特别提到将中国列为竞争对手。
碾向中国的贸易“战车”在3月加速推进。3月13日,奥巴马不出所料地签署了经修改的《1930年海关关税法》,使该法案成为美国法律。令人瞠目地是,从参众两院投票通过到总统草签,整个法案前后立法过程不足1月,在时间上可谓开美国立法速度之先河。不仅如此,该法案一改美国法律“不得追溯”的惯例,规定可以追溯到2006年,即对中国“双反案”开始的时候。资料显示,自2006年10月裁决中国铜版纸存在补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立案调查31起,由于法案允许追溯到2006年,中国对美出口的涉案金额将迅速膨胀至百亿美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美国改变自身制定的游戏规则而为贸易救济铺路的现象并不多见,因此《1930年海关关税法》的更改,可能意味着美国将在2012年发动对中国空前的“贸易战”。
事实应征了推断。就在奥巴马对旧有法案进行翻新的同日,美国联合欧盟及日本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请求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问题进行磋商。挑起事端的奥巴马同时在记者会招待会上言辞凿凿地指责中国必须为违反世贸规则付出代价。根据WTO诉讼机制,中国必须在60天内启动与美欧日本的谈判,如果不能在这一期限内达成协议,美欧日有权要求WTO成立工作小组,对此案进行调查。一波未平,另波又起。3月19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钢制车轮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根据日程安排,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定于4月30日左右做出终裁,如果该委员会作出肯定性判决,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挥向中国的凌厉贸易之拳随后鱼贯而出。3月20日,美国商务部作出终裁,认定中国输美化学增白剂、镀锌钢丝和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等三类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日落复审裁定,继续维持对中国输美金属硅征收反倾销税;两天之后,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拉制水槽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三天之内针对中国输美产品先后发起五起贸易救济案,在美国贸易史实属罕见。作为回应,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存在倾销,决定自3月23日起的5年内,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并不像以前就人民币汇率等贸易问题仅仅停留在“口舌之争”的层面,美国本次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战选择了短兵相接和真枪实弹,而且交锋的领域不仅局限于“低端”产品,同时有逐步向“高端”领域弥散与蔓延之势。不仅如此,在寻求贸易救济手段上,美国除了选择双边途径之外,未来还将广泛策动盟友和利用世贸组织等多边途径,以达到对中国的立体“围剿”和联手“群殴”。
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性壁垒等“高端”工具向中国“发难”将成为美国手中最轻松的贸易游戏。依仗着长期积累的科技开发成果、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严格的保护和救济程序,美国得以不断巩固和强化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优势。目前,美国频繁使用的两大著名条款即301条款和337条款,俨然已经构成保护国内企业和国家利益的铁壁铜墙。因此,在中国企业更多地仍然停留在模仿制造阶段的生态环境下,知识产权将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资料显示,近年来,美国发起337调查就涉及中国13家企业,涉及的产品已开始瞄准照相手机、平板电脑、激光打印耗材等领域,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
反补贴逐步取代反倾销成为中美双边纠纷的主要来源也是一种大概率的事情。统计显示,迄今为止,美国正式向WTO提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为12起,而以反补贴为由发起的救济措施达113项。不仅如此,据美国制造业联盟发布的四份最新报告表明,2001年至2011年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至少获得了政府275亿美元的补贴;2004年至2008年间中国玻璃和玻璃制品业得到的补贴高达302.9亿美元;2000年至2007年年中钢铁业获得的能源补贴是271.1亿美元;而2002年至2009年间造纸业收获的补贴超过330亿美元。据此不难推断,美国极有可能将“火力点”布置到针对中国政府的出口贸易“补贴”上来。专家认为,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赶超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强大的动员能力,能够迅速集中大量资源投入一个产业,而美国若将这些产业发展政策的措施指为违规补贴,可以达到对中国竞争者釜底抽薪的效果。
以发动对中国的频繁贸易制裁为契机、寻求修改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将成为美国的一项重要诉求。由于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陷入僵局,目前“多哈回合”正处于休眠状态。正式谈判已经中止,而非正式谈判却仍在继续,并且为了突破外交上的羁绊,多哈回合非正式谈判的重要性正在取代正式谈判,世贸组织各方正在就反补贴规则的两个主席案文进行磋商。据此,美国企图突破多哈回合规则谈判框架,扩大禁止性补贴范围,针对目标大体是国家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资金支持,而这正“掐中”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敏感神经。因为目前我国的主要金融机构不仅都是国有,而且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在重要的产业部门或原材料生产部门起着主导作用。分析发现,世贸组织谈判中第一次主席案文已经填进了管制价格补贴的专项性条款,从而把原本不属于可诉性补贴也列为可诉性补贴,而一旦最终通过,美国不仅可以将其直接沿用至人民币汇率政策,而且对于中国出口贸易将造成致命性影响。
还需特别重视的是,中美间的贸易之战很可能引发极不健康的对华“群殴”结果。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各主要经济体谋求经济“自救”的过程中,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盈利能力直接影响各国的就业能力和各国政府税负的调整能力,而通过贸易救济手段不仅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本国刺激经济的商业成本,还可以减少国内的政治协调成本。显然,对华贸易战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中美关系问题,它正在诱使大量对华贸易逆差国家或者与中国贸易结构趋同的国家竟搭中美贸易摩擦的“便车”,并且互相感染,彼此默契,中国出口贸易前景将由此蒙上更多的不祥之影。
美国之所以在贸易问题上对中国大打出手而且连出招,按照该国政界和商界人士的一致解释就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而且这种贸易不平衡导致美国企业遭受冲击,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个经美国制造业联盟提供的数据是,中国的不公平竞争夺走了美国汽车供应链上的40万个工作机会,钢铁业的180万个工作机会,并正威胁着造纸业里的40万个工作机会。
应当承认美中之间贸易逆差的客观事实。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贸易逆差达5580亿美元,为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对华贸易总赤字超过2950亿美元,也为历史最高水平。但据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统计,2011年,美国总逆差为737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顺差2023多亿美元,在美国全部逆差中,中国仅占27%左右。尽管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别双方得出的结果有所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美国逆差的来源国,中国并非只是唯一。
进一步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导致美中贸易逆差的因素其实并不只来源于中国。一方面,迄今为止美国在高科技产品等领域对中国往往存在着出口限制,特别是军用和军民两用品的限制更为严格,由此拉低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来对自于中国的直接投资(FDI)屡屡设限和控制,导致资本项目的中美长期逆差。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美国对华实际投资676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美国投资不到300亿美元,中国对美投资总量仅占美国吸收外资总量的不到1%。特别是在2011年中,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受阻案例涉及的投资额超过200亿美元,为中国对美投资总额的5倍之多。由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受阻,不仅使得美国可以扩张的出口动能受到抑制,更使美国可以通过双边和多边渠道削减贸易赤字的空间也得不到伸展。
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50多年前提出的“特里芬难题”对解释美国贸易逆差如今依然有效。该理论认为,美元由于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而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由于“特里芬难题”始终处于未解状态,美国存在贸易赤字也就具有着其无法改变的必然。特别需要强调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动能的70%来源于消费,但是,由于国内制造业的“空心化”,美国只有通过不断地印刷美元从全球获取消费品,由此导致美元大量流向国外和美国贸易逆差的堆积,“特里芬难题”也得到不断的强化。
金融危机以来的美国政府始终在为复苏和提振经济左冲右突。尽管借助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美国经济开始显露曙光,但前行脚步依然缓慢而乏力。资料显示,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7%,低于2010年3%的增速,而且目前美国国内失业率仍保持在8%以上。与此相对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一直居高不下,在自身产品国际竞争力短期内很难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怪罪中国产品似乎就成为了最容易也是最省心办法。
在2015年实现“出口翻番”,这是奥巴马用来填补由于国内房地产业萎靡和金融业虚亏从而造成就业功能式微的“救市”之策。按照这一政策安排,美国出口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15年后出口额将超过3万亿美元,相应增加200万个就业岗位。然而,统计表明,过去10年中美国出口额的平均增长率是4.4%,而在国内低端制造业大部分已经转移出去,而其高端制造业的成本相对较高且遭遇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强大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美国15%的的出口增速似乎遥不可及。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欧洲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自身难保,加拿大和拉美市场容量有限且增长有心无力,日本通缩和本币升值压力等待消化,主要经济体拉动美国出口的力量日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扩大出口的“筹码”压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之上。
由于以透支消费、信贷扩张和房地产市场繁荣为支点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成为了奥巴马的又一政策诉求。为此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的策略,目的是重振美国的制造业。客观地评价,由于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国,其完全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来支持制造业的复兴,但由于“失去”太久,美国企图恢复制造业昔日的辉煌并不会一蹴而就。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劳动成本和环境成本的高企,美国企业在国内的利润空间很难得到有效的撑大,而低端制造业又是美国国内非技术工人失业的主要产业地带,基于此,在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就成为了被驱逐和被排挤的主要目标。
除了中国的低端制造业被美国竞争对手视为“眼中钉”之外,处于升级过程中的中国高端产品也触动了对方的敏感神经。据中国海关统计,过去10年间,高技术产品在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由14.9%提高到31.4%,而技术含量普遍较高的机电产品在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则已由42.3%提高到59.3%。然而,就在包括中国光伏等产品在美国攻城掠地时,美国迅速启动了“反补贴”调查,致使2011年中国企业在美销售的光伏产品价格一年内狂挫40%。中美在高端领域的碰撞主要源于中国整体经济的转型和结构升级与奥巴马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经济战略的矛盾。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对中国拳脚相加,无疑凸显了其凌驾于人的单边思维和画地为牢的强人作风。
商业问题政治化在美国历届总统手中是一个百玩不厌的棋子。除了总统大选外,2012年美国国会的众议员和三分之一的参议员也面临着换届,因此以创造就业的理由赚取选民的“眼球”、以挥动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来争取选民的支持成为了白宫到国会山政客们不二的选择。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一篇文章所说,“常识告诉我们,每逢双年,美国‘羞辱’中国的事情就要发生。因为不是总统大选,就是国会中选。”文章认为,美国选民们已经过早地相信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政客们当然要“迅速向自己最大的债权国挑起贸易战”。
虽然中美贸易战蔓延与升级的最终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但从现在看来,损人利己和损他人获小利的心态已经在美国决策者心中占据了上风。因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被动接招的同时主动出招已经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应当承认,中国存在着让美国能够挑起“贸易战”的“口实”。长期以来,支撑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成本之上;同时,作为“重商主义”思想的体现,我国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推行和维持着出口退税政策,致使一些出口企业依靠财政补贴压低出口价格,甚至出现国内外商品价格“倒挂”的现象。以上两种事实的叠加无疑给美国等竞争对手留下了可以“发难”的话柄。也正是如此,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其中最近3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贸易保护措施累计高达600项,中国成为全球受贸易保护措施伤害最重的国家。为了削减未来美国等国对中国进一步制造贸易摩擦的压力,中国必须扭转以出口退税补贴和低价取胜的贸易方式,推动出口企业的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以彻底摆脱美国等竞争对手的“双反”纠缠。
需要明确,中国对“出口导向”模式的依赖主要源于国内消费需求的持续低迷所形成的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资料显示,我国消费率多数年份徘徊在60%左右,远低于70%的世界均值。其中2011年我国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20元,折合美元2130元,不及美国同时期人均消费规模15580美元的大约1/7。由于内需动能未能有效激活或者先天不足,我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不得不寄托于外需之上。正是如此,每当遭遇类似于美国的出口贸易制裁,为了避免出口萎缩对国内经济产生的负面“关联效应”,我们只能忍气吞声或进行苍白的辩解,主动出拳还击的空间十分有限。
还需强调的是,由于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其中2011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美双方的利益交织程度日益加深。与此同时,迄今美国对华所有反倾销和反补贴案所涉案金额不超过我国对美出口总额的2%。这就意味着,一旦“贸易战”开打,美国定难独善其身,中国对后续结果也不足以惧。为此,中国必须摒弃委曲求全和息事宁人的传统做法,中国政府必须挺直腰杆并在必要的时候以牙还牙。
当然,平息中美贸易摩擦和战火的最好办法无疑是双方的谈判和协商。在这方面无论是中方还是美方都有很大的回旋空间和操作半径。作为一个初步示好的成果,在今年1月对730多种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之后,中国政府日前作出最新表态,降低部分能源原材料和部分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而美方则表示,对于中国政府开列的141个高科技产品购买清单,美国政府将在46个产品和项目上慷慨满足中方的要求。也许只有这样的合作及其深入地演化才能实现中美双方真正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