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华 姚红叶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对策分析
张东华 姚红叶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审视档案文化的建设,分析文化生态对档案文化建设的影响,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症结进行剖析,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档案文化建设的策略。
文化生态 档案文化建设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化生态为档案文化建设研究拓展了新视野。档案文化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的动态生命系统,其生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档案文化是以生态方式存在,我们就需要用生态的智慧对档案文化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档案文化为档案事业的传承、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生态是指社会文化大系统内各种文化形态、文化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制约、转化、补偿和交换所形成的结构性平衡。档案文化也是多种文化元素相依共生的,所以,档案文化生态就是指公共文化体系构建中相互交往的文化群体,用以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背景和条件。文化生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系统,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我们要根据文化生态的特点维持其平衡并加以保护。
文化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系统内部的文化生命体诸要素、文化生命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维持自身的平衡和文化系统的平衡。档案文化无论是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还是内在的精神文化建设,都需要尊重档案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档案文化生态系统发展的状态,以前瞻的眼光、宏观的规划、微观的观察,把握系统发展的趋势,保证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现系统的动态平衡。[1]
文化生态系统演进的动力机制是外界干预和自身发展。档案文化建设在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建设经验的同时,也对自身发展进行反思,得到适合我国档案文化建设的方法。档案文化建设符合文化生态系统演变的一般规律,既要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遵循传统档案文化建设的规律,又要依据社会发展对档案文化的需求和档案文化自身发展,不断创新,有控制地打破既有平衡状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状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需求,只有创新才能保持档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文化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文化生态具有系统性,组成文化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一个综合的整体。这就要求档案文化建设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以全局的观念,根据档案事业的实际情况,找出档案文化各组成部分的联系,注意层次的协调与连接,发挥档案文化的整体功能。优秀的档案文化建设从一开始就应站在高起点上,着眼未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档案文化体系。档案文化既要反映当代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既要反映档案行业的特点,又要体现档案人员的岗位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同时造就一种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优势,使其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能规范、约束、协调每个档案人员的行为,发挥有效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2]
档案文化理应围绕社会需求,创新思路,向社会展示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找好定位。但目前我国的档案文化建设还没有适应社会文化的发展,没有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探索,导致档案文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生态的根基在于精神文化的建设。档案文化建设流于表面,找不到关键点,主要是由于档案文化的核心价值应为何物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明确定义和界定[3],人们对于档案文化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档案文化建设方向不明确。档案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生态具有系统性,组织结构的不协调将导致整体功能难以发挥到最大程度。当前我国部分档案机构还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对档案文化的作用及定位不明确,缺乏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长远的发展规划。档案文化建设着眼点仍在于搞好档案机构内部的业务管理,忽视了围绕内外环境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机构文化管理和建设。
多样性是文化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动态平衡的必要条件。不同种类的档案折射出不同的文化色彩,丰富多样的档案资源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档案文化系统,实现档案文化功能。目前档案文化建设缺乏多样性主要是由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欠缺。档案工作者过分强调档案是社会的公共记忆,收集的过程中就侧重于对党政机关、重大活动、名人等“强势”档案的收集,却忽视了“弱势”档案,如某个小企业的、某个普通人的档案等。[4]对于民生档案、区域文化特色等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还不够,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内容不丰富,使档案文化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合理的制度是文化生态的发展动力,档案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联系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中介,既是适应物质文化的固定形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尽管我国档案事业已经有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但仍是粗线条的模糊式管理,在领导体制、管理制度方面仍缺乏细腻的理性管理。在管理制度方面,档案管理制度没有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制度的制定往往以经验为主,没有结合实际的需要,缺少必要的科学依据。
文化生态以其科学合理的特性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因此,档案文化建设应该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展开,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全局,协调各部分文化因子,最终实现档案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
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是档案工作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全体档案人员所共同拥有的指导档案工作的群体意识,是档案活动的行动准则和指导思想,在档案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档案人员应该积极探索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并自觉追求。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分为形成阶段、倡导阶段和深化阶段。首先,档案部门领导要在管理实践中结合档案事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外档案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档案人员在工作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共同理念。再次,通过提炼、宣传档案文化核心价值观,使之深入人心,让档案人员和档案事业在价值观方面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使档案人员个人的价值观、行为取向和个人目标逐渐趋同于档案事业整体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实现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档案机构组织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档案文化建设有重大影响。发展档案文化,客观上要求档案工作转变传统观念,深刻认识档案的文化属性,增强档案工作的文化意识,按照文化事业自身的运行规律,谋求建立适应档案文化发展的组织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宏观上,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档案机构体系,在微观上,每个档案机构内部也都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组织结构,但这不意味着档案机构的组织结构已经趋于合理化。根据档案机构的功能需要和资源组织管理开发的一般规律,档案机构应设置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利用服务、编辑研究、展览公关等部门。因此,档案机构要充分发挥《档案法》赋予的区域行政监督管理职能[5],实现档案机构的文化价值,必须对档案机构的内部组织结构,特别是横向职能部门结构按照资源管理的要求进行重新构建,建立以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新型档案机构组织结构,为档案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文化建设最直接的途径。针对目前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单一的情况,我们必须积极调整结构,丰富充实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紧跟时代步伐。在收集整理历史性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加强对现实生活各重要领域的关注,积极收集整理第一手的档案资料,为相关部门和民众提供及时而可靠的档案服务。现在,档案工作服务领域正在不断拓宽,家庭建档、社区建档、民营企业建档等工作已为档案馆丰富馆藏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档案馆完全可以从中选取有典型意义和代表价值的档案征集进馆。通过有选择地吸收适合的档案,经过不断地调整、充实、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馆藏文化。我们可以从扩大对过去档案资源的收集和积极介入现实档案资料的整理两个角度,加强档案馆馆藏的特色性建设,努力使档案馆成为一个能典型代表当地时代特征和文化记忆的所在。还需要根据各地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从点开始,寻找突破,最终达到全面的完善,奠定档案馆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制度是档案文化建设的保障,它规范了各项档案工作,是档案事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证。档案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包括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职官制度、档案法律制度、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以及档案工作的相关标准等等。[6]在建设档案制度文化时,应注意结合实际的需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客观、合理、规范的档案制度文化。要根据档案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修订、删除各项规章制度,要根据档案工作者的思想观念、文化程度、业务能力,拟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执行规章制度。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将“人本”思想融入档案制度,从平等、互相尊重的立场,为档案人员和用户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另外,还要借鉴国内外制定档案制度的先进经验,使档案制度行之有效,为档案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注释
[1]周青玲.文化生态视域下图书馆服务与建设[J].图书与情报,2010(6)。
[2]徐双,刘勇.当前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问题、原则及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0(2)。
[3]张东华,刘名福.文化共生环境下档案文化发展动力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4)。
[4]蔡颖梅.浅谈档案馆文化建设[J].档案与建设,2007(7)。
[5]冯伟莲.优质档案文化资源库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浙江档案,2011(5)。
[6]丁华东,沙菲.论档案专业文化的自觉与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2)。
Research on the Archive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Ecological
Zhang Donghua,Yao Hongye
(Co11egeof Humanitie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31)
The artic1e studies the archives cu1tura1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1tura1eco1ogy and ana1yzes the impactsof cu1tura1eco1ogy to it,dissecting the crux of cu1ture construction,then proposes the po1icy ofarchivescu1tura1construction.
Cu1tura1Eco1ogy;ArchivesCu1ture Construction
G279.20
张东华,男,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姚红叶,女,南昌大学2009级档案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