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①

2012-04-01 22:29徐伟荣
东吴学术 2012年1期
关键词:太湖苏州共同体

苏州研究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苏州沿太湖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①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往往带有鲜明的时代标志和区域特征。苏州在经济转型升级和“三区三城”建设的实践中拉开了太湖时代的序幕。所谓的“太湖时代”,是宏观层面的网络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与长三角区域层面的高铁时代、后世博时代在苏州的聚焦点,是太湖的客观存在和苏州的发展轨迹在时空维度上的交会点,是人们合理保护和利用母亲湖的知行过程中的转捩点。因而,“太湖时代”核心内核在于时空维度的转换和思维观念的转变,并通过科学的实践对太湖功能的张扬和潜能的挖掘。

太湖繁衍了太湖流域的子民,滋养了长江三角洲的沃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至今仍然是长三角区域的生态源头、文化源头和核心经济腹地。太湖是苏州的母亲湖,苏州因太湖而生,因太湖而美,因太湖而拥有不竭的生命活力和发展潜能。保护好和利用好太湖,是苏州人的“天赋特权”和神圣职责所在,更是“太湖时代”的核心内涵所在。

苏州的沿太湖地区,历来是历史文化的密集地、生态保护的敏感区。该区域的未来发展,将对苏州的“太湖时代”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段直接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往研究约定俗成的区域范围,包括苏州沿太湖岸线的望亭、通安、东渚、镇湖、光福、香山、金庭、胥口、临湖、横泾、越溪、东山、松陵、横扇、七都共十五个镇(街道)行政建制单位,本课题从实际出发,加上了素有“太湖门户”之称的木渎镇,区域平均宽幅约5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基本上与原先所提的5公里一级保护区相吻合。行政区划本不应该但事实上却始终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障碍,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升华,本课题所提出的“绿色低碳示范区”和“区域发展共同体”构想,必将延伸拓展成为“三区三城”建设新的动力源、环太湖区域未来发展的核心区。

一、保护建设两茫茫,科学发展谋共识

苏州沿太湖地区是太湖先民由渔猎走向农耕、由洪荒走向文明的历史过渡地带,留下了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有着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和灿烂的农耕文明历史,近代以来更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民族工业兴起的摇篮,并成为当代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厚实基础。但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一地区却陷入了保护与建设两难的境地。先是遭遇“破坏性建设”和“建设性破坏”的指责,后是面临“保护中发展”和“发展中保护”的迷惘,昔日的发展基础成了现实的发展包袱。而二○一○年,区域内实现GDP531.2亿元,比2006年增长67.6%,明显低于全市91.5%的增幅;现代服务业占比46.1%,4年提高4.6个百分点,占比高于全市但增幅却低于全市。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的差距和不平衡性非但不见缩小还呈继续拉大的趋势。二○一○年,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余元,接近全市平均水平,但所谓“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据实地调查,以镇(街道)为单位,农民收入最高与最低相差60%,地方政府可用财力则相差十倍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3,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差距更大。人口、资源、环境依然制约着区域发展,在保护与建设的两难选择中方向不明、思路不清,经济转型升级和“三区三城”建设任重道远。

科学发展观内涵深刻,外延广泛,但说到底还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世界观就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方法论则是对主观行为尺度的把握,主观行为与客观规律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统一,即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真谛。研究沿太湖地区的未来发展战略无疑是深入学习和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并首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

(一)太湖从远古时代起就留下了人类文明的印记,“人文太湖”是世界湖泊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太湖的成因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泻湖说、沉积说、海侵说、地震说以及陨石撞击说等等众说纷纭,至今见仁见智尚无定论,这是考古学界的事。其实,太湖固然是大自然造化所致,但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一个打着明显的人类文明印记的“人文太湖”。《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史记》:“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震泽为古太湖名,定字可作“成形”解,即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太湖,只是大禹开通三江五湖之后才真正成形的太湖;太湖流域应该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重要战场,太湖则是其由堵而疏、疏堵结合治水经验的重要成果。之后,自楚春申君黄歇治水松江,导流入海以降,历朝历代有文字记载的太湖流域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就达40余次。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粮为纲”,掀起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并开凿了太浦河,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部太湖流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是人与太湖由对抗而和谐,变水害为水利,最终达到人湖交融、天人合一至高境界的发展演变史。苏州沿太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上依赖于太湖的支撑,现实中却受到了太湖的制约。国内规划界权威人士曾将该区域定位为 “非城市化地区”,但也不应该狭义地理解为“自然保护区”,因为,在这一地区生活着数十万居民,他们同样要生存要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现代化的进程。太湖的子民固然离不开太湖,而太湖一旦离开了人类的活动,也就不成其为太湖了。

(二)沿太湖地区基础性的生态资源是水,以及由水而形成的“太湖小气候”。苏州沿太湖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惟有水才是最为基础性的生态资源,千百年来,是太湖水孕育滋润了沿太湖地区的自然形胜和人文历史。只有在尝到了“先开发,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苦果后,我们才开始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一个时期以来,包括关闭污染企业、压缩围网养殖、节能减排、退耕还渔、宕口复绿,乃至植树种草、开辟湿地等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然也收到了一定的阶段性效果。但事实上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尚未真正恢复,生态环境还非常脆弱,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和产业承载依然过重,二○一○年区域内户籍人口73万,外来打工人员达60余万,且主要集中在部分经济重镇,个别行政区甚至数倍于当地人口;二是流域性的水系尚不通畅,俗话说“一尺不通,万丈无功”,只有水循环畅通无阻了,沿太湖地区的生态建设才能有良好的基础。

另一个长期以来几乎被人们所淡忘的重要生态因素,就是沿太湖地区所特有的“太湖小气候”。浩淼的太湖水就像一座巨大的天然空调,有着调节气温的独特功能,因而沿太湖地区历来极端气温较少,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也不多,物种丰富,种养咸宜,在光福山区至今还存活着500亩面积的木荷林,被称为同一纬度线上的生态奇迹。但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人们几乎已经感觉不到“太湖小气候”的存在,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农业的萎缩和人们过多地依赖空调、汽车等物质生活而对自然的敏感程度弱化;更重要的是人口和产业的高度集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和破坏了“太湖小气候”,大自然对太湖子民的恩赐正在悄然离我们而去。我们绝不能把生态建设片面理解为种几棵大树和搞几个湿地公园,而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搞好流域性的水系建设和恢复“太湖小气候”的功能,方能收到标本兼治事半功倍之功效。

(三)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要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正因为太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文太湖”,苏州沿太湖地区有着数不胜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保护和抢救。当人们真正认识到文化是支撑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而不惜代价去保护抢救时,就已经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区域内现有各级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7个,历史文化名村4个,市级控保古村落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60余项。与环境的保护和整治一样,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需要付出比破坏所获得的收益更大的代价,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而要走出“保护与发展”这样一个历史设定的怪圈,又并非单纯靠足够的资金投入所能够奏效,更需要有科学的理念和创新的方法。

解决“保护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关键还在于正确理解和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问题。文化要在真正意义成为支撑一座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就应该也必须从典籍和考古的“金字塔”中走出来,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服务,这并非是实用主义,而是传承和弘扬的题中应有之义。挖掘和修复既有的人文历史景观,致力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固然是一条捷径,但无选择地保护,所谓修旧如旧乃至制假造假,仍然不是传承弘扬的正道。“包孕吴越”的太湖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华所在,如精致、包容、刚柔相济等至今为世人所称道。当前,全世界都在大力推行低碳经济和低碳消费,其实更需要倡导一种低碳文化来引发人们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我们恰恰可以在传统的太湖文化中挖掘出低碳文化的核心内核,如精耕细作的稻作文化、巧夺天工的丝绸文化、曲径通幽的园林文化以及刺绣玉雕等苏作工艺,都集中体现了太湖文化的精致元素。所谓“精致”,就是消耗最少的物质资源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应该也就是低碳文化的重要内核。

(四)东太湖整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滨湖新城的建设则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东太湖是太湖的主要排水通道,对太湖流域的防洪、供水和生态环境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而东太湖的形成和演变又与太湖流域的防洪、供水尤其是沿太湖地区的人为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淤塞和人工围垦的交互作用,东太湖面积逐步缩小,仅建国后的两次大规模围湖造田就减少水面58平方公里,再加上八十年代以来大面积的围网养殖,加快了湖底淤积和沼泽化的速度,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所有这一切其实并不全是工业化、城市化之过,而与流域性的人口产业承载过量以及沿湖地区的农业过度垦殖直接相关。沼与泽是两个概念,有大面积沉水植物生长为“沼”,有大面积的挺水植物生长则为“泽”,沼泽化是湖泊自然衰亡的最后阶段,有关专家据此推断,东太湖再过三十年将趋于死亡。经国家水利部和省政府批复并于二○○九年实施的东太湖综合整治工程,将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恢复综合利用功能,提高防洪供水能力,优化沿太湖地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与之紧密相连的是,沿东太湖两侧一座规模不小的现代化滨湖新城正在浮出水面,这本来就是东太湖综合整治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题中之义。有人担心这将是新一轮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并给东太湖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摊大饼”式的传统城市化模式下,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事实上,城市只是人口和要素集聚的空间形态,城市化则是这样一种空间集聚的历史过程。城市的形态从来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如农耕时代的城市一般表现为城堡状、封闭式;工业时代则多数为组团状、开放式;而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和快速交通体系的支撑下,未来的城市形态正在向网络状、星座式、生态型演进。苏州从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对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反思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三区三城”目标是区域发展理念与城市发展方向的有机统一,“一核四城”则集中体现在城市形态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上。滨湖新城的规划和建设,涉及到整个沿太湖地区在保护与建设的主导理念上由“围堵”而“疏导”,由无序发展到有序发展、消极保护为积极保护的转变,有利于区域内人口和要素的相对集中并腾出有效的产业转型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有利于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品质居住区。这是一颗“活子”,将使得苏州中心城市的转型和沿太湖地区的发展“棋局”全盘皆活。设若果真能够在太湖之滨建成一座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新城,并真正实现保护与建设的双赢局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则必将成为“人湖共处”的典范、“人文太湖”的地标、“太湖时代”的丰碑。

二、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

以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为抓手,谋划苏州沿太湖地区未来发展,探索长三角新型城市化道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战略思考。

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就专门指示上海要加强对后世博效应的研究,并从此拉开了后世博时代的序幕。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及其传统城市化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也是对生态文明时代和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憧憬和探索。绿色和低碳将成为后世博时代的主基调主旋律,以“绿色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低碳的生活让城市更美好,绿色的城市加上低碳的生活让地球家园更美好”的实践来回答和深化世博会主题。

苏州沿太湖地区其实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和独立的区域范围,而只是苏州市域乃至整个长三角环太湖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区域的未来发展取决于同时也势必影响到苏州城市乃至整个长三角大城市群的发展。现实中的长三角地区最基本的特点是城市密集、产业密集、人口密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远甚于其他地区,据有关生态足迹调查反映,长三角地区人均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是西部地区的6倍以上。在后世博时代和高铁时代到来之际,长三角大城市群首先奏响的就是城市合作和城市转型的双重奏。在这样的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正因为难度大,一旦成为现实,其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也就更大。

目前,绿色低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口号,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给予高度重视,但真正有条件并且下决心做到的地区至少在目前尚不多见。苏州沿太湖地区恰恰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十分强烈的内在冲动,倘若能够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较为清晰完善的战略思路,并争取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必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苏州的经济转型升级和 “三区三城”建设,以及整个长三角新型城市化的进程必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一)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如前所述,本课题所提出绿色低碳示范区,与当前社会上对绿色、低碳概念的一般理解有所不同,应该说立意更高远、内涵更深刻、外延更广泛,是立足苏州沿太湖地区实际,站在后世博时代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高度,从城市、生活与环境的生态大循环系统中来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产物,其核心的理念是用现代科技知识和手段演绎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即追求水循环、碳循环与生命循环的和谐统一。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而碳是生命之本,是水的物理循环加上碳的化学循环构成了生命的有机循环,奏响了大自然的生命乐章。太湖历来就是长三角的生态源头和文化源头,在苏州沿太湖地区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现实发展基础。通过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由点到面由近及远,还“人文太湖”的本来面目,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

据此,在苏州沿太湖地区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客观规律,把握后世博时代脉搏,一切从沿太湖区域发展实际出发。以经济转型升级、“三区三城”建设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主线,抓住生态文明纲,高举传统文化旗,走好富民强市路。统一规划空间布局,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功能,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深挖河,广植树,控人口,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人口均衡型社会。近期内把苏州沿太湖地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花园,远期把整个环太湖城市圈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花园式湖泊城市。

(二)四项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社会管理以及支配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二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当前普遍存在的行政区划分割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种种体制性障碍,单靠消极的区划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靠政府自身来克服和解决;三是政府意志和政府行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2.立足全局原则。区域发展必然涉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问题,尤其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统揽全局,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处理和解决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提倡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切忌各自为政,各搞一套。

3.放眼长远原则。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原先正常的发展速度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关键在于如何把这种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但一旦调整转型成功则将获得长远的加速效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可”字,就是谋求和创造长远发展的条件,如果只是不现实地追求眼前的速度,就有可能失去转型升级的最佳机遇而导致不可持续发展。

4.“三生共赢”原则。绿色城市和低碳生活,其实是一个包括精神、物质、政治、社会和生态五个文明全覆盖的概念,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强调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北大教授叶文虎在总结以往经济建设中一度存在 “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三生共赢”,即生产、生活、生态均衡发展的新理念,这同时也应该成为我们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所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近期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预期时限为二○一一-二○一五年。前二年为酝酿准备期,主要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编制规划,以及相应的组织准备和立项报批等工作。后三年是蓄势造势期,主要任务是优化布局、整合资源、调整结构,以经济转型带动城市转型,初步拉开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基本框架和整体形象。到二○一五年,整个区域在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市基本同步的前提下,现代服务业占比提高到55%左右,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外来打工的制造业人口明显减少,旅游度假人数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农村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一阶段要集中力量抓好三项战略性重点工作:一是以区域性水利建设为重点,尽快改善和提升沿太湖地区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以东太湖综合整治为契机,加大投入力度,大兴流域性水利工程建设,疏浚河道,沟通水系,完善水网,畅通水循环,改善水环境。与此同时,积极控制人口总量,降低产业密度,继续抓好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的各项常规性工作。二是以滨湖新城的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快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优化城市形态,提升城市功能。当前的关键不是加快建设而是加强统筹协调,正确定位,科学规划。应该看到,滨湖新城不仅是苏州中心城区未来“一核四星”的重要一星,同时还是沿太湖地区的重要一核,必须与原有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中的高新区科技生态城以及区域内整个城镇体系布局相互呼应有机衔接,从而形成区域化、网络状的城市新架构以及科学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三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重点,支撑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区域内原有的工业开发区要致力于加大投资密度,提高产业的集聚度和单位产出率,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严格控制在工业区以外区域部署和发展制造业。结合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建设,以滨湖新城、生态城和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建设为载体,充分挖掘区域内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加快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性转变,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由此带动现代金融、商贸、会展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在此过程中,必须依托外围区域,重点是沪宁高速以南、苏嘉高速以西,同时也正好同沿运河发展带相吻合的区域配套延伸和梯级联动。一方面,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本身需要一个调整转换的空间;另一方面,绿色城市、低碳生活也是全市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通过空间布局规划的衔接,使整个沿太湖地区成为苏州未来“一核四星”城市新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区域的北端望亭,一方面要向南沟通与高新区生态城的各项设施和产业,重要的是向东与高铁新城衔接配套,部署现代物流业以及与物流相关联的加工包装等产业的发展;南端以七都为重点,除了已经形成的光缆等产业的转型升级,抓住刚刚获批的“太湖浦江源国家水利风景区”重大项目,与盛泽以及周边西南部地区衔接,重点部署蚕桑丝绸文化基地,形成一个与北端生态城和科技城遥相呼应的传统文化旅游区;中部以滨湖新城为核心、太湖旅游度假区为依托,通过古城和古运河为纽带,与东部的阳澄湖、金鸡湖等湖泊群以及同里、周庄等古镇联动,以真正形成苏州大旅游、大商贸的发展新格局。

(四)远期发展目标

远期目标预期时限为二○一五-二○二○年。这五年为集聚辐射期,也是绿色低碳示范区自身能否进一步发育壮大以及在长三角区域内能否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的战略性关键时期。在前三年初步拉开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在深化细化、完善提高上下功夫。到二○二○年,区域内绿色低碳、宜居宜旅的独特优势凸现,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接近或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进入提速升档期,现代服务业占比接近70%,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休闲度假人次由目前的1000多万增加至3000万左右,过夜时间拉长,旅游收入大幅增加;星座式、网络状的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并进一步优化,区域集聚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经过三年蓄势造势期和五年集聚辐射期,绿色城市和低碳生活将成为苏州新一轮发展的城市品牌和文化旗帜,成为引领苏州经济升级和城市转型的助推器和构建环太湖旅游圈和长三角中心花园的核心区。

三、抓住体制机制创新点,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

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千头万绪,规划先行。苏州沿太湖地区的发展其实并非没有规划,而是受到太多规划的制约而无所适从。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文化、旅游、水利等专项规划,各镇级行政区的发展规划,还有从中央到地方关于保护太湖的限制性条例,惟独恰恰没有区域范围内统一的发展规划。上述种种规划和条例,其专业水准和法律程序都毋庸置疑,但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基本上都是在传统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制订或出台的。规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时代性和区域性,即对时空定位的准确把握。无论哪个规划,一旦滞后于时代的变化或离开了区域的发展,则最终将失去其应有的控制力而成为一纸空文。国务院于近年相继批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标志着对我国传统的规划理念、规划体制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即如长三角大城市群的层层级级各项各类的规划,包括苏州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重新进行调整衔接和修编的过程,而这一个过程都将在长三角的后世博时代、高铁时代以及苏州的太湖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梯次展开。编制统一的沿太湖地区发展规划,当然不是排斥或撇开既有的上位规划另搞一套,而是从时代性和区域性出发,重在衔接,重在实施。

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这样一个规划由谁来编制和如何实施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关键性问题。体制机制创新是改革开放永恒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之点,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所力推的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也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满足于低层面的小改小革、小修小补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必须以理念和思路的创新为先导。事实上,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问题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用地指标问题、征地拆迁问题等等,至今仍然困惑和制约着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其实,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科学的理念和思路,并非一定要大规模地增量投入,关键在于找到一条盘活存量资产的有效途径。区域发展共同体理念是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理论上讲是退了一步,而在实践中却反而是前进了一步,也就是说比之于一体化,共同体更接近现实,更具可操作性。面对同一区域内不同的行政主体,一体化只是一个泛指的趋势,而共同体则是在承认不同的行政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共同的努力追求共同的发展目标。如果说,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那么,伴随着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就一定能顺利推进而成为现实。

在沿太湖地区倡导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有着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和实践基础。沿太湖地区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太湖”,这是一个分不开割不断、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天然物质联系。而沿太湖居民也早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过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实践尝试。且不说在那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沿太湖地区的先民在与洪水猛兽的斗争中用大大小小的圩子构筑起了最原始的共同体,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区域制度文化,亦即太湖文化的本源,演化成了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在当年计划经济体制的缝隙中发展乡镇工业,在县域或乡域范围内统一组织生产要素,制定共同的发展计划和发展政策,尤其是倡导了“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政策以推动工农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等等,都可以看成小范围内实施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实践和尝试。

如前所述,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是生态文明时代和后世博时代聚焦太湖时代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必然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与之相应的,这里所谓的区域发展共同体也将是一个多层面、多领域、全覆盖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的过程。

(一)构建政府合作共同体

这里所说的政府合作,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合作,而是由区域内各级政府,包括各政府部门共同搭建统一的合作平台,建立统一的常设合作机构,制订统一的综合协调和考评的长效合作机制,自觉遵循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通力合作,共同发挥政府应有的作用,做好政府应做的事情。从大处着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制订区域发展规划。重点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按照绿色低碳的要求进行有机衔接和合理调整,更为重要的是突出规划理念的创新和规划思路的调整。相比之下,新一轮的规划应更加注重空间管治和生态保护并更具可操作性,但不应该再是“条肉”状分割的虚拟管治,而是网格化覆盖的有效保护。“人湖分割”不仅有悖人道也有悖天道,只有“人湖共处”才能真正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和“人文太湖”之本源。

2.统一出台产业导向政策。要严格按照区域的人口和产业承载力来统一部署区域发展。人口的流动具有产业的跟随性,因而两者都取决于正确的产业导向政策。在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城市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沿太湖地区应大胆而适时提出 “去工业化”的理念,并据此制订相应的产业导向政策,推进制造业的转移和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腾出充裕的空间和资源,同时也为区域内实现人口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

3.统一调度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重要的是能够集中有效投入进行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和接轨并网,如水利设施、环保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以及科教文卫体等设施的均衡配置和梯度配置,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这就需要区域内各级政府通过共同努力和创新,逐步形成统一的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

4.统一建设区域性共同市场。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市场的发育,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同样需要形成各类区域性的共同市场,如旅游市场、物流市场以及相应的各种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支撑。而地方壁垒和部门分割始终是区域市场的天敌,作为区域内各级政府,固然要加大对市场建设和培育的力度,但更为重要的恐怕是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拆除藩篱,共同协商制订出一套税源分配和投入回报的科学办法来,以真正形成统一的区域性共同市场。

(二)构建农民利益共同体

苏州是江苏唯一被纳入国家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单位,并且已经在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方法,取得了不少成绩。当前面临的问题是要在实行“省管县”新体制的背景下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思路新途径,这与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正好不谋而合。“三大合作社”是苏州农民在走向市场的实践过程中提高组织化程度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大创新,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开并逐步趋于规范化。从本质意义上讲,农民合作社其实就是农民利益的共同体,并且应该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应从以下三方面重点推进。

1.规范化。苏州沿太湖地区农业多种经营基础较好,各类合作社名目繁多,形式多样,但也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经营行为不规范,甚至名不副实真假难辨等诸多问题。当务之急是要按照股份合作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整顿,尤其是土地和其他存量资产一定要按实评估量化到人,形成存量土地、闲置厂房、出租屋等新的有效置换机制,并使之真正成为农民增效增收的利益共同体。

2.网络化。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应及时引导基层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依次建立资产紧密型的镇级合作联社和区域合作总社,让农民合作社在整个区域呈网络化覆盖,进而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主体化。千家万户的农民只有通过形成合作社这个利益共同体,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同时也才有可能在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不至于最终沦落为 “原住民”而被社会边缘化,并且继续在打造绿色低碳示范区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构建企业运作共同体

如果说,在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过程中,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合作社起的是基础性的作用,那么,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尤其是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整合,还得依靠企业化的运作来实施,着力构建企业运作共同体也就成为必然之举。与以往制造业的发展有所不同的是,我们现在是要尽快发展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不能再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低水平重复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各具特色、合理布局、集聚高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发展之路。所谓企业运作共同体,可以由一家市直企业如新组建的苏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牵头,以区域内原有相关企业如度假区旅游集团公司、吴中区新组建的苏州太湖旅游发展集团公司等以及区域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组成一个以沿太湖地区绿色低碳为品牌的股份集团公司,并担负起区域内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任。这样一种运作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政府合作共同体和农民利益共同体通过企业运作共同体的契合,将有效地突破种种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顺利地推进资源整合和产业转型。重要的是,可以企业运作共同体为平台,寻求战略性投资伙伴,引进具有带动辐射效应的重大项目,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直接上市。

(四)构建社会建设共同体

当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已经引起普遍关注。所谓社会,其实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复合型概念,大到国际社会,小到社区居委会,都属于社会的范畴。因此,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也就是一个社会,构建社会建设共同体也就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政府当然是职责所在,但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善于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依靠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共同的区域文化是构建区域社会发展共同体的一面旗帜,共同的发展方向则是其强大的内聚力和号召力,这一点,在苏州沿太湖地区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和厚实的基础。我们既然已经进入到太湖时代,就要加强对太湖的研究,深化对太湖的认识,高举“太湖文化”的旗帜,大力倡导和合文化、精致文化、绿色文化、低碳文化,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且人文荟萃聪明智慧,只要予以适当的重视和扶持,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学术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包括带有公益性质的生态保护基金组织等等,并通过他们来诱发全社会建设绿色城市、倡导低碳生活意识的觉醒,就能够汇聚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来推进区域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和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建设。

徐荣伟,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江南研究院院长。

① 本课题采信的数据,全市数据来自统计部门,区域内数据由各镇(街道)提供,对统计口径上的误差已做合理处理。

猜你喜欢
太湖苏州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