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构建

2012-04-01 18:43罗爱华
城市学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家庭

罗爱华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当前农村在传统社会下形成的家庭养老模式仍起着主导作用,而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功能的嬗变,这种模式事实上已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的现状。但农村目前的养老保障制度滞后、覆盖面低,社会养老保险在短期内难以覆盖全体农村人口。即使在极少的一些农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解决的也只是老年人经济贫困的问题,并不能满足老人不同程度的个性化需求。[1]从老年人口学特征来看,他们更需要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和精神的慰藉,但目前农村老人入住老年公寓和福利院尚不能具备条件,更无力支付市场化的照料成本。[2]而社会养老模式之一的社区养老支持有独特的优势和很大的发展空间,成本低、社会效益明显,能快速地建立起来,在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水平、满足精神慰藉和缓解农村养老困境等方面能提供直接、快捷、便利的支持。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率先进入老龄社会,截至 2010年10月1日,日本国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958万人,占总人口的23.1%(同比增加0.4%)。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日本受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养老方式采取入住养老院的模式,这种“圈养”方式对于东方家庭、村落观念浓厚的老人并不适应。进入21世纪,其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模式的实施是依市、町、村为主体,依托社区建立多种服务设施,并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保障下,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资源、人才,汇集各方力量,向老年人提供福利、保健、医疗等综合性服务,如上门服务、日托服务、短期托付服务、长期服务、老年保健的咨询和指导服务等,以适应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的需要,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元化的养老支持服务。这种社区养老支持模式对中国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构建很有借鉴意义。

二、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规模日益扩大,高龄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农村养老面临以下问题,迫切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适合农村现状的、可满足农村养老需求的方案。

(一)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步加重

据中国统计局统计:中国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已步入老龄化国家,并且老龄化程度逐年加重,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预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将达到23.60%,逐步成为高度老龄化国家。并且城乡老龄化发展不平衡,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和全国水平,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年轻人向城市的流入,这一比例还会增大,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当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中国在2008年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000美元。[3]到2011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养老负担尤其沉重。

(二)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农村养老面临困境

农村人口正逐步老龄化且程度不断加深已是不争事实,而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的发展使家庭结构核心化成为全球家庭发展趋势。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的生育水平不断下降,家庭中的子女数量的减少使得家庭规模变小,传统的联合家庭在趋于消失,主干家庭逐步减少,开始出现大批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甚至出现诸多的单身老人家庭。由于现在家庭单位更小了,所以情感和经济的支持也就更有限了,每个人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情、陪伴、帮助的家庭成员也就更少了,结果就可能导致个人的社会孤独感增加。[4]

(三)人口流动的加剧和家庭功能嬗变使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障受到冲击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的增大,许多老年人无法从子女处得到及时和经常的身体照顾和精神慰藉,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户口的限制导致大部分的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并定居下来,对于从中国农村地区到沿海发达地区打工的亿万农民工来说虽然他们已进城打工整整30年,然而他们依然无法获得定居城市的法律和社会权利。[5]农民工通常自身能力短缺、劳动技能差、文化水平低,导致工作回报低、很难在城市定居,即使是在城市定居的农民,由于经济条件、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的限制大部分很难做到把老人接到城市照顾。农村老人的地位也伴随着传统农业文明的衰落和社会变迁而下降,而社会流动的加剧更改变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家庭孝道思想,同时也增强了外流人员的自我中心意识,更加看重自身利益、经济条件的增长和生活的舒适性,而忽视赡养老人的责任,家庭职能和传统观念正逐步发生变化,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四)土地保障的弱化和养老保险的缺位使农村养老面临风险

随着农业收入的降低,土地已不能承担农村养老保障的功能,而长期以来和工作挂钩的养老保险制度一直把农民排除在养老保障之外,农村一直是土地保障和家庭养老为主。1992年尝试推广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在试行一段后因制度设计的缺陷而在实施中缺乏法律保障、不能体现社会保障的互济性和公平性、统筹层次低、覆盖范围小、保障水平低、社保基金增值保值难和管理不规范,以致难以达到保障的目的而被叫停。2002年开始探索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只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发达地区的郊区农村开展并逐步推广。最近人社部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计1.43亿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养老保险,这相对于我国农村人口总量来说,其参保率仍然偏低,且覆盖面窄、互济性不强,中西部普遍处于探索状态。土地保障的弱化、农业风险的加大、农村养老保险的缺位使农村养老面临风险,使农民对未来养老的预期不确定。

(五)农村社区养老支持的缺位

农村社区养老支持在集体经济的人民公社化时期比较完善,但是随着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传统社区力量被大大削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济上的自主权和独立性,使基于集体产权和行政规划建立起来的农村社区组织体系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彰显自治色彩的村委会。这样使得村委会在管理、组织和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大大减弱。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由集体经济体制逐步解体向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农民内部的职业、身份、利益、观念等进一步分化和多元化使农村社区日益多样化和异质化,农村社区逐步走向没落。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使农村社区彻底走向衰落,特别是农业税免除之后农村社区资金短缺、集体资源缺乏导致福利供给减少,从而无法给农民提供有效的服务,农民需要得不到满足,农民对原有的社区的认同、信任和归属感逐渐弱化。从目前来看农村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已不再依赖集体组织和农村社区,农村社区支持目前有名无实,更不用说农村社区养老支持。

三、建立农村多功能社区养老支持的可行性分析

尽管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但重建以生活照料功能为主的多功能农村社区,对农村养老支持发挥重要作用非常有利,并具有可行性。

(一)农村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农村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居民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社区环境中,人们非亲即邻,形成了以地缘、血缘、亲情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一代代生息繁衍使得农村社区人们之间“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社区居民之间相互信任、患难相恤、交往频繁、人际关系较为密切以致相互之间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共生性,这种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里的社区成员更易于形成共识和合力,便于动员和组织起来实行养老互助,实现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二)农村家庭结构逐步小型化之后,人们日常交往的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

虽然农村社区整体互动关系减弱,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能给自身带来利益和帮助的邻里关系的培养,人们互补有无,邻里关系和亲朋关系互动日趋紧密,依存和共生性加强。由于民工外流导致日常劳动力的缺乏,邻里和亲朋之间互助加强,出现劳务互换和小额有偿服务,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协作支持和互动频率日趋提高。实际上,这些自发的互济行为、有偿服务和利益的趋同强化了农村社区的互动,已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网络资源基础。

(三)共同的传统、风俗习惯、归属感是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构建的文化基础

农村居民长期生活在同一地方,流动性小、同质性强,彼此之间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社区既是人们的聚居地,又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交流和休闲的场所,是家庭之外的重要情感交流地。虽然农村传统的社区文化受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冲击变化很大 ,但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文化根基仍然存在,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构建仍有其文化根基。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构建提供了契机

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短缺,大部分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有的甚至入不敷出,所以很难为社区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也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各地正以此为契机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改善农村环境和加大农村投入,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建立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初步构想

政府是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和组织者,应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制定社区养老支持实施方案,规定农村社区养老支持的范围、规模、制度、运行机制、组织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使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设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府应摒弃“家长式”的管理和保护,成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设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设提供一切可能的公共服务,让全体社区成员对社区养老支持事务“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促使社区养老支持自我发展,实现自治管理。

(一)加大对农村社区对养老资金的筹措力度

资金问题是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建立的最大问题,政府虽然不能承担全部资金保障责任,但应该建立财政支持机制,不能沿用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由财政投资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由农民自筹的不平等制度,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应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6]从而减轻农村居民的负担,使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为了避免财政包揽,应实行多渠道筹资方式,鼓励社会捐赠、居民自筹和国家配款机制,努力开发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自我筹资的发展能力,缓解农村社保资源紧张状况。事实上,目前农村社区养老物质支持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农村中被弃置的二手物品和长期忽略的资产,均可利用起来成为养老支持的资源。农村的很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使住房“荒废”,又有很多留守老人独居庭院使住房“闲置”,加上各类集体经济时期留下的房产,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起来的纯市场经济之外的资源,只需精心组织合理运作,就可以成为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人力资源问题的解决,可充分调动农村留守妇女和愿意参与社区服务的健康老人或准老人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才能、智力、技术和经验为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各种服务,这种基于互助关怀的社会关系既可以帮助社区满足农村老人生活照料的需求,也使参与者的才能、贡献和价值获得认同,又可使他们建立自尊及自豪感,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村社区提供的一定数额报酬,还可以增加参与者的家庭收入。

(二)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组织建设

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浩大工程,单靠农村社区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应该充分整合现有的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建立一个政府、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和社区、家庭广泛参与的组织机构。政府层面主要是尽快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确保农村老人的经济保障,并在监测、引导和发扬传统的助老、爱老、敬老、尊老等优良民俗民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进行引导和监督,使子女认识到赡养敬爱父母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不是单纯的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家庭伦理道德的体现,是应尽的义务。[7]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不仅要为农村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救助和福利、残障康复、心理健康辅导、生活适应、老人发展等服务,而且还要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教育、社区动员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等社会工作,强化农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和家庭则主要肩负满足老人感情需要和交往需要方面的任务。就目前广大农村社区而言,家庭对老年人情感满足和精神慰藉的支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被感受的主观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个体在情感上获得的支持远胜于物质上的客观援助,这是一种精神支柱,这种情绪体验与其主观感受密切联系,更能提高个体的直观幸福感,因而比客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更有意义。[8]个人对家庭的依恋和家庭对成员的包容与支持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也是社会得以稳定的重要因素。[9]农村养老必须通过公助、他助、自助的方式充分整合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多方面的功能,使农村老人“老无所忧,老有所养”。

(三)强化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个性化服务

农村社区养老支持的发展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各种资源,为满足农村老人多样化需求而创新服务方式。农村老人生活照料问题是农村社区养老支持要解决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养老的突出问题,尤其是高龄老人的护理和照顾,而缓解我国老龄化窘境最为困难的将是农村高龄老人的照顾和护理问题。[10]社区可以通过组织上门服务小组,以互助和非纯经济利益为主导的形式让小组成员利用闲暇时间入户为困难老人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农村困难老人的家务料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农村老人健康服务方面,可联合村卫生诊所建立医疗保健服务点,设立家庭温馨病床,探索居家看护老年病人,建立社区老人健康档案,实现信息联动。老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由卫生诊所专业人员和专业社会工作者给予支持,并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和保健服务等。社区工作人员则可以在寻医问药、陪护、生活料理等服务方面提供支持。注重培育和发展居民参与型的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第三方”作用,非政府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为社区提供了人力资源,而且提供了物质资源,同时也增强了人们之间的信任,培育了社会资本,激发了人们参与民主的热情。[11]居民参与型的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可促进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的健康发展。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使农村社区养老支持更加专业化,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介入不但能为老年人提供救助及福利、残障康复、心理健康辅导、生活适应、老人发展等服务,还可以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教育、社区动员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等社会工作,强化农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志愿者为农村社区老年人服务,并鼓励慈善事业捐赠和救助,整合各种资源来共同化解农村养老困境。

(四)农村社区养老支持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支持

农村养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老人们的孤单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居住空间的代际分离和子女外出打工,使农村老人普遍陷入空巢而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在老年人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是健康状况(30.4%),其次是孤单(26.6%),再次是经济状况(24.7%),其他困难占18.4%,老年人缺乏各个方面的精神慰藉,精神娱乐少,社会支持网络单一,大多数人只能与配偶和邻居保持较多的交流。[12]导致老人心理孤独、性格孤僻,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孤独成为很多老年人生活当中的最大障碍。农村社区要建立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各种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精神健康方面的讲座,并为中心提供和配备一些电脑、电视、录音机、录像机、唱片机、图书和棋牌等娱乐硬件设备,供老年人学习知识,了解外界、放松心情,展示自我和娱乐休闲,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服务中心又为老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场所,老人们在服务中心的聚集可以增加他们述说、闲谈、交流互动的机会,释放心理的压抑和苦闷,解除孤独感,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

[1] 刘萍, 席淑华, 马静.我国老年人社会支持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46-47.

[2] 尚晓援, 李振刚.山西农村老年照料的个案研究[J].人口与发展, 2009(1):296-298.

[3] 周良才.中国社会福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54.

[5] [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6.

[6] 中国社会保障网.2007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http://www.cnss.cn/zlzx/sjtj/ldbzbtj/200805/t20080521_19 0134.html,2008.5.21.

[7] 陈伟东, 张大维.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3):10-18.

[8] 郭玲, 孙全华.农村养老问题与新型孝文化的倡行[J].求索,2009(5):72-74.

[9] 吴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沪), 2008(4):984-986.

[10]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J].北京大学学报, 2009(3):58-65.

[11] 杨团, 李振刚,石远成.融入社区健康服务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09(1):46-55.

[12] 施巍巍, 颜少君.国外社区参与社会管理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 2009(2):122-125.

[13] 东波,颜宪源.构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之路径[J].大庆社会科学,2008(6):62-68.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家庭“煮”夫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恋练有词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