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达
甲午战争前的近半个世纪,长沙的城市公共文化基本延续了传统的街头文化形态。在城市有限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市场、茶楼、戏院、寺庙内,呈现的基本都是传统的文化式样。长沙的经济地位在此时还不十分突出,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也因长沙地处内陆而后知后觉,并未做出迅速反应,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在这座号称“铁门之城”的城市里尚未立足,穿行在此时的古城长沙,满目所见,都是湘军兴起后奢靡与贫乏并行不悖的街头市井文化,这也是此时长沙公共文化主要的表现载体。相对于传统城市文化的私人性、等级性、宗法性和封闭性,维新运动以后长沙的街头文化发生了以平等性和公共性为特征的公共性转变,而公共性本身就是现代城市的一个重要属性,而城市公共文化则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民意识和市民社会得以孕育的一个文化基础。
现代市政设施出现以前,街道是长沙最重要的公共空间。在社区意识还不十分强烈的时代,街道包括了邻里、街坊与街头小广场等一系列场所,也包括茶楼、戏院、理发店甚至向市民开放的寺庙等街道周边的公开或半公开场所。市民日常公共生活,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些空间内,因此,街道除了基本交通作用外,还供普通市民分享来从事各种商业、娱乐活动,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公共文化。
空间内的社会秩序实际上由保甲制和宗法制来共同维护,但很多时候却是处在一种微妙的无政府状态,靠着一些不成文的习俗和道德在维系秩序。一般的民事纠纷和偷盗事件,几乎全靠宗族和社区的自觉防护,政府无能为力。比如,1897年长沙发生窃案登记在册的有100余起,大多是小案,街头巷尾失窃财物,最后却破获无几,以致市民对保甲局发出“非扫除而更张之,不足以挽积习而卫民生”的呼声,①《臬辕批示》,《湘报》第3号,湖南图书馆藏。可见,长沙在近代报刊出现以前的鸦片战争前后,街头情况可能更加“自主”。当然也有一些成文的规定制约着街头商业文化和社会秩序,如各行各业订立的各种规章制度,就对街头秩序有很好的稳定作用。
湘军兴起后,文化消费达到一个小高潮,街头活动相对频繁。享乐习气跟随湘军的发达而风行长沙大街小巷,街头民众不是有钱人,光顾鸦片馆、妓院的不多,他们奢靡的方式是变着各种花样赌博,如骨牌、掷骰子、“六博”、弹钱宝、叶子戏以及斗鸡、斗蟋蟀、斗鹤鹑等,街坊、摊主们闲来无事,三五成群,当街小赌。当然,街头也有一些围棋、象棋等智力游戏,也是小孩子们游戏的场所。
一般长期活跃于乡村的地方小戏,到清末也开始在农闲时节或重大节日组班进城,在街头设立戏台,向市民演出,赚取一些额外的小收入。戏曲的演出多在传统节日、宗教祭祀以及婚丧嫁娶等特殊时间和地点进行。如“长沙有县城煌庙、南岳行宫、陶公庙等50多座小庙宇,各庙菩萨生日皆有固定日期。到了寿期,都要演戏三五日或十天半月不等。”②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沙市志》第十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演出形式简单粗陋,与元杂剧之前的宋金杂剧一样,演员们基本是业余的,多为城郊的农民、手工业者,一般穿着日常服装登台,演出的剧目也大多短小粗糙,多为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也有一些取材于市民生活,贴近平民百姓,以喜剧和闹剧居多,其中也宣扬了一些迷信思想和落后观念,很受普通市民欢迎,但也因此被绅士阶层所不齿,认为这些小戏粗俗,斥其为淫戏,比如湖南的特色地方戏花鼓戏在清末进长沙城不久,就被明令禁止。但这些业余戏班流动性很大,演出时间又不长,加之街头本来就是一个市民自主的场所,无论是官还是绅,都无力全权干预,所以这些街头小戏很难禁止,每逢重大节日,街头唱戏的、杂耍的、卖艺的,还是随处可见。
传统节日,街头盛会,是长沙传统城市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公共文化娱乐活动总是与传统仪式、宗教祭祀、风俗迷信等传统元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总的来说,传统公共文娱活动的目的,大致可分为三种,即“赛会媚神”、“誓愿”、“灾后谢神”,①湖南调查局编辑:湖南民情民俗报告书(二),民国元年湖南法制院铅印本,第56页、第7页。但实际上,迷信思想往往只是名目,这些节日庆典之所以受市民欢迎,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它们的文化娱乐功能。比如元宵佳节,长沙街头最为流行的公众活动是舞狮、舞龙和耍花灯,时间持续很多天,“长沙一般在正月初六七即开始玩龙灯,至元宵形成高潮,其时闺秀老妪也外出观灯,不拘礼节,古称不眠之夜。”②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长沙市志·第十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3页。
在长沙的湘俗赛会中,还会有杂艺活动,杂艺除了舞枪弄棒、范神抚鬼,也包括说书、魔术、禽戏、猴戏等等。街头的杂耍艺人很多都具有尚武精神,正因如此,也常常引发械斗。“父兄相传以习拳为随身之艺,可以御侮。……其余所谓种瓜、偷桃、开肠破肚、耍瓮、上云梯、走软索则以游戏取财卑卑不足论也。”③湖南调查局编辑:湖南民情民俗报告书(二),民国元年湖南法制院铅印本,第56页、第7页。
总的来说,甲午战争前后的长沙城市公共文化依旧在延续着古老的传统,缺少现代性元素,但是,随着经济基础的缓慢变化,以及政治因素和改良精英的影响,在传统的内部,也在滋生着变异。
鸦片战争前后的长沙城市经济基础与社会形态,依然是封建制社会的延续。此时,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文化落后,绅士阶层和精英人士对公共领域还少有触及,官方意识形态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平民阶层公共文化的开展必须靠传统和自发的力量才得以实现,这就决定了长沙城市传统公共文化的内容和性质。
同时,由于长沙地处内陆,交通并不发达,商品货物的集散地多设在湘潭等地,长沙本身的经济地位和交通地位即使在湖南省内也算不得显赫,这就使得城市文化呈现出封闭性和滞后性。鸦片战争以后沿海一些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受到的巨大冲击,到了长沙,可能就只是一点点小涟漪。在普通市民阶层的公共文化生活中,受到的冲击就更小,他们固守传统文化,对外来事物持坚决抵制的态度。西方的物质生活,如洋火洋油洋布,还能缓慢打开市场,但西方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宗教文化,就很难在长沙立足。长沙城市传统公共文化的封闭性和排外性与后来精英阶层“开风气之先”的开明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情形直到维新运动之后才渐渐得到改善。
在传统自然经济基础上,难以滋生自由平等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鸦片战争前后在长沙街头、广场和其他公共空间内,依然处处显示出封建的等级性和宗法性。一方面,大的宗族和绅士家族作为政府权力的补充和延伸,在城市公共空间内形成一块块家族领地和势力范围,享有不少特权,甚至通过私建花园、禁止小戏等方式侵犯公共空间和公共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即使在普通市民当中,也存在着等级性质,大商户与小商户之间,手工业者与街头苦力和城市流民之间,地位就不是平等的,享受的城市公共文化资源也有等级之分,市民社会要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生成,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没能唤醒沉睡中的湖南,但甲午战败还是给湖南以强烈震动。长沙官绅开始救亡图存的探索。他们要求早日启动变法图强的进程,如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至少也要在湖南范围内图强自保。梁启超1899年忆及湖南维新时这样写道:“自甲午之役以后,湖南学政以新学课士,而谭嗣同辈大倡于下,全省沾被,议论一变。及陈宝箴为湖南巡抚,其子陈三立佐之,黄遵宪为湖南按察使,江标任满,徐仁铸继之为学政,聘梁启超为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与本省绅士谭嗣同、熊希龄等相应和,专以提倡实学,唤起士论,完成地方自治政体为主义。”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第130页。这段话大致说明了长沙维新时天时地利人和等诸要素。
在维新人士的设想中,完成地方自治是最终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开官智、开民智。3年时间内,《湘学报》、《湘报》、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卫局等一批宣传改良思想的报刊、团体在长沙相继成立,率先在公共媒体和公共教育方面启动了城市公共文化的早期现代化进程。
唤起民众是改良精英们念兹在兹的要务,而唤起民众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介入公共领域,引导公共文化。这是改良者和革命者都谙熟的途径。要改变和介入城市公共文化,首先要占据公共空间。维新运动中成立的保卫局,可谓是维新士绅对长沙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介入。黄遵宪在日本目睹其城市秩序的井然,回国后看到中国城市街道的混乱,深感“警察一局,为万政万事之根本”。⑤参见《黄遵宪致梁启超书》,《中国哲学》第8辑。要变法维新,先要维护城市秩序。根据《保卫局章程》,湖南保卫局的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违法、索罪犯”,⑥《保卫局章程》,《湘报》第7号,湖南图书馆藏。具体包括清查户籍、巡查街巷、侦查办案、梳理交通、调解纠纷、处理偶发事件、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等等,比起保甲局,职责范围扩大了,对城市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
保卫局开办之初,由于长沙城市基层社会几乎处于半无政府状态,情况混乱复杂,市民对保卫局并不抱很大希望,甚至一度嘲笑保卫局巡查的制服,“群情疑怪,物议沸腾”,①《戊戌变法档案史资料》,第502页。保卫局因此更勤勉地巡查街巷、日夜整饬,城市秩序大为改观,市民于是对保卫局起了好感。有市民开始为保卫局出谋划策,提出具体建议,②《湘报》,第143号,第571页。保卫局很快就取得了长沙市民的信任。开局一个多月,《湘报》上屡见巡查捉拿罪犯、搭救妇女儿童、救护自杀者、捡拾物件归还原主等记载,点名记功的巡查十多人,“城中无赖痞徒,渐皆敛迹”,③《保卫近闻》,《湘报》第148号。城市秩序短时间内得到很大改观。
保卫局《清查街道章程》对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卫生、摊位的管理都有明确规定,巡查在巡视街道时,必须执行这些规定,疏导交通、督促和维护公共卫生、管理街道附近的摊位摆设,一定程度上兼有今日城市中交警、城管和卫生部门的职责。以前由宗族和行会维护的街头秩序,有了现代市政雏形的保障。
改变城市社会秩序是改变城市公共文化的基础。以前明令禁止的赌博、械斗、“淫戏”等街头文化活动,屡禁不止,现在情况好转,精英人士对公共空间的控制力加大,引导能力也随之加大。这是一个开端,以后,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警政制度却沿留下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公共空间内的秩序有了保障,再加上公共媒体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团体的普遍成立,以及新式教育的出现,城市的公共领域不断扩大,新思想新观念渐渐渗入,长沙城市公共文化便一步步朝现代化方向迈开步子。
1904年开埠,确立了长沙作为湖南对外贸易的中心地位,大批洋商洋货涌入长沙,对传统的经济形态形成了剧烈的冲击,也大大改变了城市空间格局。这也是长沙城市公共文化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和动因。
长沙商品市场的发展在开埠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传统手工业破产的脚步加快,传统和落后的城市自然经济基础终于在外力作用下开始瓦解。这是城市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随着长沙与汉口、广州等地贸易往来的发展,经济地位和交通地位显著提升,民族工业也获得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开埠后,著名革命志士禹之谟就将其设在湖潭的“湘利黔”织布厂迁往长沙荷花池,并附设工艺传习所。在长沙外城,一批工业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工业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沙的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变化。外国领事馆进入长沙,外国资本家以及一些受西洋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开始在长沙兴建各类西式建筑,并形成一股风尚,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同时,在私立领地内建设的小型私人花园和绿地,也为后来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新的城市元素对原先的封建城市形态形成了冲击,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布局的变化而有了新的发展。水陆洲成为外国使馆领地,商埠区先是定在北门外一带,后来改到西门外沿城一带。沿江码头的规模在扩大,布局也发生变化。街道方面,一些老的商业街衰落,新的商业街不断形成,洋行沿江林立,市内商业中心区正式形成,并渐渐突破城墙的限制,从太平街、药王街到八角亭、司门口、红牌楼(今育婴街至苏家巷一段)、南正街、坡子街、泉后街连成一体,其中南正街一带渐渐成为了长沙城内商业最繁荣的街道。原先街道上的行规是,同行业内新开设的门店必须间隔“上七下八家”,这一规定曾有效限制了同业内的恶性竞争,维护了街道的公共秩序,但也阻止了具有规模效应的成熟商业区的形成。开埠后,这种规定很快被打破,同行业中较大商户往往聚集在一起,集中在一条街上,“地位、身份、职业等等相对接近的人居住在一起,形成邻里和社区,这当然是为了沟通的方便。一条商业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商人之间尽管竞争激烈,但还是愿意挤在一起,因为到这里来的顾客多,这里有规模效益。”④赵世瑜:《清代城市生活长卷·序言》,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城市街道至此已颇具现代色彩,公共空间的这种现代化转向,为城市公共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