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利
(安徽省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池州247000)
池州是安徽省产茶大市,年产茶叶6000t,产值2.4亿元,茶叶在池州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山区农民的经济支柱,山区茶叶品质好,但售价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经营,生产规模小而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不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茶农增收比较困难,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经营状况,池州市茶业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产茶重点乡镇组建茶业合作社,提高茶农的组织化程度及茶园管理和茶叶制作水平,促进企业增效,茶农增收。
1.1 调查摸底,制定方案 协会首先对全市重点产茶乡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当地茶农思想状况,倾听农民的意见,掌握基本资料,分析情况,制定具体方案,确定组建的形式,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能人带动型、村集体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型三种形式。
1.2 宣传发动,动员茶农入社 山区茶农居住分散,思想相对保守,同时对合作社还抱有怀疑和观望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协会作为中间组织,进行宣传发动,上门做思想工作,解决茶农后顾之忧,明确入社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给他们一个明白账,鼓励茶农积极参加茶业合作社。
1.3 技术培训和生产辅导 茶叶合作社是一个综合经济组织,既要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又要有很高的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为了办好合作社,协会经常邀请专家教授到合作社讲课,举办培训班,在茶叶生产季节派技术干部到合作社进行生产技术辅导,经技术干部辅导生产的茶叶品质好,市场售价高。
2.1 能人带动型 这种形式是指由农民企业家或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能力的农民带头人带动的合作社,已经建成茶业合作社中的梅村、梓桐、下闵园等都属于这种类型。梅村合作社的能人是叶金舟,原为高坦供销社的茶叶收购人员,下岗后联合4户茶农办起了茶叶初制厂,但规模不够大,茶叶资源也不能很好控制,甚至出现了厂与厂之间争抢鲜叶,哄抬价格的现象,2004年还出现了一农户夜间故意将电线短路,造成停电,破坏生产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些对生产不利的因素,2007年,协会在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召开梅村茶农会议,动员茶农参股入社,组建梅村茶业合作社,经营上采取“统一标准加工、统一品牌经营、统一包装销售,分户管理茶园”的“三统一分”模式,目前该社下辖12个茶叶初制厂,社员117人,社员入股资金100万元,茶园面积267hm2,年产茶叶80t,兴建了6.7hm2无性系良种茶园,在池州、上海、安庆、淮南等城市及周边城镇设立了9个直销点。
2.2 村集体带动型 因为组建合作社需要一定的财力和一个管理组织,在没有能人带动的情况下,协会选择村集体为依托,由村集体出资,兴办茶叶初制厂或茶苗繁殖基地,依靠村集体组织进行生产经营管理,吸纳农户入社,在已建成的茶叶合作社中,狮山、新棚、源口等为村集体带动型合作社,其中狮山为茶苗繁殖合作社,2007年借助市农技中心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支持,成功地进行了茶苗繁殖和销售,让社员获利。
2.3 公司+基地+农户型 这种类型的合作社,是将两个优势进行互补,安徽国润茶业公司是池州市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叶生产和红茶出口公司,拥有资金、技术、机械、销售网络优势;山区具有茶叶资源优势,协会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将二者进行结合。2007年,协会为安徽国润茶业公司牵线搭桥,在茶区建立了郑村、红桃两个合作社,其中郑村合作社被列为省级红茶出口示范基地,合作社生产的红茶全部卖给国润茶业公司,既为山区茶叶找到了销路,又为公司提供了货源。
3.1 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 合作社的建立,将池州市茶叶一家一户的小作坊生产转变为集约化生产,社员分散管理茶园,向合作社交售鲜叶,统一加工,扩大了生产规模。
3.2 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注册茶叶商标,统一加工茶叶,统一包装销售,由过去的“提篮小卖”变为批量销售,产量、质量、价格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3.3 便于管理和新技术的推广 合作社是将弱势群体集中起来发挥总体优势,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集体组织,便于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的推广,如池州市的绿茶生产流水线就是通过合作社来推广的。
3.4 茶农增收明显 经协会对全市20多个茶叶合作社的生产情况调查,入社与未入社的茶农对比,入社后的茶农收入明显增加。如2009年成立棠溪山寨有机茶合作社,当年人均茶叶收入增加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