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陈 渝(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4)
非理工类《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 艳,陈 渝(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重庆 400054)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是针对高校非理工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分析《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心设计第一堂课程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上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变更传统的考核方式等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对《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是管理类、经济类和文科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利用高级语言开发工具Visual FoxPro 6.0 进行数据库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能。该课程属于国家教委提出的非计算机专业的3个层次课程体系中的第2个层次[1-2],是一门“可视化的界面设计+过程化的程序代码设计”的课程。
为加强《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尝试性地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非理工类学生的《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 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4点:
1) 非理工类学生一般都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普遍具有畏难情绪[3]。
2) 学习目的不明确[1],部分非理工类学生个人认为《Visual FoxPro 6.0程序设计》课程用处不大,只是为了获取学分。
3)非理工类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4],动手操作能力较差,不太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4)考核方式不太科学,不能有效地反映学生对课程掌握的具实情况。
2.1精心设计第1堂课课程内容,坚定学生的课程学习自信心
许多非理工学生在还没有接触《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前,就觉得计算机程序类课程不好学,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丧失学习信心。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呢?笔者认为,《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的第1堂课非常重要[1,4],它直接决定了《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的第1章一般是介绍关于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涉及到许多术语。如果按部就班的授课的话,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很难理解[5],更不要说树立学习信心了。笔者在讲授第1节课时尽量避开这些难以理解的原理和概念,通过演示一个典型的应用程序引入。比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这是一个与学生本人联系紧密的实际应用系统。通过对系统的介绍与功能模块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即将学习的课程是做什么的?有什么样的实际用途?这种开篇入门课,让学生感到该课程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从而坚定了学好这门课的信心,为后续课程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非理工类学生开设的《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学时较少,一般情况下只有32学时。因此,要想使学生在如此少学时的前提下较好地掌握《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所谓“教无定法,贵在有法”,只要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就能够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1)循序渐进教学法 非理工类学生计算机基础比较差,对某些知识点掌握要相对困难一些。在教学时,可循序渐进地把教学中的难点分散。比如学习SQL SELECT命令时,并不是把命令的语法格式一股脑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将它精简为“SELECT- FORM -WHERE”格式。然后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让学生很快能掌握基本命令的格式,然后再逐渐增加例子的复杂性,引出命令中的其他格式。如列出所有职工名单:“SELECT * FROM 职工”;列出所有工龄大于15年的职工名单:“SELECT * FROM 职工 WHERE 工龄gt;15”;列出所有工龄大于15年的职工名单,去掉重名:“SELECT DISTINC 姓名 FROM 职工 WHERE 工龄gt;15”。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学生明白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就会理解深、记得牢、用得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知识点的掌理和掌握。
2)案例教学法 一般情况下,非理工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2]。许多学生都是第1次面对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其中大量的抽象概念会使很多学生盲然无措。如果还采用“先介绍基本概念、命令的格式、功能说明、注意事项等,再举例应用……”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太适合非理工类专业的大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授课内容适时地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4]。例如,在学习表单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个QQ登录界面的例子, 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传授操作方法和技巧;同时引出如什么是表、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属性一系列的概念。这样,学生可直观、快速地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点、概念和运行机制,最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学生能快速获取、掌握知识的目的。
3)交互式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意识,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采用课堂讨论和“一问一答”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另外,老师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留给学生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比如,笔者在介绍如何构造索引表达式时,引入了一个具体的实例:“为某数据表中的名称降序排列,名称相同时按启用日期降序排列。”通过分析与讲解,求出了索引表达式“名称-dtoc(启用日期)”得到了相应的程序语句。紧接着提出一个问题:“如果题目要求依据以部门排列,部门相同时则按启用日期升序排列,又该如何实现?”课堂上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利用多媒体鼓励学生上来实际操作,并观察程序语句的执行情况和运行结果。最后让同学们再对错误现象逐个进行讨论和分析,在“一问一答”中掌握了索引表达式的构建。
总之,不同的教学方法所适用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一种或几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
2.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仅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2]。课堂上,对于实际操作部分,教师应尽量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这样,学生可以同步看到老师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直观地理解《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的操作方法和操作结果。而对于多媒体教学不易实施的程序设计方法或编写一个实用的程序,可采用“传统的板书讲解+上机演示+大屏幕投影”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学生可从中体会到如何思考、推理, 如何用语句来实现算法等等。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 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4注重上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上机实验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听讲不练习很难达到学习课程的目的[2,5]。因此老师要重视上机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在设计上机练习题目时,应确保题目比较贴近生活学习实际,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课程知识加以解决,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就感,主动参与到上机实践中来。
另一方面,练习题目应分为基本题目和综合题目。①基本题目要按照教学顺序设计, 尽量避免涉及后续章节的知识,而后续章节的题目最好是前面练习题目的延伸和拓展, 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再认识;②综合练习题目则应是对整个课程所学基本知识的总结和巩固, 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和规模。这类题目可采取分组的形式,由几个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主要由学生自发结合,老师需注重各个小组学生水平的均衡性,必要时予以引导和调整。小组里面自己产生小组长,由小组长具体负责任务分解、小组讨论、具体实施等。这种小组分工形式,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5变更传统的考核方式,提高课程考核结果的科学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通过期末考试确定成绩,学生往往是平时不学,通过考试前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对付,这种考核方式显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将《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 课程的考核分为2个部分:理论知识考核与应用能力考核。有关数据库基本概念、《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 的基础知识等作为理论知识考核的内容, 考核方式可通过期末笔试来完成。而应用能力考核则可以灵活多变,例如教师可在该课程结束前,布置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设计题目,通过验收答辩的形式评定成绩,也可以在最后一次上机时当场布置几个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根据完成的质量来评定成绩。以上2部分的成绩建议各占50%,作为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然后按期末考成绩与平时成绩8∶2 (或7∶3) 的比例得出学生该门课的总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既重视理论又重视实际操作,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又能达到提高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的目的。
针对非理工类学生的特点,对现有的《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是每一个《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任课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然,要想将《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程,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笔者相信,只要在《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认真总结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探索教学规律,就一定能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更多、更符合社会要求的非理工类的数据库实用型人才。
[1]赵月爱. 《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28(10):46-47.
[2]张芳, 王桂红. 非计算机专业《Visual FoxPro 6.0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6):912-914.
[3]李慧, 郑芸. STB教学模式在Visual FoxPro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8(1): 118-120.
[4]滕永晨, 廖成斌. 大学文科专业“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0): 70-71,162.
[5]夏梅宸. 浅谈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2):40-42.
[编辑] 洪云飞
N4
A
1673-1409(2012)05-N176-03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5.059
2012-02-14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834120)。
王艳(1972-),女,1995年大学毕业,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