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地震学会自1979年成立以来,在中国科协和中国地震局等有关方面的关怀下,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逐渐成长为推动我国地震科技事业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社会力量。截止2012年6月17日,中国地震学会共有注册会员2 022名,学会会员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的192个单位,会员专业涵盖与地震科学相关的各个学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科技领域享有盛誉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近年来,地震学会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坚持学会的宗旨,秉承和发扬学会的优良传统,贯彻“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活跃学术思想、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学术道德建设等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特别是在抗击汶川、玉树等一系列严重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学会号召和组织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弘扬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在震情跟踪研判、应急救助、恢复重建、知识普及、舆论宣传等各个环节开展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工作的最终胜利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赢得了全社会的赞誉。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科技改革发展和防震减灾事业“十二五”新布局都对地震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6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胡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要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从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等5个方面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地震局长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陈建民局长代表党组对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支撑和引领,提升贡献率作出了部署,要求地震科技工作必须盯需求、夯基础、重应用、抓管理,注重地震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性工作,加强地震科技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完善地震科技管理机制,强化地震科技交流合作,优化科技创新环境。2011年以来,中国地震局与陕西、湖北、广东3省政府和铁道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年两会期间,多位省领导专门拜会地震局,要求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防震减灾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更加紧密地融入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去。在已经开展的合作中,很大一部分是地震科技领域的合作,而且整体合作水平和合作的效果也取决于地震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这都对地震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地震科技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肩负着重要使命,中国地震学会要团结带领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人民团体的特点与优势,号召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推动科技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对新科技革命挑战的伟大实践,在学术交流、科学技术普及、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做出应有的成绩。中国地震局将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支持学会的工作,也希望中国地震局所属各部门及学会的挂靠单位能够为中国地震学会的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共同为我国地震科技进步创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