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2-03-31 21:23:38
重庆医学 2012年22期
关键词:肺门细针穿刺针

沈 查

(重庆市璧山县中医院内二科 402760)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气胸、肺出血、血胸、肿瘤扩散和种植等,其中气胸和肺出血是主要的并发症[1],对本院164例CT显示肺癌肿块,空洞病灶、双肺弥漫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4例为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本院收治患者,其中胸部CT显示肺部肿块(直径1~10cm)146例、空洞病灶8例、双肺弥漫性病变10例;其中男117例,女47例,年龄24~83岁,平均60.5岁。

1.2 方法 术前查血常规、抗HIV、HBsAg、血气分析、凝血四项、肺功能、心电图;准备各种抢救设备(氧气、吸痰器、直接喉镜、气管导管、简易呼吸器等)、药品;充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手术目的、过程、风险以缓解患者恐惧紧张情绪;训练患者闭气,需俯卧位穿刺患者术前2d坚持俯卧位训练4次/d,每次0.5h。体表固定自制定位架后CT薄层扫描,结合CT图像、激光线、定位架确定体表进针点、进针角度、深度;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逐层麻醉(避免刺破脏层胸膜),用BARD活检针(16或18G)穿刺,CT复描确认穿刺针已进入病灶后,触动扳机完成切割,迅速拔出穿刺针,标本送检。CT扫描了解气胸、肺内及胸腔内出血情况;咯血者立即俯卧位,尽量咯出血液避免窒息;观察10min若无特殊情况平车送回病房,平卧休息24h,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咯血情况;并发气胸者吸氧,次日胸片检查了解气胸情况。

1.3 严重并发症判定标准 (1)气胸:肺组织压缩30%以上,不能自愈,需要抽气或闭式引流;(2)肺出血:一次咯血量大于10mL;(3)针道转移:出现空气栓塞、休克甚至死亡[2]。

2 结 果

2.1 病检结果 鳞癌74例,腺癌45例,小细胞癌15例,肺泡细胞癌8例,巨细胞癌1例,低分化癌1例,炎性假瘤5例(其中1例手术证实,其余4例随访1年病灶略有缩小或无明显变化),肺脓肿3例,嗜酸性粒细胞肺炎2例,曲霉菌肺炎1例,结核4例,未明确诊断5例(外院诊断鳞癌1例、腺鳞癌1例,1例病检考虑结核结节按结核诊断性治疗1年结节消失,1例双肺弥漫性病变病理诊断不典型增生死于呼吸衰竭,1例失访)。穿刺成功率100%,诊断率96.9%。

2.2 并发症情况及处理 (1)气胸12例(7.3%):11例肺压缩30%以下,经吸氧治疗3~7d后痊愈,1例压缩50%伴有呼吸困难,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治愈。(2)肺出血20例(12.2%):咯血10例(6.1%),2例术后立即咯血约20~50 mL,立即头低足高位并尽量咯出血液,静推巴曲酶2U,数分钟后咯血明显减少或停止;8例为术后间断少量咯血,未做特殊处理;穿刺针道出血15例(9.1%);病灶邻近部位出血3例(1.8%)。严重并发症3例(1.8%)。本组病例中未出现空气栓塞、休克、血胸等并发症。

3 讨 论

国内大宗病例文献报道:气胸发生率为7.2%~13%,肺出血发生率为6.6%~21%[3-5]。本组病例中气胸发生率为7.3%,肺出血发生率为12.2%,与文献相符。

并发症原因分析如下。(1)病灶大小、深度、位置:小病灶、距胸壁越远的病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已成为共识[4-7]。小病灶并发症高于大病灶,是因为小病灶易受呼吸影响难以准确定位,一次穿刺成功率低,重复穿刺及调整穿刺针方向概率高,因而增加了胸膜、肺的损伤,切割时因切割长度超过病灶直径而损伤正常肺组织;病灶距胸壁越远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因为病灶距胸壁越远进针越深、方向不易掌握,一次穿刺成功率下降,往往需要重复穿刺或调整进针方向,增加损伤概率,病灶远穿刺路径长增加血管损伤概率;病灶位置,作者认为病灶距肺门越近并发症越高,因为距肺门越近进针往往越深,肺门区血管较多且粗大,故并发症增加。本组病例中大量气胸者为小而深的病灶重复穿刺引起,大量咯血者均为临近肺门病灶。(2)患者因素:老年、肺气肿或肺纤维化患者由于胸膜弹性降低,回缩差,且该类患者大多闭气困难,配合差,故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组病例中并发气胸者9例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患者紧张、配合差也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3)活检针粗细:粗针活检取材较细针满意,但对肺和胸膜的损伤大,并发症多;细针活检对肺及胸膜的损伤轻并发症少;Geraghty等[8]研究846例肺内结节患者肺穿刺活检气胸发生情况,结果显示细针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粗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病例大部分患者采用16G活检针,但对肺气肿、肺纤维化、双肺弥漫性病变者选用18G活检针。(4)操作者熟练程度:国内文献认为操作者技术及熟练程度对并发症有明显影响[1,5,9]。

作者认为预防并发症应注意如下几点。(1)做好术前准备:术前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血气分析、肺功能、心电图,有明显禁忌者选择其它方法诊断;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以求得患者良好的配合,进行闭气训练,必要时俯卧位练习。认真阅读胸部CT,了解病灶大小、深度、位置,与心脏、纵隔、大血管及肺门的关系,病灶与上述重要器官界线不清时行增强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病灶与重要器官的关系。(2)术时依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体位(仰卧、俯卧、侧卧):患者保持安静、平静呼吸,CT扫描后确定进针点,计划进针方向、深度,并调整窗宽、窗位进一步了解穿刺路径血管情况及病灶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进针通路应尽可能避开肺大泡、血管,远离心脏、纵隔、大血管、肺门,尽量以最短的穿刺距离到达病灶;空洞性病灶外侧壁穿刺相对安全[10];进针时患者屏气,进针应快速准确尽可能一针到位,避免重复穿刺和穿刺针进入肺内后调整进针方向;切割组织时患者屏气并快速拔出穿刺针;若出现大咯血立即改为头低足高位,并嘱患者尽量咯出血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术后复扫CT了解气胸、出血、血胸情况,并积极正确处理并发症。(3)细针活检:对老年、肺气肿、肺大泡、肺纤维化,病灶靠近心脏、大血管、肺门和病灶位置较深的患者为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最好采用细针活检。(4)加强术后护理和观察:穿刺结束后平车推回病房,平卧安静休息24h,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咯血情况,注意迟发性气胸的发生,避免活动和剧烈咳嗽,对咳嗽明显者可适度镇咳治疗。(5)提高操作技巧:操作者应严格操作规程,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技巧和熟练程度,这对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总之,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评估,术中规范、熟练、准确操作,术后积极正确处理并发症,加强护理和观察,该技术并发症多较轻微、发生率低,严重并发症少见,较为安全,值得推广。

[1] 郭启勇.介入放射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1-42.

[2] 纪红,袁鲁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严重并发症的防治[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8):32.

[3] 张有智,樊建平,董都选,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附2015例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9):607-610.

[4] 林杰,杨汉丰,黄小华,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6):573-575.

[5] 张建伟,许春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7,22(4):398-401.

[6] 张雪梅.病灶因素对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05,20(6):536-538.

[7] 李强,张雪梅,牟伟.CT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1):1894-1896.

[8] Geraghty PR,Kee ST,Mc Farlane G,et al.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pulmonary nodules:needle size and pneumothorax rate[J].Radiology,2004,232(1):305-306.

[9] 仁二松,罗业春,徐郁军,等.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239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5,16(3):151-152.

[10]高飞,靳兆军,李振家,等.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空洞病变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4):406-408.

猜你喜欢
肺门细针穿刺针
肺门单中心Castleman病CTA“抱球征”1例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少儿肺门及周围阴影增大的X线图像分析
CT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诊断纵隔和肺门周围肿块的效果分析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2年26期)2012-07-26 01:51:00
新型合页套管穿刺针的制作及应用
山东医药(2011年18期)2011-04-13 08:50:16
细针穿刺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