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2012-03-31 19:59
地震科学进展 2012年4期
关键词:烈度汶川台站

林 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林 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80)

地震工程学的发展离不开强震观测资料,其中观测资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地震动时程记录;另一类是实际震害调查资料。在众多实际震害调查资料中,地震烈度分布是一种最为常见、最有价值的实际震害调查资料。如果能建立由强震观测记录衍生而来的各种地震动参数与烈度两者之间合理的关系,则可为地震应急和相应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有鉴于此,本文以各种地震动参数与烈度的相关性分析为核心,对用什么样的参数、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衡量烈度进行了探索。

本文以发生在中美的9次破坏性地震中捕获的部分加速度记录及其对应的烈度资料为数据源(共计226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了16种地震动参数与烈度的一元回归关系式,并对比分析了16种强地震动参数与烈度间的相关性。统计结果表明,标准累计绝对速度与震害烈度的相关性最好。采用标准累积绝对速度所确定的台站仪器烈度,与台站所在地区实际震害烈度一致的比率为42%,46%的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相差1度,12%的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相差2度。16种地震动参数所确定的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一致的平均比率为34.5%,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相差1度的平均比率为49.9%,相差2度的平均比率为15.6%。

统计结果表明,采用各种地震动参数与烈度的一元回归模型确定台站仪器烈度时,与震害烈度有较大的误差。因此,基于一元回归模型很难对一次地震的烈度分布进行可靠的估计。为此,本文建立了240种不同地震动参数组合、震级MS与烈度的多元回归模型,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烈度的正确识别率,烈度识别正确率最好的参数组合是谱烈度和标准累计绝对速度,用这两种参数组合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在计算台站仪器烈度时,与实际震害烈度一致的比率为51.6%,有92.2%的台站的仪器烈度与实际烈度相差在1度以内,240种地震动参数组合所确定的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一致的平均比率为45%,相差1度的平均比率为45%,相差2度的平均比率为10%。从统计结果看,多元回归模型计算台站仪器烈度时与震害烈度相符合的情况要好于一元回归模型计算的结果。

本文工作应用的中国记录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西南地区。本文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对这一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但是各种地震动参数的一元回归模型计算的台站仪器烈度与实际震害烈度吻合程度不佳,若直接用这样的参数进行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统计分析,则很难得到理想的结果。为此,本文对参与统计的中国记录以其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为统计分组标准,继而统计了不同特征周期区间用一元回归模型计算仪器烈度时与实际震害烈度的累积误差,并对这种误差进行了相应的修正。修正后的各种地震动参数称为等效地震动参数。用16种等效地震动参数确定的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一致的平均比率要好于未经等效处理的各种地震动参数确定的台站仪器烈度。另外对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组合的多元回归模型亦用相似的方法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地震动参数组合即谱烈度和标准累计绝对速度与烈度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的仪器烈度与实际震害烈度一致的比率为66.9%,有96%的台站烈度识别误差在1度以内。

目前我国工程场地使用的衰减关系大部分还是俞言祥、霍俊荣依靠美国西部地震资料通过转化方式得来的。有鉴于此,本文以汶川地震、汶川地震余震及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几次地震的观测资料为数据源,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统计分析了包括PGA、PGV、谱烈度、标准累计绝对速度等16种地震动参数和加速度反应谱的衰减规律。考虑到等效参数对台站进行烈度识别时,台站仪器烈度与震害烈度相一致的比率较高,因此,对各种等效地震动参数的衰减规律也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地震动的估计是地震工程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作用就是为抗震设计提供一个定量的数据。鉴于汶川地震中近断层强震台站数量较少,且不同烈度区台站数量分布不均匀,本文采用增设虚拟台站,并用一种综合办法确定了虚拟台站的地震动参数值,最后利用汶川地震各烈度区强震台站和不同烈度区的虚拟台站的参数值绘制了汶川地震加速度及速度等值线。同时,统计了不同烈度区观测台站(包括虚拟台站)的加速度峰值及速度峰值的范围、均值、标准差,并最终确定了我国VI~X度区PGA和PGV的取值范围,这些取值范围和我国烈度表中的规定相比是有一定差别的。

总之,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地震动参数和烈度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仪器烈度的判别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就是采用多个参数来组合、确定强震观测台站的仪器烈度;通过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几次地震的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最后提出了一种对一次地震地面运动场进行合理估计的综合方法。

烈度;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虚拟台站;等效参数

(作者电子信箱,林淋:linlin197805@163.com)

P315.9;

A;

10.3969/j.issn.0235-4975.2012.04.015

猜你喜欢
烈度汶川台站
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档案工作回顾
云上远眺新汶川
高烈度区域深基坑基坑支护设计
高烈度区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策略
一种适用于高铁沿线的多台站快速地震预警方法
高烈度地震区非规则多跨长联连续梁抗震分析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基层台站综合观测业务管理之我见
318国道沿线芦山地震的震害特征与烈度区划探讨
MDOS平台台站级使用方法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