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社会就业资源共享研究

2012-03-31 17:54吴萍萍明庭权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圈内资源共享武汉

吴萍萍 明庭权

(1.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 教学处,安徽 合肥 230001;2.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23)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武汉城市圈拥有较为丰富的就业资源。武汉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城市圈拥有富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但现实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前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没有很好地服务于武汉城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必要探讨。

一、武汉城市圈社会就业资源共享的意义

(一)就业资源共享可以实现武汉城市圈各地的资源优势互补

武汉拥有优越的就业资源,可以共享给城市圈内其他的8座城市。从劳动力资源来说,武汉可以为本地以及城市圈其他城市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武汉高校众多,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就业资源。2011年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达到27万人,总人数居全国第一。从就业机会来说,武汉可以为本地以及城市圈其他城市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很多全国著名的大型企业。而且武汉常住人口900多万,这为服务业、商贸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武汉还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城市圈高速公路网的建设,武汉城市圈内各地之间的车程时间在1~2小时之内,便捷的交通方便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获得经济收入,还可就近照顾家庭。而且同比物价消费指数,武汉比沿海地区低20%,低廉的生活成本吸引了大量农民工留在本地区寻找工作机会。随着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的增多,武汉需要招聘大量的产业工人。而且近年来武汉制造业企业招工条件更加宽松,薪酬待遇普遍提高,吸引农民工选择在武汉工作。

城市圈的其他城市也拥有较为丰富的就业资源,可以与武汉实现对接。以仙桃市为例,该市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人才一体化建设的机遇,加强与湖北省人才市场、武汉人才市场等圈内人才市场的沟通与联络,共享就业资源。

(二)就业资源共享可以加强城市圈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与合作能顺应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能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能够共同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和共享的资源,而且合作是获得更大收益的必由之路。武汉城市圈内各级政府部门之间主要采取的是吸纳型合作的策略。吸纳型合作策略,是指合作双方的收益来源于资源整合效应;合作主体在合作中的关系基本属于单向依赖关系。合作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整合实力强弱不相当的主体,发挥实力较强一方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实力较弱一方的辅助功能,实现合作主体间的资源整合和共享,从而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或提升双方的整体竞争实力。[1]武汉城市圈是此种合作方式的典型代表。武汉是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在发展中起到辐射和带动功能,周边城市则对武汉这个核心城市起到辅助功能。

以劳动力资源为例,武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到服务业、商贸业、建筑业等行业工作;城市圈其他地方也需要武汉的优秀人力资源。武汉城市圈各级政府在促进劳动力资源共享方面已经发挥了一定作用,加强了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黄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局(以下简称黄冈市人社局)为例,该局通过与武汉人社局的沟通与合作,搜集武汉的用工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黄冈人力资源市场的网站上,有效地促进了黄冈的农民工到武汉实现就业。

(三)就业资源共享能促进资源整合与节约利用

网络发布平台是武汉城市圈实现社会就业资源共享的一个有效手段,目前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都建有当地的人才网,例如黄石人才网、仙桃人才网,这些网站发布很多招聘信息,其中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地和外省的。各市人才网在搜集招聘信息的过程中都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手段和程序,而且这些以各市命名的人才网主要还是方便了当地人就业。城市圈内9个人才网的建立无疑形成了网站的重复建设,浪费了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通过共享社会就业资源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目前,在“武汉人才网”网站主页,已经建设有圈内黄石、仙桃、咸宁、孝感等4个城市人才网站的链接,鄂州、黄冈、天门和潜江等4个城市人才网的链接还没有。下一步应考虑补充鄂州等4个城市人才网的链接,并建立一个统一的武汉城市圈就业信息网,进一步优化网站发布平台,过滤一些各地人才网反映出来的重复就业招聘信息。

二、武汉城市圈社会就业资源共享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对城市圈的各级政府而言,要破除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自我封闭思想,树立开放包容的观念,树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观念。目前武汉城市圈各级政府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倾向于把地方利益放在首位,导致了市场分割,妨碍统一市场的形成。在建设两型社会背景的大前提下,城市圈内各级政府在共享就业资源方面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城市圈的就业问题加以统筹考虑,实现城市圈内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二)破除行政壁垒,创新管理体制

行政壁垒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区域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凭借行政权力对市场进行不合理的干预,以行政区划为界限主观分割统一市场的行政行为和政策表现。行政壁垒的存在对经济活动具有极大的损害,它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妨碍经济结构调整,干扰改革发展大局。[2]

在破除行政壁垒方面,武汉城市圈可以试行大部制办公,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让政府围绕市民服务开展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借鉴武汉市政府的大部制办公的做法,武汉市的直属行政机构已由56个精简为46个,其中设置工作部门41个。湖北省政府可以牵头成立一个“武汉城市圈管理办公室”,在这个办公室下辖经济、科技、卫生、安全、社会保障等业务处室,相对应城市圈的9个城市也要建立对口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城市圈内同类事务。如社会保障处负责城市圈整体就业信息的统计和公布,城市圈内各地就业人员流动,包括就业手续都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处来协调各地政府部门完成。

(三)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共享平台

机制指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搭建共享平台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超前谋划机制,确保就业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等各项工作准备到位。就业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工商部门、共青团、妇联等各部门的统一协调。

二是提前介入机制,为重点问题解决提供服务和保障。在搭建就业资源共享平台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阻力,为了顺利推进工作,需要把重点问题解决好,并做好保障服务。

三是跟踪推进机制,搞好重点资源的跟踪服务。为了建设和使用好就业资源共享平台,有必要树立一些典型的成功案例,广泛宣传和表彰一些就业资源共享工作完成比较好的政府部门。

四是督办落实机制,落实就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各项工作。对在就业资源共享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就业资源共享的工作完成得更好。

(四)逐步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目前阻碍武汉城市圈内就业资源共享的一大因素就是始于1958年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城乡人口大幅流动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成了我国城乡改革的瓶颈。从总体上看,二元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成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武汉城市圈建立以来,作为城市圈改革的配套任务之一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被提上日程,具体探索包括:逐步拆除城市圈内城市间和城乡间的户籍壁垒,建立武汉和周边8个城市(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在这方面武汉市已经开始试行通用户口本,持通用户口本,武汉城市圈9城市居民可自由流动,并形成以就业、社保、教育、卫生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通用户口本的实行便利了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为城乡统筹就业减少了阻碍。[3]

综上所述,社会就业资源共享有助于劳动力在武汉城市圈的充分就业,促进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与节约,进而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

[1]麻宝斌,李辉.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动因、策略及其实现[J].行政管理改革,2010(9).

[2]姚大川.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公共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35).

[3]曾繁华,杨晓佩,钟卫创.武汉城市圈城乡统筹就业机制及制度服务体系建设[J].财经政法资讯,2008(6).

猜你喜欢
圈内资源共享武汉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你不在
“打针”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