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范畴与内涵

2012-03-31 16:24刘立华
关键词:政治思想教育

刘立华

(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院,南京 210003)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范畴与内涵

刘立华

(南京邮电大学 研究生院,南京 210003)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社会及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或科学认识)并按这种理解(或认识)去行动,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可分为主体自觉和客体自觉、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包括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学校和各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及教师和各教育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要培养合格的奉公守法的公民,要培养心智健全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内涵;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概念的提出

在2007年初,笔者因应于对学校一些工作的思考,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教育自觉”的概念,当时认为“教育的自觉”应该是指教育工作主体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果对于本职工作该做什么都不清楚的话那就是一种不自觉。随后笔者查阅了期刊网,学者们对于“教育自觉”已经有少量研究,而且是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概念中得到的启发。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提出的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即处理与异域文化相接触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这是费先生身后的最大心愿。所谓‘文化自觉’,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其含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1]

学者们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概念中得到启发并提出了“教育自觉”的概念。李森、潘光文在《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中这样描述教育自觉:“‘教育的自觉是教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走向相对独立,是对教育内在本质价值的意识,是对把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重要价值的认定。’‘教育从社会的功利性依附状态向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价值的转向,是教育发展作为一种历史过程的必然,这一过程就是教育的自觉。’”[2]显然,教育自觉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反省的过程。教育自觉就是要不断脱离社会的功利性依附状态,不断地促进人的自由发展。邬志辉认为,“所谓教育自觉,既是对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特色、中国教育问题的自知之明,也是对当今时代世界教育背景、世界教育主题、世界教育趋势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经过自主适应、综合创新,来建构一个新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3]邬志辉教授是从教育创新的角度论述教育自觉的,即教育创新“不应是自发的、自在的,而应该是自觉的、自为的,合客观规律的”。[3]

源于对日常生活中“自觉”的理解,对教育自觉可有一个这样的理解:教育自觉是有良知和勇气的教育主体在对教育活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去履行符合教育规律、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做相反的事情。履行两个字侧重说教育自觉不仅是权利,更多的是义务。同时教育自觉还须有良知和勇气,因为教育主体还要和教育不自觉作斗争,去纠正不自觉的言和行、人和事,良知可有,勇气难得。国家提倡教育的人性化要求,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拆除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藩篱。在贯彻教育人性化要求的过程中出现众多骄人的业绩,是令人欣慰的新现象。同时,有不少教育管理者不知道什么叫人性化管理,甚至打着人性化大旗,做不人性化的事情,他们就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教育自觉也就以人的自由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而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公正、公平,离不开法制。而教育不自觉必然偏离了法制,将公正、公平弃之一旁。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呢?把自觉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的目前有两个学者。李辽宁从佛教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自觉进行了说明,并且在借用自觉一词取其有自知之明之意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下了一个定义,即“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是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目的、价值和方式的考察和反省,清醒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采取实际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认识境界和行动能力。”[4]随后李辽宁论述了保持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必要性以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他虽然没有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没有论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主体,但也没有局限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过程,他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一些宏观分析。骆郁廷认为,“自发与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蕴涵的内在矛盾与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自发与自觉这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却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开展这一研究,对于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5]骆郁廷随后论述了“自觉意识”和“自觉活动”,但是同样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概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内涵辨析

要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有正确的理解,必须理解什么是自觉。自觉是意识到、认识到或深刻理解,自发是没有认识到,具有盲目性和盲动性。自觉和不自觉相对,当人们意识到去做是自觉、意识到不去做就是不自觉的时候,忠实地去做是自觉,不忠实地去做就是不自觉。这里的做,是指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的做。因此,自觉就是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忠实地去做。当然,这种深刻认识或理解是合规律的,是科学的,是符合真善美的,相反情况下则是不自觉的。这种自觉与不自觉的概念也是符合日常生活的。

要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有正确的理解,还必须理解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者们给出了许多定义。王建华主编的《思想行为·教育·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使其思想和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它有着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指工人阶级政党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觉悟,从根本上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所提出的革命和建设的目标而奋斗的实践活动。通常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工人阶级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6]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主导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人阶级政党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用以教育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党和政府,客体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1)从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就分为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和客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包括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学校和各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及教师和各教育个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2)

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包括民主自觉和法治自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本身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认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达到了理论自觉,但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被人们意识到,“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会遇到人的障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经济改革的成果已昭然天下。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也迫在眉睫。”[7]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深圳谈到: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7]而政治体制改革从何入手呢?“温家宝总理今年6月在东京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第三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政治体制必须从保障和发挥公民的四项基本权利做起,并最终走上法制化的道路。”[7]党和政府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并把民主的具体形式用于教育社会个体,这就是民主自觉。

党和政府的法治自觉就是党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应该得到贯彻,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正如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必须是民主自觉一样,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是法治自觉。法治是依法制治理,即法律、制度、政策得到忠实执行。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而我们现在“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影响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警戒线,2009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是3.33倍,最富裕的地区和最穷的地区之间的差距是2.68倍,行业之间最高和最低的收入相差11倍;在不同群体之间,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相差23倍,而且这种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抑制。收入差距扩大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可避免地造成需求的萎缩。”[8]就教育投资和思想政治教育投资来看,同样存在认识和实践的巨大差距。我们经常能看到“强国必先强教”的标语,经常看到“教育是最伟大的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等提法,还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些都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但是我们的教育投资具体是什么情况呢?“教育投资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瓶颈。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世纪末,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但是,目前我国教育经费仍没有实现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而且不少地方的教育投入也未能达到‘三个增长’。这既与有些地方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更与我国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到位直接相关 。”而投资不足及不足的投资被挪用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教育资源的缺乏和教育者积极性受挫。必须使教育政策法制化,增强政策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法治自觉。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指学校贯彻国家的民主和法治精神管理好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及相关的辅助活动。首先,学校应该管理好它的干部。这里说的干部是指领导干部,领导干部要有民主精神、民主作风,要实事求是,要言行一致,要关心下属,领导干部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领导干部要具备这些特点,学校必须拿出切实的民主形式和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要有常规说明书和特殊说明书。其次,学校要管理好它的教师和其他员工。只要学校能切实贯彻民主和法治精神,教师和一般员工的管理是简单的,即使用合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其行为符合自身职位的要求、符合规章制度的要求并对其进行按规定的公开的、公平公正的奖惩。第三,国家和学校要创造敢说话、敢说真话的环境。个体是否具备创新潜力和是否具备教育品质,敢不敢说真话就是试金石。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单单局限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能成功或有效的,社会所有单位都应该时时处处教育其领导干部和员工,既有理想教育,也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教育,而这具有极强的辐射作用,可加速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特别是窗口行业的执法活动,比如交通违法现象,许多人归咎于老百姓素质差,而实际原因在于交警部门执法素质差,提高执法素质是养成公民素质的关键。南京市某公园开放烧烤,烧焦了草皮,垃圾满目皆是,后来加强了管理,游园的不文明现象没有了。被采访的一个人说公民的素质提高了,这就笑话了,因为素质是一个长期的习惯养成。没有管理就没有素质,没有法治的管理就没有法治的素质。学校及社会各单位必须加强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常抓不懈,公民的文明素质就得以养成。

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指具有较好教育理论和教育精神的教师以自身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言行去教育学生。在这里,教育精神比教育理论更为重要,而教育理论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础。在基础教育中,学校教育者主要是业务教师,他们的区别就是是否是班主任,不管你是不是班主任都负有教育学生的职责。在高校,教师分为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专门教师。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外,专业课教师和和学生工作专门教师大部分来自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些专业课教师甚至认为自己和思想政治教育远隔千里,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自己不相干的一件事。教育精神是指献身教育、把教育当作一项崇高的、伟大的事业的精神,它包括能担当、负责任、有勇气、有热情、有良知、有正义、追求真理。教育就是追求真理,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修养;教育就是模仿,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就是言行一致,没有言行一致就没有教育。具备教育理论和教育精神就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能够和不自觉言行进行交锋,维护教育神圣的殿堂。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样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素养和教育精神,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自觉。比如,学生应该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否合理;如果是正确的要求,自己在生活中是否达到了要求,等等。其他个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需要了解教育者的言行是否符合民主和法治的要求,如果教育者的言行违背了法律要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社会及个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深刻理解(科学认识)并按这种理解(认识)去行动。根据上面的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可分为主体自觉和客体自觉、群体自觉和个体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等。

三、提出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意义

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不是为了玩文字游戏以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有什么区别,而是为了研究如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走上高效的、人本的航程。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要培养合格的奉公守法的公民,要培养心智健全的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要求民主、平等、自由和法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要求勇敢、坚韧、爱心和耐心,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要求言行一致。

首先,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特别是或者说主要是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在革命年代,党的干部把共产主义理想牢记心中并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们为理想的献身精神,在他们的带领下,革命者前仆后继。改革开放前后,在各种会议上还能听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的慷慨陈词,但现今,除了书本上、会议报告书上尚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的词汇,很少听到激昂的声音了。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种理想信念是空洞的口号吗?不,理想信念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里,它们是那么地实在,是那么地触手可及、栩栩如生。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领导干部无法呐喊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因为他们自己已经失去了自信心,因为他们失去了追求真理的勇气和热情,党性修养达不到党员的标准,没有民主素养,许多人向往国外的生活,许多人诵经念佛。目前的状况是学校的学生仍然在教师的带领下接受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但一接触社会,情形就完全不同。现在不是受教育者不接受教育,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衔接,中间有断档,分隔为两个不同的境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没有效果,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不自觉,自己丢弃了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由于自身原因无法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模仿,(3)只有坚定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的人才能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要培养奉公守法的公民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以前学习法学概论,书上有大致这样的表述:法律具有向下的特性。也就是说,法律成为管理的工具,成为管理者管理被管理者的工具,而不是民主的保障。在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具有向下的特性。法律适用可以有时候适用,有时候不适用;有些法律适用,有些法律不适用;法律对有些人适用,对有些人不适用。法律被沦为工具的时候,也就失去其规范社会秩序、保障民主的功能,失去了要求人们一体遵守的资格。只有尊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尊严,法律才能发挥民主、公平、正义的价值,才能带来它的教育功能。而这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符合公平正义的言行带来公平正义的教育;反之,带来社会的无序,最终无法教育。令人欣慰的是,深圳、北京两市正在严格交通法规,如果两市政府恪守法规精神,持之以恒,交通秩序必然有保障,奉公守法的公民素质将会不断地养成。

最后,培养心智健全的人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觉。这里的心智健全是指心理健康。由于遗传的原因和人际交往不畅导致许多人罹患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心理疾患。有学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人们远离心理障碍而成为心理健康的人。然而,现实使在青少年中罹患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的人逐年增多,思想政治教育不一定能使人们心理健康,而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使人们保持健康的心理。党和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民主和法治的精神,把民主的内容和民主的形式结合起来,人们从法律制度的条文中能够清晰地明确行动的路径和违反的后果,人们在法律面前真正实现了平等,这就使得人们都能够心平气和、没有怨气。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上访皆因怨气而产生,皆因不平而固执。爱可以传递。国家在社会政策上、社会价值上要有远见,比如同工同酬、男女平等、共同富裕,要增加对人们的人文关怀,受到关心的人会去关心他人,社会上人人受到关怀就会互相关怀,爱就会传递到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社会风气自然好转,受到关爱的人心理疾患自然就会减少或消失。

注释:

(1)这样的划分具有微观性。在更宏观层面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真实的主体,不能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客体。

(2)总体上是从宏观上理解这一概念的,用以指导现实的、微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增强其实效。

(3)这句话是说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教育者的教育不是靠说什么,而是靠做什么,最终受教育者对其行为的模仿而达到思想的升华。

[1]百度百科.文化自觉[EB/OL].[2011-07-28].http://baike.baidu.com/view/89627.htm.

[2]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4):102-106.

[3]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3-4.

[4]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23.

[5]骆郁廷:自发与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J].思想教育研究,2007,(5):8-11.

[6]王建华.思想行为·教育·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6.

[7]《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评: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利益瓶颈方有实质进步[EB/OL].(2010-08-28)[2011-07-28].http://news.qq.com/a/20100828/000138.htm.

[8]qiwang.政治体制改革:未来特区新使命[EB/OL].(2010-09-06)[2011-07-28].http://news.qq.com/a/20100906/000549.htm.

Analysis n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Category

LIU Li-hua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Graduate School,Jiangsu Nanjing 210003,China)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is that society and individual get deep understanding(o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ity and act according to 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or knowled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the object consciousness,the group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the theory consciousness and the practice conscious,etc.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including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the school and other unit consciousness,the teacher and other educational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socialist cause,educating the“four-haves”youth that they have ideal,morality,culture and discipline,developing qualified law-abiding citizens,and training sound and sane people.Above it all depend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ciousness;connotation;significance

G41

A

1672-0539(2012)01-076-05

2011-09-26

刘立华(1975-),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讲师,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刘玉邦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