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概念·历史·职业

2012-03-31 14:07:02王运来
关键词:大学校长大学职业

王 飞,王运来

(1.曲靖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2.南京大学 教育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一、大学校长的概念

什么是大学校长?顾名思义,即“一校之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学校长是在其职业发展的轨迹中随时都准备挺身而出来捍卫大学尊严与推动大学发展的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学特定的管理属性决定的。

首先,是因为大学的本质属性中的“行政性”所致,即大学校长是大学的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大学“作为拥有成百上千教职员工和成千上万的学生、年度经费预算成千上亿、地盘有一个小城市大小以及影响遍及全世界”[1]的组织,决定了其行政性的天然性存在,决定了大学需要有专门的行政系统实施一定的行政管理来维持大学的运转与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看,大学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行政管理系统,而为了提高这个行政系统的效率,大学需要有一个叫做“校长”的人员来对其进行领导和管理。因此,“大学校长是一个大学的最高行政领导,是大学发展中的统帅与灵魂。”[2]一个大学校长往往直接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兴衰,一所成功大学的历史上无不刻着一串响亮的大学校长的名字。纵观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和横向比较东西方大学的进步,不难发现,每一所成功的大学无不与一个优秀的大学校长相连。在国外,如洪堡之于柏林大学(尽管洪堡本人没有担任过柏林大学的校长,但是作为大学创建过程中的核心人物,其作用应视为与校长等同),阿什比之于剑桥大学、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安杰尔之于耶鲁大学、铂金斯之于康奈尔大学、威尔逊之于普林斯顿大学、范海斯之于威斯康星大学等;旧中国来讲,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唐文治之于交通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郭秉文之于东南大学、马相伯之于复旦大学、罗家伦之于中央大学、熊庆来之于云南大学等。

其次,大学校长是一个自由管理大学的行政人员。大学的本质属性还体现为“自由性”。自由性说的是大学是一个可以以“放逐态度”来对待国家的一个最高的文化机构,即“大学乃是最自由的场域,它是国家的非统治区。大学可以对历史、社会、自然、人生、宇宙万物作主观处理,也可以把国家作为‘主观处理’对象。国家有许多层面,有地理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有种族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有文化意义上的国家概念,有权力中心意义的国家概念等,‘大学对国家的放逐’,是指对权力中心的放逐,即大学校长可以自觉地把自己放在精神边缘的位置上以自由态度对待全能的、无所不在的权力中心,可以把国家作为审视客体而自由处理,可以自由地驾驭国家而不是被国家所驾驭。国家可放在心中也可放在心外,可存在也可不存在,可以拥抱关怀,也可疏离调侃,但都不把国家作为第一选择,而把实现大学的价值作为第一选择。”[3]

最后,大学校长是大学的一个影子。大学作为站在任何一个社会风口浪尖的引领者,作为这个引领者的主要管理人员的选择必须遵循学术地位很高、能孚众望的知名人士担任的原则进行,以便除了希望能够体现执政当局的意图之外,还能缓和与调整大学内部的关系。就大学校长来讲,虽然一个大学在整个社会中确实只是一个小的单位,但是大学的影响是弥漫于整个国家民族与全社会的,这一点就赋予了“大学校长”具有不一般的特定内涵:“大学是大学校长延长的影子。”[4]没有大学校长这个影子,大学影子难以延长。因为大学校长这个影子的生成,折射出一个国家与民族对大学发展的意识与态度,反映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高等教育意志强度,以及大学作为一个国家与民族最高精神文化机构的文明进步程度。大学校长是一所大学发展的代表性观测点,因为大学校长背后的一个国家与民族对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播的重视、保护与激励,昭示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大学校长作为大学发展的主体之一,有关其影子长短的生成,是一个与大学的生存状态相关联的根本问题,在大学发展上,都直接关系到大学变革的动力与方向。

可见,作为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而言,绝对不是一个“花瓶”、一个摆设、一个官位、一个红头文件、一个政府任命,其工作不是“为政府做嫁衣”。如果我们认为大学可以作为考察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进程的一个适合的审视点的话,那么,通过对大学校长特定概念的分析是可以作为考察大学发展的适宜观测点的。由此,大学校长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技术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并以各种方式关心、关注和影响着大学发展的核心人物。这个核心人物的概念产生有一定的历史过程。

二、大学校长的历史

“大学校长”这个词语的出现有一定的历史过程,最初主要产生于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史过程中。欧洲中世纪大学发展史上有三个词语,即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这个三个词含有“大学校长”之义。就作为“大学校长”一词来使用的情况看,rector的历史悠久,president最短暂。从对最初大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来讲,chancellor在大学发展史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在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的最初一段时间,chancellor作为主教的代理(代表)负责对大学的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是属于来自大学外部的监督和管理。因此也被称为“学监”。尽管从监督管理的角度可以把其翻译为“the head of universitas”(大学的头领),但是,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讲,或者从具体负责对大学各项教育活动进行管理和领导这个视角来看,这还不是后来意义上的“大学校长”。它是掌管教育权(负责管理教育事务)的地方教会当局(主教)的代表,在这个意义层面上似乎也可以把“chancellor”理解为地方教育部门的长官,或者称之为“教育局长”。[5]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诞生之后的成长之路也是充满斗争的,经过与主教当局的多次斗争,大学获得了许多特权,“chancellor”的权力就只剩下了“根据考核确定是否颁发学位”这一条了。这样,“chancellor”就逐渐演变为一个形式上的管理人员了。为了相对全面地区分清楚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三个词语含义中指涉的“大学校长”的历史,有必要分别针对三个词语做一个具体的比较与认识。

首先,作为“大学校长”的“chancellor”。这个概念从大学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于英国,针对“chancellor”这个词语进行追根溯源的话,“chancellor”的产生过程与当时教会所拥有巨大权威的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最初,“chancellor”虽然是从教师中挑选出来的,但是需要经过教会一方的任命。这种任命意味着教会作为一个权威机构任命他为教师代表,并赋予他相应的管理权力。在英国,“chancellor”是一个在大学、教会、国王之间扮演沟通与协调作用的角色,后来,它逐渐变为一个名誉性的职位,仅仅是大学公共形象的代表,代表大学参与一些社会性的活动,一般由具有较高声誉的人员来担任,但是对大学内部的管理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大学的行政权力大部分是真正掌握实权的“vice-chancellor”(副校长),形成了世界上非常独特的“副校长权力现象”。[6]并且“vice-chancellor”(副校长)是由大学的管理机构推选出来的。

其次,作为“大学校长” 的“president”。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president”一词的原意是指“坐在领导位子上的人”,一些组织、公司、商会、大学甚至国家的领导都被称为“president”。该词用于大学的场合最早见于牛津和剑桥(1464年),主要指“会议的主持人”,并非今日的大学校长。这个概念有着浓厚的美国特色。相比之下,美国式的president这个角色的出现比较晚。在美国,president这个职位上由掌握大学权力的董事会选举产生的。任命president意味着董事会把管理大学的责任与权力委托给president,任期一般比较长,而且president一职可能由校外著名人士担任。[7]

最后,作为“大学校长” 的“rector”。根据日本学者横尾壮英的研究,“rector”在古代罗马时期意指文官系统的地方总督。后来被用来指12世纪意大利北部城市中出现的行会(guild)会长。学生与教师行会组织的首领叫“rector”,作为行会组织的大学(universitas),其首领也叫“rector”,后来欧洲大陆各地(特别是德国)的大学校长都叫“rector”。[8]“rector”这个职位的最大特征在于,他是以行会组织成员的身份按照行会管理规则行使领导职责,作为大学行会的成员之一,他与全体成员平等,无非暂时被推举为校长而已。在中世纪时期,大学的“rector”一职有时候由两三个人同时担任。这个时期的大学有“学生组合”和“教师组合”,在学生组合中,如意大利北部的大学聚集了欧洲各个地方来的学生,他们往往按照其出生的地域组成“同乡会”,并且还要选举出 “rector” (学监,也叫会长)作为其代理人。大学校长往往是从这些同乡会会长中挑选出来的。处于利益平衡的考虑,让几个同乡会,尤其是规模较大、影响也较大的同乡会会长同时担任“rector”,这个也是一种避免矛盾冲突的方式。随着同乡会的衰落,“rector”也逐渐由一个人来担任。在博洛尼亚大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大学(studium generale)由山南与山北两个“universitas”构成,“universitas”的首领也叫“rector”,由学生推选产生。因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博洛尼亚大学是由两个“rector”共同负责对大学进行管理。巴黎大学的“rector”其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巴黎大学是由教师组合的主要形式出现的,教师组织称为“教授会”,是按照所教学科而形成的教师组织,与今天大学的“系”类似,“rector”由教师推选产生,“rector”一职基本上是由人数占绝对多数的基础学部部长兼任,并且这个基础学部的部长也是由该学部的教师选举产生的。其他大学的权力分配介于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之间。巴黎大学的“rector”任期较短,1266年开始实行每年四次选举,任期3个月。欧洲大陆的大学基本上也是这样操作,也有些大学每年选三次或者每年选两次。大学校长就任仪式上必须宣誓遵守大学行会的规章制度,若有违反则会受到处罚。[9]

因此,大学校长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过程。而“大学校长”的概念在产生的历史过程中,并不表示大学校长就是一个职业,还不具备后来职业面向应有的特征。

三、大学校长职业

(一)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

要认识大学校长职业的概念,首先需要认识什么是职业。职业可以从三个层面上理解: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由此,可根据职业的概念来给大学校长职业进行界定。大学校长是一种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认为,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职业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目的性。职业活动以获取报酬为目的;二是社会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三是稳定性。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四是规范性。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五是群体性。职业必须有一定的从业人数。[10]大学校长作为对大学乃至国家民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用上述特征来衡量大学校长,大学校长具备职业的所有特征。再进一步说,大学校长职业是大学校长在大学组织中所从事的作为生存的工作。在社会学意义上,大学校长职业是大学校长获得的一种社会角色,大学校长为大学的发展享有一定的权利与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大学管理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大学校长职业是一个具有特定性质、特定内容、特定形式、特定操作的专门性岗位。当然,“校长”一词前面还有“大学”两个字,由此,“大学校长”与“大学”的产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认识大学校长职业的一个关键环节。那“大学校长”是“大学”产生之时就产生的职业吗?“校长并不是随着大学的诞生就立即产生了的。”[11]根据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史我们得知,有一大部分大学在刚刚成立之初仅是一些行会式大学,规模很小,只有十几名学生,一名教师,一间教室,大学几乎没有什么行政事务。即使有一点行政事务,一位教师就可担当了,没有必要再设一个校长。“与现代大学中其他的许多称谓一样,‘大学校长’也是欧洲中世纪的产物,其职位也是随着大学的诞生与发展而逐渐确立起来的。”[12]可见,大学校长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与大学教育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大学结构的分化与大学规模的扩大,对大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大学管理工作从教学工作中逐渐分离出来,促进了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与有效性,也使得大学校长职业从教师职业中逐渐独立出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每一种职业都日趋占据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大学校长职业也不例外,随着社会与大学的发展,大学校长职业日益具有其社会独立性。

(二)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

英国著名教育家阿什比曾说:“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内部由谁控制。”[13]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首席学术和管理领袖,是大学的象征,对于大学的繁荣发展和声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讲,大学校长无论如何不会或不应该是平庸或无能的人物。因为大学校长作为专门‘研究高深学问地方’的象征和代表,无疑是在社会上享有盛誉的知识精英和文化大师,是学识渊博、见解卓著、品行高洁的杰出人物。不如此,则难以负大学内部各家学派之众望,难以承载社会各方面要求之所寄。”[14]在总体上看,大学校长职业的存在及职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大学的存在与大学的相关活动,大学校长的职业劳动创造出的劳动财富,进而为大学的良好存在与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大学校长职业是维持大学的平稳发展与控制大学的手段等。具体来看,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大学制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风尚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大学是由人组成的,大学校长的职业影响归根结底是对师生的影响,包括对师生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对师生的学习方式与大学发展样态的影响,对师生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境界的影响,对师生的交往、共处方式与规则的影响等。同时,不同类型的大学校长在其校长职业上有着各自不同的对象世界,他们的职业劳动对大学的影响也相应地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内容。易言之,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就是大学校长通过在其职业活动中的自身自觉性、创造性、能动性、选择性等主体性的发挥,在各自的大学世界打上自己的烙印——价值观的烙印、信仰的烙印、情感的烙印、精神的烙印、意志的烙印、德行的烙印、才华的烙印、才智的烙印、风格的烙印等。

其次,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有全面与片面之分。从对大学正常平稳发展的影响,到对大学快速与突破性发展的影响;从其职业活动效应影响一个人、一批人、一代人,到影响多代人、世世代代的人;从对自身所在大学的影响、到对地区、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从对大学教育理论、大学发展制度、大学效能的影响,到对整个大学引领社会与改变社会的影响。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不仅仅有全面与片面之分,还有长久与短暂之别,有的大学校长在一定时期内的职业劳动范畴里能产生重要性作用,有的却能超越时空,超越社会体制客观困境,带来极其深远的重要作用。

再次,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有直接与间接之分。直接的重要性,主要是指大学校长本身的职业范畴与职业劳动,能够对自身所在的大学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且能给大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应。间接的重要性,主要是指大学校长通过一定时期的职业活动与职业劳动后,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充分良好的实现后,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引领社会与改变社会之效。

第四,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有无形与有形之分。有形的重要性是指易为人们所看到,无形的重要性不易为人所具体感知却也不应该被忽略。譬如,我们都熟悉的蔡元培,从一上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那一刻开始,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校长职业上所进行的职业活动,都是对北京大学的有力有形的改善与推动,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与明明白白。而之后的也是北京大学的著名大学校长蒋梦麟,他在北大校长职业岗位所进行的职业活动,我们一般不能清晰的看得到蒋梦麟的有形的影响力,但是,这种无形的影响力却不能忽视。

最后,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存在前呼与后应的关系。大学校长内在的尺度与自身能力的外化以及大学、社会对大学校长的思想、言论与行为的回应,大学校长的重要性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方面是一致的,当后一任大学校长在继承前面大学校长办学智慧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大胆创新,取得卓著成绩时,就能受到大学自身与社会的欢迎与关注,产生相应的重要作用。

大学校长职业的重要性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大学发展与社会需要对大学校长职业的限定与大学校长本人良好的健康的主体性精神得以构建的合金。大学校长职业存在于错综复杂的内外世界关系里,大学校长在其职业上作为受动的、受制约的与受限制的职业存在,无疑会受到大学组织惯性与外在社会的影响。同时,大学校长作为在实际职业活动中的人,积极地、能动地影响着对象世界,并在其中表现与证实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通过自觉的职业劳动,把自己的目的、意志与能力作用于大学,在其中留下自己的并且是能让大学、让人们、让社会不会忘记的职业印记。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J·杜德施达特.舵手的视界——在变革时代领导美国大学[M].郑旭东,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202-203.

[2] 胡建华,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4.

[3] 王 飞.大学对国家的放逐——兼论大学生存的“第三空间”[J].大学教育科学,2011(5):26.

[4]周作宇.大学校长的领导困局[J].学术界,2008(6):7.

[5] Aleksander Gieysztor,”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Chapter4),Hilde de Ridder-Symoens(editor),A History of the in Europe[J].Vol.1,universities in the Middle Ages,p.119.

[6] 郑 文.英国大学权力协调与制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2.

[7] 张磊.大学校长身后的权力关系分析——从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看大学校长[J].大学教育科学,2010(5):49.

[8] 横尾壮英·ヨーロッパ大学都市への旅——学历文明の夜明け[M].(日)リクル―ト出版社(东京),1985:152-158.转引自:张磊.大学校长身后的权力关系分析——从Rector、Chancellor、President看大学校长[J].大学教育科学,2010(5):49.

[9] 张 磊.欧洲中世纪大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58.

[10] 褚宏启,等.走向校长专业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4.

[11] 张楚廷.论大学校长[J].高等教育研究,2009(7):1.

[12] 孙益.大学校长:学术领导力的中世纪起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103.

[13] 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21.

[14] 王长乐.假如大学校长平庸[J].当代教育论坛,2004(3):30.

猜你喜欢
大学校长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留学(2017年14期)2017-08-01 00:17:04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