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霞,廖 英,指导:黄太基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1]。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2]。其病因主要是机体正常攻防机制的失衡。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规律性的上腹痛。中医学认为本病当属“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等范畴[3]。古典医籍对其有许多记载。如《素问》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举痛论篇》还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总而言之,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胃痛的治疗,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因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西医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中医治疗效果较好,现将中药治疗总结如下。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王志雄[4]据自己经验将83例病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脾胃阴虚型: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肝气犯胃型:予疏肝健胃汤加减。脾胃气虚型: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83例病症,治愈43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
张官霖[5]把89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辨证治疗,据自己经验辨为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祛寒为主,方药为桂枝、黄芪、生姜、延胡索、炙甘草、白芍、大枣。肝郁气滞型,以疏肝解郁理气为主,方药为柴胡、白芍、香附、青皮、厚朴、川芎、枳壳、甘草。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1%,治疗组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5),2组Hp清除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张应能[6]将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气虚证、肝气犯胃证、脾胃阴虚证3个证型的6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采用温中健脾、疏肝健脾、养阴益胃等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66例经治疗后,治愈25例(37.9%),有效35例(53%),无效6例(9.1%),总有效率为90.9%。
《中医内科学》[7]将本病辨证分为:1)寒邪客胃,予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2)肝气犯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3)湿热中阻,予清中汤加减。4)饮食伤胃,予保和丸加减。5)瘀血停胃,予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6)脾胃虚寒,予黄芪建中汤加减。7)胃阴亏耗,予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刘运雄[8]将100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用中医辨证治疗,肝胃气滞型选四逆散加减。脾胃虚寒型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湿热中阻型方选六一散合小陷胸汤加减。胃阴亏虚型用麦门冬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失笑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阿莫西林胶囊1g,每日2次,或克拉霉素片0.25g,每日2次。奥美拉唑胶囊20mg,每日2次,或法莫替丁片20mg,每日2次。甲硝唑片0.4g,每日3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60例,治愈29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40例,治愈1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表明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明显优于西药(P<0.05)。
何芳[9]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以健脾疏肝安胃汤(组成:党参、白术、浙贝母、茯苓、郁金、法半夏、柴胡、白芍、砂仁、甘草),对照组以西药(托拉唑、克拉霉素、麦滋林),观察2组症状缓解、胃镜下溃疡愈合及幽门螺杆菌(Hp)阴转率等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论:2组溃疡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疏肝安胃汤是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较理想的药物。
姚德才等[10]将辨证为脾胃湿热证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予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中医证候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6%。2组比较,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1~6月复发率、7~12月复发率及1年总复发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具有显著疗效,还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降低复发率。
韦少玲[11]用自拟调心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调心养胃汤配合心理疏导,对照组予法莫替丁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治愈率为56.7%,复发率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愈率36.6%,复发率为26.7%,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心养胃汤配合心理疏导对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对溃疡复发疗效优于西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楠等[12]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30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与雷尼替丁等西药对照其疗效。结果:治疗组65例,临床痊愈18例,有效4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临床痊愈9例,有效4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5.4%,2组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较好。
另外,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常规加用某些中药,如柯彤[13]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辨证用药外每必加用红藤,赖林俊[14]亦喜在中医辨证用药后每必加用大剂量白花蛇舌草等,疗效均佳。
周清保[15]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溃疡病30例,肝胃气痛者疗效最好。据研究[16]报道,芍药甘草汤具有抑制回肠收缩、解痉、双向调节、抗炎和镇痛的作用,故用于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中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显示出中医在此方面的潜力。目前已开展了许多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说明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广阔的前景,为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提供了好的方法,是今后治疗的发展方向。
[1]范巧玲.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9):729-730.
[2]覃泽珍.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80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069-2070.
[3]恽海峰,葛惠男.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江苏中医药,2007,39(5):65-66.
[4]王志雄.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3):106.
[5]张官霖.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1,3(12):159.
[6]张应能.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6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1):4445.
[7]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0-192.
[8]刘运雄.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3):41-42.
[9]何芳.健脾疏肝安胃汤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40例[J].河南中医,2010,30(2):159-160.
[10]姚德才,王洪京.清热化湿愈疡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证65例[J].光明中医,2010,25(11):2011-2012.
[11]韦少玲.自拟调心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41-42.
[12]李楠,史自立,乔敏,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4):731-732.
[13]柯彤.红藤治疗消化性溃疡[J].中医杂志,2007,48(10):913.
[14]赖林俊.白花蛇舌草治疗消化性溃疡[J].中医杂志,2007,48(5):434.
[15]周清保.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溃疡病3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5):43.
[16]党莉,张虹.芍药甘草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理作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