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哲雷,肖丙刚,王秀敏,许 华
(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多院校采用多种方式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1-4]。但是,如何提高电子信息工程学生在电子测量和标准方面的应用实践能力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我院依据“计量立校、标准立人和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从社会需求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出发,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专业人才为目标,确立夯实学科基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测量以及标准特色,增强创新能力,注重工程实践,创立计量文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解决应用型电子信息类本科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解决培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素质及能力等问题。
我院依托测量和标准特色课程,以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教育为课程体系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形成具有测量和标准特色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紧密依靠企业行业专家和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社会需求分析,跟踪毕业生调查,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理论教学包括如下具体内容。
(1)设置测量特色课程及教学内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开出了“电子测量技术”和“无线电计量测试”特色课程;在“数字视音频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增加了数字媒体参量测量方面的教学内容;在“数字移动通信”和“通信电路”课程中补充了有关无线通信参量测试方面的教学内容。
(2)建设标准类课程及特色数据库:在课程体系中加入“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和“管理体系认证”等标准化课程;建设以电子信息领域质量检验文献资源为主题特色的数据库,提供标准、检定规程、法规文件和质检书籍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文献资源,已向浙江省高校师生开放;将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培养纳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建设以标准培养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3)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在“现代逻辑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和“数据通信与网络”等专业基础课中实施了双语教学,其中“现代逻辑设计”课程是国家质量工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我们已编写出版了“电子测量技术”和“无线电计量与测试”等多部教材,可作为其他学校的专业教材。
1)实验室建设
我院已建立了中央财政实验室、省级教学实验室示范中心、浙江省财政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具体包括电子测量技术实验室、无线通信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室、射频参量测试及技术保障实验室、中国计量学院华为联合3G移动通信技术及测试综合实验室和RF2000射频电路测试实验室等。
我们可以藉此开展接入网测试、移动通信网络测试、智能终端测试的综合设计性和工程性教学实验。
2)创建一体化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
我们通过课内外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等一体化实践性教学方式,以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在电子测量领域依次展开从基础性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从课内综合性实践活动到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我们与杭州赛玛计量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联合创建了电学无线电计量室,让学生参与公司的实际项目,开设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的无线电计量综合实验等方式,为电子测量与计量特色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我们与海宁胜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构建工程实用化的现场实践教学平台:“电磁场微波技术”课程现场实践教学平台,把现场实践教学方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在每学年教学中安排1/3课时把学生带到公司,学生可以看到公司研发人员如何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学习课程的重要意义。
我院还将“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编码去噪预处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与“数字视音频技术”课程建设相结合,建设了省财政实验室数字媒体处理与检测综合实验室。其中所建视频图像质量评测平台是科研转化为实践教学的具体成果,解决了图像质量标准检测的智能化问题。
3)加强具有工程背景的创新人才培养
我院已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建设了3G移动通信技术及测试综合实验室,我院依托该实验室,让学生到公司参加工程训练,培养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同时和华为公司合作,每年送数名教师到公司学习,加强教师工程背景的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的确立是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是每位高校教师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改革时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争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1]唐朝京,毛钧杰,杜光远,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设计[J],长沙,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12):75-77
[2]肖应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678-679
[3]罗正祥,俞永康,以质量为核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增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1-4
[4]覃庆国,杨亚培,蒋宁,依托学科优势构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5):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