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郁
骶椎管封闭治疗引发结核性脑脊蛛网膜炎1例
王书郁
患者周某,男,41岁,主因腰痛2年、双下肢无力1月、发热头痛半月,意识障碍1天入院。2年前,患者时有腰部疼痛,未就医。1个月前,腰痛加重,成持续性,双下肢轻度无力,步速减慢,仍未就医。半月前到当地某诊所就医,未做任何辅助检查,考虑为腰椎病,行骶管封闭治疗止痛后回家,当天夜里出现发热、头痛,体温39.5℃,复到该诊所,按感冒治疗,具体用药不详,上述症状不见任何好转,1天前出现意识障碍,排尿困难,来我院门诊,查腰椎CT提示腰4、5椎体结核,肺部CT提示右上肺陈旧病灶,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拟诊结核性脑膜炎收入院。
入院时查体:T 38.8℃,P 105次/分。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嗜睡,言语缓慢,双侧瞳孔直径约4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视乳头边界尚清晰,动静脉比例1:2,双眼外展稍受限,其余颅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上肢肌力5-级,双下肢肌力3级,四肢无明确痛觉减退,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未引出,双侧Babinski征(+),颈部抵抗3度,双侧kernig征(+),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尿潴留。腰4、5椎体叩痛。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3.8×109/L,多核细胞占85%;血沉63mm;血结核抗体(-);血TB-DNA-PCR(-);肝功能白蛋白28mg/L,总蛋白59mg/L;腰椎穿刺(腰1、2椎间隙)脑脊液淡黄色,压力390mmH2O,白细胞580×106/L,单核细胞占95%,多核细胞占5%,蛋白3010mg/L,糖1.91mmol/L,氯化物101mmol/L;头颅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腰椎磁共振提示腰4、5椎体结核,腰4椎体楔形变,腰4椎旁脓肿形成。
入院后初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腰椎结核,给予异烟肼0.9g静脉滴注,1次/d;链霉素0.5g肌注,2次/d;利福平0.45g口服,1次/d;吡嗪酰胺口服,0.5g,3次/d;地塞米松10mg入壶,1次/d,逐渐减量;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2次/d;腰穿时鞘内注射地塞米松5mg。辅以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1周后患者意识状态正常,2周左右患者发热、头痛消失,双下肢肌力4级,仍腰痛、尿潴留。第二次腰椎穿刺脑脊液微黄色,压力280mmH2O,白细胞132×106/L,单核细胞占95%,多核细胞占5%,蛋白2010mg/L,糖、氯化物正常。第三次腰椎穿刺脑脊液无色,压力190mmH2O,白细胞34×106/L,单核细胞占90%,多核细胞占10%,蛋白1210mg/L。住院30天后出院,口服抗结核药物。建议择期骨科治疗椎体结核及椎旁脓肿。
本例患者腰痛2年,在当地诊所进行骶椎管封闭治疗,将腰椎的结核菌直接带入脊蛛网膜下腔,沿脊髓蛛网膜下腔播散至颅内,造成结核性脑脊蛛网膜炎,导致意识障碍、双下肢瘫痪、头痛、发热、尿潴留等症状。本例虽然无肺结核病史,且无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临床表现,但是不能排除腰椎结核病[1]。腰椎结核病在没有辅助检查的情况下很容易误诊为腰椎病[2],因此对于慢性腰痛患者,一定要予以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线片、CT等,必要时查腰椎磁共振,在排除腰部器质性病变以后,方可进行注射、按摩等治疗,切忌在不明情况下行骶椎管封闭治疗,否则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危及生命。
骨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脊蛛网膜炎时,在治疗上不同于单纯神经系统以外的结核病变,主张使用激素治疗,在足量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合并应用激素,既可以控制结核病灶,又可以预防及治疗脑脊蛛网膜粘连,尤其是颅底蛛网膜粘连导致颅神经症状,腰椎管内脊蛛网膜粘连导致双下肢无力、尿潴留等。激素一定要早用,与抗结核药物同时使用,合并脊蛛网膜粘连可每周1~2次鞘内注射。
[1] 张纪东.成人脊柱结核60例误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8):68-69
[2] 高绚照,刘惠萍,常文广.以腰痛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95-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1.013
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保健科(王书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