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途径探析

2012-03-30 03:23韩大猛
关键词:道德素质论语孔子

韩大猛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教育质量及教学成果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这种教育大繁荣之下却隐藏着一个不容乐观的现状——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缺失危机。长久以来,“品学兼优”是大家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衡量成才的标准。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教学中均存在同样的错误倾向——重在对学生的“智育”教育反而轻视对学生“德性”培养。近几年,大学生道德“越轨”行为事件,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缺失已非个案。所以,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是一个深层的教育机制问题。怎样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危机,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从业者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及亟待解决的时代性难题。因此,本文从强化“两课”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感恩教育、注重社会实践等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弘扬民族精神,深化传统文化教育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务必“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知行统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如何化解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危机,重塑其思想道德素质新面貌,是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崇高任务。

(一)强化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

精神信仰是一个人的心灵支柱,是一个生命之所以存在的根源。有学者指出:“一个没有信仰和理想的个人,犹如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其生命是缺少意义的。而一个民族失去了信仰和理想,仅以吃饭穿衣等物质生存条件为目标,则会变得十分可怕”。一个没有精神信仰的人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必然是一个没有追求的人。

一直以来,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原因何在?我们强调要求“两课”教学要让学生入耳、入脑,其实,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马克思主义,要让学生用心去了解体会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和精髓。就其宏观层面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个人,马克思主义其“指导”功能如何体现,能否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起到精神慰藉之作用,还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结构建设,完善其学科内容体系,开发其能够触及人的内在心灵结构的深层运作机制,使其能够最终重塑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充实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德行培养。以儒家的孔子为例,孔子提出了一整套“做人”的道理。(1)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事业的成功。其着眼点在于教育应培养出学生全面的人格,应以诗教来“入手”、以礼教来“立”、以乐教来“成人”。孔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对培养当今大学生全面健康的人格可谓具有启迪意义。(2)重义轻利的道德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重义而轻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孔子他认为个人欲望应当服从道义,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当义与利发生矛盾时,他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蔑视富贵,只是蔑视不合道义的富贵。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他主张学生应当“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切不可做“见利忘义”之徒。(3)重视自我修养的提升。孔子认为提升自我修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是“自省自克”。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他认为个人的言行和品德是做学问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之上且“德行”过硬的人,才得以有继续学习的资格。他要求学生要经常“反求诸己”。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并常从反面激励“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克服困难并迎难而上。孔子还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要求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过分的要求和欲望,而去遵守当时的社会行为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克己复礼”,那么社会就可以达到“仁”制社会。将上述孔子教育等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相结合,将会更好地为当代大学生解决诸如心理人格不健全、诚信缺失等等思想上的困惑。

二、融恩于心,化感于行——倡导感恩教育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因此,在大学教学中,特别是在“两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把知恩、感恩、报恩的思想融入每个学生的观念中去,引导他们对自身成长历程进行思考,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知恩、感恩观念,进而培养他们对家庭对社会形成报恩观。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要通过不断地沟通来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美好而又善良的事物,从而让他们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促使其外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例如:在课堂上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来让大家明白“要感恩先感谢”。让学生为自己算一笔感恩账,将自己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再把父母一年的收入算一算,将二者进行比较。再算算每个学生在十多年求学阶段的大概开销,以及每个家庭为子女的付出,谈谈各自的感受。最后,倡议学生们以此为中心给父母写一篇感恩信,以感谢父母的养育教育之恩。倡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展“谢谢”活动,让学生对身边的每个人习惯说声谢谢,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自身的形象和素质,同时还可以造就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开展感恩活动,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沉寂的感恩之心,还能让学生时刻用感恩的心情去表达感情,处处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着想。通过开展感恩活动,能让学生自觉地知恩报恩,同时还会摒弃社会上那些“恩将仇报”或“知恩不报”的不良行为,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大学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由之路。因此,只要不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才会真正塑造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才会真正培养出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学生,才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进步的中坚力量。

三、实践出真知——深化社会实践教育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很重要。孔子实际是想表达,实践中的“习”重于学习中的“习”。也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会真正地有收获继而达到“悦”的效果。中国革命的规律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远离社会这个大课堂将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在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校应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或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从自身的角度为学生讲解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珍惜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经济繁荣,国家安定的大好局面。进一步激发学生为社会为国家努力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中贡献,真正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热情,让其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快乐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总之,学生是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希望之所在。因此,只有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才能使其不断改进和自我完善,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真正地胜任新时代的新要求,真正成为新时代的主人。

[1]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

[2] 王云五.论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1.

[3] 林永红.借鉴孔子人格教育理论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4-6.

[4] 万平.倡孝感恩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研究[J].船山学刊,2010(2):6-8.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
《论语·为政第二》
《弟子规》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