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的“三国演义”①

2012-03-30 01:24唐双宁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欧洲金融

唐双宁

(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北京 100045)

一、“三国演义”中的主角和配角

当今世界经济棋盘上正在上演“三国演义”,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角,其他集团为配角。

1.美国

美国的历史如果用美国地标来表示,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独立战争“落基山奠基阶段”,先贤奠基,奠定了符合美国国情的体制基础。这一阶段落基山还属于墨西哥,美国只是阿巴拉契亚山东边的13 个州。美国体制的核心为“一法、两院、三权和四制”。“一法”是宪法;“两院”是参众两院;“三权”是立法、司法和行政,现在有专家提出“三权”实际上是华尔街金权影响控制下的“三权分立”;“四制”是联邦制、多党制、总统制和任期制,由此形成国家利益与风险防范的制约平衡机制。

(2)从建国到一战“尼亚加拉瀑布式的前进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有五件大事:以南北战争为标志的国家统一、西部开发、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和海外侵略。美国的领土扩张可以概括为:“抢”、“买”和“连抢带买”。一是“抢”,通过墨西哥战争,抢占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科罗拉多、亚利桑那、犹他和新墨西哥等大片土地。二是“买”,利用拿破仑和英国开战之际,用1 500 万美元买下路易斯安那21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国国务卿西沃德用700 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三是“连抢带买”。例如佛罗里达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美国趁西属美洲独立战争之际,把佛罗里达“连抢带买”归为己有。通过“抢”、“买”和“连抢带买”,美国领土扩张到今天的940 多万平方公里`。

(3)从一战到二战“密西西比河式的前进阶段”。这一时期出现经济大萧条,进入曲折发展阶段。经济大萧条造成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平均由250 美元跌到60 美元,5 000 多家银行破产,1/3的工人失业。经济大萧条是如何解决的呢?一是罗斯福首先采取应急措施,稳定人心,然后推出罗斯福新政,包括整顿银行业、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等。二是借用外力,即通过二战渔利,实际上经济大萧条的根本解决办法是二战。

(4)从朝鲜战争到金融危机“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波浪式的涨潮阶段”。这一阶段总的趋势是涨,但前30年以退为主,主要有三件大事: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30年也有三件大事:里根主义、苏联解体和资讯革命。从近30年看,美国经济有五个作用力:利用广场协议压制日本;利用亚洲金融危机打垮“四小龙”、“四小虎”;发动科索沃战争动摇欧元;兴起资讯革命领先全球;实行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即“9.11 事件”、安然事件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从历史的大背景看,经济大萧条是美国历史的第一个反向转折点,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第二个反向转折点,金融危机是第三个反向转折点。

2.欧洲

(1)地理的欧洲。欧洲有1 0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7 亿多人口,45 个国家。从地理构成看,即二个腹地东欧、西欧。三个岛屿,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和冰岛。四个半岛,北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包括芬兰、挪威和瑞典;南边巴尔干半岛,主要包括希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前南斯拉夫;往西是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再往西是伊比利亚半岛,主要包括西班牙和葡萄牙。

(2)历史的欧洲。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欧洲、近代欧洲、现代欧洲和当代欧洲。古代欧洲从古希腊到中世纪,这期间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三个阶段。近代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也有学者从生产力的角度认为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现代欧洲从一战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或从法国大革命开始。当代欧洲从二战结束开始,也有学者认为从苏联解体开始。

(3)政治和经济的欧洲。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现有27 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盟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除俄罗斯外,主要欧洲国家都包括在内。此外,1985年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署《申根协定》,目的是取消欧洲国家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现有26 个成员国。

(4)军事的欧洲。1949年美国与英国、法国等12 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目的主要是防范苏联。1956年苏联牵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已解散,北约也就没有实质存在的必要。北约现有28 个成员国,成员国不局限于欧洲,美国、加拿大和亚洲的土耳其等都是其成员国。

(5)货币的欧洲。欧元区现有17 个成员国,其成立的出发点是希望通过欧元把欧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欧元区大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是德国和法国两大发达国家,紧密层是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和北欧等较发达国家,边缘层、外围层是希腊、塞浦路斯、马尔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等小国。

3.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指“四小龙”、“四小虎”,现在广义上是指“金砖五国”、东南亚、韩国、海湾六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等,而狭义上是指“金砖五国”。

新兴经济体即GDP 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阶段一定意义上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利用人口优势或资源优势实现赶超,例如中国、印度主要利用人口优势,巴西、俄罗斯利用资源优势。二是经济硬实力快速发展。三是经济软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兴经济体发展中面临一些共同问题:一是发展的持续性问题。二是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结构调整问题。四是经济软实力不足。

二、美国次贷危机引燃金融危机祸及全球

1.金融危机祸及全球

美国从格林斯潘时代开始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但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泡沫集聚膨胀,种下次贷危机的种子。泡沫破裂导致新世纪公司率先破产,2007年4 月次贷危机开始,2008年9 月进一步演变成金融危机。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导致2008年全球股市蒸发35 万亿美元,全球不动产损失30 万亿美元,银行呆坏账损失数额巨大,主要经济体对银行注入的救市资金多达2.6 万亿美元,全球破产企业不计其数,失业人数2 000 多万人。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测算,金融危机后世界总失业人数多达2 亿人。

2.美国屡败屡战

2007年4 月新世纪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拉开帷幕。2007年8 月美国被迫放弃实施两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进入“降息”周期。2007年12 月起,美联储与欧洲央行开展国际联合援助行动。2008年2 月布什签署1 680 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2008年3 月美国联合西方九国向市场注资2 000 亿美元救助贝尔斯登。2008年7 月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宣布救助“两房”措施,2008年9月政府接管“两房”。2008年9 月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2008年10 月推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7 000 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2009年2 月实施“金融稳定计划”,规模为1.5 万亿至2 万亿美元。2009年2 月实施“2009 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减税增支7 870 亿美元。2010年11 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QE2),购买6 000 亿美元中长期国债。2011年9 月推出“扭转操作”政策(QE2.5),美联储将4 000 亿美元短期债券置换为长期债券以压低长期利率。

3.经济呈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现在美国经济复苏正处于正反方博弈的过程中。从正方看,主要是就业。失业率由最高时的10.0%降到2012年4 月的8.1%。但5 月又反弹到8.2%。从反方看,主要是房地产、消费、出口和债务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所以,目前美国经济呈复苏趋势,但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三、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

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屡战屡败。如果没有“特殊疗效”,欧债危机无解。欧债危机火药桶爆炸再祸全球,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1.欧债危机是如何点燃的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二战后欧洲实行高福利政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外流到劳动力便宜的新兴市场,造成欧洲产业空心化,税收收入减少,税收收入低且要实行长期形成的高福利政策,只能发行债券。因此,债务雪球越滚越大,超过了“两条红线”:一是债务余额/GDP 超过60%。二是财政赤字/GDP 超过3%。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金融危机引发欧洲银行业出现问题,为解决银行业的问题,便增加债务。欧元区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在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下,各国不能自主选择各自的货币政策,但又各自实行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各国债务没有硬约束。2009年12 月评级机构下调希腊债务评级,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欧债危机发展到今天愈演愈烈。

2.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的十道冲击波

第一波,2008年11 月冰岛和爱尔兰等国银行系统率先显露风险苗头,冰岛一度面临国家破产,这是欧债危机的前兆。第二波,2009年12 月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2010年4 月希腊负债高达3 000 亿欧元,正式向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救助,欧债危机正式爆发。第三波,2010年11 月爱尔兰正式申请救助。第四波,2010年12 月评级机构下调西班牙等多个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再掀高潮。作为欧元区的第四大经济体,西班牙的影响程度比希腊大很多。第五波,2011年4 月葡萄牙向欧盟请求救助。第六波,2011年5 月评级机构下调意大利、比利时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欧债危机全面恶化。意大利是仅次于德国和法国的第三大经济体。第七波,2011年9 月评级机构下调法国部分银行的信用评级,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危机开始向核心国家蔓延,并且越来越严重。第八波,2011年11 月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3.8%,创下欧元问世以来最高纪录,欧债危机进一步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深度蔓延。第九波,2011年12 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包括德国和法国在内的15 个欧元区国家主权信用评级列入“信用观察名单”,最核心的德国也被卷入其中;2012年初标准普尔公司又宣布下调欧元区9 个国家的信用评级。2012年欧元区需要偿还的公共债务规模已高达1.5 万亿欧元。第十波,2012年5 月以来,法国大选奥朗德上台,德国默克尔地区首选失败,民众支持率跌至近50年来最低。希腊三大政党组阁失败,民众开始挤提,局势恶化。法国陷入停滞,意大利和西班牙陷入衰退。

3.欧元区屡战屡败

面对十道冲击波,欧元区被迫应战,但十次大规模的救助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可谓是屡战屡败。第一战,自2009年12 月欧元区各国纷纷出台增税、财政紧缩等措施。第二战,2010年4 月欧盟与IMF 商定7 500 亿欧元救助计划。第三战,2010年5 月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M)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第四战,2011年11 月欧盟成员国财长会议通过850亿欧元爱尔兰救助方案。第五战,2011年12 月和2012年3 月欧洲央行两次动用欧洲版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长期再融资操作”,分别为欧洲金融机构提供两个5 000 亿欧元左右的流动性。第六战,2012年3 月欧盟峰会决定建立永久性的援助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第七战,2012年3 月欧盟二十五国签署“财政契约”,要求约束财政。第八战,2012年3 月30 日欧元区17 国财长会议达成协议,决定将欧洲稳定机制(ESM)规模从现有的5 000 亿欧元扩大至8 000 亿欧元。第九战,2012年5 月欧盟召开特别峰会,但对解决希腊债务及欧元债券等问题无果而终。第十战,2012年5 月28 日向希腊四大银行注资180 亿欧元;2012年6 月9 日向西班牙提供1 000 亿欧元银行救助贷款。但欧元区危机应对机制实质上仍在加重成员国债务负担。目前,欧元区成员国平均债务总额与政府财政收入之比已超过150%,处于近10年来最高水平,希腊和意大利更是高达350%和250%。冰岛、拉脱维亚、捷克、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和罗马尼亚等国家政府先后倒台。

4.欧债危机无解

欧洲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产业空心化,进而税收收入下降,财政增支困难,在长期形成的高福利政策下,只能发行债券,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此外,由于财政政策差异性和货币政策统一性的矛盾,各国财政赤字难以通过债务货币化的方式解决[1]。“欧洲之解”在体制上或进,即成立“欧罗巴国”,或退,即解体。但欧盟各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政治地位,因此很难升格为“欧罗巴国”;同时,退的可能性也很小。在技术上唯有发生“新技术革命”或有一解,但这对解决欧债危机都不是一日之功,可谓远水不解近渴。

目前欧债危机尚处于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一阶段,接下来将进入银行业危机的第二阶段。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后,银行减记,例如希腊减记50%,贷10 000 亿只还5 000 亿,银行资产受损,融资能力下降,然后必然惜贷,不敢轻易贷款。银行不能贷款,实体经济必然受到冲击,银行业危机进一步发展就是实体经济危机。所以欧债危机不但无解,而且还刚刚开始。

四、全面考虑政治、社会和自然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1.大选年的变数

2012年有7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大选,5 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的4 个要发生首脑更替,这是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变动。例如法国奥朗德上台,提出要改变原来萨科奇和默克尔达成的协议,这意味着要重新调整原来的救助政策,必然会对经济带来新的影响。美国大选,共和党罗姆尼作为候选人已成定局,将和奥巴马竞争总统,竞争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复苏。美国历史上,如果大选年失业率高于8%,总统还没有能实现连任的。2012年一季度美国失业率为8.2%,为降低失业率必须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办法是推出“量化宽松”政策(QE3)。因此,大选年的影响不仅是政治本身,也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变数。

2.社会动乱的变数

老的乱局: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问题;伊拉克问题;阿富汗的塔利班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虽然本·拉登已死,但基地组织还存在;印巴克什米尔争端;前南斯拉夫战争后遗症;俄罗斯车臣问题,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问题;英阿的马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争端;日俄(日本和俄罗斯)北方四岛争端;西班牙埃塔组织;英国、爱尔兰北爱问题等。

新的乱局:叙利亚和西亚北非局势;朝鲜局势;伊核和海湾局势;菲律宾及黄岩岛问题;索马里海盗;颜色革命;南北苏丹问题;欧美游行示威;马里、几内亚比绍政变;西非绑架事件等。此外,在菲律宾及黄岩岛问题上,《环球时报》社论指出,中国应该给菲律宾一个明确的教训[2]。

3.自然灾害的变数

近年来,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水、台风、飓风、沙漠化、石漠化、沙尘暴、冰冻、雹灾、高温干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表明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此外,我们不能否认外星文明的存在。外星对地球冲击的严重性,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问题未来可能是人类最大的问题。大国政治家要负起责任,考虑全人类的安全与生存问题,共同面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宇宙文明与地球和谐发展。

4.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调整包含政治、经济双重目的

一方面,在政治上、军事上制衡中国。最近希拉里和帕内塔都提出美国的战略重心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其60%的军舰部署在亚太地区,2012年以来已经在中国周边搞了七次军事演习。作为苏东解体后美国近20年来的第三次战略调整,其重返亚太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崛起。其他国家对美国已不构成主要威胁,而面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美国要加固其三大岛链。对此,美国准备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新加坡等地建立新军事基地,并在印度和越南等地积极活动,以形成针对南海的更大的岛链。另一方面,美国在经济上并不看好欧洲。美国本来对欧洲一体化就不看好,对欧元也不买账,发动科索沃战争就包含动摇欧元的因素。金融危机引爆欧债危机火药桶,目前欧债危机比金融危机更严重,所以美国在经济上并不看好欧洲,提出重返亚太战略。

五、从哲学角度再看世界

哲学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但学好哲学可以帮助你解决所有问题[3]。关于哲学,教科书上有很多定义,例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下面我们跳出现实社会这些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从哲学角度再看世界。

第一,从矛盾依存角度看,矛盾双方无不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条件。现在前苏联、华约解体,一方不存在,另一方北约虽然表面还存在,但实际已没有多大意义,所以美国要重返亚太。第二,从主要矛盾角度看,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矛盾,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现在世界经济错综复杂,但美国、欧洲和新兴经济体是世界经济棋盘上的主要矛盾。第三,从矛盾转化角度看,矛盾双方无不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虽然美国、欧洲软实力、科技实力还很强,但总体上在走下坡路,而新兴经济体开始走上坡路。第四,从量变质变角度看,全球危机先是量变,新兴经济体在与美国、欧洲的经济较量中,每一次危机双方都要互相上下一个台阶。从长远看,必然发生质变,改变世界秩序。第五,从波浪式变化角度看,这种变化不是直线型的,变化中将不断出现反复。第六,从相互联系角度看,应该从经济、政治、社会、自然和宇宙等方面看问题,要全面联系辩证观察,不能就事论事。第七,人类要理性选择,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需要“道”的大智慧。因此,在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问题上,需要“道”的大智慧,认识到“地球村”是安危与共,一损俱损,要谋求全球共赢,特别要防止矛盾转移。

六、中国怎么办

1.大处谋势,小处谋子

前些年有个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讲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9 个国家交替成为世界大国的过程。这其中,有幅员辽阔的泱泱大国,也有巴掌大的蕞尔小国,例如荷兰、葡萄牙,何以能在500年间交替成为世界大国值得我们深思。这9 个国家的共同点是:以国家强盛为目标;以变革体制为前提;以对外开放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国民教育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支撑;以精英人物为骨干;以有为领袖为表率。不同点是:政体上既有君主立宪制,也有共和制,英国、荷兰、西班牙和日本是君主立宪制,其他国家是共和制;经济体制上既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例如前苏联;对外开放上既有照搬他人,例如彼得大帝,也有立足自身;推行手段上既有温和方式,例如英国“光荣革命”,也有强硬方式,例如法国大革命;国家统一上既有以经济手段为主的,例如德国取消关税,建立关税同盟,也有以武力手段为主的,例如美国南北战争。这9 个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抓住历史机遇;立足本国国情;学习他人之长;培育人才为本;精神物质并举;坚持变革创新;政策刚柔有度[4]。同时,也有一些落伍失败的教训。有的昙花一现,丧失机遇,例如葡萄牙、西班牙;有的一味恃强,激化矛盾,例如彼得一世;有的体制僵化,不思改革,例如前苏联;有的诉诸武力,对外扩张,例如拿破仑、希特勒。

在国际舞台上,大处谋势,小处谋子,重在安内,兼顾攘外,既要韬光养晦,也要积极有所作为。在世界大格局里,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对立统一规律在国家间关系上的典型反映,中美关系的常态是既和又斗[5-6]。

2.中国的金融定位

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衡量金融硬实力的十个指标:金融资产规模、经济货币化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股票市值、资本实力、金融机构数量、金融从业人数、外汇储备、市场规模和金融业增加值。例如2011年底中国金融资产规模156 万亿元,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相比1978年的1 100 亿元,增长1 400 多倍。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1 000 家大银行进行排名,其中,中国有101 家。经济货币化程度,也就是M2/GDP,1978年为16%,1993年为100%,2011年为180%,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2010年底沪深两地股票市值21.5 万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世界第六、亚太第二[7]。2011年底全国城镇银行业金融法人机构近3 800 家,城乡营业网点突破20 万个,是30年前的10 倍。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十几亿美元,现在外汇储备3.2 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金融业增加值,目前是1978年的350 倍,年均增长10%。上述指标体现了中国的金融硬实力,所以中国现在是金融大国。但中国金融软实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金融创新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度不够。三是金融企业的治理机制不完善。四是法律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等金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五是金融监管机制需要不断改进。六是金融国际化程度不高。七是金融人才配置不平衡,高级金融人才缺乏。八是金融文化建设滞后。九是金融理论建设滞后。十是金融国际环境有待改善。目前在国际事务中,一些对中国不利的规则、惯例总体上还没有改变,中国的金融话语权不高,金融软实力明显不足[8]。

3.中国金融问题的简要评述

目前中国面临十大金融问题。一是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问题。二是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特别是最近的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问题。三是体制内的金融风险问题,例如银行、证券和保险体制内的风险问题。四是体制外的金融风险问题,例如准金融、担保公司和非法集资等。五是外汇储备问题。六是银行利润、收费问题。七是股市问题。八是监管问题,例如巴塞尔协议Ⅲ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九是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例如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十是利率市场化问题。下面重点围绕五个问题展开讨论。

(1)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问题。温州金融改革实验区共确定12 项任务,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一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二是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三是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四是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改革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温州有可能迎来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波峰。中国金融改革30年一直是波浪式前进,这30年有波峰也有波谷。中国30年的波浪式前进中隐藏着三组博弈:中央金融安全性和地方金融冲动性的博弈;整体金融安全性与单体金融冲动性的博弈;国家金融安全性和国际金融冲击性的博弈。温州金融改革起步后,必定有一大批省市会跟随效仿,倒逼中央。面对这种形势,一定要采取审慎的态度,改革发展和监管一定要同步,防止波峰后出现大的波谷。

(2)银行利润问题。从正方观点看:第一,银行盈利从根本上说是好事,银行盈利财政才能增收,才能补充资本。第二,银行盈利是改革的成果。一方面,银行盈利是企业改革的成果,企业效益好,银行才能盈利。另一方面,银行盈利是银行改革的成果,银行经营管理效率提高,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增加利润。第三,银行盈利是资产质量改善的结果。过去不良贷款率高,利润大都用于冲销不良资产。不良贷款率高的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是融资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占主导,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低,间接融资曾经占90%多,现在占80%多。此外,还有很多政策性因素以及自身管理的问题。第四,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利差与国际水平相比并不高,甚至还要低。中国银行业的利差大约为2.7%,美国为3.5%,德国为2.8%,印度为3.5%,巴西为8.0%,俄罗斯为7.0%,OECD 国家为2.5%。第五,银行中间业务的收费总体合理。从反方观点看:第一,银行利润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社会平均利润率大约为10%,银行利润大约为20%。第二,中国收入差距大,低收入群体占多数。也就是说,从收费方来看,中国的银行利润已同国际“接轨”,但从付费方来看,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如此高的银行利润。对此,可以参考累进税的办法,采用差异化收费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第三,中小企业贷款难、贷款贵。这其中不乏“倒手加价问题”,即银行贷给大企业,大企业的财务公司再倒手,社会上的资金“掮客”再倒手,倒来倒去层层加码。第四,收费不合理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目前,部分银行仍存在贷款搭配收费、收费不透明和加价收费等现象,客户容易将其和银行高利润相联系,认为银行靠多收费赚取利润。第五,银行案件和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银行内控不力,频繁发生案件,以及存在高额消费等铺张浪费现象,极易引起社会大众不满。

(3)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问题。所谓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实质就是民营资本准入问题,具体包括三个方面:资本准入、机构准入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入。从资本准入角度看,几乎所有上市银行都有民营资本,大约为50%。从机构准入角度看,民生银行就是由民营资本发起设立的。中国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性质上也属于民营。从高级管理人员准入角度看,因为金融业专业性比较强,金融机构实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是国际惯例,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符合经验、能力等一系列硬性条件。

(4)利率市场化问题。目前中国已经准市场化了,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外币存贷款利率早已放开,已经市场化。二是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已经放开(信用社除外)。三是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已经放开,仍管制上限。管制上限的目的是防止乱拉存款以及存款大战。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还不能放开,至少不能完全放开,需要逐步进行。四是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企业债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

(5)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问题。即“外倚内练,夯基定向,吸精固本,稳中求进”。“外倚”即明确指导思想,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形势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取决于国际金融形势。“内练”即练好内功。“夯基”,通过金融危机汲取教训,夯实自身的基础。“定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既不能抱残守缺,又不能盲目照搬,要确保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吸精固本”,吸取国际金融的精华,但要根植于中国,为我所用,根植于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服务。“稳中求进”,“稳”是前提,加强监管,确保安全;“进”是目的,通过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中国金融硬实力,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

[1]唐双宁.欧债危机将演变为经济危机[N].第一财经日报,2012-06-11(A11).

[2]环球时报社.中国应继续保持对菲律宾严厉[N].环球时报,2012-05-18(15).

[3]唐双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下求索”[J].中国金融家,2010,(10):21-26.

[4]唐双宁.60年:中国的借鉴、机遇与选择[J].银行家,2009,(10):30-32.

[5]唐双宁.中美关系既和又斗[J].英才,2012,(1):81.

[6]唐双宁.与高手美国玩,才能成高手[N].国防时报,2011-12-12(19).

[7]唐双宁.如何转变中国金融增长方式[N].金融时报,2011-04-13(5).

[8]唐双宁.硬化中国金融“软实力”[N].中国财经报,2009-03-10(8).

[9]环球时报社.中朝须快速解决我船员被绑案[N].环球时报,2012-05-18(14).

[10]唐双宁.欧洲将陷入“十二种争斗”[N].金融时报,2012-05-28(2).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欧洲金融
欧洲“芦笋季”
欧洲之恐:欧洲可以迅速扑灭恐怖袭击,但仍做不到防患于未然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在欧洲邂逅温州人
三国演义
P2P金融解读
三国演义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