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构建

2012-03-29 07:50:14
关键词:终端数字图书馆

冯 毅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通过诸如国际互联网络,使人数众多且又处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户能够方便地利用大量的分散在不同储存处的电子物品的全部内容。”

所谓3G(Third Generation)就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简称,它是一种新型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宽带CDMA的技术,同时结合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从而实现网络通讯。与2G相比,3G能够将卫星移动通信网与地面移动通信网结合,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支持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无线多媒体业务,满足城市和偏远地区不同密度用户的通信需求,达到全球无缝覆盖,使用户不受任何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地、高质量地实现移动通信与传输,实现数据与语音、移动与互联网之间充分的互动与结合。

一、数字图书馆开展3G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据信息产业部日前发布的统计显示,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3亿,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已达3亿多,也可以说,图书馆潜在的移动读者数量相当可观。而这些日益增长的移动终端客户、不断扩大的网络需求都为图书馆尤其是数字图书馆开展WAP等移动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

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特色的数字资源库建设、联盟馆之间的网络通路传输以及资源等实现共享、异构图书馆之间的无缝链接和跨库检索,都为数字化“示范图书馆”项目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也为数字图书馆进一步开展多功能增值服务奠定了基石。

从3G的业务特点来看,其业务名称和运行方式与2G业务非常相像,因此大部分的3G业务仍然是来源于2G的。即目前的图书馆如果已经具备2G服务功能,就可以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良,继续采用2G已有的实践应用,从而省去如采购新设备、设计新程序等新环节,同时又可以享受更先进、更完备的功能和服务。当然不是说2G等于3G,而是以较低的成本开展基于3G的图书馆服务,从而为图书馆开展3G信息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使得3G技术在现有基础上更加完善。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及先进技术,如i-mod手机上网模式、WAP无线上网等,再结合我国的现有技术和实际经验,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二、3G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

1.定制满足不同需求的短信与彩信服务

定制短信与彩信,实现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内容包括检索工具定制、数据库定制、电子出版物定制、用户界面定制等,服务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只要移动用户首先登录图书馆的指定网站,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向平台发送个性的服务需求,就可以完成定制,简单方便又快捷。3G技术下的短信、彩信使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范围更加广阔,如数字文献的订阅、传递、推荐服务等。除了现在这些已大范围使用的手机短信定制服务(如借阅、预约、到期信息等)以外,还可对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利用存留的用户兴趣文档,用远程服务器把文字、声音、图像、数据等多种格式的信息传达给用户,这也被称作信息推送服务。

2.提供可移动定位的检索服务

这种服务,可根据移动用户所在的具体方位,通过3G特有的移动定位技术,实现为用户提供所需信息服务,突破了对用户所在位置的限制。这种服务越来越多,比如域名查询、馆藏资源检索以及生活信息咨询等,甚至能够做到对图书馆现有书目数据(OPAC)的检索定位。截至目前,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的服务技术领先一步,该图书馆不但能通过OPAC显示出馆藏位置的平面图,而且利用TD-HSDPA的移动定位,确定馆藏的所有书目的所在架位,并通过手机终端显示其图形化路线图,使读者迅速找到所需书目的位置。这类服务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能有效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3.移动终端的阅读服务

这既是网络博客的深层次运用,也是推广大众阅读的好途径。图书馆开展移动博客,既可以为3G用户提供实时互动的个性化交流平台,还可以使3G用户更加方便快捷地共享、储存、加工多媒体信息的资源。3G的无线移动终端是客户随身的电子工具,不论存储空间还是存储格式,均较以前有很大不同,具有很多的支持各类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类型的信息资源,如CAJ格式、DOC格式和PDF格式等,为用户实现跨越时空的自由阅读提供了可能。

三、构建3G模式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

随着3G技术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方面的广泛应用,数字图书馆必将抓住这一机遇,提高3G在图书馆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为尽快实现我国技术跳跃式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快国家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速度,我们就要抢先抓早,大力加强3G模式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我们首先应该要做好观念上的改变。

1.实现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无缝链接”

因为众多3G移动终端很多是由第三方研制开发的,它仍然存在诸如对图书馆数据流程处理、专业数据格式阐述不清等不利因素,因此3G移动终端平台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难以做到无缝链接。我们既要加强与通信设备制造商以及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要统一各自的协议和标准,以实现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无缝链接”的目标。

2.坚持公益性,树立“大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虽然图书馆是无偿提供各类信息的服务机构,但由于要有偿搭建与电信运营商的平台,所以为了保证移动终端得到一定有价值的服务信息,3G图书馆就要或多或少地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因此,作为公益性的图书馆应该处理好公益性与收费的矛盾关系,克服过去由于技术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下、受众面有限等因素导致的服务缺失。因此,我们应该紧跟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努力通过促进各个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网络信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把全球的图书馆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来利用,实现资源、技术、人员、服务的共享。

3.加强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的建设,促进图书馆2.0与3G相互融合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的潮流,3G可以实现通过网络或手机就可方便快捷地从图书馆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因此,数字图书馆一方面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实现数据库的标准化,加快特色网页的建设,深度加工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科信息导航服务更加权威可靠,另一方面要通过整合数字资源,实现统一的检索平台,建立起为读者提供各种信息的服务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智能化和交互式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体系,做到“全方位信息发布”,深度实现2.0与3G相互融合,为4G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尽管3G数字图书馆模式目前在一定区域、一定方面还存在较大局限,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着3G网络覆盖的不断普及以及3G技术的不断完善,只要我们能贯彻执行“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3G必将在未来图书馆的服务中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群对于信息的需求。移动终端的采用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用广泛接受的现有技术提供新型服务的理念,这种理念始终维系着图书馆及时提供最新式服务的战略。

[1]金家琴.基于短信平台的手机图书馆短信支付自动下载全文服务[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7(12):71-74.

[2]郑澜.移动通信3G技术概述[J].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2003(1):55-57.

[3]Mobile Access to Libraries:Librarians and Users Experience for“I- Mode”Applications in Libraries[EB/OL].http:/www.ifla.org/IV/ifla68/papers/105-095e.pdf[2007-09-06].

[4]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7/01/22/4395.htm.2007-09-13.

[5]刘欣.移动博客——3G流媒体的重要载体[J].数码世界,2006(2):35-36.

猜你喜欢
终端数字图书馆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2:58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答数字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14
飞跃图书馆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
自动化博览(2014年4期)2014-02-28 2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