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2-03-29 06:44吴承笃
东岳论丛 2012年11期
关键词:山东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文学理论

吴承笃

2012年8月8日-10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艺理论研究室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承办的“21世纪的文艺理论:国际视域与中国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9届年会在济南召开。会议综述如下。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中国文艺理论的生存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是与会学者普遍关心的话题,钱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开幕式的致词中回应并批判了文学理论“终结”的论断,肯定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论界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文学理论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理论界需要进行自我反省和批判。文学理论需要加强实践品格与时代特色,建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本土化的文学理论。童庆炳(北京师范大学)针对文学理论比较“空”的指责,指出了文学研究与历史语境的内在关联,认为文学问题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提出来,也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得到解释。只有揭示作家和作品所产生的具体的历史契机、文化变迁等,才能具体深入地了解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具体性和深刻性。曾繁仁(山东大学)认为中国文论的发展应充分关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而中国古代的生命论美学可以概括中国传统美学的特点,应深入探讨生命论美学的艺术表现和价值追求。王岳川(北京大学)认为文论研究应会通中西,守正创新。他提出,目前国内的文论研究并没有真正进入西方的语境,我们应该进行体系创新、范畴创新、文化创新和对话方式的创新,只要坚持创新的思路就一定能打破中国文论的困局。王先霈(华中师范大学)提出了中西交融、回归传统的治学路径,认为乾嘉学派的治学态度和思想对于中国文论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也对文论研究的困局做出了判断,认为今天的文学理论,徘徊于理论与历史、审美与文化以及建构与解构的三种两难抉择之中。谭好哲(山东大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边界、问题与方法,认为研究者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统精神,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现实实践问题为宗旨的学术导向。高楠(辽宁大学)指出,当下文学理论的体系建构中,现实主义被淡出是一个重要问题。尽管现实生活发生了大规模转型,但理论及文学实践基础仍然存在,这规定着现实主义在文学理论建构中仍具有重要性。李衍柱(山东师范大学)提出了文艺学与科学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认为二者的研究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可以互补,研究者应进行全方位整体的研究,才能实事求是地阐释文学艺术的现代性特征。冯毓云(哈尔滨师范大学)也认为,文学艺术需要依靠不同学科,甚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叉融合,来更新思维方式、创立新的方法。

二、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研究

基础理论和基本问题研究是文学理论发展的根基与源泉,与会学者对众多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展开了探讨。高建平(中国社会科学院)从艺术的越界与划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艺术的本体问题,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在于所制作物品的形态和它所产生的效果,而在于制作者的处境、意愿和姿态,艺术的边界就是创造的边界。同时,文学艺术要针对社会发言,这种针对性既要有批判性,也要指向未来。陈炎(山东大学)认为,“形式”与“情感”是艺术作品不可或缺的两大元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人生经验的基础之上。这种“准符号”的特点既为艺术作品的理解带来了多义性、模糊性,又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可能。

在文学理论范畴的研究方面,陈定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分析了超文本语境中的互文性理论,认为在超文本语境中“文无所本”,读者以拟作者的身份博弈文本主导权,读与写的界限更加游移不定。张伟(鲁迅艺术学院)认为只有把人的文化价值作为价值的本体,才能改变对于价值本体属性的物质化的理解,进而对大众文化价值取向加以精神化的引导,回归人类至善的本体价值。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认为当代艺术与市场的交融、剩余劳动时间的符号化,形成所谓“符号经济”,而当代艺术与市场的对抗性,就体现在这种“符号经济”的双向挤压、双向激化功能上。龙迪勇(《鄱阳湖学刊》杂志社)把建立在“多对一”与“一对多”因果关系基础上的非线性叙事模式命名为“分形叙事”,“多对一”与“一对多”构成“分形叙事”的两种基本类型。陈学广(扬州大学)论述了隐喻与象征的问题,指出文学中的隐喻一旦成为某种稳定的、社会化的表达模式,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文学的经典问题也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周宪(南京大学)指出经典本身是一种历史产物,是从美学到政治的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协商性结果,研究者要把握住经典本身的开放性,深入到经典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中去。姚文放(扬州大学)也指出,文学经典既是意识形态碰撞、文化权利博弈的结果,同时又要立足于审美价值,其构建取决于意识形态与审美价值二者的张力。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也是与会学者关心的问题。刘锋杰(苏州大学)认为,文学可以成为政治想象的资源之一,政治应以积极的姿态接纳文学的思想情感叙事与想象,并将这一想象转化为政治理念或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实施过程中。丁国旗(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延安《讲话》为研究对象,提出《讲话》留给后人的真正遗产主要是其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具体化与解决任何问题都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周平远(南昌大学)也对《讲话》展开研究,认为“人民方向”和“工农兵方向”之间的理论张力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源发性动力,新时期文艺的“二为”方向实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融合。

三、中国传统文论与中西文论比较研究

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艺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倡在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国学”视野,认为它有助于彰显古代文论自身的“大文论”品格,强化对于研究对象的历史语境还原,深化对于传统文论的整体性和价值意义的认识,使文献学重新有效地回归传统文学批评史研究。吴子林(《文学评论》杂志社)认为,孔子眼中的“为学”是一个不断拓展与深化的过程,先始于“下学”,再由其至道之学渐求其“上达”。由为“人”到为“己”再到为“道”,人性得以全面发展,并与天、地三位一体。周均平(山东师范大学)提出,“比情”自然审美观的提出与建构是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发展的重大飞跃,是由“比德”到“畅神”的重要理论环节。李健(深圳大学)认为,中国古典感物美学是文学艺术创造和审美经验的发生之学,其核心问题是“心”与“物”。杨星映(重庆师范大学)提出,古代文论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应立足于古代文论的思维方式和学术范式,对古代文论话语资源进行重新评价。周波(山东师范大学)认为,古代文论研究应当会通古今,坚持民族文化本立场,寻求文脉与文理的古今贯通。刘文勇(四川大学)指出,“中国古代文论”是现当代人的名词,其理论诉求与古代人在具体诗文批评中提出自己思想的传统相背离。

中西比较文论对于我国文论建设影响巨大。王宁(清华大学)认为在文化领域里谈论全球化和世界主义,无法回避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学的建构,但是在引进文学理论思潮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理论建构,其实中国学者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学界平等对话的能力。顾祖钊(安徽大学)认为,中国文论家应该走向建构,中国文化诗学是当前文论发展的最佳选择。史忠义(中国社会科学院)阐述了当代小说创作对现代性危机因素的消解,认为当代小说的当代性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之过程的现状阶段。赵利民(天津师范大学)认为对中西比较文论的研究从理念到方法要有新的推进,应走以探讨文学交流自身规律为中心的综合化研究之路,在媒介上应重视传教士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贡献。赵静蓉(暨南大学)阐释了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提出对于其重要概念,中国学者要从本土的实情和特色出发进行理论构建。

四、文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与新趋势

文学理论的发展贵在创新,与会学者通过实际的理论实践活动呼应创新的内在诉求。夏之放(山东师范大学)提出,健康的休闲活动是使人性“走向自由”而“成为”人的途径,随着全球性的休闲文化研究广泛传播,休闲时代必将迎来美的创造的新时代。许明(上海社会科学院)提出了“器物美学”的观点,认为中国特有的蕴藏丰富而历史绵远的器物流,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由“器物”现象而生成理论可成为一个新的美学关注点。赵宪章(南京大学)探讨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认为图像作为愉悦符号助推了文学的大众传播,“可名”与“可悦”作为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使“图以载文”多介质组合的传播方式成为可能。杨守森(山东师范大学)指出中国乡村美学是中国美学界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研究领域。他认为,在中国乡村中,隐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审美文化资源,亦深隐着人类审美心理生成的本原性秘密。薛永武(中国海洋大学)提出了由美学和人才学融合交叉形成的人才美学,认为人才作为重要的审美对象,是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和谐统一,体现了外在美与内在善的和谐。

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研究对象,丰富了文艺理论研究的内容。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提出了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认为这一新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文艺发展实现自觉的表征,能够为中国文艺发展准确定位,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以形而下的方式探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为文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探讨了瓷器的叙事与文化分析的问题,认为瓷的“载艺”功能更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诗意。苏宏斌(浙江大学)从感觉问题入手,以现象学的方式对实践美学进行了阐释。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方兴未艾,在本次会议研讨中亦是一个热点。赵奎英(山东师范大学)认为“生态语言学”作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其理论观念和学科方法,都对当今的生态诗学、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汪正龙(南京大学)指出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层基础是人文主义意义上人与自然的重新统一,接近当代生态整体论的观点。杨存昌(山东师范大学)认为,《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智慧,对于生态文艺学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刘蓓(山东师范大学)为环境批评提出了辩护,认为其目的是发现文学创作反映出的环境观和世界观,审视其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

对于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媒介研究,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认为,现代社会媒介生产与文学生产的结合成为一种趋势,现实生活提供基础条件,媒介生产论与艺术生产论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构建了文学媒介生产论的价值取向。孙书文(山东师范大学)以赵冬苓编剧的成功范例,提出主旋律电影发展的核心在于营造大众性的文化认同的符码。李庆本(北京语言大学)探讨了新媒体的问题,认为新媒体一方面造就了更加民主化的“公共领域”,另一方面又以潜在的方式控制着大众。何志钧(鲁东大学)认为,当代审美实践发生了从传统的文字审美到今日的影音审美的剧变,数字媒介转型正在促成一种艺术—传媒化合型的新型美学形态。

猜你喜欢
山东师范大学文艺理论文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视角下《幻灭》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探析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摄影作品选登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
——评《其精甚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Can “Contemporaries” Know How to Read?
《中国文论通史》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A Study on Thre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杜传成、晋景、郭珍珍、李晓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