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毅力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杭州 310018)
从科学发展观看民族教育改革的时代课题
彭毅力
(浙江传媒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杭州 31001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强调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即“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通过教育等活动来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或手段。我国广大的民族地区受传统的发展观影响相对较小,因而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尚未遭受较大的损害;通过民族教育目标的调适和民族教育课程的改革,形成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使民族聚居地区在迈向现代化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平衡及社会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避开传统发展观那种对生态“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实现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民族教育改革;以人为本;自然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保护;跨越式发展
发展观从传统到科学的转变,经历了经济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观,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样一个过程。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充分汲取了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使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系统地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的实践活动形成主客体关系,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人改造客体的目的,一方面是创造自身及后代得以更好地生存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创造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发展观忽视实践中主体的诉求,缺乏价值的维度,即未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因而实际上是一种客体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反映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形成了不计后果地向自然开战,掠夺性地向自然索取的做法;反映到社会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的行为,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危及人的生存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人作为发展观的核心,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此,一是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恢复和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二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逐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三是要使多元文化相得益彰,维护文化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在生存和发展中建构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的文化条件。
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关键。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既表现在如何认识发展的目的问题上,又表现在如何认识发展的手段,也即怎样发展的问题上。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的物质条件,但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也就是邓小平讲的“关键在人”。坚持以人为本,说明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通过教育及各种实践活动来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或手段。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文化即“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1〕,这种生存方式主要指人们由特定的时代精神、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伦理规范等等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它内在于人的一切活动中,支配着人的所有行为。从历时性的角度看,文化是前辈留给后代的社会环境,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它使个人通过教育及各种实践活动,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并内化为与其同质的心理和观念,形成特定的文化素质〔2〕。因此,不同的生存方式,必定表现为人们不同的文化秉赋。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总是根据自身特定的文化秉赋来改造客体,创造社会生活。这就是所谓文化复制的效应。二战以后,有些国家能够从废墟中很快使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这种效应。由此可见,人与社会处在一种文化互动的关系中,必须使人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特质,才能接受和实践新的发展观,创造出相应的新的社会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是个体通过社会化获得文化特质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传统发展观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学校教育的目标仅是为经济增长培养人才,表现在教育的方式上,则是应试教育盛行。这种教育必定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生存方式为内涵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又将反过来强化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的社会行为。因此,若不真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教育目标的调适,若不使其内涵是养成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的素质教育普遍得到推行,那么,科学发展观就难以持续地在社会实践中得到贯彻,基于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平衡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而我国广大的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相对较小,若及时进行民族教育目标的调适,促成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则可以使这些地区在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形成以人为本的生存方式,使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较少受到破坏,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从这样一种认识的角度出发,我们进而讨论民族教育改革的时代课题。
本文中民族教育的概念,其一是指学校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汉族以外的各民族子女;其二是指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相应的民族特色。民族教育的特色主要是由民族的特点与民族地区的特点两方面来决定的。民族的语言、习俗、价值观念、历史、宗教和传统教育形式等文化特质,都会影响到民族教育的内容与组织形式;民族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人口密度和居住状况等特点,则会影响到民族教育的规模、质量、投资、效益与效率等,由此而产生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教育的状况如何,对于民族自身的发展及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民族教育改革的时代课题,必定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一)民族教育目标调适与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在传统发展观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追赶汉族”的模式,与此相适应,民族教育的发展也以汉族的教育模式为目标导向。如上所述,这种教育模式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为经济增长培养人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往往不注重对自然生态和多元文化的保护,走过了一条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生态和多元文化先破坏再恢复或重建的道路。从当代世界的发展来看,现存的局部区域中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已成为稀缺的宝贵资源,这种资源对于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许多民族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元文化所受到的损害相对要少一些,人无我有的这些珍稀资源若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既能够促成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又能够为当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因此,民族教育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适发展的目标,准确定位发展战略,努力探索特色化的教育模式。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培养具有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生存方式的一代新人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把现代科技文明与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华、民族地区资源的特点或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养成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促使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成功地避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自然生态和多元文化先破坏再恢复的折腾。在当代先进文化的视野中,这种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是一种跨越式的发展。
(二)民族教育改革与自然生态保护
人类作为地球上生物系统中的一个物种,必须与其他生物和谐共存,才能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自然生态的平衡不仅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还具有认知、道德、审美等方面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以往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未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过度开发,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从森林来看,森林和湿地、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大量动植物在森林中生长繁育,因此,森林维持着很多类型的原生生物种群的存续和进化,是地球上极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其潜在价值难以估量。长期以来人类对森林的过度砍伐,使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濒危和灭绝,自然生态系统趋向简单化,自我调控能力被削弱,稳定性和有序性的程度降低。如长江上游流经20多个县的金沙江河谷,几十年前郁郁葱葱,森林茂密,其后因过度砍伐而千里幽谷袒露,目前植被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已难找到成片的原生林木。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近些年来,我国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使绿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恢复,但是,人工林的生态价值和自然景观远远赶不上原生林,而原生林已是一种稀有的生物资源。目前在我国的西南和东北等地区,如横断山脉和大、小兴安岭的纵深地带,尚存留着部分亚原始森林,它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除森林以外,湿地、草原等也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但对它们的保护和恢复,较之对森林的保护和恢复还更为滞后。
在民族聚居的较多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而往往处于后发展状态,受传统的发展观影响较少,自然生态的状况相对较好。如多民族聚居的云南省怒江大峡谷地区,已被视为世界上现存的重要生物基因库之一。因此,在这些地区的民族教育,应把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现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开设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方面的课程,并编写与当地的生物资源相关的动植物分类、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教材或校本教材进行教学,同时开设诸如自然美鉴赏等人文课程。另外,注重教学实践,在植树造林和保护鸟类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情感。这些教育活动若从娃娃抓起,长期坚持,逐步深化,就可能使学生养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在使自然生态得到保护和优化的同时,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因为根据当代的社会需要状况来看,仅从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及珍稀动植物繁育与合理利用等方面,就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此,必将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三)民族教育改革与文化生态保护
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形成各民族特殊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使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质。马克思曾从一般原则上把社会规定为“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在现代的社会机体中,文化是基本的要素,多元文化互相依存,在比较中自我确认,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发展;每一种文化都把其他文化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由此形成同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自然生态关系相类似的文化生态,支撑着人类生活的意义世界。1955年美国新进化论学派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在其代表作《文化变迁论:多线进化方法论》中首次提出“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概念,指出文化与生物一样,具有生态性。文化生态就是指文化自我存在、发展状态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状态〔3〕。
对文化发展的认识,西方早期文化进化论把文化的发展视为一种单一性的、直线性的进化,忽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忽视文化要素传播的功能;另有文化相对主义过分强调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否定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二者各有片面性。其实,文化的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文化随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但这种发展在各民族那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质。多元文化的存在不仅合理,而且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它们构成了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当代人往往把对不同文化的体验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涵,视为对人生意义的解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现阶段西方国家迅猛发展着的体验经济,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呈现了文化生态保护的经济、社会和人学的价值。我国有56个民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态景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社会财富。如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属于人工湿地,是世居在元阳的7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发挥聪明才智所创造的,与哀牢山区自然环境相融相谐的一套文明体系,它以其神奇的魅力,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学生和游客纷至沓来,寻密探奇,开展相关的研究、教学、摄影、观光和旅游等活动〔4〕。
文化需要教育来传承,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前是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主要内容。现代学校教育普遍推行代表人类现代文明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的教学,既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又使民族传统文化在民族教育中几乎失去了存在的空间。特别是在体现着传统发展观的应试教育的浪潮中,民族传统文化除了在民族地区的宗教机构和民间传承,以及在一些高校中作为研究对象之外,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就较少看到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这就使有些民族的传统文化未能受到有效的保护,有的甚至濒临消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生态的平衡。如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据有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境内的满-通古斯语族(主要包括满族、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的语言大多濒临消亡〔5〕。有部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虽然有双语教学的设置,但民族语言主要作为学习汉语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只限于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使儿童只能维持民族语言的低水平状态,如只能用口语交流而不能阅读和写作,使民族文化难以通过文字进行传承〔6〕。
随着科学发展观在人们认识中的深化及在实践中的全面贯彻,通过民族教育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因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已包括使多元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内蕴人对现代文明及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的习得。如上所述,我国现行的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政策,为民族文化进入学校教育课程,从而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政策环境。民族教育应及时进行课程体系结构的改革,根据本地民族的意愿,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增加诸如民族历史、语言、工艺、美德等方面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在这方面,有的研究者对云南省大理市白族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分析思考就具有可操作性〔7〕;广东畲族乡土历史教材的编撰及在初中的中国古代历史课程中进行穿插教学的做法就比较成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8〕。除此之外,还应注重通过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渐次形成融合现代文明及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为一体的生存方式,使多元文化的基因得以世代延续,由此维系文化生态的平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文化产业勃兴的社会中,多元文化必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效益,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民族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要始终把现代科学文化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即便是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在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相互交流中实现的,离开了现代科学文化,就会使民族脱离现代社会。这里就包含了文化发展中多样性统一的辩证关系。其次,要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要有机结合民族的文化传统,突出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千百年来,各民族人民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生长繁衍、团结友爱,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由我国56个民族相互交流融合而形成,并被绝大多数人认同和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靠祖国的繁荣富强,才有各民族的兴旺发达。因此,要有机地结合民族文化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据”〔9〕。再次,要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关系,要把二者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让学生养成与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相适应的生存方式。因为自然生态环境是民族的生存空间,各个民族在适应各自居住的环境时,建立起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这一关系是以传统文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所以,自然生态环境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既是一损俱损的,又是相得益彰的〔10〕。如云南大理苍山洱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白族传统文化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家园;而这种传统文化又使苍山洱海的自然环境得以保存和名闻天下,它们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优美画卷〔11〕。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中,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对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点,从当代人的需要中就能看出来。如云南省丽江市巨大的旅游价值,就是由以纳西族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生态景观和以玉龙雪山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相交融而形成的。因此,在民族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将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课程并重,使之相得益彰,才能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1〕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3.
〔2〕柴志明,冯溪屏.社会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83-93.
〔3〕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1-7.
〔4〕喻庆国.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湿地生态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02-7908.
〔5〕赵阿平,郭孟秀,唐戈,等.满-通古斯语族语言文化抢救调查: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语言文化调查报告〔J〕.满语研究,2003(2):75-81.
〔6〕曹能秀,王凌.试论教育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1):14-18.
〔7〕郑妍.大理市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2):105-108.
〔8〕刘付靖,冼春梅.广东畲族乡文化传承和乡土历史教材的开发探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1):15-18.
〔9〕王钊.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初探〔J〕.世纪桥,2012(5):87-88.
〔10〕乌力更.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中的几个关系〔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0-84.
〔11〕朱安女.白族“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文化生态书写〔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2):9-12.
(责任编辑 杨朝霞)
Education Reform in Ethnic Regions from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ENG Yili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Hang Zhou 310018,China)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oriented science development combines developmental aim and means,with the emphasis on human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body.Man is an existence of culture which is a historical way of being.The basic purpos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by means of education activities,which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ways or methods to enhance a comprehensive,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majority of ethnic regions in our country,not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view,have kept their natur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 in good condition.Through the adjustment of education target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course,the regions are expected to form a people-oriented life style in order to 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natural ecology and cultural ecology,maintain a harmonious society,and thus promote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Therefore,these regions can realize the 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by avoiding the traditional developing mode——destruc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education reform in ethnic regions;people-oriented;protection of natural ecology;protection of cultural ecology;greatleap-forward development
G40-053:G75
A
1672-2345(2012)08-0074-05
2012-05-28
彭毅力,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改革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