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承复旦人文传统、推进文史哲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从2011年起开始实施“人文学科振兴计划”。其中的“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广邀国际杰出人文学者莅临讲学,因其学术影响的前沿性和权威性而广受海内外学界关注。2012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国际学界享有盛誉的巴黎第七大学教授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接受“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最高级别“高端讲座”的邀请,将为复旦大学师生开设系列讲座。
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与70年代初,克里斯蒂娃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与主体的互动关系;80年代始,精神分析成了她发展深化的新领域。从互文分析到精神分析,克里斯蒂娃的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对“主体”的思考。故克里斯蒂娃教授的四个讲座安排为围绕“主体”展开的两个专题:
第一专题:
讲座1 主体与语言:互文性理论对结构主义的继承与突破
讲座2 主体与语言:互文性与文本运用
第二专题:
讲座3主体与精神分析:女性天才三部曲——阿伦特、克莱因、柯莱特
讲座4 主体与精神分析:陌生的自我
系列讲座的内容将整理出书稿,纳入复旦大学人文高端讲座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文版版权归复旦大学所有。这将是克里斯蒂娃在中国出版的第八部专著,也是首部学术演讲录。
克里斯蒂娃与我国学术界渊源颇深。早在1974年4-5月,克里斯蒂娃就作为中国1971年加入联合国后官方邀请来华访问的第一批西方知识分子,与法国《原样》()杂志社的罗兰·巴特、菲利普·索莱尔斯、弗朗索瓦·瓦尔、马瑟兰·普莱奈等学者组成法国作家代表团访问了北京、上海、洛阳、西安等地,并根据访问期间的所历所感当年就出版了讨论中国妇女身份地位的著作《中国妇女》。2007年和2009年她接受邀请先后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荣誉院长。
克里斯蒂娃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她此次学术访问将是我国人文社科界的盛事。我们期待精彩的演讲给予学科发展以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