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助平台实施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2-03-29 03:15张金鲜刘燕萍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高校学生

张金鲜,刘燕萍

(东华大学 服装学院 上海,200051)

基于资助平台实施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策略研究

张金鲜,刘燕萍

(东华大学 服装学院 上海,200051)

在高校学生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来自贫穷的家庭,过着拮据的生活。为了保证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社会和学校一起努力为他们建立了有效资助平台,帮助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然而,有些贫困生接受着国家、社会和学校的资助却不思感恩、不思进取。本文列举了这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借助资助平台对这些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策略。

感恩;感恩教育;贫困生;资助平台;策略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现状

高校贫困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为确保困难学生安心读书,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贫困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奖、贷、助、补、免”多位一体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大部分高校贫困生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帮助心怀感激,在校期间能努力学习,热心帮助他人,走向社会后能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受到资助的贫困生大部分能自立自强,涌现出一批批自强之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贫困生还面临着心理上的困境,道德上的迷茫,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感恩意识的缺失,把所获得的帮助看作理所应当,全然没有回报他人回馈社会的想法或行动,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少数的贫困生认为父母的养育是人之常情,父母供其读大学更是天经地义,恩情二字无从谈起,甚至觉得贫穷是父母的过错,父母没有为其提供应有的经济条件。他们从来不思勤俭节约,更不思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二是对国家、社会和学校没有感恩之情,一些贫困学生认为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更有甚者还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埋怨老师;这些学生因想获得高额资助而想方设法“争当”特困生,获得资助后,不注意节俭,挥霍浪费,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三是缺乏自立自强的意识。有的贫困生“等”、“靠”、“要”思想严重,一味指望学校减免学费、发放补贴,或从政府、企业、社会好心人那里得到各种资助,不思自立自强、奋发进取;更有甚者,以“贫困”为资本四处伸手,得到资助后肆意奢侈消费,得不到某项资助就心生怨恨。四是对其他贫困人群没有丝毫同情怜悯,当面对比自己更加困难的人群时,部分贫困生表现漠然,他们只知道单方面接受资助,认为助人是富人的事情,却不懂得力所能及的助人之道。

少数高校贫困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心理方面,部分贫困生缺乏责任感和感恩意识与其心理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贫困生迫于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压力,经常出现诸如自卑、软弱、敏感、忧虑以及过度自尊等各种消极心理和情绪,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到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生怕被人看不起,不愿意轻易与老师或者同学谈及家庭经济状况,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二是家庭教育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绝大部分传统中国父母的想法,基于这样的想法,尽管父母为了生计含辛茹苦,却不愿让子女了解生活的压力和艰辛。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无视父母的辛劳,感恩之心更无从谈起。再者,在贫困家庭中,由于物质的困顿,一般父母在子女教育中都把金钱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子女耳濡目染,无形中产生了错位的价值观。三是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在帮助贫困生的过程中,片面注重经济上的资助,忽略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责任教育和感恩教育等,使得一部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淡薄。四是社会环境方面,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富差距也确实不容忽视。部分人对于贫困者存在着某些偏见,这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高校贫困学生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在这种环境下,虽然大部分贫困生能尽自己所能改变这种偏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被错误的思想同化,同样看不起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更不愿意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尚处于贫困中的家乡以及其他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只想使自己尽早地过上好日子,摆脱贫困,不思感恩回报社会。

二、基于高校资助平台实施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策略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首要功能是扶贫助学,资助体系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学生的经济问题,保证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意识到,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包含感恩教育在内的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我们要把德育教育与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从根本上讲,无论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还是高校德育,都是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手段。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包含感恩教育在内的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是道德教育的阵地,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1]。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提出:既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2]。

感恩,是个人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的恩惠和帮助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或行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4]。笔者认为,基于资助平台实施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主要策略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正视贫困

由于经济上的贫困而产生自卑、狭隘、封闭等不良心理是当代高校贫困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而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无法正视贫困。从理论上讲,我国现阶段的贫困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然原因、社会原因,而就大学生贫困问题而言,主要是源于历史、自然、社会以及家庭收入等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贫困是暂时的,处理得当,反而是一种精神财富。因此,要重视困难学生的心理关怀,引领他们正确看待贫困。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传承感恩文化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他们识恩、记恩和谢恩的意识,提升他们传承感恩文化的自觉意识,帮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互助互爱的优秀品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载体开展。例如组织受助者参加公益活动就是一种培植感恩意识的有效形式。笔者所在学院开展的“阳光之家、智力助残”主题活动,参与的同学获得了助人的快乐,更加感受到要感恩回馈帮助自己的人;“爱老敬老关爱老人”——法华颐养院送温暖活动,参与的同学除了给老人送去物质的温暖外,还陪老人聊天慰藉心灵,消除老人的孤独感,为他们带来了天伦之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中收获了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感恩意识。定期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受到资助的同学在参与中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关爱他人,同时也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理解了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的真谛。

3.资助制度改进:健全督促监督制度

加强对资助对象的督促管理,在对资助对象管理过程中重视感恩教育尤其重要。对资助对象的管理是一种间接的、无形的管理。必须始终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当少数受资助学生的行为表现与资助的目的要求相违背时,应该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总之,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能重资助轻管理,需要我们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千方百计探寻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感恩教育的最佳契合点,拓宽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感恩教育功能,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

4.行为教育: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平台

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平台,从行为上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也十分必要。一方面,让他们在通过勤工助学平台解决自己的部分生活费用的同时,增强自信,激发热情和勇气。另一方面,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及劳动付出后的肯定,体验到受教育机会的来之不易,培养他们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培养他们坚定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因此,高校应大力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积极鼓励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并借助资助平台着力培养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1]赫崇飞,王继辉,彭勃.试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之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121-122.

[2]阳剑兰.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与教育[J].理论观察,2009,(4):123-124.

[3]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4]朱飞,李萍.基于资助平台的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94-96.

[5]孙甫存.高校贫困生问题初探[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89-91.

G41

A

1009-9034(2012)01-0066-03

2012-02-10

张金鲜(1977—),女,讲师,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的研究。E-mail:zjx@dhu.edu.cn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