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思维与意义的不确定性

2012-03-28 20:04于林龙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确定性意向

于林龙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以追求意义的确定性为己任,将意义诠释归结为科学陈述命题之间的逻辑推导。换言之,就是视科学诠释为解释项对被解释项的一种逻辑证明[1]48。这种逻辑分析的方法仅仅体现了语言表征事态的功能,而没有关涉到语言的表达和召唤功能。语言的表达功能直接关涉的是意向性问题,而召唤功能要涉及社会规范问题。无论语言的意义是实证性的、意向性的还是规范性的,它们都无法逃脱语言的隐喻性问题。实证性的科学语言无法摆脱隐喻性的表达;意向性的私己经验只有通过隐喻才得以呈现;规范性的社会交往语言也无法排除个体风格的概念隐喻。语言意义的奥秘主要体现在对隐喻语言的阐释之中。隐喻贯穿了语言活动的方方面面,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空前的重要性[2]1。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隐喻思维在人类自身理解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

一、科学隐喻语言的实证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

在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研究中,隐喻问题常常是要回避的。隐喻的语言表达被当作形而上学的无意义命题而加以拒斥。而事实上,即使在科学领域,隐喻也借助相似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张力,通过与语言的密切关联,起着构建新概念的作用。比如化学中的DNA结构就是求助于一种通过隐喻描述的物理模型来理解的[3]11。这样的范例在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领域也绝非罕见。无可否认,科学解释中所构建的理解模型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隐喻语言对它的生动描述。正因为我们无法穷尽语言表达的意义,所以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即用隐喻的思维方式来阐明事物,应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在科学阐释中也是无法逃避的。科学假说的隐喻描述可以看成是一种发生逻辑,这种逻辑本身就阐释了科学假说的可错性或不确定性。物理学家霍金关于宇宙的种种假说,如大爆炸理论、黑洞、反物质假说等等都有其自身的可错性或不确定性,但其理论意义却是无可估量的。要展示其中的理论意义,隐喻的描述机制是不容忽视的。尽管“数理逻辑语言”、“理想语言”或称“人工语言”的幻象还在有人坚持,但语言意义的歧义性、模糊性、增生性、隐喻性等不仅在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在科学语言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要对科学假说做出易于理解的阐释,“非隐喻”的思维方式是达不到效用的。换言之,隐喻的描述或隐喻的思维是阐释科学假说时研究者不得不求助的解释方法。既然如此,隐喻就必然是逻辑实证主义者难以绕开的话题。如果保罗·利科所言是正确的,即隐喻会造成指称的断裂[4]304-314,那么这就等于抽调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确定性根基。因而这种逻辑实证主义在达不到“确实的可证实性”的情况下,也就只好求助于“原则上的可证实性”了[5]4-5,正因为“隐喻的真理性”问题本身就非常复杂,其他学科,如语义学、语用学、解释学、认知科学、心理语言学乃至哲学的隐喻阐释理论本身等也都在试图对“隐喻的真理性”问题或隐喻的意义问题做出更为充分的阐释,但所有这些学科都没能终结隐喻的话题。

二、意向的隐喻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

为克服逻辑实证主义意义理论的片面性,意向主义的意义理论从人的意识的意向性出发,借助言语行为理论,来阐释意义理解问题,试图藉此来把握意义的确定性。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l 1859-1938)对此有过基础性的研究。在继承和发展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基础上,胡塞尔把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建立联系的综合行为称为意义意向[6]50-51,他认为语言活动通过其意义指向对象,即一个有意义的表达可以指称一个对象。这样,胡塞尔就将意向与所指结合起来,揭示了语言表达式与意向之间的行为关系。语言哲学家保罗·格莱斯和约翰·塞尔等可以说是继承该意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格莱斯通过将主体的语言和主体的意向行为关联起来,最终还是把语言意义的确定性阐释归结为一种行为理论的决定论[7]31。塞尔的意义理论虽然借助其给定的有效性条件明确地阐明了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意向性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但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语言只是从有目的的语言运用者的意图中获得意义,那么,语言也就丧失了其拥有自身内在结构的自主性”[8]114。哈贝马斯认为,只有从交往参与者主体间性出发,通过有效性要求的不断满足,以达成一种理解或共识,才算是懂得了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究竟意味着什么。由此可见,理解一种语言表达并不仅仅意味着领会言语者的意图,它还意味着言语者通过语言表达如何与听者就某事达成理解或共识。没有语言交往参与者之间达成共识的基础,语言意义的确定性问题就无从谈起。因此,具有还原论倾向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也同逻辑实证主义的意义理论一样,无法对意义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问题给予充分的阐释。特别是在涉及具有隐喻性的意向表达时,这种意向主义意义理论本身的意向问题恐怕也成了问题。针对隐喻性意向表达式的理解,不少语言学或语言哲学研究者都从认知语言学或经验语用学的角度提出过各自不同但又相近的阐释理论。其中从认知视角出发的关联理论、意象图式理论、范畴化理论以及概念相邻或相似理论等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些解释理论所依赖的前提往往都是经验语境(偶然语境)。经验语境本身就具有其自身的不确定性,这也是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分别将语境提升到生活形式、历史传统和生活世界高度的根本原因。此外,从隐喻性意向表达自身的特点来看,人的私己性感觉经验,如痛苦、对气味的感觉描述、复杂的内心感受等都无法借助“非隐喻”的直陈语言加以描述,而隐喻性的意向表达又只能是近似的,非确定的。这就是近似的隐喻性意向表达在面对意义确定性时的无奈。从私己性经验的角度来看,这种无奈可以说是“语言无以承受的存在之重”[9]68。维特根斯坦破除私人语言之目的是想让一种公共语言“游戏”在充满规则的生活形式之下,以确保语言在其使用时意义的确定性。然而在他承认“私人经验”的同时,他也为语言的本体维度开拓了另一条路径。沿此路径,我们会更深切地领悟到隐喻性的意向表达所无以回避的不确定性深意。

三、规范语言的隐喻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

这里所谓“规范语言”指的是受社会规约或社会规则等条件支配的日常语言,也就是从社会世界主体间的视角来加以理解的日常语言。从社会主体间性出发,探讨规范语言意义的确定性或不确定性这一尝试为许多哲学家所青睐。蒯因(W.V.Quine)在坚持其行为论的前提下,把主体间可验证性标准作为其意义认识论的出发点。他将意义的判断归结为一种“公共认知的外部行为”[10]50-52,即一种学习和使用的言语行为。蒯因虽然批判了洛克等观念论的意义理论,但他还是坚持了外部刺激与机体反应的行为主义意义理论。不过,蒯因对意义整体论的系统阐述的确也使他认识到了经验语境的不充分性或不确定性。受蒯因意义理论的影响,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D.H.Davidson)在承认意义解释具有不确定性的前提下,试图通过他提出的思想和信念之合理性的“宽容原则”来保障意义解释的确定性[11]141-154。这种要求解释者和被解释者在信念上要适当保持一致的“宽容原则”,在我个人的理解中,也应该是一种理性原则。它略有社会规约的味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当地保证部分意义理解的确定性。但在信念问题上,总会存在彼此并不一致的情形,尤其在涉及规范语言的隐喻表达时,信念一致的问题更是难于把握。因此,“宽容原则”所关涉的范围是有一定局限的。正如前文第二部分所言,意向性的隐喻有着无可回避的不确定性意味。若要解决或至少尽力克服这种隐喻思维的不确定性,回到交往的社会语言实践中来,应不啻为一种正确的选择。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将社会语言实践,即“由语言和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12]7。他通过设想出各种各样的由社会规则制约的语言游戏,阐明了他的意义用法理论。然而,当维特根斯坦面对意义的不确定性问题时,他不得不思考经验语境的确定性问题。为此,他又提出了“生活形式”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阐释意义的最终根据,这似乎为意义的确定性解释找到了最后的根基。可当我们试图就维特根斯坦“生活形式”的连贯性问题作进一步考察时,我们发现其“生活形式”概念本身的确定性问题就是成问题的。首先,他的“生活形式”是先验的,还是完全经验的?其次,维特根斯坦只说到“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并没有提及它的统一性。我们到底是对其作多样性理解还是统一性理解呢?这些问题的相关论述在维特根斯坦的行文中难以找到。有学者认为前期维特根斯坦受弗雷格、罗素等的影响,通过构造理想的形式语言强调了语言意义的确定性;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借助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等概念突出了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这种概括似乎并不符合维特根斯坦的本意。应该说,弗雷格、罗素以及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都是在承认自然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前提下,以不同的方法探求语言意义的确定性问题。为此,维特根斯坦在消除了所谓语言的共同本质,强调了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和家族相似性以及生活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强调了具体语言游戏和特殊生活形式中的语言意义的确定性。这样,他也借此指出了通过理想的形式语言来解决语言意义的确定性问题之不可能性。理想的形式语言竭力回避了自然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尽管也有一些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还在探讨隐喻表达的逻辑真值问题,但隐喻问题的复杂性无法借助逻辑真值予以明确解释。理解隐喻语言表达的意义和理解自然语言表达的意义一样,都要回到人的社会交往实践中来,即回到以生活形式为基础的各种语言游戏中来。生活形式作为意义确定性的河床或意义理解的生活背景“形成了行动的基础,因而自然也就是思想的基础”[13]64。在这里,维特根斯坦视“生活形式”为思想的基础,但却没有对“生活形式”一致性问题给予更多的阐释,他只是借“哲学语法”或“语法命题”来说明“生活形式”,强调“语法命题”与“经验命题”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为确保“生活形式”的确定性,哈贝马斯在发展胡塞尔“生活世界”概念的基础上,将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改造成了由符号构建起来的“生活世界”概念[8]75-89,并赋予其绝对性,总体化和整体论等非主题性特征。哈贝马斯指出,“只要是从经验过程的角度来看待理解过程的超验研究,那它就是合理的”[14]24。这说明只从经验语境来研究语言意义的确定性是靠不住的。尽管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在解决语言意义确定性问题上都求助于语言的交往实践,但他们在对待规范语言的隐喻性问题上,都没有足够重视隐喻思维的特殊性。隐喻思维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意义的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承认隐喻意义的不确定性或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我们对语言的意义问题作进一步哲学思考。

四、隐喻意义不确定性的认知意义

以上我们从语言所体现的三个主要功能方面,即表征事态功能、表达意向功能和召唤功能,分别阐述了逻辑实证主义意义理论、意向主义意义理论和社会规范制约的意义用法理论中不可回避的隐喻表达及其不确定性问题。事实上,承认隐喻意义或语言意义的不确定性并没有那么可怕。在认识论问题上,语言的隐喻思维体现了人类认知能力的巨大进步。人类狂妄、霸道而独断的理性总是倾向于认识的确定性把握,不愿屈就于不确定性认识。为克服理性的独断与狂妄,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中,就已经指出,理论理性作为一种认识论根据是有其一定限度的,它只能应用于经验和现象领域,即由经验自身所给予的概念之可能性认识只能存在于经验领域[15]197-202。理性作为经验领域的调节性原则,虽然在认识的经验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确定的感觉直观形式在面对可能世界的“质料”时,必然要遭遇认识上的假象、谬误与偏差,也就是作为时间和空间的先天直观形式在面对想象的和虚拟的世界时(这是语言表达也经常要面对的世界),必然要面临种种不确定的知识。对这类知识的理解,我们只有诉诸隐喻的表达方式。没有这种创造性的隐喻思维手段,人类就无法在不确定性的道路上向确定性迈进。

隐喻思维的不确定性与其说是思维活动的缺陷,不如说它是人类认知事物所具有的超越性动力和目标。没有面向不确定性的创造性隐喻思维就无法想象科学理论的新发展。科学理论严密的逻辑归纳和演绎固然十分重要,但“没有隐喻就不可能把握科学的本质含义”[16]95。科学理论或假说最初面临的就是不确定性问题,要对这种理论或假说作进一步的确定性认识,单凭纯粹形式逻辑语词是难以奏效的,而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的隐喻阐释却恰好能对其作出恰切的描述[17]。在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隐喻的模糊性思维确实起到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科学家们从来就不相信也不运用这种不确定的或模糊的隐喻思维,那么,自然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隐喻意义的不确定性为语言意义的认知和理解提供了自由发挥的能动性和可能性。如果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确定的,那么,也就不存在任何认识世界的必要性。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伴而生,两者不可分而视之;追问前者必然要承认后者,而后者为探究前者提供了不竭的动力,这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辩证法。

[1]郭贵春.科学实在论的方法论辩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Sheldon Sacks.On Metaphor[C].ed.by Sheldon Sack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9.

[3]安军.科学隐喻与科学哲学——访英国哲学家玛丽·海西教授[J].哲学动态,2006(9).

[4]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M].尹大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7]于林龙.融入交往范式的意向主义意义理论[J].学习与探索,2010(2).

[8]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9]周建漳.私人语言及其形上根源[J].哲学研究,2006(12).

[10]W.V.Quine.The Roots of Reference[M].LA Sall.Open Court,1974.

[11]D.H.Davidson.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M].Clarendon Press.Oxford,1984.

[12]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M].张金言,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郭贵春,贺天平.科学隐喻:“超逻辑形式”的科学凝集——论科学隐喻的基本原则和表现形态[J].哲学研究,2005(7).

[17]狄艳华,杨忠.经济危机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10.

猜你喜欢
维特根斯坦确定性意向
论中国训诂学与经典阐释的确定性
论法律解释的确定性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维特根斯坦式综合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法律确定性的统合理性根据与法治实施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维特根斯坦语篇分析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