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与冷战的缘起

2012-03-28 20:04李凤艳
关键词:条约草案苏联

李凤艳,王 彦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德国并不是使东西方对峙加剧的原因,而是它们之间关系恶化后的主要战场[1]22。这样的论断有失偏颇。战后初期,在德国,美苏之间围绕着“德国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的互动,集中体现了两国在全球及德国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可调和的对抗性,是导致双方改变对德政策,即由抑制德国转向拉拢德国以对抗对方的根由。本文拟通过对俄美两国档案的解读,重现苏美之间围绕该条约的互动过程,探求条约流产原因及其与冷战爆发的关系。

一、美国另订新约的提议与苏联的回应

大国之间承担责任、签署一项保证德国长期处于非军事化状态的条约,最早是由美国参议员范登堡在1945年1月初提出来的[2]126-145。苏联对范登堡的提议给予了强烈批评。3月,在《战争与工人阶级》杂志上登载了一篇署名为索科洛夫的文章,题为《范登堡参议员与他的路线图》。文章认为“德国非军事化”(демилитаризацияГермании)一词是空洞的、模糊的,是用以掩饰一个大国对其他所有大中小国家进行控制的谎言,并诘问“为什么那些承担了反抗希特勒德国全部重担的大小国家,包括强国,现在应为美国参与世界事务而放弃本国的自主性。”[3]19-23文章体现了苏联对美国可能主导欧洲事务的警惕和抵制,同时也体现了苏联将恃功在战后欧洲发挥重要作用的决心。

1945年7月召开的波茨坦会议形成了一套全面的对德政治经济原则,被人们简称为“四化”方针,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和“民主化”,此外,德国要对战争受害国进行赔偿。关于非军事化规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使之完全非军事化,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德国工业,同时规定了为达到这些目的将采取的具体措施[4]508-509。这些原则成为盟国对德进行改造的法律依据,也是苏美英合作的基础。

但不久美国就另起炉灶。9月20日,伦敦外长会议期间,国务卿贝尔纳斯首次正式向莫洛托夫提议就苏美英法四方签订一项保障德国非军事化的条约进行协商,在美苏之间先达成共识之后,再吸收英法参加。贝尔纳斯的提议与范登堡的提议并无二致,言称签署这一条约旨在防止德国重新武装、满足苏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5]234。

对于这项提议,斯大林断言美国意在对抗苏联,具体目标有四个:“一是将我们的注意力从远东移开,在那里美国把自己表现得像是日本未来的朋友,并以此造成一种印象,即在远东一切安好;二是要苏联接受美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与苏联同样的作用,以便将来通过与英国结盟控制欧洲;三是使苏联与欧洲国家已经签订的同盟条约失去意义;四是使苏联将要与罗马尼亚、芬兰等国签订的同盟条约失去其指向。”他指示莫洛托夫:争取签署类似的对日条约作为接受美方提议的条件[6]74。

此后,莫洛托夫、斯大林先后在与贝尔纳斯的会谈中都重申了以签订对日类似条约作为接受美方提议的前提条件的立场,而贝尔纳斯表示接受这一条件。但索科洛夫的文章和斯大林的电报表明苏联是从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新格局的角度而非单纯的德国非军事化问题揣度美方动机的,认为美国是在谋求欧亚大陆的主导权,排挤苏联,而苏联要通过强调德国威胁的存在作为其在欧洲建立和扩大势力范围的借口,并据此与美国争夺欧亚大陆主导权。正如副外长李维诺夫所说:“既然我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那我们的行为和要求就失去了合理性,正是因为这些行为和要求,我们和西方国家之间出现了分歧。”[5]517也就是说,安全并非苏联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更是其谋求扩张的借口,为此不惜冒与西方、与美国关系恶化的风险。在此背景下,苏联以签订对日非军事化条约作为接受美国提议的条件,意在一箭双雕,在不动摇欧洲雅尔塔体制的前提下,争取参与对日本的占领与管制。

二、美国的条约草案与苏联的对策

1946年2月14日,美国驻苏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将“德国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草案”交给了莫洛托夫。草案由序言和五项条款构成,规定了制定此条约的目的及拟采取的措施。序言言明了签约目的:有关德国裁军计划已基本完成,但为世界和平和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第一条列举了禁止德国拥有的各种武装力量、军事机构和组织、军事装备及与这些装备的生产相关的场所、设施、技术等。这与波茨坦公报中的规定没有实质差别。但该条d款规定的应阻止在德国制造、生产或进口的军事装备中增加了“为任何目的的所有可裂变材料,经各缔约国批准的除外”一项;第二条规定成立一个四方检查委员会,负责对第一条中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这种机制在盟军结束对德占领之后开始运行;第三条的核心是“德国明确接受本草案第一和第二条应是盟军终止对德占领的基本条件”;第四条规定检查委员会的决策方式为多数同意原则;第五条规定条约的批准和生效方式,有效期为25年。[7]190-193

苏联方面对草案初步分析,认为美国的动机是提前结束占领,这就意味着对德国的各项改造将半途而废,苏联也将难以获取赔偿,因而是不能接受的[5]369-371,452。故巴黎外长会议期间,4月28日在与贝尔纳斯会谈时,莫洛托夫指责其所提议的条约旨在推迟解决德国非军事化问题,这使贝尔纳斯十分恼怒,30日,将草案作为会议正式文件分发给了苏英法三国代表,并在报纸上全文公布。

草案一经公布,就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反响。记者们敏锐地意识到美国这是投石问路,如果苏联拒绝,就意味着它所追求的并非是正当的安全利益,而是谋求扩张[5]77。德国西占区各派政治力量则欢欣鼓舞,他们把此项提议看成是美英改变对德政策的标志,盟国的占领将提前结束。与此同时,西占区包括西柏林的反苏势力借此大肆进行反苏、反德国统一社会党的宣传。这使苏联陷于被动。在东西方对抗格局初露端倪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促使苏联高层进行深入研究。

参与研究条约草案的苏联官员,包括了十几位国家高层领导人,这在苏联对外政策决策史上是十分鲜见的。他们都对美国的提议感到困惑不解,因为条约草案所列举的各项非军事化措施,在波茨坦会议公报中都做了具体规定,德国无条件投降就意味着其已接受了这种改造。而且,这些措施也将是未来将签署的对德和约的组成部分,没有任何理由重新审议这一问题,也没有必要拟制一项专门条约。这些人分析美国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缩短占领期限。依据是草案中关于裁军计划“已经基本完成”和“德国接受第一、二条是结束盟国占领的必要条件”这样的表述,而这是不符合事实的。美国希望缩短占领期限,加里宁认为这是担心苏联的占领将使德国民主化,而朱可夫认为美国是希望促使苏联从德国、继而从波兰和巴尔干撤军;二是阻止苏联获取赔偿;三是放松对德国的管制。因为相对于盟国管制委员会来说,拟成立的检查委员会更没有权威性,更没有能力将德国非军事化进行到底;四是削弱苏联对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因为拟成立的检查委员会根据多数同意原则做决策,而美英与其他国家之间正在形成同盟关系,这将使苏联在德国所采取的措施置于美英的监督之下;五是放弃对德的军事和经济改造,保留德国的强国地位。因为草案的非军事化措施没有包括全面销毁德国可用于军工生产的工业及德国和平工业所不需要的生产能力,一旦放松监管,德国大量的各类专家很快就会将这些企业发展成新兴工业的基础,德国就将复兴为一个军事经济强国;六是加快德国复兴,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基地和对抗苏联的堡垒。结束占领,将为美英资本进入德国创造条件,这就为反动势力在整个德国的巩固提供了可能,不久就会爆发美英德针对苏联的战争;七是重新审议盟国协商一致通过的所有关于德国的决议。

关于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直接拒绝。理由是:签订这样的条约有悖于先前达成的协议,由检查委员会取代盟军对德国的占领为时尚早;另一种意见认为直接拒绝不妥。这会授人以柄,为英美进行反苏宣传提供口实,会使德国民众产生敌视苏联的心理,主张在德国所有占领区对波茨坦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进一步揭露美英两国背离该决议的行为,同时建议对条约草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前提条件是必须就继续保持四国对德占领达成一致[5]574-582。莫洛托夫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案。

三、条约流产与苏美对德政策的调整

就在苏联国内仍在对贝尔纳斯条约草案进行研究的时候,在4月28日与贝尔纳斯会谈时,莫洛托夫指责美方提议签订的条约旨在推迟解决德国非军事化问题,但表示原则上支持签署这样的条约,条件是对日本也签署类似条约,并建议由盟国管制委员会组建一个专门委员会,对各占领区的裁军情况进行检查。贝尔纳斯否认莫洛托夫的指责,重申签订此项条约的目的是为了使德国的非军事化状态至少保持25年,这可以帮助法国保障自己的安全。同时,也将向全世界表明,苏联谋求的确实是自身安全而非扩张。贝尔纳斯表示美国政府准备签署对日类似条约,并同意立即组建一个委员会检查有关德国裁军决议的执行情况[5]427。这是贝尔纳斯第一次明确表示,他的提议有试探苏联外交意图的用意。

对于这次会谈,斯大林批评莫洛托夫没有揭露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军事基地、奉行扩张主义政策[5]794。故在5月5日的会谈中,莫洛托夫几乎一字不差地重复了斯大林的用语。贝尔纳斯对此予以否认,并反问莫洛托夫:如果苏联谋求保障国家安全而不是扩张,为什么要在境外保持大量驻军,为什么不接受美方提议[5]475-478。两人的交锋道出了美苏由战时合作走向冷战对抗的根本原因,即两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所导致的碰撞,在德国非军事化问题上立场相悖是这种碰撞的一个缩影。

5月13日,在巴黎外长会议非正式会议上,莫洛托夫再次提议成立一个四方检查委员会,被三国代表接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苏联的立场很快就发生了变化,5月20日拒绝了美国提出的关于成立一个负责检查德国经济非军事化分委会的提议,理由是“在尚未制定赔偿计划和拆迁军工厂计划的情况下,这种检查将是对世界舆论的欺骗。”[5]79。显然,这样的理由即牵强又令人费解,因为苏联一直主张对各占领区经济非军事化情况进行检查,认为这种检查有助于揭露西方未诚意履行波茨坦会议决议。

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苏联出尔反尔,主要是担心西方专家会借机掌握苏占区内正全力开展的铀开采和加工情况。而在美国提出的条约草案中,规定应阻止在德国制造、生产或进口“为了任何目的的所有可裂变材料”,尽管有“经各缔约国批准的除外”这种例外。苏联忌惮签署这样的条约将使自己在苏占区的铀开采和加工项目置于西方的监督之下。而且,在美国应苏联要求而提出的“对日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草案”中没有此项规定,这不免使苏联对美国的动机心生疑虑[5]518。而此时,美国正在努力维持其核垄断地位,联合国也开始讨论对原子能的国际监管问题。所以,规避“核限制”是苏联拒绝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原因之一。

1946年7月9日,莫洛托夫在巴黎外长会议上宣读了一份关于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公开声明。声明认为草案所规定的预防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措施不充分,必须对草案进行彻底修改[5]807,而贝尔纳斯则认为没有修改的必要[7]847-848,苏美之间围绕着这项条约的互动走进了死胡同。1947年初,条约草案又被列入了莫斯科外长会议的议事议程。莫洛托夫重申了苏联不能接受美国提议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归纳而言,就是:盟国承担责任对德国实行全面的“四化”改造,条约有效期为40年,在其有效期内,保持盟国对德国的军事占领。显然,这与美国拟借非军事化条约结束对德军事占领、促使苏联撤军的初衷相悖。而且,不论是国际大背景还是德国局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讨论的环境和基础都不存在了,美国对莫洛托夫提出的修改意见未作回应,贝尔纳斯条约胎死腹中。

苏联对德政策的调整体现在莫洛托夫于7月10日在巴黎外长会议上所宣读的一份题为《关于德国的命运与对德和约》的纲领性文件中。文件阐述的对德政策,可以概括为三原则: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和无障碍地发展和平工业[8]67。这表明苏联不再谋求分裂和削弱德国,而是在保证其和平发展的前提下,“使其成为统一、民主、爱好和平、拥有发达工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国家”[5]808。在贝尔纳斯看来,这则意味着苏联的对德政策发生了危险的“转折”,旨在拉拢德国并把其变成自己的盟友以对抗西方[9]181。相应地,美国也开始转向利用德国对抗苏联,其标志是1946年9月6日贝尔纳斯在德国斯特加特发表的演说。演说中,对苏美关系最具杀伤力的是他声称将努力最终确定德国的东西部边界[5]817。这是美国首次提出要修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德国边界,包括东部的奥德-尼斯河边界。在苏联看来,这意味着美国背离了雅尔塔会议协议,苏美之间在德国进行合作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这次演说是“战后美国与其前敌国(至少是德国的西半部)和解的历史开端”[10]491,同时也是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开端。

通过对俄美两国档案的综合性分析,重现苏美之间围绕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互动过程,可见苏美两国都赞同解除德国武装并对其进行非军事化改造,但对于“非军事化”一词的内涵与范畴理解不同。美国是从单纯的军事意义来框定“非军事化”的,试图通过解除德国武装、由美苏英法签署保障德国长期处于非军事化状态的条约防止德国再次威胁欧洲安全,并藉此遏制苏联的扩张。而苏联则从广义上来理解和操作,即不仅包括纯粹军事意义上的解除武装,还包括解除德国的经济武装,即消灭德国维持其基本生存所不需要的经济力量、消灭德国的经济垄断组织;而且,作为化解德国威胁的手段之一,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领域的改造相辅相成。所以,苏联谋求一揽子的、全面的对德改造,而在苏联看来,没有盟国对德国的直接占领,这些目标都将成为空中楼阁。但这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苏联拒绝美国提议的根本原因是要保持对德占领,使德国成为维系和扩展苏联势力范围、抵制美英主导欧洲事务的基地,这一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美国在未来调整了有关欧洲的战略思想[11]。总之,苏美之间围绕着条约草案的互动充分显示了两国的对外战略目标具有无法调和的对抗性,条约流产是两国在德国问题上走向冷战对抗的一个关节点,尽管不如在伊朗和土耳其海峡地区那样激烈。

[1][美]沃捷特克·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M].郭懋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2.

[2]Arthur H.Vandenberg.The Private Papers of Senator Vandenberg[D].Boston.1952.

[3]СоколовА.СенаторВанденбергиегосхема[J].Войнаирабочийкласс.1945(5).

[4][苏]萨纳柯也夫,崔布列夫斯基.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Z].北京:三联书店,1978.

[5]П.Кынини Й.Лауфет.CCCPигерманскийвопрос1941-1949:документы изархива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M].T.2.Москва: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2000.

[6]ПечатновВ.ПерепискаСталинасМолотовым[J].Источник.1999(2).

[7]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6.Council of Foreign Ministers VolumeⅡ[EB/OL].http://digital.library.wisc.edu/1711.dl/FRUS.2011-06-20.

[8]А.М.Флитов.Германскийвопрос:расколакобъединению[M].Москва: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1993.

[9]Byrnes.J.Speaking frankly[D].New York,1947.

[10]Roger Morgan.Washington and Bonn:A Case Study in Alliance Politics[J].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1971,47(3).

[11]刘文山.冷战后尼克松有关欧洲的战略思想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0-86.

猜你喜欢
条约草案苏联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条约解释中的拟制因素
慈善法草案的十天与十年
农民需要“不平等条约”
霸王条约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网络安全法(草案)》的宏观审视
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修订草案征求反馈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