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应遵循的原则探析

2012-03-28 20:04杨宝忠郭凤志
关键词:人文精神德育民族

杨宝忠,郭凤志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深层次社会变化,使作为教育重要分支的德育也必然要发生变化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强调:“如果教育要继续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能够运用智慧和精力去满足个人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它就必须克服自满和墨守成规的特点,教育必须经常检查它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当代教育革新是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为价值诉求与核心目标的,德育创新既要与教育的整体目标相契合,又要体现自身特质。

一、德育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政治方向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其特性之一是它的政治性,即意识形态性。但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政治教育的实现内容、实现方式等是有本质区别的。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德育所含政治性一般以阶级立场和革命倾向的根本不同为主要表征,但阶级利益的异质性使德育的政治性实现常常凭借一些“硬性”的手段,甚至是暴力的方式。当社会发展呈稳态运行时,德育的政治性目标更要借助文化等“软性”方式来达到,因为先进文化等“软性”方式可以“软化”政治性的“硬度”,并使深刻的思想大众化,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辐射力,进而生成当代德育“精神特质”,以达到凝聚人心和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目标。德育的意识形态性内在地决定了德育创新要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承担意识,以先进文化创新性地引领社会思潮、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观念,始终有能力代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新德育应当以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引领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通过主导地位与引领作用的发挥,实现先进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新德育以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所决定的,它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当前,国际文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各种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冲击、干扰不断增强,西方不惜投入巨大财力,以教育、宣传、教化、疏导、管制和外攻等多种手段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攻击和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企图实现“不战而胜”。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文化安全的政治高度认识德育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重大意义。

现代德育政治职能的实现一定意义上要以民族精神为载体。德育应是塑造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表达国家尊严的主渠道。民族精神作为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存在对于国家和民族意义重大。“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中的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而“民族的概念其实是人文文化的概念。没有自己的人文文化,也就没有这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其中关键的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1]当代德育的先进文化构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炼、整合、建构具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表征着该民族的道德观念、文化绵延、思维特点、价值诉求、人格品性、心态情感等等,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和文化灵魂。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文化性格,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力发展水平和价值追求,是民族的生存之根。它引导着社会的前进方向,是一种强大的亲合力、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伟大精神力量,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这是任何社会都重视民族精神建设的深层归因。

二、德育创新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传统德育往往以为社会发展内在地包含人的发展,因而以社会为主要视点,以社会发展遮蔽了人的发展。其实,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并非主次抑或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是蕴有需要、劳动(活动)、社会关系、能力、个性、观念等多种特性和本质的完整的社会人,因而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单指称谓,而是一个包括上述诸方面的综合概念,是上述各因素互相作用下的综合发展”[2]。现代新德育首先就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为旨归。“以人为本”中的人,相对社会本位而言,是具有“个体性”的现实的个人。人是“个体”的人,其独特性不可复制,同时,作为实践主体的个人是与社会历史相联系的,现实的个人总是内“在”于社会整体之中。人作为一种矛盾存在,就是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社会性的双重维度的统一性存在。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价值排序有很大差异。尽管社会本位在归根结底的层面也可以称为以人为本,而社会本位理论与实践中人的价值的手段性和工具性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遮蔽。真正的“以人为本”则更加突出人的个体性,由于社会是条件,人才是目的,因而个人与社会相比而言,具有首位价值。当代意义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对个人与社会的重新排序,它凸显德育应当更加关怀作为实践主体的现实的个人,并非将社会存在代之以个体存在。确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也是德育现代性的根本要求。“现代性讲到最后就是个人主体性的提高问题”[3]。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作为德育的原则,就是要使德育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尊重人,关心人,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使德育不只是人获得社会生存态度的一种手段,而且是提升人的存在层次、赋予人以终极关怀和心灵支撑的目的本身。以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培养人,以宽广的情怀和高远的视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潜质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真谛。可见,以人为本以最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人的主体性提高的价值诉求,也是一种能够形成价值认同的、承载着人类理想和情感的德育现代理念。德育以人为本的主旨就是要在德育过程中体现人文精神,以人文关怀的态度育人。德育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目的,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尊重人的价值,珍视人的尊严;同时德育也注重“如何做人”的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与责任问题。德育的主旨在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教化,是人文精神的直接的精神阐释和自觉坚守。人文教化通过引导个体达到对人类基本精神的理解,借以实现人格的完整、全面占有人的本质,彰显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尽管德育的人文精神以具有个体性的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德育以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但类的全面发展最终只能体现于个体的发展中。因为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抽象的人”,只有具体与历史相统一的现实的个人存在。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是一致的:即,德育的人文精神既包含观照人的个性发展的权利;还包含肯定和尊重个人自我实现与人生道路抉择的自由权利;所以,德育的人文教化以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从当代现实社会生活层面看,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迫切需要提升人的主体性。因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给个人自我抉择和自我承担的机遇日益增多,而主体性缺失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而当代新德育应当努力唤醒、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与人的个性发展。可见,德育之人文精神弘扬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德育人文精神的个体性倡导本质上是鼓励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要富有不断进取的创造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三、德育创新应当构建层极化的德育体系

适应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情况,新德育应当在内容上体现出层次性的特点。德育层级性包括德育内容安排的层次性,德育要求和规范上的层次性。即德育对人的要求从基本规则(底线伦理)要求起,逐步提高,最高为德性层次;途径上从他律、他律与自律的结合到自律;人格上从合格公民、优秀公民到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社会先进分子;在效应上,从培养人格力量、形成理论力量到升华为政治力量等。规范、规则作为底层要求,只求“对”。规范是外在要求,是他律,是外在价值,是工具性的,是对价值的形式的认定;德性则追求“好”和“善”,是自律,是价值本身。冯有兰先生曾经提出,由于“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概括的等级。从低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4]。为此,一个人做事,可能顺从本能或风俗,可能为了取得功利,也可能是为了超越自我,形成某种德性,达成某种境界。道德要求的德性层次正适应了自我超越的这一要求,它为达到道德境界的人追求自我完善开辟了路径。人之为人,在于他总是不断地反省自我,超越自我,主观能动地克服人性恶、发展人性善。德育就是人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哈贝马斯曾将“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同实践理性的应用结合起来,后者具体展开为三个方面:即实用的、伦理的以及道德的,在实用的层面,实践理性主要为行为提供技术性、策略性的指导,此时个体的选择以偶然的态度、偏好为基础;在伦理的层面,实践理性涉及对人生完善的追求、自我的实现等等,与之相联系的是主体对真诚人生的承诺、对自我的理解、认同等;在道德的层面实践理性涉及自由意志,此时个体按自我的立法行动,其行为由道德洞见决定。这些思想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层次性存在的现实,为我们构建具有层次性的德育提供了依据。

四、德育创新应定位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和理性精神培育

德育创新应当定位于人的精神世界成长。人的属性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重维度,当代新德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理所当然地涵盖人的精神建设的维度。以往德育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精神维度的缺失。现代新德育要突出人的精神世界的成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锻造人的健康的理性精神。推进“精神成人”不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且是衡量德育成败的重要尺度,也是德育效应生成、持续的关键所在。德育所进行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甚至心理健康实质都属精神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之列。精神教育内含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等四个方面,其主要目的在于确立人的精神信念,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当下,新德育必须将培育健全的理性文化精神作为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视野、气度、心灵等层面有大幅度的提升和质的跃迁。这就要求现代新德育必须更新理念,与时俱进[5]。陈独秀在五四时期倡导的新文化目标与当代新德育存在许多共性的方面,因而他对旧社会的文化批判依然存在重大价值。他以科学和民主为标准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指出中国教育的最大缺点即:“一曰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一曰窒碍个人思想之自由;一曰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利;一曰养成依赖性,戕贼个人之生产力。”所以,教育必须培养“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必须以个人本位取代家庭本位。以此为目标,他对青年寄予了四点期盼:“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6]惟有如此,方是新青年。他对新青年的要求仍然具有现代意义。这些要求当然也是新德育的文化目标之一。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只有通过理性文化教育,通过文化优势和文化力量达到德育的政治目标。当代新德育虽然仍需正面的强化教育,但任何德育过程只有被教育者内化、认同,真心接受和愿意践履等才会有效。思想“内化”问题、接受理论成为当代德育的热点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理解,德育的内化与接受只有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方可明辨,明辨然后方能笃行。在人的精神家园建构中发挥德育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对德育的创新具有方向性。

[1]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新华文摘,2003(2):141.

[2]靳诺,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48-149.

[3]金耀基.全球化与现代化[J].新华文摘,2004(4):14.

[4]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

[5]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22.

[6]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北京:三联书店,1984:8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德育民族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们的民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