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讳文化趣谈

2012-03-27 01:42杨思源
关键词:科举考试李贺君王

杨思源

儒家经典著作《论语·颜渊》中曾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论述,意思是君王就应该有君王的样子,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样子,父亲就应该有父亲的样子,子女就应该有子女的样子。从这句话可知,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是森严的。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之一便是避讳。

避讳制度由来已久,起源于周代,到秦朝才初步确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避讳,顾名思义,就是封建时代对于君王或尊亲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而用其他方式代替,常用的方式就是改字、缺字、改音等方式。有些避讳方式随着时间流逝和朝代的更迭,已经消失;但是另外一些避讳方式,历经千百年,依然焕发勃勃生机。

避讳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改字。例如秦朝,为了维持秦朝统治,维护始皇帝的威严,始皇帝实行严格的避讳制度。其中一个便是“正月”的由来,正月即农历一月,秦始皇姓嬴名政,为了不直接说出嬴政这两个字的音,便改称正月为“端月”,或者也写作“正月”,但是通过改音的方式避皇帝讳,改“正”的读音为“zhēng”,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我们现在有人称秀才或者其他有文化的人为“茂才”,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东汉光武帝姓刘名秀,为了避讳不直接说出君王的名字,便改“秀才”为“茂才”,“茂才”这种称呼便流传开来。尽管现在“茂才”已不指代秀才,但仍用来指代知识丰富、有文化的人。

此外还有一些避讳用法曾经流行,但因朝代更迭,影响较小,现已消失。如汉文帝姓刘名恒,于是把恒娥改名“嫦娥”,把恒山改为“常山”,齐国权臣陈恒于是也就成了“田常”。唐代唐高祖李渊,为避讳改“渊”为“泉”,唐代的古书文献中常把陶渊明称为“陶泉明”便是这个原因。清康熙帝名玄烨,然后以“元”代“玄”,以“煜”代“烨”,“唐玄宗”在当时被称为“唐元宗”,“玄武门”被称为“神武门”,“天地玄黄”被称为“天地元黄”。这均是避讳的体现,但是现在人们已放弃使用这种表达方法。

避讳的另外一种方式是空字,就是古人碰到需要避讳的情况,会把该字空着不写。除了空字,还有缺笔画,如宋代宋太祖赵匡胤,除了把“匡”改为“正、辅、规、康”等,“胤”字就会使用缺笔避讳。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名讳,《康熙字典》中收录的“玄”“烨”二字均缺末笔。

除了避君主讳,还有避后讳,如汉吕后名雉,汉代部分文献中便把“雉”称为“野鸡”。如《汉书》卷八十五有云:“臣闻野鸡著怪,高宗深动;大风暴过,成王怛之。”因晋代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所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等。

避讳的第三种是避尊亲讳,又可称为私讳或家讳。如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是为避父讳。关于私讳,比较著名的历史故事是“诗鬼”李贺因避父讳而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通过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意思是他父名晋肃,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据《齐东野语》记载,这个指出李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虽然后来韩愈作《讳辩》称:“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尽管如此,李贺仍然没有科考成功,后来他因避父讳而终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理想抱负没有机会施展,郁郁而终。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避讳制度是相当严格的,若文人在作文或说话时触犯君主,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康熙年间出版的《明书》中曾直书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名,朝廷便株连冒名的出版者以及修订、校阅、写序、署名、刻字、印刷、卖书、藏书、官员等达数百人,处死刑者七十余人。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因此,文人说话作文时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说错一个字引来杀身之祸。

此外,避讳的不合理性还体现在避讳制度的严苛,阻碍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因为避讳制度阻碍文人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文学的进步;另一方面,在进行文学创作或者整理前代文学作品时,会因为避讳而对古文献的内容进行改动。这样便会出现一些讹误和难以理解的地方,损害了文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且不利于后人研究学习。

但是正是由于避讳制度的存在,我们可以用它来判别一些古代文献的年代和真伪,这是其存在的一点积极意义。

避讳制度这些不合理性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和文明步伐的推进而消亡,因此,辛亥革命后,避讳制度被彻底废除,人们得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李贺君王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李贺 “宅”出千古绝句
“科举考试”
绑架准女婿同伤共悲: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姜太公钓鱼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烽火戏诸侯
老子与治国
艺术加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