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围分娩期的床旁心理干预及护理

2012-03-27 01:26张菲菲崔改英齐月娥张风菊
河北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初产妇家属产后

张菲菲 崔改英 齐月娥 张风菊

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但对于初产妇而言,她们没有怀孕、分娩的经历,且受到当今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从而表现为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低,在分娩前对宫缩疼痛造成的痛苦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以及产后机体会出现的一些复杂的变化,极易引起心理问题的发生或病理改变[1]。产后抑郁的发病率为2.1% ~31.6%[2]。现结合我院床旁护理经验,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分析,旨在通过有针对性的床旁心理干预及护理,以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状况,保证产妇的身心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0名,单胎初产次、孕周37~40周、年龄22~30岁,既往无家族精神病史或智力水平低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根据初产妇不同时期的心理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床旁心理干预与护理。2组初产妇分别在住院当日、出院当日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3]。调查前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问卷表由两名主管护师负责发放回收,由患者亲自填写。

1.3 床旁心理干预及护理

1.3.1 产前护理干预:入院后责任护士即主动热情的向其系统讲解医院环境与制度、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自我监测方法等,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通过直接提问或启发式提问的方法,掌握其生理需求及心理状况,评估孕妇对妊娠的态度及认知存在的问题,给予情绪支持性的治疗和心理指导;向其讲解有关分娩知识,指导分娩过程中的配合技巧,并根据孕妇的自身条件,医护人员、孕妇与家属共同制定分娩方案与计划,使产妇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通过产前护理干预,使孕妇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做好产前心理准备和产后适应,给予照顾新生儿的建议[4],并对即将承担的母亲角色进行适应。

1.3.2 营造一种家庭化的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温馨的环境可以缓解孕产妇的紧张心理,走廊的墙壁上张贴医患合影或可爱的婴儿照片,播放轻柔的音乐,病房和产房安装淡粉色的窗帘,配备微波炉、电视、冰箱,设立独立卫生间和浴室,保护家庭的私密性,为孕产妇提供一种温馨、幽雅的环境,从而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减少心理紧张压力,消除孕产妇的陌生感、恐惧感和孤独感,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1.3.3 分娩陪护:孕妇临产后由专业导乐师陪护在床旁,给其精神上的鼓励、心理上的安慰、体力上的支持,同时指导拉玛泽呼吸法,缓解分娩阵痛,使产妇消除恐惧、焦虑情绪,精神状态良好,体力充沛,产程进展顺利。同时医护人员的语言、形象及行为直接影响着初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对待产妇态度要热情、和蔼、耐心,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极强的责任心[5],使其减少恐惧、焦虑和不安情绪,心情舒适,以便平稳的度过分娩期。

1.3.4 产后床旁护理干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消耗大量体力,侧切伤口疼痛,子宫复旧痛,行动不便,排尿、排便困难,以至身心疲惫,使产妇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尽量保证产妇充足的休养时间,营造安静、温馨、舒适的休养环境,各项护理操作要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指导产妇产后功能锻炼,及早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促进产妇形体的恢复;对性格内向、产后有紧张、哭泣、吵闹等焦虑抑郁情绪的初产妇,要特别做好情绪疏导工作,认真倾听和劝导,帮助找到原因,帮助树立信心,消除情绪低落状况;耐心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和方法,协助新生儿正确的吸吮和含接乳汁,使其快速实现角色变换,尽早进入母亲角色;传授观察与护理新生儿的知识及技巧,将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换尿布等护理操作均在产妇床旁完成,同时讲解相关婴儿知识,产妇和家属一起参与,在思想上和技能上完成母亲角色转换。

1.3.5 做好家属的健康指导,取得配合:产后因家属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新生儿身上而使产妇感到失望,再加上婴儿分娩后母体生理性排空,造成其心理空虚,或新生儿的性别与外貌和自己的理想不相吻合,还可能因为初为人母过多的责任而感到恐惧。因此责任护士应积极与家属沟通,与产妇及家属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指导家属了解初产妇生理及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及时给予重点关注,丈夫及家属应多观察初产妇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特征,从精神上理解其心理及生理上的痛苦及烦恼,帮助初产妇快速适应新的家庭角色的转变,进行心理调适,促进体能、生理功能的恢复,防治因忽视了初产妇的心理需求而导致产后抑郁。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入院当日焦虑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2组入院当日焦虑发生率的比较n=80,例(%)

2.2 2组出院当日焦虑发生率的比较 2组出院当日焦虑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出院当日焦虑发生率的比较n=80,例(%)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心理干预能使初产妇保持心理平衡,使产后精神愉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不仅有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对产妇实施产前护理干预;营造家庭式的休养环境;实施全产程陪伴分娩;产后护理人员的床旁心理干预及护理;指导家属,取得配合,在产妇产褥期继续给予支持、理解和配合等步骤可有效预防初孕产妇的产后焦虑或抑郁的发生,安全度过产褥期,促进母婴健康。

1 张秀云,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1,16:684-685.

2 Austin MP.Antenatal screen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for“perinatal”distress,depression and anxiety:where to from here Arch Women Ment Health,2004,7:126.

3 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221-224.

4 齐玮,付志民,郑砚秋,等.导东分娩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体会.河北医药,2011,33:3183-3184.

5 周昌菊,陶新陆,丁娟主编.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7.

猜你喜欢
初产妇家属产后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