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放射性脑病(REP)是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及其相邻组织恶性肿瘤等放射治疗后严重并发症,表现为与照射部位相关的神经系统损害性神经缺损。其病程为进展性,临床症状多样性,一旦发生往往不可逆转,早期发现,早期积极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REP,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至2010年REP患者80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5岁。REP发病时间:首程放疗结束后6个月~1年内发病24例,1~2年内发病36例,3~5年20例。(排除肿瘤复发或转移,排除原发性脑血管病)均有颅内及其邻近组织占位病变颅外放射治疗史。临床表现耳鸣、听力障碍40例,视物不清,视力下降40例,单侧肢体活动障碍40例,智力及记力减退25例,头痛、头晕15例。所有患者均无肺结核、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病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一般资料有均衡性。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联用神经节苷酯,甲强龙冲击治疗,采用甲强龙400~500 mg/L,连续3~5 d,改为120 mg连续2周,改为口服强的松60 mg/d,1周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同时加用神经节苷酯80 mg/d,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脉滴注,连续5~7 d,改为40 mg/d,连续2周。(2)对照组:大剂量地塞米松加入胞二磷胆碱:地塞米松15 mg/d连续1周,同时加用胞二磷胆碱,连续1周,10 mg/d连续2周,5 mg/d连续2周,0.75~0.25 mg/d连续半年。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接近正常,生活基本自理,影像学表现改善明显;(2)有效:半数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改善,肢体肌力提高1级,CT及MRI复查病灶较治疗前所好转;(3)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影像学检查无改变;(4)恶化:症状或体征加重,或影像学表现恶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强龙冲击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40,例(%)
REP是一种由于放疗后所致脑组织放射性反应综合征,根据其发病时间可分为迟发性、急性,其发病机制不清,目前提出学说是:(1)放射性对脑细胞直接损害;(2)放射性对血管损伤,导致血管内细胞水肿坏死,壁管增厚,狭窄,导致细胞缺血,缺氧坏死;(3)免疫性损伤,放射线作用于神经组织,使细胞蛋白或类脂质发生改变,具有新的抗原性,产生自身免疫的应答引起水肿,造成神经损伤,脑组织损害。随放疗的技术进步,后两种学说越来越受重视。根据其机制治疗重点在于减轻炎性反应,
减少免疫反应物,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目前认为甲强龙作用机制主要是:(1)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后可使其血药浓度迅速上升,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强烈的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作用,减轻组织炎症和水肿;(2)通过免疫介质改变免疫功能,包括鞘内IgG合成的下降[1];(3)减轻脱髓鞘程度;(4)稳定血一脑脊液屏障;(5)稳定细胞膜[2],同时甲强龙为中效糖皮质其免疫的抑制作用和抗炎作用最强,但其水钠潴留等盐皮质激素作用小于地塞米松。近年研究证明任何原因引起神经细胞的损害,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轴索发生新的侧支建立新的突轴联合,使神经细胞修复,神经节苷脂作用机制是促进神经重构,特别是轴实及突触的生长[2]。同时有关文献报道神经节苷脂有亲神经性,通过激活细胞膜Na+K+ATP酶活性,减少膜内K+外流及Ca+内流防止细胞内钙载载,减轻细胞中毒性水肿,防止膜脂质水解,稳定膜结构[3]。
综上所述,甲强龙冲击疗法联合神经节苷酯在理论上可行,在临床上实用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远期预后[4,5]。因此在临床上注意早期诊断及早期积极治疗。
1 王晨,周良铺,张福林.早期迟发性放射性脑坏死报道.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7,23:114.
2 王柠,王志强.放射性脑病诊断与治疗.新医学,2002,33:261-23.
3 叶钦勇,郑安.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放射性脑病.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2003,10:251-253.
4 曾广绥,罗柏宁.放射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和MRE表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2,11:57-58.
5 刘晓光,刘忠军,党耕田.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对比研究.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34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