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建设汤坚年吕燕春郑艳宏方晓京盛海有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森林病虫防治站 浙江金华 321000;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林业站 浙江金华 321076)
葛藤萌芽部位研究初报
方建设1汤坚年1吕燕春1郑艳宏1方晓京1盛海有2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森林病虫防治站 浙江金华 321000;2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林业站 浙江金华 321076)
通过埋植葛藤根基、茎节、肉质根、茎间,切除葛藤根基、茎节等方法,观察葛藤的萌芽部位及萌芽点,结果表明根基和茎节是葛藤的萌芽部位,为研究葛藤防治方法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葛藤;根基;茎节;萌芽点
葛藤是一种大型豆科藤本植物,生命力极强,葛藤茎节上分布着许多小分生根,具有强大根系,它会就近吸收营养,补充消耗,见到植物就去缠绕,迫使别的植物死亡。葛藤适宜生长温度 22-26℃,以 27-28℃生长最快[1]。它的生长速度极快,茎蔓最快速度达15cm/d,一年可以长15-30m。主要生长在草坡、路旁、疏林地及林缘[2]。葛藤靠水流、交通工具及人类活动进行中远距离传播[3]。
葛藤原产中国、朝鲜、日本,历史上因受气候因素的控制,从未形成过大的生态灾害。但近些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气候变暖,冬天变得不像原来那样寒冷,遏制葛藤生长的控制因素缺失,从而形成爆发态势,成为严重危害农林业、旅游业、交通业等的有害植物。由于葛藤生命力强,且有强大的肉质根生在泥土之下,虽然防治后地面部分容易死亡,但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迅速生长及蔓延,主要是因为葛藤的萌芽部位没有真正致死。因此,所以寻找葛藤全身的萌芽部位,成为研究葛藤防治技术的关键所在。
试验地位于婺城区汤溪镇。90年代初期,因加工葛粉的需要,在黄土丘陵上人工种植了葛藤,种植前经过改田造地,梯田形,坡度小于5度。后来由于加工葛粉经济效益不理想,销售环节存在问题,疏于管理,直至荒废,任葛藤自然生长。现有葛藤面积6hm2多,经过多年的雨水冲蚀和耕作,部分葛藤茎埋入土中,葛藤的疯长已对周边的苗木、农作物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2.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在试验地上临时取材,主要是根基、茎节、茎间和肉质根。根基是指肉质根与茎相连部位;茎节是茎与叶柄相连的部位,一般比茎略粗;肉质根是根基以下膨胀的部分;茎间是茎节与茎节之间的部分。
2.2 试验方法
2.2.1 直接观察
从葛藤春季萌芽生长开始,每周定期到试验地观察葛藤的萌芽情况和生长情况。试验地葛藤在3月下旬开始萌芽,随着气温的上升,萌芽逐渐加快,遇雨水充沛,生长速度更快。观察到根基和茎节部位是葛藤的萌芽部位,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期间,葛藤的茎节上大量萌生小分生根,并把茎固定在泥土上。
2.2.2 挖掘萌芽部位观察
在葛藤当年新茎长50cm左右时,延着新茎向下挖掘,直至新茎萌芽的部位,逐一进行登记,见表1。
表1 挖掘观察萌芽部位统计表
2.2.3 埋植根基、茎节、肉质根、茎间
挖掘萌芽部位并登记以后,用锋利的刀切除完整的根基、茎节作为试验材料。挖出完整的肉质根,选择50cm左右的做试验材料。选埋入泥土的茎,切除茎节留下茎间,作为试验材料。选取作为试验材料的根基、茎节、肉质根、茎间,要求当年有萌芽,保证具有生命力。挖深度为10-15cm,宽5-10cm的小沟,把切除下来的根基、茎节、肉质根、茎间平整放入小沟,覆土后压实。5月13日埋入,7月15日挖出检查萌芽情况。见表2。
表2 埋植观察萌芽部位统计表
2.2.4 切除根基、茎节
在葛藤当年新茎长50cm左右时,延着新茎向下挖掘,直至新茎萌芽的部位,用锋利的刀完全切除根基、茎节部位,让切除根基的肉质根、切除茎节的茎继续按原样留在土壤中,泥土覆盖切除部位,保存其生长环境。5月13日切除,8月5日挖掘检查,检查情况见表3。
表3 切除根基、茎节萌芽统计表
3.1 葛藤的萌芽生长时期
葛藤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萌芽生长,7月上旬茎节分生根集中萌芽,11月上旬起生长缓慢,遇有霜冻天气,地面部分逐渐枯死。从3月到11月,葛藤均可萌芽和生长;6月下旬至8月上旬,茎生长速度较快。
3.2 葛藤的萌芽部位
根据各试验方法观察到葛藤的萌芽部位及试验统计数分析,葛藤的萌芽部位在根基和茎节,肉质根和茎间不萌芽。
3.3 葛藤的萌芽能力
葛藤在生长期内均可萌芽,根基和茎节两萌芽部位的萌芽能力极强。在基本没有营养供应的条件下,埋植后即遇一周多无雨,期间又经一周多水涝,萌芽能力能在70%左右,说明其在气候条件适宜、营养正常供应的情况下,萌芽能力可达70%以上。
[1] 戴丽.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分析. 中国森林病虫,2011(1):29-32.
[2] 王昶远.葛藤对林木的危害与除治方法. 中国森林病虫,2010(4):46.
[3] 马云.警惕外来物种侵入[J]. 青海农林科技,2004(2):73-74.
S564+.1
B
1004-7743(2012)03-0030-02
20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