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品 樊帆
【摘要】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关键词】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传播意义;传播要素;传播特征
原始传播时代,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根据生存和生产的需要,随着对灾害认知的深入,对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固定的行为符号、语言符号、图画(片)符号、文字符号的产生成为灾害信息传播史上的一个个里程碑,直到今天,行为、语言、文字和图画(片)仍然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当信息传播符号的形式确定下来以后,人类就开始探索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符号,在这种功利性的驱使下,竹(木)简的使用、毛笔的出现、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展,一次次改写着人类信息传播的历史,使得信息传播沿着时间纵轴和地域横轴无限延伸和扩展。
一、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意义
灾害信息传播是原始传播时代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从诞生以来,就面临着大自然的种种考验,必须群居才能够增强抵御外部危险的能力。群居的特征决定了信息交流的必然性,这种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灾害事件。
灾害信息传播是原始传播时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人类在与大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了营造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就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应对灾害事件。
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分析
原始传播时代的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自发性特征,其传播类型主要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在这些传播类型中,传播的基本要素也具有明显的原始传播时代的印迹。
(一)传播者和接受者
原始传播时代的传播者没有明确的身份标签,他们并非以此为生,信息传播只是他们生产生活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手段。传统的农耕社会和君主统治的愚民政策,并不需要强大的信息传播系统,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灾害信息成为具有官方性质的重要传播内容。
灾害事件发生之后,信息传递分为两种形式:官方传递和民间传递。官方传递的传播者具有一定的信息传播经验,在固有的信息传播范式中进行,这些传播者主要包括具有行政职责的地方官吏,他们信息传播的出发点是寻找自身利益和民众利益的契合点,因此,灾害信息的时间、地点等要素往往是客观真实的,但是灾害损失和救助情况则带有主观随意性。
灾害信息的民间传递,以灾害发生地为中心向外辐射,越往外,影响信息传播的噪音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慢、信息的确定性越弱。灾害信息的民间传播者身份不确定,信息传播活动只是人际交往的附属品,因此,灾害信息的民间传播对时效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并不高,为了满足信息接受者的猎奇心理,传播者往往对信息进行加工,糅进过多的主观臆测。
(二)讯息
讯息即信息传播的内容。在原始传播时代,由于信息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讯息呈现区域性、模糊性等特征。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是从实用这一价值维度自发进行的,讯息在传递过程中受到了传播技术的限制,很难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和连续的时间范围内展开,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和灾害事实一样,灾害信息也是客观的,在整个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只有编码和解码过程是主观的,这是两个产生信息差异的过程,也就是说,客观世界、媒介世界和主观世界三者存在的差异都是由于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鲜明的个体化特征决定的,如果消除了编码和解码过程中的个体化特征,客观世界、媒介世界和主观世界将会消除差异,但是,事实上,这种个体化特征是客观存在并且无法消除的,它是个体生命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独特际遇和大量不可复制的人内传播活动综合形成的。
灾害信息在原始传播时代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讯息能否快速、正确传递往往影响了这一传播时代受众的生命安全,战争灾害、洪涝灾害等都是重要的讯息,这些讯息在经过个体的解码后往往产生直接的行动反应。
(三)传播媒介
语言媒介。口耳相传是最为古老且迄今仍然发挥重要功能的传播形式。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语言能力和听觉能力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在原始传播时代,文字的普及水平较差,由此形成的文言不一致的现象进一步阻碍了文字在社会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灾害事件发生之后,灾区民众将自己所看所感的情形在灾区进行交流形成更为全面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向灾区外部渗透,这就形成了灾害信息传播的第一次扩散。根据人际传播的特点可知,这些信息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扩散,原本的受众成为新的传播者,将灾害信息继续传递出去。也就是说,在无数个由受众向传播者角色转变的过程中,灾害信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外辐射。
纸质媒介。造纸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它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习惯,信息传递大大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了解到原始传播时代发生过的灾害,就要归功于纸质媒介。纸质媒介和文字符号是分不开的,文字是语言的固定模式,二者具有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中国古代的文言不一致的现象和语言的模糊性都导致了灾害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实物媒介。除了语言媒介和纸质媒介之外,实物也是原始传播时代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实物传播媒介代表了另一个语境。“以某些物体作为意媒和介质,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实物不是意符,但利用实物的特点代表一种意义,就成为一种象征性的意媒,它本身同时也是介质。”[1]事实上,无论是在原始传播时代,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有实物媒介的存在,不过,实物媒介必须借助具体语境才能存在。
(四)传播环境
环境既是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作为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传播活动既在它里面表演,也在它里面存放和发展,它对传播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2]在原始传播时代,统治阶级非常惧怕体制外的信息传播活动,尤其是当灾害事件发生之后,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异化灾害,使异化后的灾害信息按照统治者的意愿进入传播渠道,其根本目的就是麻痹受众,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而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传播环境的重重挤压之下完成的。
经济环境。在原始传播时代,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人们常常面临各种灾害的侵袭,因此,这一时期的灾害信息傳播占据了全部信息传播活动的大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扩大,人们的信息传播活动逐渐变得活跃,开始掌握对抗各种灾害的经验和本领,灾害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商品交换成为信息传播发展的驱动力。但是,小农经济的特性限制了信息传播的频率和空间范围,原始传播时代的生产力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人们之间的交际范围非常狭窄,因此,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并未能被客观描述并广泛扩散。
政治环境。原始社会的灾害信息传播完全依靠人类的本能和群体的需要,其时并没有政治团体的出现,因此也就不可能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一直到氏族部落制度完善之后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的出现,政治环境才开始对灾害信息的传播进行干预。原始传播时代,人们对灾害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将其和当时的政治统治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也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因此,我们可以从大量典籍中看到,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君主下“罪己诏”,向全国人民检讨自己的过失,以期上天可以饶恕黎民。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政府危机公关方式,既平衡了社会关系,又增强了民众战胜灾害的精神力量。但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容易引起社会民众对君主德行的猜疑,甚至一些大的灾害可能成为一个王朝灭亡的导火索,因此,多数君主一边通过封锁灾害信息传播渠道来掩盖各种灾害事实,一边将罪责加在地方官的身上,地方官为了不使自己的政绩受损,也会故意瞒报灾情,阻碍灾害信息传播。
文化环境。从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文化开始了对国人长达两千年的思想统治,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以儒家的教义治国,儒家文化已经深深根植根于社会民众的心中。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儒家重视天人和谐,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民众对自然界的科学认知缺乏更深层次探索的动力,对灾害的认知进度也逐渐缓慢,也对灾害信息传播逐渐失去了兴趣。
三、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一)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受到了明显的时空限制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效果并不明显,灾害事件更多的是局限于“當地当时”,很难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原始传播时代,很多灾害信息在很小的范围内和很短的时间里就已经终止传播了,未能冲破时空的藩篱。
小农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原始传播时代,统治阶级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他们往往更为关注社会动态,尤其是灾害信息的传播,但是他们惧怕灾害事件对自己的已得利益构成威胁。而被统治阶级缺乏生产资料,而且不关心除了自身生存之外的其他事情,加之缺乏必要的信息传播能力和对灾害信息的独立思考,因此,占据了社会成员中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并没有主动传播灾害信息的意愿。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决定了灾害信息传播无法突破时空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载体,语言的信息传播能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传播范围小、传播速度慢、信息内容不确定。文字的出现使信息传递的确定性大大提高了,也开始逐渐打破时空限制。真正为信息传播带来革命性转折的是造纸术的出现,它使得灾害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传播范围更广而且时间更久。尽管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大改变了人类的信息传播习惯,提升了人类的信息传播能力,但是毕竟这些都仍然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大规模的信息传播仍未出现,和后来的大众传播相比,这只能算是人类信息传播的原始时代。
(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原始传播时代,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十分有限,再加上受到统治阶级的引导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灾害信息并不能以其自身的客观形态进行传播,在对客观事实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传播者过多地加入了个人阐释,正是受到这种编码方式的影响,那时的灾害信息传播具有鲜明的主观性,所以,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常常裹挟在神话中进行传播。
在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并不是被作为一个独立的事件进入传播渠道的,民众对灾害信息传播的认识还停留在集体无意识阶段,因此各种各样的故事母体就成为灾害信息传播的载体。目前我们对古代的灾害事件进行考察,一是依赖于浩如烟海的史书地方志,二是依赖于灿若繁星的古代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灾害事件常常被赋予主观主义色彩,成为某个人物传记或者某篇文学作品的素材。
灾害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由于民众的灾害认知能力有限,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往往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之这种信息在熟人社会中进行人际传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具有互信的社会关系,这就使得这些主观色彩浓厚的灾害信息得以继续传播并最终影响到人们对客观灾害事实的认知。
[本文为防灾科技学院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灾害信息传播史阶段特征研究”(项目编号:ZY201202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0.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45-151,235.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系)
编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