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言论都需顾及社会承受力

2012-03-20 14:01
环球时报 2012-03-20
关键词:承受力言论多元化

单仁平

“乌有之乡”网站前几天有传言称被“封了”。但昨天该网站恢复了访问,新传言称该网站出了一些技术问题。这个风波看来很快就会过去。

但这个波折引起舆论关于“左”和“右”言论是否应当有边界的新讨论。在中国,政治观点比较“极端”而且活跃的人和网站,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显然要高于平均水平。这是否合理呢?

首先,“极端”是个相对概念。今天中国互联网上的随便一个帖子,放到改革开放前都能构成当时政治无法接受的“极端”。今天的“极端”言论,再过一些年,一旦中国的政治承受力变得更强,届时就会被认为“普通”,犯不上大惊小怪。

中国社会对“极端言论”逐渐脱敏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被不同阶段的“极端言论”一点点突破的。中国社会多元化的弹性,离不开非主流意见领袖们的拱动。这个过程非常复杂,其中有建设性的拓宽,也有对抗性的冲撞。

回过头去看中国今天多元化的形成历程,我们很难说哪些历史元素是绝对正面的,哪些是绝对负面的。中国事实上是很不容易、通过各种力量的错综纠缠走到了今天。

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中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中国言论开放迄今获得的成就是一串环环相扣的链条,而不是上帝或谁扔到我们面前的一块金砖。那个链条只要有一个环当初断掉,它今天就无法完整地戴到我们的胸前。

每一个小环都是历史的一次前行。那个历史场景总是含有当时的“极端”,但它决非那个历史场景的主体或主流。它对当时的贡献,就是要参与营造当时的多元,这种多元必须为当时的社会条件所接受。如果它突破当时的承受力,就构成了破坏性,社会对它强行限制必然要发生。

至于历史会如何回头看当时的破坏力,完全是另一回事。历史的感受源自另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和利益,将两个时代的态度做PK,是浅显和幼稚的。

这一代中国人最关心两件事,一是改革,二是稳定。改革就是打破,而稳定是一切得以正常运行,包括改革能够进行的基础。中国公众现在已经习惯了舆论多元化,对极端言论的承受力也达到了近几十年的最高水平。但这种承受力不可能是无限的。

这是中国非常真实的现实。以极端批判“为己任”或者“为生”的人,无论他们属于“左”的或“右”的,必须对此非常清楚。他们扩大而不突破国家政治承受力,对他们个人和中国社会都有益。一旦做过头,性质变了,国家为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必然阻止之。

这是一个牵涉大量不同观念,也会影响一些人命运的磨合过程,无论个人还是国家,经验都不足。但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完全看不出来自国家的限制比一些个人的“强行突破”更激进。

让这个过程更可控,也相对多一些和谐,这首先是对当前的中国社会负责,也是让中国的多元化少一些不愉快的记忆。▲(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承受力言论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他们的言论
骆驼之死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研究
霜叶红于二月花
言论
专业化PK多元化
自由总是相对的,言论不是随意的等
言论集纳